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国土资源空间规划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国土资源空间规划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摘要:国土资源作为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必须要对其可持续发展工作保持重视。

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以来,应当对传统国土资源规划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分析,然后建立全新科学发展意识,以科学合理的国土资源规划方式来促进社会长久治安。

在国土资源规划利用方面,需要对自然生态怀有敬畏之心,通过优化技术和改革方式来弥补传统发展过程中对自然生态造成的破坏。

通过建立科学规划机制、鼓励技术改革和创新等方式,来充分保护和合理利用国土资源,进而为我国乃至全人类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技术;创新
1 国土资源规划现状和问题
1.1 土地利用率低
首先,我国很多地区国土资源在规划利用方面仍然呈现着传统粗放形式,比如随意扩建工业产业区、农业用地应用技术落后等。

可靠数据表明我国各省市土地资源低效利用占比超过40%,这不仅造成土地资源大量浪费,同时也不利于相关地区科学可持续发展。

另外,很多地区为吸引投资,盲目降低地价,加上后期监管调控力度不够,导致后续土地利用未能达到合理水平。

1.2 过度开发浪费严重
部分地区为了实现经济增长,对当地土地资源进行过度开发,特别是有利于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矿产、海洋资源被无节制开发利用,这种情况不但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而且还减少了可靠的国土资源储备,不利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1.3 国土规划不合理
这种情况较多出现在现代城市当中,由于该领域国土规划部门面临着旧城区改造、产业经济发展、自然环境保护以及市民居住舒适度等问题,其在国土资源规划和利用方面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

而受制于科学规划意识不足以及传统理念束缚,相关地区国土资源规划出现不合理情况,比如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对农田土地大肆侵占,产业用地过多产生环境污染问题,绿地资源办理严重降低等。

这些不合理的国土规划方式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舒适度,对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同时也不利于城市未来发展。

2 国土空间规划技术的创新探索
2.1 多方协同的规划体系重构
从以往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到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空间规划正面临一个从非共识到共识,认识再统一的过程。

统一的空间规划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治国理政方面做出的重大部署,是执政能力的提升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体现。

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必须紧紧围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根主线,服务国家战略,面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加强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

2.2 完善国土空间规划的交通体系
进一步突出交通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地位和作用,因为交通是与时空结合最好的工具,要围绕静态空间到动态空间的转变,发挥对国土空间构建的骨架作用。

在区域空间,要识别不同地区。

哪些地方适合发展资源型产业、哪些地方适合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哪些地方适合发展信息密集型产业。

这些地区、这些产业中,哪些是世界级、为世界提供服务的,就提供世界级的连接;为全国服务的,就提供全国的连接;为地区服务的,就提供地区的连接。

只有这
样的产业、空间组织,才是真正高效率的。

在城市层面,要更加关注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
服务业、公共服务业这三大中心体系,如何与以轨道为代表的高效客运体系结合起来,产业
布局如何与物流体系高效结合起来。

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在平面坐标上,将来横坐标应该
由快速路网来决定,纵坐标应该由轨道网来决定,把高强度、高密度的开发都集中到轨道沿线、沿站,这样的城市才是有效率、有活力的城市。

2.3 构建更加开放、连接、亲近的国土空间
首先,打造更加开放的区域格局。

未来全球的超级版图主要由四大要素组成:一是供应链上
的国家;二是由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和合作转变为由城市来主导;三是线上、线下、实体、虚拟
没有边界的社区;四是拥有影响力超过政府的公司。

在全球供应链、超级城市与新商业文明的
未来竞争中,以交通网与互联网融合为代表的互联互通基础设施是打破传统地理疆界的战略
设施,是争夺资源竞争的重要利器。

同时我们要基于中国国情,围绕一带一路倡议等要求,
探讨中国与全球的关系如何构建,交通基础设施如何连接,这是国土空间对外联系的关键。

其次,建立高效连接的国土空间网络,包括依托干线交通连接组合的城市体系,高效支撑的
都市圈等。

当前国家版图呈现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四大中心为代表的人口、产业、资本各方面要素高度集聚的形态,同时包括中部的长沙、西安、武汉等关键节点,这是
历经40年发展的初步稳定状态。

围绕这样的产业格局和城镇布局,要进一步构建以八纵八
横为代表的高铁网,包括新的航空网络以及将来新的磁悬浮骨架通道,这样才能支撑国家构
建形成更加高效连接的全国国土空间格局。

同时要关注建立更加高效连接的都市圈。

这方面,目前国内城市还没有做得很成功的。

第三,營造更具亲近性的街区,创造交流的密度和浓度。

过去很多城市发展都关注硅谷,看
重硅谷能够把大量的科技创新产业集聚在一起进行创新。

但是对于城市来讲,更高的价值是
在硅巷,硅巷是大量的以思想知识经济为代表的人群集聚在街区两侧进行交流,进行创新的
空间。

这种信息的交换需要街区这种微观空间,通过亲近的、面对面的方式来实现的。

下一步,在这方面,政府、企业、个人如何共同去努力?是创造城市活力过程中应该去关注的。

2.4 提升土地资源规划水平
保证国土资源可持续发展,需要做到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和合理利用,制定科学的土地资源开
发机制,秉承因地制宜理念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规划。

通过该方式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并
且能够进行有效保护。

举例来说,土地资源中至关重要的矿产资源非常珍贵,因此国家应当
从矿产勘探、开采以及生态保护等多方面入手,制定完善科学矿产资源开发体系。

进一步促
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从传统粗放型往合理节约型转变,通过从矿产资源源头进行科学管理合
理调控,来同时做到资源保护和生态保护,为后续发展做好资源储备。

2.5 提升技术鼓励创新
国土规划相关部门应当积极推进相关技术革新,培养现代化优质人才,在国土资源开发、规
划和管理工作方面鼓励创新。

(1)推进产业技术革新。

各类工厂企业本身会占用较大土地
资源,同时部分企业生产运转会消耗各类矿产资源。

推进技术革新,优化生产方式,既能够
有效缩小产业用地面积,还能够提升资源利用率,降低自然资源消耗。

(2)创新与实际结合。

对于日趋紧缺的土地资源来说,基于实际现状进行科学规划改造非常重要,那么就要求
国土资源规划团队对相应地区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基于实际进行创新,参考国内外
优秀土地资源规划案例,做到产业用地、农业用地、居住用地和绿化用地和谐发展。

3 结语
总之,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空间,尽管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生态保护的可持续性发展要
素相互关联,但各层次国土空间规划也存在各自的“主体功能”。

只有协调了各层次的国土空
间规划,才有可能形成更有效、更宜居、更公平的总体空间框架。

满足这些需求,进一步的
研究和探索是必须的。

以上论述更多地关注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对社会公平、健康和智慧
关注不足。

在不远的未来,国土空间规划应该从最大程度上考虑公平和可持续性方面的问题,通过规划设计重塑人居环境、促进经济增长,这其中不仅仅包括绿色增长,还应包括包容增长、公平和正义原则。

参考文献:
[1] 岳文泽,王田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国土空间规划的逻辑问题[J].中国土地科学,2019(3):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