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典型价值坐标 扬向上向善力量——以《曲靖日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报道实践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验交流
树典型价值坐标扬向上向善力量—以《曲靖日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报道实践为例
□徐鸿昌
(曲靖日报社,云南曲靖65500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 形态建设提出了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体系到以“三个倡导”为内容,积极培 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论 断和战略任务。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 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

榜样的力量是 无穷的,云南《曲靖日报》一直以来把先 进典型、道德模范人物宣传报道,作为党 报履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建设责任的重要抓手,让榜样的旗帜高 高飘扬。

发现和宣传先进典型,树立价值坐标,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市民的精神追求
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市 民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市民的自觉行动,特别是生活在市民身边的先进典型人 物,来自于大众之中,可亲、可感、可学,最能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

2017年6月,以曲靖市沾益区兴发 村杜正云一家三代人为病逝小红军守墓 的故事改编拍摄的本土电影《杜鹃花
36【^3^〇2〇#8/6期红》,首次纳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
年全国重大影视展映活动。

1936年4
月,一支红军队伍长征途经兴发村,有
位小红军战士因病留在杜正云爷爷家
治病。

几天后,小红军不幸病逝在杜
家,杜家按滇东当地习俗掩埋了小红
军。

之后,杜家开始为小红军守墓。


正云一家三代默默为小红军守墓,直到
2006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
际,该报发现并派出记者深人采访,发表
《杜家三代为红军守墓70年》一文。


文获2006年度云南报业新闻奖二等
奖。

对于杜家的事迹,《曲靖日报》给予
了长期关注。

杜家现在的守墓人是第
三代杜正云。

2014年,杜正云被评为中
国好人。

2015年,杜正云被中宣部、中央
文明办等六部门评为第五届全国诚实守
信道德模范。

对于杜正云一家事迹的宣
传报道,《曲靖日报》及所属融媒体先后
采写刊发消息、通讯、评论和图片数十篇
(幅),讲好了这一“故事”。

现今,每年清
明,前来为小红军扫墓的曲靖市民络绎
不绝。

2004年8月25日,《曲靖日报》在
第14版刊发通讯《八位老人花木山上创
奇迹》(获2004年度云南报业新闻奖一
等奖),采访报道了陆良龙海山树搭棚村
委会绿映塘村王小苗等八位老人24年
坚持在荒山植树造林近万亩的事迹。


后,该报对八位老人的善举义行长期关
注。

到2012年,八位家境贫寒的老人累
计贷款100多万元购买树种100余吨,
累计承包植树造林达13.6万亩。

该报
刊发系列报道,通讯《情洒荒山绿满
坡》获2012年度云南省报纸副刊好作
品一等奖、云南新闻奖三等奖。

经过深
人宣传报道,“陆良八老”成了一个名
词。

2012年8月,云南省委、省政府授予
陆良八老“当代愚公”荣誉称号;2013年
1月,“陆良八老”荣获2012年度全国十
大责任公民称号,同年2月荣登中国好
人榜;2014年11月,中宣部和全国老龄
委授予“陆良八老”为中国“最美老有所
为人物”。

近几年来,《曲靖日报》采访报道的系
列先进模范人物,有的作为典型推向了全
经验交流C o lu m n
省、全国。

如,荣获2012年度感动中国十 大人物的“卧底局长”陈家顺;2014年全 国见义勇为模范护林员梁吉友;2013年 中国好人会泽马路大学生村官潘志艳;2014年中国好人罗平腊山小坝村民李小 召;2015年中国好人陈友凤等。

助力道德模范评选,突出道德的价值作用,让榜样的旗帜高扬,广泛凝聚道德力量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是根本。

在评选和表彰道德 模范活动中,大力宣传报道先进典型 人物,讲述群众身边具体生动感人事 例十分重要。

2018年1月22日,《曲靖日报》在 第八版刊出《曲靖市2017年“我推荐、我 评议身边好人”活动11 一12月“身边好 人”揭晓》,对10名“身边好人”模范事迹 图文并茂地进行了宣传介绍。

次日,在 同一版面刊出《曲靖市2017年“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年度“曲靖好人”揭晓》,该报对10名(组$身边好人”图文并茂地进行了宣传介绍。

从2012年至 今,曲靖市已推荐评选出道德模范、曲靖 好人和美德少年先进典型400余位,《曲靖日报》均在报纸及所属融媒体上进行了 广泛宣传介绍。

在这些报道中,有关于全 国最美乡村医生陈金正的《丈量大山的 “铁脚村医”》(获2012年度中国地市报新 闻奖二等奖)。

报道中也有还未被表彰的 道德模范,如,不久前捐献造血干细胞挽 救苏州患者的曲靖90后小伙肖润涛,捐 献造血干细胞救北京14岁患儿的“爱在 珠江源志愿者协会”的会员王治国,热心 助人却身负重伤感动市民的宣威籍在校 军校学员“好兵哥”夏宇……
榜样的力量无穷,引领着市民的道 德实践。

现在,曲靖市注册志愿者超过 23万人,有志愿者服务组织2000余支,志愿者服务常态化。

曲靖日报社也积极
开展核心价值观实践活动,2017年12
月,《曲靖日报》携手曲靖市红十字会、
“爱在珠江源”志愿者协会举办“全城热
织”爱心捐赠活动,面向社会筹集1000
件适合6岁到16岁的孩子穿的崭新毛
衣。

活动得到了曲靖各界人士的积极响
应,短短20天时间,就筹集到1060件价
值20余万元的毛衣。

发挥老龄委成员单位职责作用,
热情讴歌尊老爱老,倡导老有所为
尊老敬老、“人间重晚晴”是传统美
德,也是优秀传统文化,《曲靖日报》重视
利用其蕴含的丰富思想道德价值,找准
与现实结合点。

一是积极发现并报道先
进典型,二是从2012年起,每年积极参
与“曲靖十大孝星”等评选表扬活动,并
精心组织采访报道。

2017年11月,该报
刊出重大典型通讯《南京名校教师退休
还愿驻守曲靖山村接地支教》,对南
京师大附中退休高级教师孙宁生千里
支教茨营山区7年的先进事迹立体宣
传报道。

孙宁生成了“曲靖十佳老人”
表扬对象。

2014年,《曲靖日报》刊出
《“边纵”老战士高生乔20万捐山区小
学》消息,报道了离休老干部高生乔捐资
助学的事迹。

该报还先后对退休老干部、
曲靖希望学校校长谢楚,七旬老人杨庆
华捐资百万助学的先进事迹进行报道。

《曲靖日报》首家发现并策划采访报道的
尊老敬老先进人物,有的被推荐评选为
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如,麒麟
区东山镇石头寨党总支书记陈石荣;有
的被评为“云南十大孝星”,如,富源县营
上镇敬老志愿者赵中兴。

如今曲靖市已
被列为全国养老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地
区,“老年幸福餐桌”成为曲靖居家养老
服务的一张名片,居家养老曲靖模式被
国家民政部、老龄委等作为成功案例向
全国推广。

广泛宣传各条战线先进模范人
物,形成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合力
母亲是大地,孕育未来,承载幸福。

2015年8月至2016年2月,《曲靖日
报》积极参与发起“感动曲靖•寻找最美
母亲”行动,配合曲靖市妇联开展“最美
母亲”表彰活动。

活动启动后,曲靖日报
社派出精兵强将,从基层推荐来的1000
多名候选人中,找出最具传播价值的最
美母亲候选人进行深人采访报道,先后
刊出通讯30余篇。

她们中有时年76岁
的钟成香,身患肺癌,却强忍着白发人送
黑发人巨大悲痛,省吃俭用替子还债;生
活不易的田关玉,把生命的苦涩化作快
乐的源泉,用一只眼睛带着家人,走在阳
光里;从不言苦的王边屏,把患自闭症的
女儿带出孤独的世界,把患胃癌的丈夫
拉离死亡的悬崖;农村单身母亲李敏华,
扛犁头一样扛起沉重的生活,用坚韧让
三个孩子完成了高等教育;已是70岁的
王美志,坚持抚养96岁失明多年的婆
婆,视如亲生母亲……寻找和表彰活动
的精心宣传,在曲靖引起广泛热议,唱响
了建设家庭美德、追求和谐友善、创造幸
福生活的动人旋律。

2017年5月,《曲靖
日报》又与曲靖市妇联开展“寻找最好家
风”征文活动。

与此同时,《曲靖日报》还
在开设了《中国梦•人物》专版,紧扣中心
工作宣传全市各条战线涌现出的先进典
型。

他们有的是劳动模范、先进生产工作
者,有的是全国“优秀志愿者”,有的是全
省“焊工状元”。

《曲靖日报》注重各类、各条战线先
进典型人物的挖掘和深人采访报道,形
成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建设人物大合唱,于无声处点燃人们对
真善美的向往,不断凝聚向上向善的磅
構力量。

(编辑m秦明瑛)
2018/6期【^^^〇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