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二物理每课一练 1.1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鲁科版选修3-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满分50分时间3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毛皮带正电,这是因为()
A.毛皮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
B.毛皮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橡胶棒上
C.橡胶棒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毛皮上
D.橡胶棒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毛皮上
解析: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由于毛皮中的原子对电子的束缚作用小于橡胶棒中的原子对电子的束缚作用。
所以,毛皮上的部分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使毛皮带正电,故A正确,B、C、D错误。
答案:A
2.如图1所示,A、B是被绝缘支架分别架起的金属导体,并相隔一定距离,其中A带正电,B不带电,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导体B左端出现负电荷,右端出现正电荷并且电荷量小于左端图1
B.若A不动,将B沿图中aa′分开,则两边电荷量一定不相等C.若A向B靠近,B左端和右端的电荷量大小始终相等并且
连续变化
D.若A、B接触一下,A、B均带正电,但总电荷量不变
解析:B靠近带电体A时,由于静电感应,B的左端带负电,右端带正电,B原来不带电,故靠近A后,左、右端带电量相等;B 原来显示中性,沿aa′分开,两边电荷量一定相等;B靠近A的过程,B两端电荷不能连续变化,因为所有物体带电量只能是e=1.6×10-19C的整数倍;A、B接触一下,A原来带的正电荷将在A、B导体上重新分配。
综上所述,选项D正确。
答案:D
3.关于电荷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体的带电荷量可以是任意值
B.物体的带电荷量只能是某些值
C.物体带电荷量的最小值为1.6×10-19 C
D.一个物体带1。
6×10-9 C的正电荷,这是它失去了1。
0×1010个电子的缘故
解析:电荷量的最小值为元电荷电荷量,即1.6×10-19C,物体实际带电荷量只能是元电荷电荷量的整数倍。
一个物体失去1.0×1010个电子,则其带正电荷量为1.0×1010×1.6×
10-19 C=1。
6×10-9 C,故选项B、C、D的说法都对。
答案:A
4.下列措施中,不是用来防止静电危害的是( )
A.油罐车上装一条拖地的铁链
B.地毯中夹杂很细的不锈钢纤维
C.家用电器上装一根接地线
D.飞机机轮上装有搭地线
解析:防止静电危害的方法之一是及时把产生的静电导走,选项A、B、D均是采用这种方法来防止静电的。
选项C主要是用来防止漏电触电.
答案:C
5.人造纤维比棉纤维容易沾上灰尘,这是因为()
A.人造纤维的导电性好,容易吸引灰尘
B.人造纤维的导电性好,容易导走静电,留下灰尘
C.人造纤维的绝缘性好,不易除掉灰尘
D.人造纤维的绝缘性好,容易积累静电,吸引灰尘
解析:人造纤维比棉纤维容易沾上灰尘是由于人造纤维易带电,使灰尘产生静电感应而被吸引.而易带电的原因是绝缘性好不易导走静电而使电荷积累,所以D项正确。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