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焚烧厂渗沥液协同处理方案设计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垃圾焚烧厂渗沥液协同处理方案设计分析
发布时间:2021-05-17T06:29:05.918Z 来源:《电力设备》2021年第1期作者:池晓1 李艳飞2 [导读]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变化,人们对质量的影响越来越关注。
(1.中国五洲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53;
2.北方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 050011)
摘要: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变化,人们对质量的影响越来越关注。
好的生态环境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对人民的生存和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是生活垃圾处理的副产物,成分多、流动不均、浓度高、废水污染严重,据统计,我国目前仍有处理生活垃圾渗滤液的能力2,900万吨左右,其中垃圾渗滤液含量远高于城市污水排放标准,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渗滤液排放标准的指标,会对当地环境健康产生影响,对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所以推荐一种标准的填埋渗滤液处理工艺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垃圾;垃圾渗滤液;处置技术分析
前言
近几年来,随着垃圾处理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创新,垃圾焚烧发电厂被广泛地应用于实际垃圾处理中。
但是,它产生的渗滤液如不及时有效地处理,将会对水体和土壤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为此,必须对焚烧生活垃圾渗滤液进行收集、处理,以提高其环保效果。
本文简要分析了垃圾焚烧厂渗滤液的处理工艺,旨在达到环保和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基本目的。
1垃圾渗滤液的产生危害
采用焚烧法处理垃圾,渗滤液含有高浓度有机物和氨氮。
如果处理不当,会对水土造成二次环境污染,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废物渗滤液的内部成分构成了厌氧环境,产生的恶臭体会导致头晕,恶心等症状。
另外,填埋渗滤液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和微生物,严重时会危及人们的生命。
此外,垃圾渗滤液中含有较多的重金属污染物质,人们通过各种途径富集这些有毒有害物质,会造成人体急性或慢性中毒,是造成胎儿畸形的主要原因,严重时会直接导致人体死亡。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产生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而且会引起严重的人体健康问题,因此,必须对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健康危害和环境污染进行有效的控制。
2垃圾焚烧厂中垃圾渗滤液的处置技术分析
2.1物化法处理技术
由于垃圾渗滤液成分复杂,在进行生物化学处理前,需要对其进行预处理,以有效地去除一些大分子物质和部分杂质。
同时,物化法处理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渗滤液预处理环节,能将BOD5和CODcr的实际比例控制在0.2以内,而且,该技术对生物处理效果较差的渗滤液处理效果明显,保证出水基本性质稳定。
但是,该技术在渗滤液处理工艺中的应用,存在着运行费用投入大的问题。
另外,焚烧厂渗滤液的水质成分比较复杂,含有较高浓度的污染物,因此对处理后排放的污染物要求很高。
因此,物化法处理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垃圾渗滤液的深度处理,如吸附、膜处理、凝结沉淀、光催化氧化等,并与厌氧生化处理相结合,在处理垃圾渗滤液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以其简便、自动化等特点,膜处理法和混凝沉淀法被广泛采用。
2.2生物法处理技术
2.2.1好氧生物处理技术
采用好氧生物处理技术处理渗漏液中含有高浓度COD、BOD5、NH3-N,其本质是通过消耗电能来改善污水的水质,它不仅能有效地去除COD、BOD5、NH3-N,而且还能去除相关金属污染物。
与此同时,利用该处理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时,应确保氧气的供需平衡。
另外,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泥,对这些污泥的处理将带来较高的成本。
2.2.2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厌氧型生物技术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不仅具有操作简单、能耗低等优点,而且污泥产率也相对较低,因此在运行中所需的经济成本投入也较少。
厌氧菌对有机物的降解有较明显的效果,因此,厌氧菌以其独特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工艺中。
此外,该工艺还能大幅度减少COD、BOD5等污染物的产生,为生物化学处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3活性污泥处理技术
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通常采用活性污泥处理技术,其中包括曝气池、沉淀池、污泥回流系统和污泥排出系统四个环节。
具体地说,垃圾渗滤液与活性污泥充分混合后形成流体,再送往曝气池,空气通过外置空气压缩机进入曝气池,逐渐溶解空气中的氧,此时,可以直观地看到垃圾渗滤液中的化学成分。
2.4二级生物膜处理工艺
两级生物膜处理工艺,该工艺的预处理也同样采用混凝沉淀,此处的混凝沉淀可有效地保护后续膜组件的正常工作,确保膜系统的进水水质;两级生物膜,是通过膜结构将渗沥液分层,根据不同的分离层数,利用不同的微生物进行降解,进行生物脱氮。
建立二级生物膜是由于渗沥液中可能存在某些可兼容气体,单一膜结构不能很好地去除可溶性气体,为保证水质的处理效果,需要多层膜设计。
与其他工艺相比,该工艺占用的空间较小,但其面临的问题与传统工业一样,渗沥液的浓缩液会被膜结构截留,无法对浓缩液进行充分处理。
2.5土地处理法
由于土壤中含有丰富的腐殖酸、胡敏酸、微生物等物质。
通过土壤对离子的吸附-交换-沉淀-螯合作用,可以清除出渗滤液中含有的悬浮物,使渗滤液流过土壤。
在此过程中,土壤中的微生物能够充分吸收和利用垃圾渗滤液中的可溶性有机物,将有机氨氮转化为氨氮。
植物可通过渗滤液中的C\N等多种营养成分,实现植物的生长,并利用蒸发功能降低渗滤液的产量。
(1)人工湿地:人工方式建造的人工湿地属于湿地性污水处理系统。
在这个处理系统中,微生物可以利用生化功能,将水中的可溶性有机物等进行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转化,并通过微生物的大量繁殖,达到降解污染物的功效。
(2)回灌:垃圾未经过处理的渗滤液直接喷射到填埋场表面,并通过对废料层和覆土的净化作用,以及植物在最终场地表面的吸附蒸发作用来处理垃圾。
填埋可视为一种生物反应器。
废物具有自己的稳定系统,通过阻隔层和覆盖层降解,促进渗滤液产生大量动作。
在此期间,植物蒸发作用可减少渗滤液量。
3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展望
伴随着城市的扩张与发展,城市生活垃圾日益增多,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要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满足发展需求,改善居住环境是必不可少的。
及时、妥善地处理生活垃圾是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
我国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的发展,经历了综合处理、土地处理、物理和化学处理、生物处理和各种工艺的综合处理等阶段。
在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中,生物处理和物理化学处理是主要的处理技术。
当前,生物处理+物化-联用工艺、多段生物处理工艺和多段物化-联用工艺已得到广泛应用。
在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下,面对日益严格的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研究和优化各种理化技术,高效生物处理技术是未来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同时,综合利用现有的渗滤液处理技术,开发新的综合处理技术,操作管理方便,排放达标,降低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的建设和日常运行费用,全面提高垃圾渗滤液处理效率,是渗滤液处理技术应用的发展方向。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垃圾渗滤液处理的实际效果,必须了解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实际成分,适合各种处理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处理方法,或结合多种处理方法,以保证其处理后出水的水质能满足排放要求,减少环境污染,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参考文献
[1]刘敏,邵军,刘旭.北京市垃圾粪便处理设施节能减排问题探析[J].环境卫生工程,2015,23(04):51-54.
[2]华佳,张林生.UBF-MBR工艺处理垃圾渗沥液的工程应用[J].环境科技,2018,26(1):26-29.
[3]喻泽武,孙玲芳,李瑞华,等.膜组合工艺在垃圾渗沥液处理中的工程应用[J].中国给水排水,2018,29(6):84-88.
[4]汪洋,杨光明,廖发明,刘李忠,逄汉宇.浅析垃圾焚烧发电厂“零排放”设计--以成都市万兴环保发电厂为例[J].环境卫生工程,2017,25(02):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