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政治周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届高三政治周练(十二)
一、单项选择题:
1.西藏文化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百花园中的奇葩。

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
①博大精深②源远流长③包容性④先进性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这句诗主要体现出 A.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B.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C.中华民族爱好和平自强不息D.集体主义是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
3.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对于我们的近邻韩国、日本的崇拜几乎达到了疯狂的程度,身上挂着日韩饰物,耳朵听着日韩音乐,眼睛看着日韩剧集……这类人被称为“哈日韩族”。

这警示我们A.文化交流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
B.热忱欢迎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
C.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努力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D.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竞争力
4.2010年6月8日,“澳大利亚文化年”在北京正式拉开帷幕。

“澳大利亚文化年”于2022年6月至2022年6月在中国举办,2022年至2022年将在澳大利亚举办“中国文化年”。

中澳互办文化年表明A.文化创新的源泉是文化交流
B.文化创新的源泉是创作者的灵感
C.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借鉴和融合
D.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5.影片《阿凡达》用3D、数码特技、巨型银幕构筑的强烈视听冲击,创造了数十亿的票房收入,开创了全球电影业的新纪元。

这主要表明
A.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B.科技进步推动文化发展
C.文化创新要立足社会实践 D.文化创新要博采众长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2—2022年》中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下列有关教育作用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①教育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②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③发展教育有利于构建“学习型社会”④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7.两百多年前,《周易》被译介到欧洲。

欧洲哲学家和科学家从《周易》卦象中得到启示,提出二进制数学,后来二进制数学成为电子计算机的理论基础之一。

这一现象说明
A.中华文化是西方文化的母体 B.文化的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C.文化的交流、借鉴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D.先进民族文化必然不断取代落后民族文化8.中学生小宁与同学见面就问“今天你‘偷菜’了吗”已经到了一天不“偷”心发慌的境地。

这告诉我们 A.大众传媒会带来不良文化的肆意扩散B.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是多方面的
C.文化市场越来越活跃,产品越来越丰富D.要在文化生活中作出正确的选择
9.建设和谐文化,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包括
①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②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④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A.①②B.①③C.③④ D.②④
10.2022年8月,为防止网吧接纳未成年人等问题在暑期反弹,某省文化厅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文化市场集中整治行动。

开展文化市场整治行动
①能根除腐朽文化和落后文化的影响②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
③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④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11.我国文艺工作者充分利用科技发展提供的多媒体工具,通过空间广阔的动漫技术包装经典相声和小品,创作了动漫栏目《快乐驿站》和《轻松十分》,深受人们喜爱。

这不仅有利于动漫创作的民族化本土化,而且也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发展。

这说明
A.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加充分的条件
B.大众传媒的出现意味着旧的传媒不再发挥作用
C.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的目的和动力
12.什么是力量地震可以摧毁我们温馨的家园,摧毁我们美丽的山川,摧毁我们脆弱的生命,却摧毁不了我们自强的脊梁、空前的凝聚和奋发前行的勇气!这段话告诉我们
①中华民族精神是我们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②中华民族精神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
③必须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④中华民族精神内涵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32009年6月13日至14日,刘云山在全国宣传部长座谈会强调要在全社会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主旋律。

唱响“五好”主旋律为各级政府各宣传单位指明了重要的宣传方向。

要唱响“五好”主旋律需要我们:
①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③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④坚持指导思想多元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电视连续剧《沂蒙》是临沂继大型红色水上实景演出《蒙山沂水》、电影《沂蒙六姐妹》后推出的一部文艺精品,其播出掀起收视热潮,获第四届CCTV电视剧“最佳热播剧奖’’和“最高收视率奖”。

回答14—15题。

14.《沂蒙》从唯物史观和民族大义的高度,创新思维,将发生在沂蒙老区的真人真事,通”过原汁原味、质朴真实的拍摄手法和场景设置以及平实的方言和朴实的表演,彰显了沂蒙人民的人性光辉和人格魅力。

这启示我们
①文化创新必须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主旋律作品创作的源泉
③艺术④要积极创新文化内容、形式和手段
A.①④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沂蒙》用“红嫂”式的质朴表现“红嫂”的崇高,真实地展示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又一壮歌。

这表明
①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②对于民族精神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
③作为民族精神核心的爱国主义,在不同时期的具体内涵是相同的
④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A.②③B.①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6.与往年相比,2022年票房过亿的国产贺岁影片明显增加,《喜羊羊与灰太狼之虎虎生威》、《锦衣卫》、《孔子》、《三枪拍案惊奇》、《十月围城》均宣布过亿。

电影市场全面繁荣有利于
①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②提高文化竞争力,增强综合国力
③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文化生活需要④抵御外来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1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发展越需要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内容,其中特别要强调的重点是A.依法治国 B.以德治国 C.诚实守信 D.敬业奉献
18.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是
A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B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D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19.建设和谐文化,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 A.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D.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20.全国各地相继开展了与“红段子”内涵类似的“红言颂”“红色短信”等活动,逐渐成为新红色文化品牌,开创了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新风尚。

这说明
A.大众文化没有雅俗之分 B.要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C.先进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21.长江大学10余名大学生结成人梯抢救落水少年,以3命换2命,他们的行为在打动了千万人的同时也遭到了一些人的置疑。

面对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冲突,我们应该
A.在文化建设中坚持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B.加强自身修养,不断追求更高思想道德目标
C.将文化发展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 D.自觉成为民族精神的弘扬者、建设者
22.一位单位负责人说:“如果一个应聘者仅仅是学习成绩好,自身修养却不够,品德较差,缺乏团队精神,我们都不予考虑。

”这是要求应聘者要
A.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B.努力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C.正确处理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 D.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二、主观题:
23.某校安排政治组老师开设了《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发展》的专题讲座。

通过回顾中外历史同学们了解到,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是汉民族与兄弟民族文化交融演化的历史产物,在长期地交流、渗透、竞争和融合中,光大拓扬和演进发展,从而不断增强了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在向现代国家转型的历史过程中,有着56个民族的中国,却始终保持着国家统一,民族和睦。

国家不断走向富裕、走向文明的现代化进程,使各族人民的“国家认同”不断深化,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极大增强。

(1)结合上述材料,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华民族团结统一具有牢固纽带的原因。

(2)请运用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如何促进中华民族团结统一

24.材料一有关调查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网游业在经济寒冬中一枝独秀,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与此同时,未成年人犯罪与网络游戏直接相关的超过60%,网络暴力、色情游戏以及淫秽色情网页严重损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1)上述材料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
①部分网络媒体追求经济效益而采取一些不正当的行为,反映了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大众传媒的商业性。

②文化市场越活跃,文化产品越丰富,文化生活越繁荣,越不能放任自流,越需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③我们越是追求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越需要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能力。

④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材料二从2022年12月到2022年5月底,中央外宣办、全国“扫黄打非”办、新闻出版总署等九部门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深入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专项行动。

(2)有同学认为:“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对青少年毒害太大了,我们要远离网络,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

”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价。

(2)网络和手机作为大众传媒能够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推动生产发展。

所以,不是要远离网络等媒体,而是要自觉拒绝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

这能够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增强我们的精神力量,促进我们全面发展。

材料三某市团组织举办“网络文化与青少年健康发展”征文活动,要求就网络文化与青少年健康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并从政府、学校和青少年自身等方面就青少年应如何适应网络文化发展建言献策。

(3)请你根据征文活动要求,就如何克服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负面影响提出合理化建议。

①国家应依法加强对网路的管理,弘扬主旋律,大力发展先进网路文化、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

②学校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帮助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

③青少年应不断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提高辨别是非的眼力,拒绝污染,文明健康上网。

政治周练12答案
1-5CBDCB 6-10DCDBB 11-15ADAAB 16-22ACBDBBC
23、(1)①经济对文化具有决定作用,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社会文明,能够促进各族人民
对“国家”的认同感和中华民族的归属感。

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
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成为各民族亲近与交融的强大精神纽带。


③团结统一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它是千百年来形成的整体意
识在全民族的普遍认同和升化。

(2)①充分发挥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②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和睦相处,求同存异,共同铸造伟大的中华文化。

③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形成对中华文化的共同的认同感和归宿感。

④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政治周练12答案
1-5CBDCB 6-10DCDBB 11-15ADAAB 16-22ACBDBBC
23、(1)①经济对文化具有决定作用,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社会文明,能够促进各族人民
对“国家”的认同感和中华民族的归属感。

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
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成为各民族亲近与交融的强大精神纽带。

③团结统一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它是千百年来形成的整体意
识在全民族的普遍认同和升化。

(2)①充分发挥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②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和睦相处,求同存异,共同铸造伟大的中华文化。

③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形成对中华文化的共同的认同感和归宿感。

④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政治周练12答案
1-5CBDCB 6-10DCDBB 11-15ADAAB 16-22ACBDBBC
23、(1)①经济对文化具有决定作用,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社会文明,能够促进各族人民
对“国家”的认同感和中华民族的归属感。

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
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成为各民族亲近与交融的强大精神纽带。

③团结统一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它是千百年来形成的整体意识在全民族的普遍认同和升化。

(2)①充分发挥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②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和睦相处,求同存异,共同铸造伟大的中华文化。

③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形成对中华文化的共同的认同感和归宿感。

④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政治周练12答案
1-5CBDCB 6-10DCDBB 11-15ADAAB 16-22ACBDBBC
23、(1)①经济对文化具有决定作用,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社会文明,能够促进各族人民对“国家”的认同感和中华民族的归属感。

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成为各民族亲近与交融的强大精神纽带。

③团结统一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它是千百年来形成的整体意识在全民族的普遍认同和升化。

(2)①充分发挥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②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和睦相处,求同存异,共同铸造伟大的中华文化。

③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形成对中华文化的共同的认同感和归宿感。

④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政治周练12答案
1-5CBDCB 6-10DCDBB 11-15ADAAB 16-22ACBDBBC
23、(1)①经济对文化具有决定作用,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社会文明,能够促进各族人民对“国家”的认同感和中华民族的归属感。

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成为各民族亲近与交融的强大精神纽带。

③团结统一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它是千百年来形成的整体意识在全民族的普遍认同和升化。

(2)①充分发挥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②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和睦相处,求同存异,共同铸造伟大的中华文化。

③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形成对中华文化的共同的认同感和归宿感。

④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政治周练12答案
1-5CBDCB 6-10DCDBB 11-15ADAAB 16-22ACBDBBC
23、(1)①经济对文化具有决定作用,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社会文明,能够促进各族人民对“国家”的认同感和中华民族的归属感。

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成为各民族亲近与交融的强大精神纽带。

③团结统一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它是千百年来形成的整体意识在全民族的普遍认同和升化。

(2)①充分发挥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②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和睦相处,求同存异,共同铸造伟大的中华文化。

③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形成对中华文化的共同的认同感和归宿感。

④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