初中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及答案(一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及答案(一套)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青藏高原夏季气温偏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海拔高度D.河流流向
2、“共享单车”“共享雨伞”已成为城市居民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从气候角度看,下列城市“共享雨伞”使用率最高的是()
A.乌鲁木齐 B.西宁C.哈尔滨D.长沙
3、地图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手机打车软件中使用的地图是
()
A.地形图B.电子地图
C.人口分布图D.气候分布图
4、长江被誉为“黄金水道”,是因为长江()
A.径流量大 B.航运价值大 C.水力资源丰富 D.矿产资源丰富5、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目前人口仍然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印度人口众多产生的影响有()
①劳动力充足②人口老龄化严重③资源、环境压力大
④劳动力素质高⑤消费市场广阔
A.①③⑤B.②③④C.①④⑤D.②④⑤
6、欧洲气候与亚洲相比最显著的特征是 ( )
A.大陆性显著B.气温年较差大
C.海洋性显著D.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7、地球的平均半径约是()
A.6378千米B.4万千米C.6371千米D.8万千米
8、亚洲地域辽阔,山岳巍峨,气候复杂多样,拥有众多的“世界之最”。

下列关于亚洲的世界之最的叙述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青藏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高原 B.死海是世界最深的湖泊C.亚洲东部、南部的季风最强盛,最典型D.里海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
9、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中,港澳具有的优势条件是()A.丰富的自然资源B.众多的劳动力资源
C.先进的管理经验D.广大的消费市场
10、世界上发达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是()
A.中东 B.东南亚 C.欧洲西部 D.撒哈拉以南非洲
11、下列4幅示意图中能够正确表示我国地势变化的是()
A.B.
C.D.
12、如下图,沿着图中箭头所指的方向,最符合我国哪一个地理要素的变化规律()
A.人口,密度逐渐增大B.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C.夏季风逐渐增强D.地势逐渐降低
13、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措施是()
A.跨流域调水B.防治水污染C.兴修水库 D.节约用水
14、西亚地区处在印度洋和大西洋的重要国际航线上,沟通这两大洋的咽喉是( )
A.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B.苏伊士运河、马六甲海峡
C.巴拿马运河、土耳其海峡D.巴拿马运河、白令海峡
15、中东地区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这“三洲”指的是()
A.亚洲、欧洲、北美洲B.亚洲、欧洲、非洲
C.亚洲、非洲、南美洲D.欧洲、非洲、大洋洲
16、下列省区与其简称、行政中心的组合,正确的是()
A.陕西一陕一太原B.辽宁一辽一长春
C.福建一闽一福州D.青海一青一拉萨
17、关于亚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B.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C.跨经度最广的大洲D.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18、我国内流区域面积广大,内流河年径流总量不足全国的5%,关于我国内流河的叙述错误的是()
A.汛期出现在冬季 B.多为季节性河流
C.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D.通常水量随夏季气温增高而增加
19、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显著。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农业类型﹣东耕西牧B.人口和城市一东疏西密
C.传统民居﹣南平北尖D.传统交通工具﹣南马北船
20、俄罗斯幅员辽阔,地跨东西半球和亚欧大陆。

读图,下列关于俄罗斯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民族构成单一的欧洲国家B.平原面积广大,地势东高西低C.东部地区河流众多,航运价值高D.重工业发达,多沿海分布
21、下列地区与其美称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成都平原一“天府之国”B.四川盆地一“聚宝盆
C.东北平原一“鱼米之乡”D.长江中下游平原一“黑土地”
22、被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称为圣城的是()。

A.麦加城B.耶路撒冷C.麦地那D.大马士革
23、我国号称“世界屋脊”之称的高原是()
A.内蒙古高原 B.黄土高原 C.云贵高原 D.青藏高原
24、下列哪个不是地图的基本要素()
A.比例尺B.等高线C.方向D.图例
25、青藏高原地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地带的主要原因是()
A.河谷地区水源丰富,灌溉便利 B.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C.河谷地区海拔低,气温高,风小 D.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二、综合题(第1题12分,第2题10分,第3题15分,第4题13分,共50分)
1、读我国地理区域图,回答:
(1)秦岭——淮河一线大致经过图中的A线;以B线为界,种植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东或西)部。

(2)A线以南,耕地类型以________为主,主要的油料作物是________;A线以北,糖料作物以________为主。

(3)造成我国南北方农业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条件的差异。

(4)CDEF为我国东部沿海的四大工业基地。

其中,著名的重工业基地是
________(填字母);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在________(填字母)工业基地。

C基地附近,基塘生产比较有名,其种植的糖料作物是
________。

(5)图中A,B,C,D四个地区,农业生产耕作制度能达到一年三熟的是
________(填字母)。

2、下图ABC为我国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A线大致是我国_____等温线相一致,此线是温度带亚热带和_________的分界线。

(2)B线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其划分依据主要根据__________的影响程度,其中分界线②为____________山脉。

(3)城市E为___________气候,城市F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城市E和F 气温和降水差异大的主要影响因素__________。

(4)图中D地是我国夏季气温最_____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5)C线东南一侧为_____________(填“内流区”或“外流区”),该区河流大多数自西向东流入_________洋,其主要原因是受我国地势特征的影响。

3、某校地理学习探究小组成员准备到野外开展实践考察活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两地的相对高度是_____米,渭水河的流向大致是_____。

(2)写出图中山体的地形部位名称:①是_____,②是_____。

(3)有成员提议开展攀岩活动,他们应该前往图中的_____(填字母序号)。

(4)图中甲,乙两图能反映DE两地间地势起伏状况的是_____图。

4、读“京津冀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京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等众多国家机关所在地,说明北京是全国的___________中心。

(2)北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条件是(________)
A.科技力量雄厚 B.气候宜人,环境优美
C.水资源丰富 D.畜牧业发达
(3)连接两地区的铁路干线名称是________。

(4)两地区的重要工业基地发展的共同优势条件是 _________。

①两地都具有沿海、沿铁路的便利交通
②两地的煤炭资源都十分丰富
③两地的钢铁工业都靠近原料产地
④两地城市、人口密集,消费市场大
⑤两地均位于我国农业发达地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5)为实现区域均衡发展,上海支援云南经济发展可提供的是________,________方面的帮助。

(6)上海是我国的________中心。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C
2、D
3、B
4、B
5、A
6、C
7、C
8、C
9、C
10、C
11、B
12、B
13、A
14、A
15、B
16、C
17、C
18、A
19、A
20、B
21、A
22、B
23、D
24、B
25、C
二、综合题(第1题12分,第2题10分,第3题15分,第4题13分,共50分)
1、东水田油菜甜菜气候 F E 甘蔗 C
2、0℃暖温带夏季风阴山山脉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纬度因素低地形因素外流区太平洋
3、200 自西北向东南流山脊鞍部 C 甲
4、政治 A 京沪线 D 资金技术、管理经验、人才(任意2点)经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