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高校国防教育教学内容改革成效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2卷第3期
教学研究Vol.42No.32019年5月
Research in Teaching
May 2019
总体国家安全观 视域下高校国防教育教学内容改革成效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的研究
闫忠林㊀问鸿滨∗
(西安交通大学军事教研室,陕西西安710049)
㊀[收稿日期]㊀2018-01-11
㊀[作者简介]㊀闫忠林(1979-),男,山西祁县人㊂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防教育㊂∗[通讯作者]㊀问鸿滨(1972-),男,陕西澄城人㊂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防教育㊂
㊀㊀[摘㊀要]㊀教学内容的改革是课程建设的核心与实质㊂以 总体国家安全观 为导向,对普通高校国防教育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是新时期 深化国防教育改革 的一个重要突破口㊂作为一项重要举措,为了检验后续的改革是否有成效,有必要建立一个包含教师㊁学生㊁同行㊁专家和社会5个信息维度的科学且开放的评价体系,旨在以评促改,不断完善新形势下普通高校国防教育教学内容体系,使其能紧跟国家的安全形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国家安全战略服务㊂
㊀㊀[关键词]㊀高等教育;国防教育;总体国家安全观;教学改革;课程评价
㊀㊀[中图分类号]㊀G 642.0㊀㊀[文献标识码]㊀A ㊀㊀[文章编号]㊀1005-4634(2019)03-0054-04
0㊀引言
当前,随着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国防教育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发生了巨大变化㊂早在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已提出 深化国防教育改革 的要求[1]㊂2014年4月,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首次阐释了
总体国家安全观 的概念,内容涵盖11个领域,即政治㊁国土㊁军事㊁经济㊁文化㊁社会㊁科技㊁信息㊁生态㊁资源以及核安全[2]㊂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为了应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安全环境的变化,报告中强调要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 [3]
,这无疑是为国防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㊂相应地,以 总体国家
安全观 为导向,改变以往传统军事安全教育的模式,转向综合安全教育,就成为摆在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者面前的新课题㊂作为一项重要举措,旨在检验未来改革是否有成效,就需要建立一个科学且开放的评价体系:方法上,采取以讲授者(教师)自评与互评㊁受众者(学生)评价为基础,专家评价
为重点,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相结合的方式[4]
;程序上,一般分为准备㊁实施㊁结果处理3个阶段[5];
评价指标体系上,通过问卷调查㊁专家访谈与实际评价等方式,应用特尔斐法制定一级与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6]㊂作为探索,该体系框架设定了5个信息来源和13个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又配属若干二级指标(见表1)㊂
表1㊀教学内容改革成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信息来源
一级指标
权重(%)
学生评价
㊀㊀1.必修课评价㊀㊀2.选修课评价㊀㊀3.专题讲座评价20
同行评价
㊀㊀4.教改内容设计㊀㊀5.教改质量㊀㊀6.学生获益
20
教师自评
㊀㊀7.教改进步性㊀㊀8.教改有效性20
专家评价
㊀㊀9.教改目标㊀㊀10.内容体系设计㊀㊀11.教改效果
30
社会评价
㊀㊀12.教学评价㊀㊀13.社会影响
10
1㊀学生评价指标的设定
学生是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行为主体之一,
. All Rights Reserved.
第3期闫忠林㊀问鸿滨 总体国家安全观 视域下高校国防教育教学内容改革成效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的研究55㊀
也是最主要的知识受众者㊂现代教育理念要求尊
重和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其
主观能动性㊁独立性㊁创造性与发展性㊂因此,学
生在相关教学内容的改革中,其地位已不仅仅是
单一的受众,还应该是参与者㊁评估者㊂将学生由
传统的评价客体转变为评价的主体,就需要正确
引导他们主体性作用的发挥㊂对已有的 总体国
家安全观 导向下高校国防教育教学内容改革研
究成果进行爬梳[7],不难发现,由于现行‘普通高
等学校军事课教学训练大纲“的制约,当前的改革
主要集中在总体安全内容在原有理论与实践教学
框架内的拓展上,路径不外乎3个,即 必修课+
选修课+专题讲座 的模式[8]㊂相应地,鉴于学生
知识结构以及认知水平, 学生评价 可注重教改
内容在3个路径现场教学情况的评估,对应的二
级指标包括学生兴趣的激发㊁知识体系的完善㊁总
体安全观的确立以及课堂收获等项目(见表2)㊂
表2㊀学生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信息来源一级指标二级指标
权重
(%)
学生评价1.必修
课评价
2.选修
课评价
3.专题
讲座
评价
1.1对拓展的新内容是否感兴趣1
1.2拓展的新内容能否丰富知识体系2
1.3对一些新问题是否加深了认识1
1.4新内容的添加是否削弱了原有内容1
1.5拓展的新内容是否有新鲜度1
1.6国家总体安全观是否树立1
1.7对改革后的课程是否满意1
2.1对老师所讲内容是否感兴趣1
2.2对必修课内容有没有起到补充作用1
2.3对一些新问题的认识加深与否1
2.4通过学习有没有强化总体安全观2
2.5对这门课的内容是否满意1
3.1对讲座的内容是否感兴趣1
3.2对一些具体问题是否有了更深的认识1
3.3对安全观的认识是否更加具体1
3.4讲座后有没有收获2
3.5对这门课是否满意1
㊀㊀学生是接收和加工信息的主体,是认识客观规律的主体,也是不断完善自我的认知结构并获得自身主体性实现的主体㊂评估体系中所设定的二级指标,意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反馈,反映教师进行的教改实践能否为学生创造具有激发性㊁探究性的教学情境,即引导学生在宏观的视野中审视新形势下国家安全观的课堂教学氛围;能否引导他们积极地认识客观世界,进行独立探索和研究,即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与把握国家总体安全观的内涵;能否有助于学生成为一个能动的自我,实现自我发展㊁完善以及创造性的超越,即引导学生建立总体安全观知识体系,并思考如何自觉地维护国家安全,特别是日益凸显的非传统安全㊂
2 同行教师评价指标的设定
教师是课程发展的主体㊂同行教师之间的交流与评价既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之一,也是教学改革质量评价的重要一环㊂与其他信息来源不同的是,同行教师作为评价者,与教改的计划者㊁实践者同处一个教学领域内,且自身拥有一定的从业经验,他们可以从专业的视角跟踪教学内容改革的整个过程,并根据职业领域特色有效地反馈教改效果和教学信息㊂据此,在 总体国家安全观 导向下国防教育教学内容改革成效评价指标体系中, 同行评价 的重点应放在教改实践中教师对总体国家安全观内涵的把握,新内容与原有知识体系的衔接,以及教改对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等方面(见表3)㊂
表3㊀同行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信息
来源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
权重
(%)
同
行
教
师
评
价
4.教改
内容
设计
5.教改
质量
6.学生
获益
4.1介绍总体安全观概况1
4.2介绍总体安全观各领域的概念1
4.3强调对概念的理解1
4.4呈现各领域安全问题1
4.5呈现各安全领域最新进展1
4.6讨论别人观点1
4.7对比各种理论1
4.8呈现观点和概念的来源1
4.9引申到更有趣或相关的观点1
4.10新内容与原有内容之间的融合度1
4.11新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1
4.12其他1
5.1教改后课堂教学总体效果2
5.2学生对教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1
5.3学生国家安全观念的转变1
5.4教师学术修为的提升1
6.1增加学习兴趣1
6.2丰富知识结构1
6.3拓展思维1㊀㊀与其他信息渠道获得的评价不同,同行评价是同一领域内从业者之间的相互评价与指导,背后折射着协同发展的理念,它是 基于教师之间的开放性㊁信赖性和相互支持㊁援助而形成的一种关系形式 [9]㊂在相互的交流与评价中,改革者既可以根据收集的同行富有建设性的专业意见,针对学生的兴趣点㊁知识结构以及思维方式查漏补缺,有针对性地完善 总体国家安全观 导向下教学内
. All Rights Reserved.
56㊀教学研究2019容的设计,提升教学水平,还可以依托业界的科研
指导,提升自身的专业学术修为,并在不断相互帮
扶㊁支持中,解决改革中不断涌现的实际问题,实
现共赢以及专业的发展㊂
3㊀教师自评指标的设定
教师是课程教学活动的主体,也是教学改革
实践的主体㊂同时,教师职业的特点要求教师作
为独立的个体必须具备较高的自主工作能力㊂因
此,新课程改革将 自我反思 列为教师专业发展
的又一重要路径㊂就教学改革质量评价而言,教
师的自我评价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路径㊂在
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研究教学与学习方法等
方面㊂在 总体国家安全观 导向下国防教育教学
内容改革成效评价指标体系中, 教师自评 也应
注重这方面的反馈,立足教改的前瞻性㊁进步性与
有效性,兼顾教学内容的完善与学术增长点的培
育等(见表4)㊂
表4㊀教师自评指标体系框架
信息来源一级指标二级指标
权重
(%)
教师自评7.教改
进步性
8.教改
有效性
7.1理论导向的提升与转变3
7.2内容的丰富与结构的完善3
7.3改革的前瞻性3
8.1拓展教学内容3
8.2激发学生兴趣3
8.3完善人才培养目标2
8.4培育新的学术增长点3
㊀㊀教师自我评价指标的设定,要围绕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一对辩证关系展开㊂能否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决定着教学改革的成败㊂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发挥主导作用,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一种以学生主体地位为归宿的主导作用㊂以此为依据,就 总体国家安全观 导向下国防教育教学内容改革而言,教师的自我评价指标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看教师通过教改能否促进或启发学生对国家安全的认知由原先的传统军事安全向新形势下总体安全转换;二是教改是否有益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㊂4㊀专家评价指标的设定
作为专家,通常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评价的结果针对性㊁科学性㊁公正性和准确性更高,因而聘请专家进行评价是目前各种教学评估㊁质量评定中出现较早且应用很广的一种评价方法㊂在 总体国家安全观 导向下国防教育教学内容改革成效评价指标体系中, 专家评价 是最重要的依据,权重比最高,达30%㊂专家能站在较高的层次,从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出发,以各级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遵从普通高校教学规律,结合国防教育自身的特色以及新时期大学生的发展个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和学生相互统筹,全盘审视,从既定目标实现㊁内容体系设计㊁综合效果等各个方面评估教改成效(见表5)㊂
表5㊀专家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信息
来源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
权重
(%)
专
家
评
价
9.教改
目标
10.内容
体系
设计
11.教改
效果
9.1是否与国家大政方针保持一致2
9.2是否与国防教育大纲保持一致1
9.3是否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保持一致1
9.4是否与其他育人目标保持一致1
10.1教改内容体系设计是否符合教学
规范
2
10.2教改内容与教学大纲是否一致1
10.3教改内容深度和广度是否合适1
10.4教改内容中是否有不一致观点1
10.5教改各内容学时分配是否合理1
10.6教改内容是否重点突出1
10.7教改内容难易是否适度1
10.8教改内容中理论与实践是否吻合1
10.9互动设计能否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1
10.10课后作业能否反映相应的教改目标1
10.11是否向学生推荐相关最新研究成果1
10.12是否满足其他相关设计要求1
11.1是否满足新时期内外形势发展的
需要
2
11.2是否满足新时期国防教育改革的
要求
2
11.3教改后课程目标是否明确1
11.4能否提升教师学术修为1
11.5教改内容能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
11.6学生能否接受㊁掌握教改新内容1
11.7教改能否实现预定课程目标1
11.8教改能否实现预定育人目标1
11.9教改在教学实践中是否令人满意1
11.10教改能否达到其他预计效果1㊀㊀专家评价是一种带有全局性质的㊁较为系统的评估㊂然而,由于专家主要依靠自身的知识和
. All Rights Reserved.
第3期闫忠林㊀问鸿滨 总体国家安全观 视域下高校国防教育教学内容改革成效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的研究57㊀
经验进行判断,因此评价带有一定的主观性㊂为了尽可能地提升评估的客观性,(1)聘请的专家要广泛,既要有业内人士,也要包括业外人士(指国防教育从业者外的拥有其他专业教学研究背景的资深专家,建议从校外科教机构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校内校级教学督导组中选聘),比例最好控制为1ʒ1,这样既能保证业内专家意见的指导性,又能确保评估意见的多元性和综合性;(2)评估前,要避免受聘专家与教改者之间的接触,体现公平性的原则;(3)结论性的评价要采用集体评议的方式,少数服从多数,确保结论的科学性;(4)专家在对单项指标进行评估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受评估方则要在评估结束后,将各方意见汇总,针对暴露出的问题,虚心向专家请教,积极整改㊂最后,对于一些争议性的评估结论,参评专家与受评方可通过交流㊁答辩的形式解决㊂
5㊀社会评价指标的设定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我们要加强全民国防教育㊂ [3]对 总体国家安全观 导向下国防教育教学内容改革成效评价,应将高校内的教改在客观上发挥的社会影响与效应纳入考量与评估指标的范畴㊂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信息化浪潮席卷下的自媒体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高校内面向大学生的国防教育课程或内容通过网络公开课㊁网络精品课程㊁慕课(MOOC)与微课程等方式走向社会,这种自觉或不自觉的
溢出 使其部分地担负起全民国防教育的功能㊂以西安交通大学军事教研室开发的在线‘国防教育“慕课课程为例,2017年9月至12月,该学期累计选课人数达7387人[10],其中在校学生只有2 146人,校外学习人数高达5241人,占总选课人数的70.95%,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门课的社会受众是很广泛的㊂除了网络教学外,高校该领域从业者应时代需求,不断通过电视广播评论㊁报告讲座㊁社区宣讲㊁报刊文章等形式和渠道向社会大众普及国防教育,相关的评价意见反馈可通过媒体互动㊁网络问卷㊁电话访问㊁现场调查(问卷和访谈)等方式获取㊂在 总体国家安全观 导向下国防教育教学内容改革成效评价指标体系中, 社会评价 重点应放在知识的丰富与社会影响力的扩展两个方面(见表6)㊂
表6㊀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信息
来源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
权重
(%)
社
会
评
价
12.教学
评价
13.社会
影响
12.1对总体安全观的内容是否感兴趣1
12.2新内容能否丰富知识体系1
12.3对一些新问题增加认识与否1
12.4国家总体安全观是否树立1
12.5对改革后的课程是否满意1
13.1是否有助于提升社会层面对总体安
全观的认知度
1
13.2是否有助于社会层面的总体安全观
的确立
1
13.3是否有助于加深社会对普及全民国
防教育必要性的认知
1
13.4是否有助于提升社会及公民自身对
各种安全威胁的防范意识
1
13.5其他1㊀㊀社会受众的评价㊁反馈是国防教育教学内容改革成效评价体系中新的信息来源,这既是信息化浪潮和时代发展催生的新生事物,又是新时期普及全民国防教育之路径的有益补充㊂考虑到社会受众成分复杂,学历和知识结构参差不齐,对相应问题的认识也深浅不一,以及与高校国防教育教学目标上的差异,他们的反馈㊁评估只能作为其他4个信息来源的辅助,权重比较低,只占10%㊂但是,社会受众的潜在影响力不容忽视㊂在广大民众间普及国防教育知识,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有助于在全社会营造一种重视国防的氛围和意识, 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凝聚强大力量 [3],这对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的顺利开展大有裨益㊂
6㊀结束语
目前,内涵丰富㊁涵盖面广的总体/综合安全观取代以领土与主权安全为核心的传统的军事安全观,已成为世界各主要国家国防教育界的共识[8]㊂以 总体国家安全观 为导向,对普通高校国防教育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是一个必然的趋势㊂构建 总体国家安全观 视域下国防教育教学内容改革成效评价指标体系,是一项重要举措㊂它既可以预先确保改革的性质㊁发展方向,又可以通过建立评与改之间的联动机制,及时整改评估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使高校国防教育能紧跟国家的安全形势,并为国家各时期的安全战略服务㊂
(下转第62页)
. All Rights Reserved.
62㊀教学研究2019 Research on gradual participation discussion for teaching model reform
A case study of Social Problem Research course
Wang Peng
School of Ethnology and Sociology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Huhehaote Neimenggu010021China
㊀㊀Abstract With the education trends of Teaching model refor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or a new era Gradual participa-tion discussion teaching method sums up from teaching practice experience in the fact of transforming education conception and creating the model of personnel training.This method includes that objective system of combing Teaching with Learning design and practice of gradual participation discussion teaching content guiding of diversified learning needs expression and enlighten of learning independently for students making the detailed comprehensive system of assessment for meeting the needs of results of rating and development value.
Keywords teaching reform gradual participation discussion objective system
(上接第57页)
参考文献
1 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
议文件汇编 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78.
2 新华社.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习近平发表重
要讲话 EB/OL . 2014-04-15 2018-01-11 .http //. cn/xinwen/2014-04/15/content_2659641.htm.
3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
利 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摘登 N .人民日报2017-10-19 2-3 .
4 张正明李科问鸿滨.高校国防教育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
建 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7 93-96.
5 杨力.国防教育新论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4-50.
6 李虔阮守华.康奈尔大学教学评估体系的内容及特点 J .大
学学术版2010 4 65-71.
7 李科张正明问鸿滨.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普通高校国
防教育模式的创新路径 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5 2 63-66.
8 闫忠林龚衍丽.以 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导向的高校国防教育
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 J .教学研究2015 2 54-58.
9 杨清.如何让教师的集体评课更有效EB/OL . 2012-06-13 2018-01-11 .http ///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073/201206/138549.html.
10 爱课程网.国防教育 军事理论 EB/OL . 2017-12-31 2018-01-11 .http ///course/XJTU-47023.
The research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teaching content reform in the
view of"the overall national security concept"
Yan Zhong-lin Wen Hong-bin
Department of Military Teaching and Research Xiᶄ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ᶄan Shaanxi710049China ㊀㊀Abstract The reform of teaching content is the core and essence of curriculum construction.To reform national defense edu-
cation teaching content guided by"the overall national security concept"is an important breakthrough of"deepening the reform
of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in the new period.As an important move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scientific and open evalua-
tion system that includes the five dimensions of teachers students peers experts and society in order to test the reform.Its pur-
pose is to promote change by evaluating adjust and optimize the teaching content in a timely manner.And then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can follow the country's security situation and service for 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a new era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㊀㊀Keywords higher education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the overall national security concept the teaching reform curric-
ulum evaluation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