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成都市2011-2012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注意事项:1、本试题总分150分,答题时间为150分钟。

2、本次考试附有网阅答题卡,请按要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答题。

3、考试结束时,请将网阅答题卡交给监考老师,试卷请自行带走。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A.簇(zú)拥饮(yìn)马扪(mén)参历井症(zhēng)结
B.模(mó)样陈抟(tuán) 磨牙吮(shǔn)血心宽体胖(pàng)
C.咨嗟(jiē) 宵柝(tuò) 金石可镂(lòu)监(jiàn)生
D.嫡(dí)亲炮(páo)烙腈(qǐng)纶咯(gē)吱参(shēn)商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杜撰踌蹰眉尖若蹙宽宏大量
B.桌帏歆享以手抚鹰美仑美奂
C.赔罪惴惴横七树八未雨绸缪
D.暮砧锦瑟得鱼忘全迁谪之恨
3.下列加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创立了想象瑰奇,闳中肆外、构思独特、清新明快、豪放超迈的浪漫主义诗风。

B、就先请段校长发言,借以抛砖引玉,然后大家畅所欲言吧。

C、我们都司空见惯了那种“违者罚款”的告示牌。

D、调解员不胜其烦地找李、王二户谈话,直到圆满解决纠纷为止。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今天的成人仪式上,面对国旗无论是庄严宣誓,戴上象征责任、奉献的成人帽,还是聆听家长寄语,穿过成人门,都让在场的“90后”激动不已——“这是我们再成人时刻收到的最好礼物”。

B、自2月16日以来,利比亚爆发的骚乱及流血事件不断升级,对于利比亚动乱的原因,一般认为主要是由于总统卡扎菲的专制统治,以及受到近来席卷中东地区的抗议浪潮的影响造成的。

C、物价依然是2011年“两会”代表们关注的民生问题,虽然代表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许多合理的建议,但要从根本上抑制通货膨胀,提高老百姓的实际生活水平还任重道远。

D、针对打的难的状况,成都市政府召开了有57名乘客、出租车司机、公交车司机等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充分听取了大家的意见,收到了令群众满意的效果。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白日梦
①白日做梦,一向是个带有嘲笑、挖苦和讽刺意思的贬词。

殊不知,常作白日梦的有截然不同的两种人:凡夫俗子和超尘拔俗者。

一个懒汉,每当他穿过荒野总是幻想能踢到裸露在地表上的一块黄金而成为富翁,这便是典型的世俗白日梦;而超尘拔俗的“白日梦”则往往是科学、艺术和哲学创作的发酵。

第一流的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都是一些杰出的醒着做“梦”的人。

②牛顿就是这种人。

他因看到苹果落地而联想到月球绕地球的运动,联想到苹果的加速度同月球的加速度是同属一类的观念,发现重力仅仅是万有引力的特例。

牛顿作这一从地到天的联想需要有何等宏伟的想象力啊!在常人看来,那仿佛是疯狂,是幻觉,是梦中才会出现的
情景。

③物理学的理想实验按其性质也是绝妙的“白日梦”。

惯性定律就是一个。

因为它不能直接从现实世界中的实验得来,只能从观察中再根据想象和推理作出。

我敬爱爱因斯坦,就是出于我把他看成是个白日梦幻者——理想实验大师的缘故。

④艺术作品的“白日梦”性质更突出。

浪漫派诗人、音乐家和画家爱梦幻世界远胜于爱现实世界。

艺术世界比现实世界好,因为它更富于理想性,更接近人所追求和向往的境界。

⑤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哲学家也是醒着做白日梦的人。

老子的梦是有关宇宙的本原和根本法则,即不可捉摸的“道”。

柏拉图将人比作洞穴中被捆缚住、只能朝前看的囚犯。

其身后有一堆火,他们只能从墙上看到自己和身后物体的影子,并把这些影子看成是实在的。

当一名犯人逃到阳光底下,第一次看到真实的世界时,才认识到他过去一直被影子所欺骗的。

真正的哲学家正是从洞穴中逃到真理阳光下的囚犯。

⑥精神病患者的幻觉症也是一种白日梦。

那么,它同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的白日梦有何不同呢?区别之一是:前者是个不可逆过程,后者是可逆过程。

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的创作是从现实世界出发最后又能落脚到现实世界。

当舒曼的《梦幻曲》一回到现实,萦绕在千万人的心坎,人们即能分享到“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的美感和魅力。

精神病患者自认为是女皇的幻觉则是不能实现的,别人无法同它发生共鸣。

(选自赵鑫珊《哦,美丽的“白日梦”》有改动)
5、下列对文中“白日梦”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白日梦”分为世俗白日梦和超尘拔俗的白日梦,做前一种梦的是凡夫俗子,做后一种梦的都是第一流的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

B.“白日梦”从前是个带有嘲笑、挖苦和讽刺意思的贬词,而现在只用于指美丽的幻想。

C.柏拉图将人比作洞穴中的囚犯,他们始终把影子当成实在的,一直被影子所欺骗,是从不做“白日梦”的人。

D.“神六”科学家设计飞船邀游蓝天的构想就是第一流的“白日梦”。

6.下列对“前者是个不可逆过程,后者是可逆过程”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的白日梦都是可逆的,而精神病患者的白日梦是不可逆的
B.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的白日梦都是可以实现的,而“不可逆过程”的白日梦是不能实现的。

C.“可逆过程”的白日梦都具有魅力,能给人美感,而“不可逆过程”的白日梦不具有魅力,也不能给人美感。

D.“可逆过程”的白日梦都能使别人同它发生共鸣,而“不可逆过程”的白日梦却不能使别人同它发生共鸣。

7.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做超尘拔俗“白日梦”的一流的科学家必须有极强的观察、联想20、、想象、推理能力。

B.“梦幻世界”就是“艺术世界”,它比现实世界好,因为它更富于理想性、更接近人所追求和向往的境界。

C.无法超尘拔俗者还是凡夫俗子都会做“白日梦”,只不过凡夫俗子所做的大多是“黄金美梦”
D.超尘拔俗者的“白日梦”往往是不太被常人理解的,却常常是创作活动的发酵。

三、(每小题3分,共9分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

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

”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
“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

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

”居士曰:“吾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

”客曰:“其乐如何?”居士曰:“吾之乐可胜道哉!方其得意于五物也,泰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

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其大者有二焉,轩裳珪组①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何暇于五物哉?虽然,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一日天子恻然哀之,赐其骸骨,使得与此五物偕返于田庐,庶几偿其夙愿焉。

此吾之所以志也。

”客复笑曰:“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居士曰:“不然。

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

吾其何择哉?”于是与客俱起,握手大笑曰:“置之,区区不足较也。


已而叹曰:“夫士少而仕,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矣。

吾素慕之,宜去一也。

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宜去二也。

壮犹如此,今既老且病矣,乃以难强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宜去三也。

吾负三宜去,虽无五物,其去宜矣,复何道哉!”
熙宁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传。

注①轩裳珪组:代指官位爵禄。

8、与“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方其得意于五物也
B、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
C、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D、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9、下列句中的“而”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人不知而不愠
B、既老而衰且病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C、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

D、夫士少而仕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10、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反映了作者晚年厌倦官场生活,意欲归隐的思想,有其豁达开朗的一面,也有明哲保身,远身以避祸的一面。

B、作者在文中引用《庄子·渔父》中的典故是想用庄子的“处阴可以休影,处静可以息迹”表达自己想辞官归田的愿望。

C、本文与叙事为主的人物传记全然不同,通过对“五物”“六一”的叙述,借以描写传主晚年的心态与生活情趣,名为传实为一篇优美的散文,与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写法相似。

D、学了这篇文章,我们了解了六一居士名号的来历,我们还发现这篇文章主要是围绕“累”字展开的。

第Ⅱ卷(共 120 分)
四、( 26 分)
11 .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0 分)
(1)、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4分)
(2)、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3分)
(3)、夫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朋党论》)(3分)
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日暮倚杖水边①
(金)王寂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

【注】①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⑴此诗颔联以和两位被贬异乡的古人自况,用典精当,对仗工整。

(2分)
⑵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

(4分)
13 .按要求写出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 10分)
(1)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

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2),孤舟一系故园心。

(3)弦弦掩抑声声思,。

,说尽心中无限事。

(4)此情可待成追忆?。

(5) , 。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6),。

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

五、( 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4-- 17 题。

乌米
〔俄〕阿·马·高尔基
⑴…每当早晨醒来,我便打开房间的窗户,倾听着从山上透过果园中茂密的绿阴向我传来的心事重重的歌声。

无论我醒得多早,这歌声都已经回荡在充满着盛开的桃花和无花果的香甜气息的晨空里了。

⑵清风从阿伊——偑特里山巍峨的峰顶簌簌吹来,微微地拂动着我窗前浓密的树叶,树叶的簌簌声给歌声增添了许多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感。

歌曲本身并不优美,而且有些单调,整个曲调很不和谐。

在看来本应该停顿的地方,听到的却是悲伤而激动的呼号,随后这一惊心动魄的喊叫又同样出人意外地变作了柔肠百转的怨诉。

这歌是一个苍老而颤抖的嗓音唱出来的,日复一日,从早到晚,什么时候都能听到这支像山溪一般流下来的唱不尽的歌子。

⑶村民们对我说,这心事重重的歌声他们已经听了七个年头。

我问他们:“这是谁在唱?”他们告诉我,这是一个叫乌米的疯老婆子唱的。

六年前她的丈夫和两个孩子出海捕鱼,至今没有回来。

⑷从那时起,乌米便每天坐在自家土屋的门槛上,望着大海歌唱,等待着自己的亲人。

一次,我去看她。

我沿着蜿蜒的小道,经过几个伫立在山坡上的土屋,穿过一个个果园和葡萄园,爬上了高山。

在山石背后翠绿树丛中,我看到了乌米老太婆的那所半坍塌的土屋。

在从亚伊拉山顶滚下的巨石中间,长着几株法国梧桐、无花果树和桃树。

溪水潺潺地流着,在它流过的地方形成许多小小的瀑布,土屋顶上长着青草,墙上爬着曲曲弯弯的藤蔓,屋门正对着大海。

⑸乌米坐在门旁的石头上,她的身材匀称颀长,白发苍苍。

她那布满细小皱纹的脸,已被太阳晒成了棕褐色。

层层叠叠的石堆,年久失修的半塌的土屋,在炎热的蓝天衬托下的阿伊——偑特里山的灰色峰顶,以及在太阳照耀下寒光熠熠的大海,所有这一切在老人周围形成了一种肃穆静谧的气氛。

在乌米脚下的山坡上,有一些零零落落的村舍。

透过果园的绿树丛看去,它们那五颜六色的屋顶,酷似一个被打翻了的颜料箱。

从山下不时传来马具的叮当声,还有潮水拍击海岸的沙沙声。

偶尔还可以听到聚集在集巿上咖啡馆附近的人们的喧嚷声。

在这儿的山顶上是一片宁静,只有淙淙的溪水,伴随着还在六年前已经开始了的乌米的幽思漫漫的歌声。

⑹乌米一面唱,一面用笑脸迎着我。

她的脸在微笑时皱得越发厉害了。

她的眼睛年轻而明亮,眼里燃烧着专心致志的期待之火。

她温存地打量了我一眼,重又凝视着一片荒漠似的大海。

⑺我走近前去,在她身旁坐下,听着她歌唱。

歌子是那样奇特:满怀信心的曲调不时为忧思所代替,其中含有焦灼不安和疲倦的调子,它时而中断,寂然无声;时而又响起来,充满了喜悦和希望……
⑻但是不论这歌曲表现什么样的情绪,乌米老太太的脸上却只有一种表情,那是一种坚信不疑的期待,一种满怀信心的、安详而喜悦的期待。

⑼我问她:“你的丈夫叫什么名字?”她粲然一笑,回答说:“阿布德拉伊姆……大儿子叫阿赫乔姆,还有一个叫尤努斯……他们很快就会回来的。

他们正在路上,我马上就会看到船了。

你也会看见的。


⑽她说“你也会看见的”这句话时,似乎深信,见到他们父子对我说来也将是莫大的幸福,似乎当她丈夫的渔船出现在海天之际,出现在她那被南方的烈日晒干了的、木乃伊般的棕色手指所指的那一道深蓝色的细线上时,我会感到莫大的快乐。

⑾随后她又唱起了那支期待和希望之歌。

我看着她,一面听,一面想:“就这样怀着希望该有多好啊!心里充满了对未来巨大欢乐的期待,这样活着该有多好啊!”
⑿乌米一直在唱着,她微笑地摇晃着身躯,目不转睛地凝视着在日光下闪烁着耀眼光辉的茫茫大海。

⒀她完全沉湎在一种思念里,不理会任何别的东西了,坐在她身旁的我对她说来已不复存在。

我对她这种全神贯注的神态满怀敬意,我觉得,她这种只怀着一种希望的生活很值得羡慕,我沉默着,情愿让她把我忘却。

这一天海上风平浪静,它像一面明镜,映射出明亮的天色,但并未使我产生什么希望。

随后我便满怀惆怅悄然离去。

身后传来了歌声和溪水响亮的淙淙声,海鸥在海上翱翔,一大群海豚在离岸不远的地方尽情嬉戏,远方是苍茫的大海。

⒁年迈的乌米永远等不到什么了,但她将怀着希望活着和死去……
14.本文着意勾勒了乌米的形象,请从两个方面概括乌米的主要性格特征。

(各不超过两个词)(2分)
⑴⑵
15.指出第5自然段中景物描写所采用的手法,并简析该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5分)
16.(5分)⑴请用一句概括乌米歌声的情感内涵。

(不超过10个字)(2分)
⑵文中反复写她的歌声有何目的?(3分)
17.鲁迅《祝福》中的“我”既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又是主人公祥林嫂命运的见证,其重要性与本篇中的“我”相似。

请赏析《乌米》中“我”的形象与作用。

(6分)
六、语言应用(16分)
18、有些书评只言片语,便能表现一部作品的写作特点、揭示其主题或写作目的,如:
《诗经》──先民的歌唱;
《史记》──①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②历史的长城;
《老残游记》──帝国的最后一瞥;
《平凡的世界》──普通人的生活,一个时代的奋斗。

请参照以上示例,选择你熟悉的两部名著(在古今中外均可),各写一则一句话书评。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下面是某学生向老师祝寿时发言的片段,有四处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4分)。

这次我们专程从全国各地光临母校,给我们至今健在的恩师俞老师做寿。

俞老师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八十高龄还在做学问。

俞老师又把最近出版的大作赠送给我们几个高足,
(1)将改为
(2)将改为
(3)将改为
(4)将改为
20、从今年5月1日起,我国在室内公共场所实行全面禁烟,请你为校园内的“禁烟提示牌”编写一条温馨提示语。

要求:①符合场景:②语言表达简明、生动、得体:③不超过20字。

(4分)
21、我们所学课文中的许多文化景点或文学意象,常常会引发我们的情思。

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作开头,仿照例句写一句话。

要求:①体现景点或意象特征;②句式一致;③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

(5分)
康桥雨巷蜀道浔阳江头
例句:赤壁,你的雄奇伟岸,你的大气磅礴,你的壮丽多姿,不正好激荡起我心中的豪情吗?
七、作文( 60 分)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巴金先生生前曾在致冰心的信中写道:“有你在,灯亮着,我们不在黑暗中,我们放心了。

”后来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舒乙先生在巴金先生九八华诞庆贺会上引用这句话表达国人对巴金先生的爱戴敬仰之情。

这句话含义深刻,读了之后,会给你带来什么思考呢?会让你产生哪些联想?你的生命中有没有这样一盏“灯”?
请以“有你在,灯亮着”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自定立意。

②自选文体,除诗歌外。

③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⑤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2011—2012学年度上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1、C ( A.簇:cù;B.模:mú;D. 腈jīng 咯gé)
2、 B(A全对;C.树—竖;D.全—筌)
3A 4C 5D 6A 7B 8C 9A 10D
18、略 19、答案(1)“光临”改为“回到”;(2)“至今健在”删去,或改为“精神矍铄”;(3)“高足”改为“学生”;4)“欣慰”改为“高兴”。

解析“光临”不能用于自己,“至今健在”说法不合适,“高足”不用于自己,“欣慰”用词不当。

20、①让校园永远明朗清净,让心灵不受烟雾缭绕②书香何需烟草香。

【解题思路】注意审题,内容要符合要求,句式简单,语言简洁,有警示作用。

21:仿用句式,正确运用修辞
答案1:康桥,你的温婉艳丽,你的灵动娇美,你的脉脉含情,不正好唤醒了我沉睡的柔情吗?
答案2:蜀道,你的天梯石栈,你的畏途巉岩,你的峥嵘崔嵬,不正好激发起我凌云的壮志吗?
解析:意象1分,句式1分,修辞2分,语言生动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