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数与代数(1)_人教新课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源:]
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

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数的认识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教材第72~75页。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1. 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和负数的基础知识,进一步明确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

2. 使学生逐步学会整理的方法,不断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3. 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感悟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重点: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和负数的基础知识。

难点:弄清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课件。

师:同学们,谁能说说小学六年中我们都学过哪些数?谁能举出生活中应用这些数的例子吗?说说每个数的具体含义。

学生自由发言。

师:阅读下面的资料,你能发现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72页图及资料)
学生阅读资料。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感受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师: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和负数,这些是我们学过的数。

这节课我们就把这几种数的意义和有关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数”都包括哪些内容,明确本节课“数的认识”都包括哪些知识,避免复习的盲目性】
1. 知识树。

师:你能把学过的数整理成图表来表示吗?这些数之间有什么联
系?
学生尝试自己用图表整理数的知识;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展示整理的结果:
•我做了简单的整理,如下:

•我把所学的数进行了详细的分类整理,如下:
数[来源:学&科&网]
2. 数轴。

师:我们学过的数还可以在直线上表示,请打开课本第73页,看第2题,并在直线上表示几个数。

学生尝试在数轴上表示数;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交流展示,尽量给予学生鼓励。

3. 数位表。

师:什么是十进制计数法?你能说出哪些计数单位?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生共同完成整数、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师:整数和小数都是按十进制计数法写出的数,其中个、十、百、千……以及十分之一、百分之一……都是计数单位;各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数位是按一定顺序排列的。

4. 因数与倍数。

师:你能根据a÷b=c(a、b、c均为整数,且b≠0),说明因数与倍数的含义吗?
生1:a÷b=c(a、b、c均为整数,且b≠0),说明a是b的倍数,b是a 的因数。

生2:a÷b=c(a、b、c均为整数,且b≠0),说明a是c的倍数,c是a 的因数。

生3: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只能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而不能单独说某个数是倍数,也不能单独说某个数是因数。

5. 其他。

师:小数点位置移动,小数的大小会发生什么变化?
生1: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100倍……
生2: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
师:你能举例说明1万有多大,1亿有多大吗?
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只要对的就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和交流,在合作探究中将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梳理,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交流各自的收获、体会。

1. 这部分内容知识点很多,包括数的意义、数的分类、数的读法和写法、数的改写和省略、数的大小比较等。

学习数学离不开数,这部分知识已经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根基,尽管有些内容的学习时间距
离现在较远,但也应该比较容易回想起来。

为了提高复习效果,我让学生课前自己复习和整理小学阶段学过的数,课上汇报梳理,形成知识体系,再结合每个知识点进行有目的的练习。

2. 复习是对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回顾,同时对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进行查漏补缺。

课堂上首先对知识点进行回顾,然后马上进行独立自主的练习,最后根据反馈的情况再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力争做一个会一类。

这样做以后,我感觉到学生作业的错误量明显减少了。

当然,复习课仍然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有使学生真正投入到学习中来,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A类
判断。

(对的在括号里画“ ”,错的画“✕”)
(1)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
(2)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
(3)因为比小,所以的分数单位比的分数单位小。

()
(4)1是一切非0自然数的公因数。

()
(5)一块铁块重吨,可以写成3%吨。

()
(考查知识点:数的认识;能力要求: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B类
填空。

(1)在0,1,76,-12,8400,-305中,自然数有(),负数有(),它们都是()数。

(2)把一根3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7段,每一段长是这根铁丝的,每段长米。

(3)分数单位是的最大真分数是,它至少再添上()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成了假分数。

(4)10个0.001是(),10个()是0.1,()个0.01是1。

(5)一种图书打八折出售,现价是原价的()%。

(6)一个数由4个10,3个1,3个0.01和4个0.001组成,这个数是()。

(7)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后比原来的数减少了46.8,原来的数是()。

(考查知识点:数的认识;能力要求: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课堂作业新设计[来源:ZXXK]
A类:
(1)✕(2) (3)✕(4) (5)✕[来源:学,科,网]
B类:
(1)0、1、76、8400-12、-305整(2)(3)1(4)0.010.01 100
(5)80(6)43.034(7)52
教材习题
第73页“做一做”
(答案不唯一)新进的这批木条的长度均为0.5米,是上批木条长度的。

这批木条的总量占今年进的木条总量的50%。

第74页“练习十四”
1. (1)+49.7-5
2.3(2)b a
(3)7030[来源:]
2. (1)1
3.412.2
(2)1707.5937.3
(3)(答案不唯一)以上四个国家的陆地面积总和占世界陆地面积的比值为。

3. (1)表示2个十。

(2)表示2个百分之一。

(3)表示2个三分之一。

(4)表示2个百。

4. 40%0.7575%0.8
5. 可以组成12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

23、24、25、32、34、35、42、43、45、52、53、54。

(1)奇数:23、25、35、43、45、53。

偶数:24、32、34、42、52、54。

(2)质数:23、43、53。

合数:24、25、32、34、35、42、45、52、54。

(3)2的倍数:24、32、34、42、52、54。

3的倍数:24、42、45、54。

5的倍数:25、35、45。

(4)24、42、54 45
6. (1)✕(2)✕(3)✕(4)✕(5)✕
7. (1)0.999991(2)0
8. 根据<<<发现:如果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小1,这样的分数作比较时分子越小的分数值越小。

<验证略
9*. 这箱苹果有46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