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历改元与十月太阳历(旧作重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历改元与⼗⽉太阳历(旧作重发)
旧作重发
夏历改元与⼗⽉太阳历
今年的五⼀,已经是夏历的四⽉⼗⼀啦。
相距⼆⼗天。
很近啊。
不由我⼜想起了去年末今年初时,我曾倡导的夏历改元⼀事来。
虽然响应者略略,但我还是坚定不移。
坚持我的夏历改元主张。
今年是很好的改元年份。
如果闰四⽉直接称夏历五⽉。
则以后就会常有阳历五⽉也是阴历五⽉的历法呢。
三年两头闰,也就可以有三年两头阴历与阳历五⽉相遇呢。
可我⼀介书⽣,⼈微⾔轻啊。
有谁会去理会你的提议呢?盼望各位⽹友中,有慧眼识真知者,与某携⼿共同参与其事。
我国⾃民国改元,就⼀直存在这个缺陷。
新旧历法的年节跨度太⼤。
百姓的假⽇⽣活很难有效的集中起来安排。
也不利于我国学习西⽅的⽂化和历法优点。
⽽西⽅也⼀直看不起我们的夏历。
其实按我的主张改元之后,可以明显看出西历不重视⽉象和潮汐的缺陷。
⾃然下⼀步就是该进⾏西历的改⾰了。
当然世界上改⾰历法的事是需要权威的。
我国彝族就有⼗⽉太阳历呢。
彝族⼗⽉太阳历的使⽤年代在秦末汉初,源于夏代以前的西羌⽂明,它将⼀年分成⼗个⽉,每⽉分为36天整,不分⼤⽉⼩⽉,过完⼗个⽉后的五到六天,称为“过年⽇”。
世界历法发展到今天,⼤致可分为太阳历,太阴历和阴阳合历三⼤类。
太阴历依⽉圆⽉缺来定年⽉季节,⽉亮每圆缺⼀次定为⼀个⽉。
太阳历根据太阳运动的周期来定年岁季节。
彝族⼗⽉太阳历把“过年⽇”放在岁尾,过完这⼏天后新的⼀年就开始了。
通常
的“过年⽇”是五天,每到第四年时的“过年⽇”闰作六天,⽤这样的历法,每⽉的天数稳定为36天。
通常年是365⽇,逢闰年是366天,四年平均。
每年的天数是365.25天,既⽅便记忆,⼜与回归数值有相当⾼的重合度。
这在古代完全算得上科学,实⽤了。
⼗⽉太阳历,是彝族祖先创制的⼀种特殊的历法,通⽤于云南的彝族、⽩族、哈尼族地区。
这种历法是在物候历的基础上发展成形的。
彝谚云,“听见布⾕叫,应该种地了。
听见蝉⼉鸣,该锄⼆道草。
听见⾦铃叫,开镰收割好。
听见乌鸦叫,天寒地冻了。
”据《西南彝志》载,“树⽊开花时,就叫春三⽉。
树⽊花谢时,就叫夏三⽉。
树果成熟时。
就叫秋三⽉。
树叶枯降时,就叫冬三⽉。
”这就是以物候定季节的⽅法。
后来,⼈们将眼光投向天空,开始观象授时。
云南宁蒗彝族通过观测太阳运⾏⽅位定季节。
当太阳出、没达到最北点时为夏⾄,称为⼤年。
当太阳出、没达到最南点时为冬⾄,称为⼩年。
滇南峨⼭彝族通过观测北⽃星的⽅位定季节。
北⽃星的⽃柄正上指为⼤暑,此时可过“⽕把节”北⽃星的⽃柄正下指为⼤寒,称星回节。
此时可过⼗⽉年,准确地反映了季节变化的规律。
⼗⼆属相轮回纪
⽇。
彝族太阳历只⽤⼗⼆属相(虎、兔、龙、蛇、马、⽺、猴、鸡、⽝、猪、⿏、⽜)轮回纪⽇。
⼀个属相周为⼗⼆⽇。
轮回三次为⼀个⽉。
轮回三⼗次为⼀年。
即每年⼗个⽉,每⽉三⼗六天,共三百六⼗天。
余下五或六⽇周天数置于岁末,不称⽉,⽽作为过年⽇,正好供⼤家欢天喜地过新年。
⼗个⽉划分为五季。
彝历⼗个⽉划分为五季,每季以⼟、铜、⽔、⽊、⽕五⾏要素为名称,再配以公、母区分各⽉。
即⼀⽉⼟公,⼆⽉⼟母,三⽉铜公,四⽉铜母,五⽉⽔公,六⽉⽔母,七⽉⽊公,⼋⽉⽊母,九⽉⽕公,⼗⽉⽕母。
每季两⽉,单⽉为公,双⽉为母。
五季分别代表太阳运⾏的东、南、西、北、中五个⽅位。
由此可见,彝历蕴含着阴阳五⾏的思想。
据现代学者研究,彝历中纪⽇的⼗⼆属相(⽣肖)也是起源于原始图腾崇拜。
因⽽彝历应有万年以上的历史。
彝历与汉族先民的早期历法《夏历》同源同系统,是不同⽀系的羌戎所使⽤的历法。
在空间和时间上都不存在谁出⾃谁的问题。
⽽且彝历中⼀⽉三⼗六天,⼀季七⼗⼆天的概念对中国传统⽂化影响甚⼤,道家、儒家、阴阳家的神秘数字“三⼗六”、“七⼗⼆”实际源于彝历。
如道家所说:“⼗⼤洞天,三⼗六⼩洞天,七⼗⼆福地。
渊源于彝历⼀年⼗个⽉,每⽉三⼗六天,每季七⼗⼆天。
若此说成⽴,恰好可证明中华民族的各种⽂化都是互相交融、沟通的。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位使⽤年号的皇帝。
公元前113年,武帝下令,以当年为元⿍四年,并将此前之年追改为建元、元光、元朔、元狩,每⼀年号均为6年。
中国⾃汉武帝以来,历代都使⽤夏正。
所谓夏正就是夏历,即夏朝流⾏的历法。
⽽周正,亦即周历,也就是周朝使⽤的历法。
夏历建寅,以阴历正⽉为岁⾸。
周历建⼦,则以阴历⼗⼀⽉为岁⾸。
岁⾸的⽉份不同,四季划也随之不同。
汉武帝还是第⼀位在统⼀的国家制度下颁布历法的皇帝。
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宣布,改订礼制和历法。
其主要内容是改⽤“太初”历。
“以正⽉为岁⾸,⾊上黄”“太初”的意义是宇宙的开端,武帝以此命名这部历法,象征太初年间的“改元更化”上述制度变⾰是汉武帝提倡儒术的具体表现。
并且通过这些措施,将儒家思想渗透到政治、法律、教育以及社会⽣活各个领域中去,以巩固其统治。
后来,永昌元年(公元689年)⼗⼀⽉武则天下诏⼤赦天下,始⽤周正,改元载初。
以永昌元年⼗⼀⽉为载初元年正⽉。
武则天为什么下诏改变沿⽤了近千年的历法?原因不⾔⽽明,那就是⽤周历的周朝,是武⽒的祖先。
夏历改周历,就是要告诉天下⼈,天下本来是武⽒的,我武⽒马上就要复兴周朝了。
更改历法,当然会引起天下⼀⽚混乱。
⽤了多少辈⼦的⽼皇历⼀下⼦变得不名⼀⽂。
⽼百姓闹不清何时是春,何时是夏,何时是秋,何时是冬,何时过年,何时下种,何时收获。
载初元年正⽉⼀⽇,武则天⼤享万象神宫,
服兖冕,搢⼤圭,执镇圭为初献。
相传汉字是⼀个叫仓颉的⼈发明的。
汉字的构造历来有指事,象形,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法。
⽽其中“曌”为武则天特别欣赏,拿过来作为⾃⼰的名字专⽤,任何⼈不得再使⽤这个字。
从字形上看,“曌”象征着⽇⽉当空,象征着⼥皇君临天下的⽓势。
“曌”字拆开来看,⼜成“明空”或“空明”,颇含⼏分佛理禅机,切合武则天向佛的⼼意。
上述种种,这说明历法是需要经常厘定和改⾰的。
当今世界,有联合国在。
为什么不可以逐步统⼀全球历法?⽽统⼀的历法,必须是与天地⼈,⽇⽉星都⼗分贴切的历法。
⽽不是专以太阳历为唯⼀的历法。
这就是颐翁关于历法改⾰三步⾛的设想。
⾸先是中国的夏历改元。
随后是西历的改写。
最后是全球全世界统⼀的制定⽇周⽉年历法。
颐翁曾有诗叹⽈,
两节靠近民便利,好事多磨待热议,
西历⽉圆⼤潮标,夏历改元应⽆忌。
合历阴阳盼全球,联合国⾥当有戏。
共同造福地球村,双龙抬头宝珠觅。
附颐翁此前的三篇历法改⾰⽂章
1 龙年话龙 3 改⾰历法
我在元旦叙谈2,已经说到了当今历法需要改⾰的问题。
今年两节相距很近,只有23天。
但为什么不能在每个花甲60年中,有⼀个元旦和春节在⼀个⽇⼦的历法呢?太阳历,不顾⽉亮的运转,⽽固定⼀年12个⽉,为了表⽰⽉亮的运转周期,在⼆⽉份,安排了⼀个28天和闰年29天。
其他⽉则分别是30和31天。
应当说,阳历⽐较精确。
但有不考虑⽉亮初⼀、⼗五不⼀样的问题存在。
地⽀⾥⾠龙的龙,是代表太阳的。
⽽卯兔的兔是代表⽉亮的。
⼆者先⽉后⽇。
这说明我们的⽉历或阴历,是很重视⽉亮的,但对太阳的地球⾃转周期,365天多,则不够重视。
⽽是通过闰⽉来调节年度之间的差别。
这样就出现了⼀个三年两头闰,每到闰年13个⽉的问题。
既然两者都有缺陷,⾃当有所改⾰才对。
可是到现在为⽌,尚没有⼈提出过具体的改⾰⽅案来。
有专家提出,改春节为⽴春⽇。
其实不妥。
元旦,本来就是⼤年初⼀,即阴历的⼀⽉⼀⽇。
为什么只有太阳历的初⼀,算元旦?⽽他那个初⼀,与⼀⽉的⽉象不符。
⽽阴历的⼀⽉⼀⽇才是真正的⼀⽉⼀⽇。
为什么不能保留夏历的元旦称谓,⽽改阳历的元旦为新年,或别的称呼呢?当然,从历史的沿⾰来说,也不必⾮把春节,叫元旦不可。
但绝不可改叫⽴春⽇。
我建议,在某⼀个闰年前后,譬如2033年,阴历腊⽉初⼀,正好是元旦。
⽽前边的,2031年,恰好是⼀个阴历闰⽉年。
如果2031年的闰⽉不闰那个3⽉,⽽改为正常阴历4⽉。
那么2033年的阴历元旦就正好是阳历的元旦了。
这样阴阳合⼀,每隔六⼗年就可以有⼀个世界同⼀的真正的元旦了。
⽽每年的春节与元旦的差距,就不会再有像现在这样,最少的20天,最多超过⼀个⽉的40多天的差距了。
其最⼤差距,也不⾜30天。
最⼩差距为0。
⽽且每隔60年,还可以有⼀个全球普天同庆的元旦。
多数年份的春节和元旦是相差半⽉之内。
2032年元旦春节仅差12天。
2033年,则元旦春节就为同⼀天了。
哈哈,不知颐翁这个想法是否可⾏。
好在还有近20年的研究时间,请专家们考虑,考虑。
如果我能活到那⼀天,我就整90周岁了。
不过现在咱们⼩⼈物的意见,很难⼀下⼦反映上去。
好在现在有博客这个渠道,马上可以发表出来。
供⼤家讨论。
同意此议的可以帮颐翁向有关⽅⾯反映反映。
如果此议经过⼈⼤通过,似乎那才是真正的夏历改元呢。
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多次改元的记录。
⼤的改元在汉代。
以后的改元,都是⼩的调整。
以我们现代⼈的智慧,总应该有所改进,尽量做到阴阳合历。
世界共度⼀个真正的⼀⽉⼀⽇元旦⽇才好啊。
那怕是六⼗年才有⼀回也不错啊!
2 龙年话龙 4 历法改⾰续
福道神
蒙隆弘悟通元
禄龙寿儒龙佛精龙⽓
笼胧仁禅真好
禧德⽞
说起历法。
西历与夏历其实是每⼗九年,回归⼀次。
夏历每⼗九年要有七个闰⽉插⼊。
您⼗九周岁时或三⼗⼋岁,五⼗七岁及七⼗六岁,九⼗五岁时,均可以看到⾃⼰的阳历和阴历是同⼀天的阴阳合历⽇。
这是⼀点也不会错的。
所以,所谓六⼗年⼀个花甲的历法。
严格说来,是五⼗七年⼀个阴阳回归年。
壬⾠龙年的对应阴阳合历年份不是1952年,⽽是1955年才对。
但是我们祖先已经排好的六⼗年⼀个花甲顺序,也不必更正。
所以按上次颐翁说的六⼗年⼀个回归,其实是五⼗七年⼀个回归才对。
这⾥⾸先要说明和更正⼀下。
再就是,上次举例说的1933年,如果您觉得太远的话,那夏历明年,即2012年壬⾠龙年,就可以不搞闰四⽉,⽽改闰四⽉为五⽉。
那1914年元旦就可以是阴历春节了。
这以后每隔⼗九年就可以来⼀次春节与元旦会合了。
这样好是好,就怕这壬⾠龙年的闰四⽉,不叫闰四⽉,⽽称五⽉。
这事我们说了不算。
需要由⼈⼤开会通过才成。
所以颐翁才设计为2033年改元。
这就是颐翁为什么要提前选择在⼗九年前的壬⾠龙年,即2012年提出2031年需要进⾏历法改⾰的原因所在。
哈哈,颐翁真会异想天开!您先别笑我。
颐翁从⼩就是个很乖⼜很怪的孩⼦。
总是向⼤⼈们提⼀些让⼤⼈们回答不上来,很尴尬甚⾄很⽣⽓的问题。
譬如为什么⼀⽄是⼗六两,北极星为什么总在那个位置上,天河为什么会旋转等等等等。
只有他⽗亲能耐⼼告诉他,北⽃七星,南⽃六星,加个中天三星。
正好是⼗六颗星,星与⽄谐⾳。
所以⼀⽄是⼗六两。
你没见称杆上的那些星数吗?遇到不知道的事,⽗亲总是说,这就要你⾃⼰去读书以后才会知道的。
在学校他的怪问题不断提出,教⾃然教物理化学和数学的⽼师们,都很欣赏颐翁的⽤⼼苦读精神。
本以为他会学理⼯。
没想到他却选择了会计专业。
虽是搞了会计。
但他的理⼯基础⼀直没扔掉。
总是关⼼各学科的最新进展。
这些年颐翁⼀直在关注历法的最新内容。
可令⼈失望的是,历法为百姓服务的事,越来越少。
倒是路边算卦的越来越多。
据说阴阳先⽣都成了某些决策者的座上客。
他们当然是想把历法搞得越神秘越好。
有谁去想过为两节的靠近,民⼯的福祉着想,做点贡献呢。
说过了夏历的改元,回过头来还是要说,阳历与阴历的合并问题。
其实改元只是历法改⾰的第⼀步。
要彻底改变现⾏的西历与夏历,全世界使⽤⼀部新创的历法,谈何容易!似乎联合国还没有这⽅⾯的机构,专门来研究这个问题。
那西历的⼀三五七⼋⼗腊,三⼗⼀天整不差,四六九冬三⼗⽇,唯有⼆⽉⼆⼗⼋。
让⼩孩⼦们从⼩就去背。
孩⼦们问,为什么⼆⽉是⼆⼗⼋天?这才把那⼀年365·2422平太阳⽇,⼀⽉29·5306平太阳⽇,粗略的说给他们。
颐翁⼩时候听⽼师讲的是古时候,皇帝在⼆⽉杀⼈,所以要少两⽇。
为了少杀些⼈。
哈哈,谢天谢地。
其实历法改⾰,早就该提到联合国的⽇程上来了。
地球⼈现在还没有⼀部为我们⼈类很好服务的,统⼀的历法。
国际度量衡已经有统⼀的标准。
可时间计算上,虽然已经有了“闰秒”年的准确度。
却不能在地⽉⽇之间找到更合适的历法来规范。
任凭公历⽇,⼀个算法。
⽽舍弃离我们最近的星球--⽉球于不顾。
这不能说不是⼀个遗憾。
可否有⼀个“平太阳⽉”和“平⽉亮⽇”的概念提出?那么多专家学者,总应该研究出令⼈类社会⽣活需要的,基本符合社会运作要求,⼜符合⼈类传统习俗的历法来。
哪怕是建议性的也⾏啊。
其实,把圣诞⽇⾄元旦之间的七天,许多国家都是休假的。
有的是休10--15天。
⽽我们若能把元旦⾄春节间,设计为休假期。
那就实在是好事⼀桩了。
究竟怎么把⼀年的12个⽉设计好。
恐怕不是⼀件容易做到的事。
似乎有等待世道有所变故,由某种权威出来决策,也未可知。
但总不会相信什么,2012⼤灾难之说吧?颐翁曾有过⼏种设想。
但还都是些难登⼤雅之堂的东西,这⾥就不赘述了。
以免会贻笑⼤⽅。
3 龙年话龙 5 历法改⾰续2
写了两篇历法改⾰,似乎⾔犹未尽。
只好再来写⼀篇了。
除了年⽉⽇之外,还有⼀个星期或周的概念。
⼀周七天。
每年五⼗⼆个周⽇,每⽉最少四周(⼆⽉)这每周七天是谁定的?神!其实是⼈的⼀种智慧!天⼲地⽀的发明创造,也和七⽇造⼈⼀样。
都是⼈类观察宇宙,总结⽇⽉星⾠运转规律的结晶。
既然地球、⽉亮、太阳、空⽓、⽔这五⼤要素是我们⽣命的源泉。
那么,五⾏
说,就是⼈类最初的⾃然感悟了。
何况我们⼈类本⾝,开始就⽤五指计数。
⼗指连⼼,⾃然就有了⼗进位。
⼀年有⼗⼆⽉,⾃然也就设计出⼗⼆的时⾠和属相。
这⼗和⼗⼆的最⼩公倍数是六⼗。
于是也就有了六⼗花甲轮回之说。
联系到⼈类在观测星空中,发现北极星、北⽃、南极星和南⽃,以及启明星,三星等等等等。
这才把他们联系在⼀起,开始感悟和猜想其中变化莫测的奥妙。
于是就有了⼗五⽉圆,初⼀⽇⽉同发,有⼤潮等等。
更神秘的则更有了⼆⼗⼋星宿和三⼗六天罡星和七⼗⼆地煞星等等,并与⼈间的公众⼈物、伟⼈等相联系。
这当然有诸多迷信在其中。
不过也有若⼲值得探索之处。
所谓历法,⾸先是把⼈类有记忆记录的历经的时空,找出按⽇⽉星地貌象变化,有历史性和规律性的记录⽅法。
这⽇和⽉之间的周的概念,似乎也是很早就有了。
但在历法上反映,似乎稍晚⼀些。
能否在⽇⽉年之间,加上周,变为⽇周⽉年,四位⼀体的历法设计?这似乎不只是专家说了算的事。
历史上的历法定夺权,都是有当政者加神学权威,联合确定的。
有关宇宙起源。
⼤爆炸说,也还是有缺陷的。
第⼀次⼤爆炸是怎么发⽣的?为什么在七⼗亿年前发⽣?最后还是不得不归结为神的意志。
这就是所有科学家,包括⽜顿和爱因斯坦等,最后都是信神、信教的。
所谓彻底地唯物主义者,实际是难以存在的。
只有那放浪不羁的流浪汉们,才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
马克思主义者则是辩证唯物主义者。
虽说有⽆神论⼀说。
但多数⼈已信⼈神合⼀论。
外星有没有⾼级动物?外星⼈是什么?他们是如何来到地球的?
哈哈,颐翁的龙年话龙,居然⼜扯到神圣和哲学上来了。
看来这世界要摆脱神圣和哲学及政治等等,也就没谱了。
这历法是需要联合国来解决的。
⼈类的聪明似乎是有点过头了。
那福岛核事故,其实是⼈类⾃我毁灭的⼀个标志。
北⽃七星绕北极星转。
那么妻⼦围绕丈夫转,是不是也是天经地义的?上帝造⼈就是在第七天。
这七与妻⼦的妻,为什么是同⾳?中国汉字的训诂其实是⼀门⼤学问。
⽇期的期,也是“七”⾳啊。
哦,对了,⽑泽东还搞过什么七⼤领袖呢,为什么不是五个或⼋个?看来这未来新历法设计是要有七的概念呢。
⼀年365·2422平太阳⽇,⼀⽉29·5306平太阳⽇,历法地球绕⽇⼀周为年的概念,⽉亮绕地⼀周为⽉的概念。
地球⾃转⼀周天,为⽇的概念。
那么年内,可不可以插⼊,不属于某个⽉的周?或不属于某个⽉某个周的七个或⼗个或若⼲个独⽴的⽇?⼀个⽉可不可以是29天和30天交替⽽不是30天和31天交替?当然⼆⽉还可以是28天,以便闰年29天来调节。
这阳历如何改,还真是需要好好研究研究啊!颐翁设想,⾸先是在现有的阳历基础上。
每⽉在圆⽉时,加⼀个“圆⽉⽇”的标志。
以便⼤家知道那⼀天是⽉亮圆的⽇⼦。
例如,今年2⽉6⽇是正⽉⼗五。
就应当在阳历的⽇历上,标为“圆⽉⽇”⽽在把阴历初⼀的⽇⼦,如今年阳历的2⽉22⽇,标为“⼤潮⽇”有朋友以为,在我们的⽇历上已经有了阴历初⼀、⼗五的标⽰。
但您不要忘了,世界其他国家,他们的⽇历表上,只有星期⼏,⽽没有我们中国这个阴阳合历的标⽰⽅法啊。
给他们的阳历历法表上,标⽰出“圆⽉⽇”和“⼤潮⽇”以提醒他们对⽉亮和潮汐的关注。
那当是多么的重要啊!他们忽略⽉亮对地球的影响久矣。
其实我们过去的农村,没有钟表。
⼀般看时间,都是凭借⽉亮和三星,以及银河的位置。
也不只是天亮⽇出⽽作。
看三星知道⼤约的时⾠。
看北⽃知道⼤约的⽅向。
天亮的时候是,每⽉⼆⼗⼆、三,⽉亮处在正南。
⼗七、⼗⼋坐炕上等等她。
说的是等着看⽉亮,这个时间的标志。
⼆⼗七、⼋⽇头⽉亮⼀起发。
就是说,这两天,⽉⽛初在东⽅时,就快要天亮了。
其他如看⽓象,⽉晕⽽风,⽇晕⽽⾬。
这些民间谚语,似乎还没有完全失传。
颐翁的记忆中,⼩时候晚上临睡前,总是和⽗亲及祖母⼀起到院⼦⾥去看天⽓,决定第⼆天的农活怎么做。
现代⼈有了天⽓预报和随处可见的⼿表,闹钟等等。
有谁还关⼼天象⽓象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