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 龙宫借宝 2教案 语文A版
(语文A版)三年级语文教案 龙宫借宝

(语文A版)三年级语文教案《龙宫借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孙悟空借宝的过程。
重点难点:抓住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特点,分角色朗读课文内容。
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听歌、谈话、导入新课。
1、播放《西游记》主题曲,引发回忆。
2、谈话:你知道《西游记》中的哪些故事,你认识《西游记》中的哪些人物?3、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西游记》中的一个有趣的故事。
4、板书课题。
二、质疑导读,学习生字。
1、引导学生对课题质疑。
谁到龙宫借宝?为什么到龙宫借宝?怎么借?借到什么宝?2、导入读文,初步解疑。
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生字,读读记记。
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认读。
说说:迷些生字在读音和书写方面要注意什么?教师强调识字难点。
“称”“念”齐读生字新词。
分段指名读课文,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初步解疑。
学习练习正确地读课文。
理清文章脉络。
分为三个部分:借宝原因――借宝经过――借宝结果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了解借宝原因。
1、指名读课文第1、2自然段。
2、说说:孙悟空为什么要去龙宫借宝?3、学生齐读课文第1、2自然段。
4、谈谈:从这部分课文中,你对孙悟空有了哪些了解?学生自由发言。
5、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结束课堂。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并扩词。
2、听写有关词语。
3、导言:打败了混世魔王,孙悟空真是春风得意,他搬来了傲来国的所有兵器准备教猴子们学习武艺,但他自己没有一件合适的兵器,在一只老猴子的建议下,孙悟空决定去龙宫走一趟。
二、继续学文,了解借宝的过程与结果。
1、学生默读课文3到6自然段。
2、思考:孙悟空在龙宫里试了几样兵器,结果呢?3、指名反馈。
4、引导了解、感悟。
这些兵器各有多重?孙悟空是怎么样试用这些兵器的?5、指名发言。
6、说说你从孙悟空借宝时的动作、语言中对孙悟空有了哪些认识?7、对于孙悟空来龙宫借宝,龙王又是怎么对待的?8、小结,引导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瑞气腾腾、伸缩自如、兴冲冲、竟然”,体会金箍棒的神奇与孙悟空对金箍棒的喜爱。
三年级语文上册《龙宫借宝》教案 语文A版

龙宫“借”宝▲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汇。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孙悟空借宝的过程。
3、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4、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重难点:通过人物描写方法,把握人物形象。
▲教材分析:课文节选自《西游记》第三回,课文通过描写美猴王到东海龙宫“借”如意金箍棒和索要披挂的情节,表现了美猴王劈水下海、力擎万斤的非凡神威。
▲教学流程:★检查预习课前让同学们预习了,下面我们看看你们预习的效果如何。
你认为这篇小说的学习目标是什么?指名答。
再来看看老师定的目标。
出示投影(一)、下面我们将进行目标的第一项:字词检查,出示投影,开火车读词,(二)、知识竞赛下面我们以竞赛的形式检查同学们上网搜集的资料。
投影抢答,谁先站起来谁答。
优胜者将获得打开礼物的机会。
1、《西游记》的作者是(),字(),号(),()朝人。
2、《西游记》共()回,课文节选自第()回,原回的题目是“()”。
3、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
4、我国古代四大名著是()★新课一、悟空“借”宝。
1、师:这是什么?生:金箍棒。
师:这是谁的兵器?生:孙悟空。
师:这件兵器是怎样得到的?它有什么神奇之处?下面让我们走进课文深入了解一下。
出示课题投影2、师板书课题,老师写的和课本中一样吗?为什么加引号?3、从题目中你想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借宝?借到什么宝?这个宝贝怎么样?)4、投影:下面是课文中描写金箍棒的句子,结合这些句子说说金箍棒的神奇之处。
⑴一块天河定底的神珍铁,这几日霞光艳艳,瑞气腾腾。
⑵“扛不动!扛不动!须上仙亲去看看。
”(3)说毕,那宝贝就短了几尺,细了一围……那宝贝真个又细了几分。
(4)拿出外面,只有二丈长短,碗口粗细。
⑸原来两头是两个金箍,中间乃一段乌铁;紧挨箍有镌成的一行字,唤做“如意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
答案:有名字很沉重放光芒随人愿投影:现在你能不能概括一下,本文的故事情节?提示答题方式: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二、我们借“宝”投影:孙悟空“借”到了他称心如意的宝贝,我们从课文中能借鉴到哪些塑造人物的方法呢?1、自读课文,小组合作总结人物形象。
《龙宫借宝》教案

《龙宫借宝》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龙宫借宝》的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2)培养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特点。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分辨善恶美丑。
二、教学内容:1. 故事背景介绍:介绍《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以及《龙宫借宝》在整个《西游记》中的地位和作用。
2. 故事情节梳理:详细讲述孙悟空在龙宫借宝的过程,以及与东海龙王、南海龙王、西海龙王和北海龙王的互动。
3. 人物形象分析:(1)孙悟空:聪明、机智、勇敢、自信,具有反抗精神。
(2)东海龙王:和善、胆小、贪婪。
(3)南海龙王:威严、正义、有爱心。
(4)西海龙王:狡猾、自私、吝啬。
(5)北海龙王:忠诚、憨厚、善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熟悉《龙宫借宝》的故事情节。
(2)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特点。
2. 教学难点:(1)理解孙悟空在故事中的反抗精神。
(2)引导学生正确评价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故事背景、情节和人物形象。
2. 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总结故事情节。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4.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事例,分析人物性格。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西游记》和《龙宫借宝》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总结故事情节,分享学习心得。
3. 课堂讲解:讲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特点,引导学生正确评价人物。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故事情节,分析人物的善恶美丑。
5.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事例,分析人物性格,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特点。
《龙宫借宝》教案

《龙宫借宝》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龙宫借宝》的故事情节,理解其中的人物形象和道理。
(2)培养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特点。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的艺术魅力,培养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白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龙宫借宝》的故事情节。
(2)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特点。
2. 教学难点:(1)理解故事中所蕴含的哲理。
(2)培养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西游记》的作者、背景及主要内容。
(2)引发学生对《龙宫借宝》故事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龙宫借宝》故事,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总结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特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特点,分享自己的观点。
(2)全班交流:每组选代表进行发言,总结故事中的道理。
4. 欣赏与感悟(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古典文学的艺术魅力,培养审美情趣。
(2)学生谈谈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2)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故事情节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人物形象和特点的分析能力。
3. 学生对故事中所蕴含道理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资源1. 教材:《西游记》相关章节。
2. 参考资料:关于《西游记》的研究资料、相关故事背景介绍等。
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
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故事背景、人物关系等知识点。
2.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3. 案例分析法: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特点。
2017-2018学年语文A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龙宫借宝》学案第二课时(新版)

《龙宫借宝》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孙悟空借宝的过程。
2.体会课文的风格。
二、重点难点
1.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
2.了解故事内容,提高课文的朗读和感悟水平。
三、导学问题
使用“手机”录音,分享给全班同学。
1.孙悟空在龙宫里试了几样兵器,结果呢?
2.孙悟空是怎么样试用这些兵器的?
3.你从孙悟空借宝时的动作、语言中对孙悟空有了哪些认识?
四、参考资料
吴承恩(1501年-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
汉族,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
祖籍安徽桐城高甸(今枞阳县雨坛乡高甸),以祖先聚居枞阳高甸,故称高甸吴氏。
父吴锐,字廷器,卖“彩缕文羯”,是“又好谭时政,竟有所不平,辄抚几愤惋,意气郁郁”之人。
因随祖辈迁徙至淮安府(今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
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是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作者。
他生于一个由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族,家境清贫。
吴承恩自幼聪明过人,《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文下笔立成。
”但他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补上“岁贡生”,后流寓南京,长期靠卖文补贴家用。
晚年因家贫出任长兴县丞,由于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不久愤而辞官,贫老以终。
《龙宫“借”宝》教学设计

《龙宫“借”宝》教学设计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收集的《龙宫“借”宝》教学设计(共含1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龙宫借宝》教学设计活动目标:1、观察动画人片中任务服装、神态、动作,了解孙悟空的性格特征。
2、关注道具和场景变化,感受动画片的造型美和色彩美。
3、愿意通过语言和动作大胆表达自己对动画片的理解。
活动准备:1.收集有关《西游记》的连环画、图片等,对《西游记》及孙悟空有初步的了解2.金箍棒、塑料袋、皱纹纸、纸壳等3.《大闹天宫》的动画片活动重难点:重点:感受动画的色彩和人物造型的美难点:能有语言大胆表达自己对动画片的理解活动过程:1、出示“孙悟空”的单幅图片,激发幼儿兴趣。
引导幼儿互相说一说:喜欢孙悟空吗?为什么?孙悟空有什么本领?2、引导幼儿欣赏动画片,在关键处暂停并根据需要提出一些问题:这是什么地方?孙悟空在干什么?咱们学一学孙悟空的动作吧#3、引导幼儿尝试分组表演《大闹天宫》的片段(1)引导幼儿推选小组长,自主分配角色,表演自己的片段(2)启发幼儿利用各种道具进行角色装扮(3)指导幼儿练习角色的典型动作、表情及台词4、个别小组进行表演,向大家进行展示,教师给予肯定活动延伸:课下幼儿继续进行角色表演活动反思:开始小朋友都在争着带孙悟空的面具,我用建议小朋友表演儿歌《孙悟空打妖怪》的方式,启发他们去愿意扮演其他的角色,同时引导他们学会相互协商,分配好各自的角色。
小朋友在老师的鼓励下开始了第一次的表演,这些面具都是孩子们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的。
而正是有了第一次的表演,小朋友表演欲望增强了,他们也没有再发生争抢角色的现象,因为他们开始懂得只要能相互协商,人人都有机会参加表演,也体验到扮演每一种角色都很有意思,感受到合作表演的乐趣。
篇2:《龙宫借宝》教学设计《孙悟空龙宫借宝》是一篇神话故事。
本文是依据《西游记》第三回“四海千山皆拱伏,九幽十类尽除名”改编的。
《西游记》是16世纪我国的一部神话小说,作者吴承恩。
三年级语文上册《龙宫借宝》课件2 语文A版

第一层次:感知文章内容
1. 本文写了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这个故事。
2. 孙悟空为什么要到龙宫去“借”宝?他是怎样借“宝” 的?他都“借”到了什么宝?
3. 你能概括地说说孙悟空是怎样的一个人吗?
1。用自己的语言尽可能生动地复述这个故事。
理清文章脉络
•文章共分三部分 •借宝原因 •借宝过程 •借宝结果
作品介绍
• 吴承恩杰出的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以唐代玄奘和 尚赴西天取经的经历为蓝本,在《大唐西域记》、 《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等作品的基础上,经过整 理、构思最终写定。作品借助神话人物抒发了作者对 现实的不满和改变现实的愿望,折射出作者渴望建立 “君贤神明”的王道之国的政治理想。小说借助唐僧 师徒在取经路上经历的八十一难折射出人间现实社会 的种种情况。曲折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也
龙宫“借” 宝
• 吴承恩(1510——1582)明代小说家。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怀 安山阳(江苏淮安)人。
• 他生于一个由下级官史沦落为商人的家族,家境清贫。吴承恩自 幼聪明过人。
• 但他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补上“岁贡生”,后流寓南京,长期靠 卖文补贴家用。晚年因家贫出任长兴县丞,由于看不惯官场的黑 暗,不久愤而辞官,贫老以终。
④ 紧跟老师的推导过程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结论时,一般有一个推导过程,如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物理概念的抽象归纳、语 文课的分析等。感悟和理解推导过程是一个投入思维、感悟方法的过程,这有助于理解记忆结论,也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⑤ 搁置问题抓住老师的思路。碰到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老师所讲内容的时候,最好是做个记号,姑且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继续听老师讲后面的 内容,以免顾此失彼。来自:学习方法网
三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龙宫借宝语文A版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龙宫借宝》时,我会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幅神秘的龙宫图片,让学生们发挥想象,猜测这是哪里,发生了什么故事。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入课题。接着,我会简要介绍《西游记》这部名著,让学生对本文的背景有所了解,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会带领学生一起学习生字词,通过认读、组词、造句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接着,我会引导学生逐段阅读课文,分析课文中的角色形象,如孙悟空、龙王等,并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在此过程中,我会注重启发学生思考,例如:为什么孙悟空能借到宝贝?龙王为什么会借宝贝给孙悟空?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并学会运用课文中的句子、词语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
(二)过程与方法
1.过程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引导等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文的魅力。
2.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运用预测、提问、总结等策略进行阅读,提高阅读效果。同时,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通过学习《龙宫借宝》,使学生感受到团结协作、乐于助人的重要性。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他们对于阅读故事有较高的兴趣,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词汇量和阅读理解能力。在此基础上,他们对《龙宫借宝》这一富有想象力和传统文化色彩的课文内容将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然而,由于年龄特点,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对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分层教学、个性化指导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课文,提升语文素养。此外,学生在合作交流方面有待加强,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使他们在互动中共同成长。
小学语文龙宫借宝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龙宫借宝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小学语文龙宫借宝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1.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参照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孙悟空的性格特点和自己的独特感受。
能分角色表演“龙宫借宝”的故事。
3.初步体会故事诙谐、幽默、新奇的风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兴趣。
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生独立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了解故事内容,提高学生对课文的朗读和感悟水平。
3.教学用具4.标签教学过程一、导课1.投影片出示选择题:中国古代文学四大名着分别是:A《红楼梦》B《聊斋志异》C《水浒传》D《三国演义》E《西游记》F《一千零一夜》2.投影片出示连线题:《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曹雪芹吴承恩施耐庵罗贯中表扬竞赛获胜者,引入新授。
这四大名着是我们中国古代文学长河中四颗璀璨的明珠。
其中《西游记》深受孩子们的喜欢。
因为它充满了神奇、瑰丽的想象,故事诙谐、幽默、新奇,里面还有无所不能的孙悟空,油嘴滑舌的猪八戒,忠厚老实的沙僧,一心向佛的唐僧。
我们都知道武艺高强的孙悟空手中有一件好兵器——如意金箍棒。
这可是件宝贝。
孙大圣是怎么得到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龙宫借宝》就知道了。
二、新授(一)自读课文,随文识字。
1.借助课后拼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边读边标记有困难的字词,标出自然段。
2.按要求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3.整体感知课文。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相机正音,学习生字新词(请小老师教学生字)。
4.指导写字。
宫:上下两个“口”都写扁一些,上小下大;猴:右边不要写成了“候”;拒:注意右边“巨”的笔顺。
(二)学习课文1.2自然段,初步感受人物性格特点。
1.学生齐读课文1.2自然段。
2.这两个自然段哪里体现了故事的神奇?哪里体现了孙悟空的高强武艺?3.指导朗读:没有一件合适的兵器时孙悟空是怎样的心情?当听说龙宫有好兵器时,孙悟空是怎样的心情?体会孙悟空的心情,读这两个自然段。
语文A版第五册《龙宫借宝》教学设计

语文A版第五册《龙宫借宝》教学设计语文A版第五册《龙宫借宝》教学设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结束课堂。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并扩词。
2、听写有关词语。
3、导言:打败了混世魔王,孙悟空真是春风得意,他搬来了傲来国的所有兵器准备教猴子们学习武艺,但他自己同有合适的一件兵器,在一只老猴子的建议下,孙悟空决定去龙宫走一趟。
二、继续学文,了解借宝的过程与结果。
1、学生默读课文3到6自然段。
2、思考:孙悟空在龙宫里试了几样兵器,结果呢? 3、指名反馈。
4、引导了解、感悟。
这些兵器各有多重?孙悟空是怎么样试用这些兵器的? 5、指名发言。
6、说说你从孙悟空借宝时的动作、语言中对孙悟空有了哪些认识? 7、对于孙悟空来龙宫借宝,龙王又是怎么对待的? 8、小结,引导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瑞气腾腾、伸缩自如、兴冲冲、竟然”,体会金箍棒的神奇与孙悟空对金箍棒的喜爱。
9、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3到6自然段。
10、导言:孙悟空在龙宫里挑来挑去,老龙王看了是又气又怕,最后,在小龙女的引荐下,孙悟空终于如愿以偿地借到了宝贝――如意金箍棒,你说孙悟空高兴不高兴? 11、学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2、理解词语“抓耳挠腮、作了个揖、高高兴兴“,体会孙悟空对所借之宝的喜爱之情。
13、学生有感情地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总结拓展,表演谈话。
1、学生练习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集体评议,把握人物特点。
(孙悟空:神通广大,读出敬佩;率真机智,读出可爱)(老龙王:又气又怕,读出敬畏) 3、学生分角色表演孙悟空龙宫借宝的故事。
4、组织谈话,进一步认识孙悟空。
板书:32龙宫借宝九股叉(拿、耍)――太轻方天戟(接、比划)――太轻金箍棒(提、使)――称手。
龙宫借宝教案及练习题和答案

龙宫借宝教案及练习题和答案教案标题:龙宫借宝教案及练习题和答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龙宫借宝的故事,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2. 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教案步骤:1. 导入(5分钟)- 引入龙宫借宝的故事,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 提问学生是否了解过龙宫借宝的故事,鼓励他们分享相关知识。
2. 阅读理解(15分钟)- 分发龙宫借宝的故事,让学生阅读并理解故事内容。
- 提供一些问题,帮助学生检验对故事的理解。
- 示例问题:- 龙宫借宝的故事中有哪些主要角色?- 龙宫借宝的目的是什么?- 龙王是如何帮助唐僧和他的徒弟的?3. 分组讨论(1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故事中的主要情节和角色。
- 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 提供一些引导性问题,如:- 龙宫借宝的故事中的主要冲突是什么?- 你认为龙王为什么愿意帮助唐僧?4. 写作练习(15分钟)- 要求学生以龙宫借宝的故事为基础,写一篇短文。
- 提供写作指导,如:- 确定故事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 使用适当的过渡词和句子连接段落。
- 注意语法和拼写错误。
5. 小组展示和讨论(10分钟)- 让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短文。
- 鼓励其他学生提出问题和提供反馈。
- 引导学生讨论不同短文之间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
6. 总结和评价(5分钟)- 总结龙宫借宝的故事和学生们的学习收获。
-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对故事的新理解和观点。
- 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
练习题和答案:1. 龙宫借宝的故事中有哪些主要角色?- 答案: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龙王。
2. 龙宫借宝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为了取得取经之路上所需的宝物。
3. 龙王是如何帮助唐僧和他的徒弟的?- 答案:龙王借给了唐僧和他的徒弟一些宝物,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取经之路。
请注意,以上仅为示例教案和练习题,具体的教案内容和练习题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龙宫借宝教案

龙宫借宝教案1. 引言《龙宫借宝》是一项富有趣味性和教育意义的教学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本教案将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和情感交流。
2.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对传统故事的理解和欣赏。
3. 教学准备•讲台投影仪或黑板;•笔记本电脑或移动设备;•《龙宫借宝》故事的讲述材料;•相关素材图片和视频。
4. 教学步骤步骤一:故事背景介绍(15分钟)•向学生讲述《龙宫借宝》的故事背景和情节。
通过活泼生动的语言描述,引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讨论主要人物和故事发生的背景,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步骤二:团队分组(5分钟)•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组4-5人。
鼓励学生与不同的同学合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步骤三:任务设定(10分钟)•向学生介绍任务:每个小组需要设计一个能够从龙宫借到宝贝的机关或方法。
要求机关或方法具有一定难度,需要运用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提醒学生要考虑每个小组成员的意见,鼓励他们充分表达想法和思考不同的解决方案。
步骤四:思考与讨论(20分钟)•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合作设计机关或方法。
鼓励他们积极交流和分享,激发思维火花。
•监督学生的讨论过程,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并尽量平衡小组内每个成员的发言机会。
步骤五:方案汇报(15分钟)•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体学生介绍他们设计的机关或方法。
要求学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充分肯定每个小组的贡献和努力,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借鉴对方的好点子。
步骤六:实践实施(30分钟)•每个小组依次实施他们设计的机关或方法,并观察实施效果和结果。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充实并改进自己的设计方案。
步骤七:反思总结(10分钟)•学生就自己的设计方案进行反思和总结,讨论成功的原因和改进的方法,结合他们的实际经验和收获。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种合作和创造力的精神应用到其他学习和生活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宫借宝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5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参照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孙悟空的性格特点和自己的独特感受。
能分角色表演“龙宫借宝”的故事。
情感目标:初步体会故事诙谐、幽默、新奇的风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了解故事内容,提高学生对课文的朗读和感悟水平。
2.体会课文的风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准备:挂图、自制头饰、投影片。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谁是英雄”语文知识小竞赛活动。
1.投影片出示选择题:
中国古代文学四大名著分别是:
A《红楼梦》B《聊斋志异》C《水浒传》D《三国演义》E《西游记》F《一千零一夜》
2.投影片出示连线题:
《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
曹雪芹吴承恩施耐庵罗贯中
二、表扬竞赛获胜者,引入新授。
这四大名著是我们中国古代文学长河中四颗璀璨的明珠。
其中《西游记》深受孩子们的喜欢。
因为它充满了神奇、瑰丽的想象,故事诙谐、幽默、新奇,里面还有无所不能的孙悟空,油嘴
滑舌的猪八戒,忠厚老实的沙僧,一心向佛的唐僧。
我们都知道武艺高强的孙悟空手中有一件好兵器——如意金箍棒。
这可是件宝贝。
孙大圣是怎么得到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龙宫借宝》就知道了。
三、自读课文,随文识字。
1.借助课后拼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边读边标记有困难的字词,标出自然段。
2.按要求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3.整体感知课文。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相机正音,学习生字新词(请小老师教学生字)。
4.指导写字。
宫:上下两个“口”都写扁一些,上小下大;猴:右边不要写成了“候”;拒:注意右边“巨”的笔顺。
四、学习课文1、2自然段,初步感受人物性格特点。
1.学生齐读课文1、2自然段。
2.这两个自然段哪里体现了故事的神奇?哪里体现了孙悟空的高强武艺?
3.指导朗读:没有一件合适的兵器时孙悟空是怎样的心情?当听说龙宫有好兵器时,孙悟空是怎样的心情?体会孙悟空的心情,读这两个自然段。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龙宫借宝的起因,要想知道借宝的具体经过,下节课我们就跟着孙大圣去龙宫借宝。
六、课后作业。
熟读课文;自制孙悟空、龙王、龙女(选择其一)的头饰。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孙悟空邀请咱们一块去龙宫借宝,去不去呀?(画外音:那就请老师和同学们跟老孙去龙宫吧!)
二、引读第3自然段。
师:说完,孙悟空念着避水诀,从铁板桥下钻到东海龙宫。
生:(编避水口诀)
师:东海龙王敖广连忙起身迎接说——
生:大仙到水晶宫,不知有什么事情?
师:孙悟空单刀直入说明来意——
生:(练说来意)
(感悟孙悟空的话语爽快,不绕弯子。
相机理解单刀直入——用短刀柄直接刺入。
原比喻认定目标,勇猛精进。
后比喻说话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
师:龙王听孙悟空要讨一件兵器,心里虽然不愿意,但是又不敢拒绝,只好命令手下抬出三千六百斤重的九股叉。
(理解“拒绝”。
)
三、小组分角色练习朗读课文第4自然段。
1.小组间练习朗读。
2.分角色戴头饰表演朗读,交流朗读收获。
教师适时问:你准备怎么读?为什么要这样读?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谈体会和理由,交流朗读感悟,提高朗读水平。
四、范读第5自然段。
教师朗读第5自然段过渡:如意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
这么重,这么长,不太好使吧。
怎么才能如意呢?
五、指导朗读第6自然段。
1.“嗯,重是够重,可惜太长、太粗了。
”(可以带着遗憾的语气来读。
)
2.“说也奇怪……那宝贝又细了几分。
”(要读出孙悟空吃惊的语气。
)
3.孙悟空十分欢喜,说:“原来,这是一件随人意思伸缩自如的宝贝呀。
”(要读出发自内心的兴奋。
)
4.他提起金箍棒,使了一阵,不觉叫道:“好称手的兵器!”(“好”要读得重些,慢些。
)
5.用教鞭充当金箍棒,学生表演借到如意宝贝的孙悟空的欢喜模样。
通过神态动作来理解“兴冲冲、抓耳挠腮”。
六、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七、拓展延伸。
说说你喜爱的孙悟空还有哪些可爱的方面。
八、课后作业。
1.用自己的话把《龙宫借宝》的故事说给别人听。
2.摘抄文中词语:单刀直入、瑞气腾腾、兴冲冲、抓耳挠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