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分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 2:学生能把有故障的打印机修好。 例 3:学生能够创造出一种记忆人名的快捷方法。
3) 执行信息加工 执行信息加工分析2是将目标“分解”为它的组成成分以及确定学习者达到这个目标需要 学习什么。倘若我们对工作非常熟悉,只需要在内心回顾一下完成任务所需的步骤就可以了。 而绝大多数情况下,敷衍潦草的做法不利于作出精美的教学设计方案。 进行信息加工分析的步骤为:①尽可能多地阅读和收集与目标中包含的任务和内容有关 的信息;②将这些目标转化为一个典型的“测试”问题 ;③将问题交给学科或领域的专业人 员来操作,记录其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步骤;④对专业人员解决问题的过程 、步骤、方法进行 研究;⑤找出完成任务最简捷的方法和步骤,关注那些可能要求更复杂路径或更多步骤的因 素;⑥选择和设计者最吻合的方法或步骤;⑦列出分析图,请专家确认。 如,假设教学目标是在给出任意弦切角条件下,学生能证明“弦切角等于它两边夹的弧 所对的圆周角”。学生要完成此项任务,必先达到这样三个目标,即知道:①什么是“弦切 角(概念学习)”,弦切角的三种类型:弦切角为直角、钝角和锐角(下位概念学习)。②什 么是“弦切角等于它两边夹的弧所对的圆周角”。③ 圆弧所对的圆周角和它所对的圆心角的 关系,即“圆弧所对圆周角=它所对圆心角的一半”(规则学习)。而学习目标③又需要知道 “圆弧” (概念学习)、“圆周角” (概念学习)和“圆心角度数和它所对弧的度数的关系” (规则学习)。要知道后一规则,又需知道什么是“圆心角”(概念学习)。见图 3-17。
信息空间
知识技能
建构空间
个性人格
集体智慧
互动空间
图 3-19 网络化技术特征的图解分析
3)层级分析法 层级分析法是用来揭示教学目标所要求掌握的从属技能的一种内容分析方法。这是一个 逆向分析的过程,即从已确定的教学目标开始考虑:要求学习者获得教学目标规定的能力,
他们必须具有哪些次一级的从属能力?而要培养这些次一级的从 属能力,又需具备哪些再次 一级的从属能力?依此类推„„可见,在层级分析中,各层次的 知识点具有不同的难度等级 ——愈是在底层的知识点,难度等级愈低(愈容易),愈是在上层的难度愈大,而在归类分析 中则无此差别。图 3-17 是一个层级分析法的应用实例。
证明:弦切角=它两边夹的弧所对的圆周角
A1
A2
A3
弦切角(概念)
弦切角两边夹的弧(概念)
锐角 直角 钝角
证明:圆弧所对圆周角=它所对圆心角的一半
B1 圆弧(概念)
B2 圆周角(概念)
B3 圆心角定理(规则)
C
圆心在角的一边 圆心在角内
圆心在角外
圆心角(概念)
图 3-17 证明“弦切角=它两边夹的弧所对的圆周角”的信息加工 资料来源:皮连生.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77。
3 皮连生.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77。
教学视觉类
听觉类
视听 组合类
影视类
计算机类
实物
模型 标本 教科书
书写板 挂图 照片
幻灯
胶片投影 实物投影 多映像系统
话筒扩音
无线电播音 磁带录音 激光唱片
录音一幻灯组合
学习组件 语言实验室
2 Briggs,L.J.(Ed.).(1977). Instructional Design: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s. Englewood Cliffs,NJ: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4) 确定先决知识技能 信息加工分析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先决知识技能。因为学生原有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 相关知识和技能对新学习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另外,从学习结果分类理论看,“由于 智慧技能经由辨别、概念、规则、原理到问题解决,有着严格的先后层次关系,作为高一级 智慧技能线性条件的较低级智慧技能必须全部掌握”3。图 3-17,揭示了证明“弦切角等于 它两边夹的弧所对的圆周角”这一定理所要完成的先决知识技能。 由图可见,从圆心角概念到弦切角证明定理证明之间的能力分 A、B、C 三级。如果要学 习的能力是弦切角定理的证明(高级规则学习),学生预先必须具备 A1、A2、A3 三种下位能 力。假设学生已具备 A3 能力,则任务分析只需要进入 A 级水平即可终止。如果 A3 能力为具 备,则任务分析要降至 B 级水平。依照“学习者要达到这一步骤必须知道什么?”类推,直 到所有学生都会为止。
2)确定学习结果类型 确定学习结果的类型有利于弄清宏观教学目标的组成成分,有利于选择教学策略和确定 评估测试的方法。加涅讲学习结果分为五种类型: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智慧技能、认知策 略和态度。 接下来是一些宏观教学目标,请确定这些目标的种类。 例 1:学生能够说出诺曼底登陆的日期。
1 Patricia L. Smith & Tillman J. ragan.Instructional Design (Third Edition).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109.
3.3 学习任务分析
核心概念: 学习任务分析;岗位分析;工作任务分析,胜任力模型 课程主题: 界定学习任务 教学时数: 2 课时
目的/结果 通过界定学习任务,确定先前观念和入门技能
将先前的知识和经验应用到新的学习中 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任务分析
学生发展特征(与本课程有关的认知、社会和情感) 认知特点:知识迁移能力较好 情感特征:结合已有经验,参与课堂教学分析
书写宏观 学习目标
确定学习 结果类型
对目标进行 信息加工
确定先决 知识技能
划定 入门技能
图 3-16 学习任务分析的步骤
1)书写宏观目标 宏观学习目标表述的意 图或打算,是学习 者在教学结束后 应该掌握的东西 ,如一节课、 一个单元或一个课程的目标。相对于具体的教学目标来讲,多了一些概括性而少了一些精确 性。 一般来说,基础教育的教学目标比较明确,通常是解决一个明确的问题或缩小一段明显 的差距;而在企业培训中,目标比较含糊,常常会有一系列的目标或一系列用于达到这些目 标的教学。因此,目标陈述的准确程度决定了教学策略和评估的有效设计。 比较一下两个宏观目标,看它们描述得是否清晰,能否很好的引导后面的教学设计? 例 1:当给出企业相关信息时,学生能够运用绩效分析模型找到问题的原因。 例 2:给学习者有关商业信息,学生理解商业运作的规律。 例 2 的目标模糊不清,“理解”是一个容易引起歧义的概念,“规律”也具有很大的情境 性。没有了清晰陈述的目标,要完成教学任务分析的其他活动的设计是很困难的。
非理性信念
图 3-21 学生的冲突循环图表组织图
图 3-22 信息加工理论对记忆的作用的可视化图
5)卡片法 教学任务分析的工作细致复杂,常有必要对分析结果进行修改,补充或删除一些内容。 因此,需掌握一种计划技巧,较有效的计划技巧是使用卡片。具体 方法是,将教学目标和各 项内容要点分别写在各张卡片上,对它们的关系进行安排,经讨论修改后,再转抄到纸上。 使用卡片的主要特点是灵活,便于修改及调整各项内容之间的关系;另一特点是形象直观, 便于讨论时交流思想。下面是使用卡片时的一些具体技巧。 (1)每张卡片写一个要点(如一个单元目标或一项从属技能),便于增删内容、调整位置。 (2)使用彩色卡片,同一层次或同类的内容用相同色彩的卡片 ,这有助于分类。例如, 概念用白色、规则用黄色等。 (3)制作一种专用的 展示板,用于辅助 分析并展示分析 结果,使参加讨 论者对教学内 容分析的结果一目了然。磁性白板就是一种有用的展示工具。 (4)建立一套卡片编 号系统,便于理顺 各张卡片之间的 关系,有利于分 析结果定稿后 的记录整理。例如:一、二 、三、四„„(第一层次);1、2、3 、4„„(第二层次);(1)、(2)、 (3)、(4)„„(第三层次);①②③④„„(第四层次)。在以后的设计工 作中,如编写学习 目标、设计教与学的活动等,都可以便用卡片的方法。 6)解释结构模型法(ISM 分析法) 解释结构模型法(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 Method,简称 ISM 分析法)是用于 分析和揭示复杂关系结构的有效方法,它可将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复杂、零乱关系分解成清 晰的多级递阶的结构形式。当我们分析的各级教学目标不具有简单的分类学特征,或者其中 的概念从属关系不太明确,也不属于某个操作过程或某个问题求解过程时,要想通过上面所 述的几种方法直接求出各级教学目标之目的形成关系是很困难的,这时就要使用 ISM 分析 法。这种分析方法包括以下三个操作步骤。
信息加工分析的方法类型
用于个人知识的
•头脑风暴图 •思维导图 •蛛网图 •群集图
用于内容孤立的任务
•特殊任务组织图 •生命轮回图:科学 •语文结构图:阅读 •决策树图:数学
用于思维过程 在学科间的转化
•思维过程图 •概念图 •思维图 •系统思维图
图 3-20 信息加工分析方法示例图
1 学生的自我概念
电影
广播电视 录像 有线电视
卫星电视
教学机器
PC机 多媒体 计算机
计算机网络
图 3-18 媒体种类的归类分析 1)归类分析法 归类分析法主要是研究对有关信息进行分类的方法,旨在鉴别为实现目标所需学习的知 识点。确定分类方法后,或用图示、或列提纲,把实现目标所需学习的知识归纳成若干方面, 从而确定教学内容的范围。图 3-18 是一个归类分析法的应用实例。 2)图解分析法 图解分析法是一种用直观形式揭示教学内容要素及其相互联系的内容分析方法,用于对 认知教学内容的分析。图解分析的结果是一种简明扼要、提纲擎领地从内容和逻辑上高度概 括教学内容的一套图表或符号。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使分析者容易觉察内容的残缺或多余部分 以及相互联系中的割裂现象。图 3-19 是一个图解分析法的应用实例。
教学策略 师生相互讨论法,层次任务分析训练法 先行组织图(大理念)图表组织图
Why? Who?When? Whom?Wh ich?
岗位描述 岗位说明 任务清单 绩效标准
工作分析 岗位分析
任务分析 内容分析
认知性任务 程序性任务 混合型任务 工作任务
学习任务
教学任务
言语信息 智慧技能 动作技能 认知策略 态度
教学目标 从属技能 入门技能
提问策略 合作学习/小组活动 单元问题:为什么说工作是永久的,岗位是变化的?
学习任务分析为什么要先从岗位分析开始? 学习风格差异和个人风格其他策略 课堂发言,并做记录(发言者,观点质量、学生的反应)
教学流程
1
2
3
4
5
3.3 学习任务分析
工作既是人谋生的手段,也是获得幸福的源泉。由于科技水平的迅猛发展,社会需求的 不断变化,职业岗位不断地发生变化。组织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岗位进行分析。见图 3-15。
1.学习任务分析 当实施教学需求评估后,就可以知晓教学培训的最终结果了。而要真正实现教学最终结 果,需要将宏观的结果目标转化为微观的学习任务,再将学习任务细化为教学任务,最终确 定教学目标、精选教学内容、描述从属技能和划定入门级能。 2.学习任务分析的步骤 学习任务分析的结果是一系列目标和详述的测试说明书,他们描述了学习者在完成教学 任务后,应该知晓什么或能够做什么,以及学习者达到这些目标需要的先决知识技能。分析 的基本步骤见图 3-161。
5)划定入门技能 在确定先决知识技能之后,回顾一下学生者特征分析的结果,或者做一个简单的测试, 观察一下作业、课堂提一些相关的问题,都可以确定学习者原有的基础。为了让别人清楚学 习者的入门知识技能,可以在信息加工图的相关位置画一条虚线并标注为“起点水平技能”。 见图 3-17。
6)分析支持性条件 任务分析除了必要条件的分析之外,还要进行支持性条件的分析。支持性条件与必要性 条件的区别在于:必要条件是构成高一级能力的组成部分,支持性条件是有助于加快或减缓 新能力出现的因素。如图所列的两种证明能力的形成需要三个支持性条件:其一是学生的注 意或学习动机的激发,其二是学生的认知策略,此处指证明定理的思路,其三是陈述性知识 与程序性知识的相互转化与支持。 3.学习任务分析的方法 教学任务分析的过程就是在确定好总的目标的前提下,借助于归类分析法、图解分析法、 层级分析法、信息加工分析法、卡片法以及结构解释模型法等方法,分析学习者要实现总的 教学目标,需要掌握哪些知识、技能或形成什么态度。通过对教学 任务的分析,可以确定出 学习者所需学习的内容的范围和深度,并能确定内容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为以后教学顺 序的安排奠定好基础。
4)信息加工分析法 信息加工分析法是将教学目标要求的心理操作过程揭示出来的一种内容分析方法。这种 心理操作过程及其所涉及的能力构成教学内容。信息加工分析法不仅能将内隐的心理操作过 程显示出来,也适用于描述或记录外显的动作技能的操作过程。信息加工分析法的形式很多, 图 3-20~3-22 列举了一些信息加工分析的方法。
岗位分析需要对岗位性质进行描述,对职责进行说明,列出任务清单,标明绩效标准。 若要达到绩效标准,需要具有完成任务的必备条件。任务分析的目的就是要理清完成某些特 定任务,员工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什么。工作任务一般分为三种:认 知性任务、程序性任务和 混合型任务。员工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或者具备一定的智慧技能和职业 态度才能完成任务。倘若这方面有差距,就需要进行自主学习或教学培训。把学习任务转化 为教学任务,那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分析任务所需要的从属技能和划定入门技能。
Why? Who?When? Whom?Wh ich?
工作分析 岗位分析
认知性任务 程序性任务 混合型任务
岗位描述 岗位说明 任务清单 绩效标准
任务分析 内容分析
工作任务 学习任务 教学任务
图 3-15 工作分析流程图
言语信息 智慧技能 动作技能 认知策略 态度
教学目标 从属技能 入门技能
3.3.1 学习任务分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