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制图实训书.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AD制图实训书
CAD制图实训书
在这实训的过程中,让我进一步熟悉了CAD的基本操作,在绘图前必须要进行以下基本的操作,进行各方面的设置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各项设置合理了,才为我们接下来的绘图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才有可能使接下来“清晰”、“准确”、“高效”。

如选项卡的设置,即背景颜色要设置成白色,单位控制设置要根据图上的要求,符合图的标注,图形界限的设置在这次的实习过程中采用的是A3图幅。

线型的加载,全局线型比例设置,在图层设置的过程中,需要按图上要求设置,图层的设置应遵循在够用的基础上越少越好。

此外还有颜色、线型、线宽等等设置都随层,这样会简单很多,但都需按照要求进行。

通过这几天的学习,使我对CAD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一开始觉得它不是一个轻易学好的软件,觉得用处不是很大。

但几天的学习下来,使我对这个软件的看法彻底改变了,不但用处很大,我们可以用它作出工程、建筑等方面的图画来,而且易学,就是把那些基本的套路把握熟悉了以后就很简单了,现在的速度比以前那是快很多了,不管是在设置还是在标注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六、绘图过程故障问题分析及解决
1、不能进行绘制,出现错误
解决方法:按照错误提示对应的错误进行改正,对于相应的电路元件的参数重新进行设置
2、绘制得不到明显的效果,与实际相差甚远
解决方法:检查电路图是否有错,是否线路连接错误,重新设置参数,再进行绘制
七、总结
这一个星期的电子CAD课程设计,我学会了怎样去熟练的运行一个新软件,在这次AUTOCAD课程设计中学会了怎样去绘制电路图形、电路中的元素参数的编辑以及电路的基本分析。

经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更加深刻体会了电路CAD课程中所教软件。

熟练地运用了CAD软件,并且了解了如何将CAD电路生成适用于CAD的表格数据。

认识了CAD各菜单以及其使用方法,熟悉了各仿造技巧的操作过程。

在绘制仿造图形过程中,出现了各种现象,经过反复检查和纠错,发现造成次错误的原因,但在实际电路板的制作过程中这种现象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如果将本电路图直接用于实际电路实现,则有可能无法运行,但总体来说本次课程设计还是成功的。

完成了起初的设计要求及预想。

这次经历也会使我终身受益,我感受到要用心去做一件事情,是真正的自己学习的过程和研究过程,没有学习,就不可能有研究能力,没有自己的研究,就不可能会有所突破。

通过本次设计,我在老师的精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获得了丰富的理论知识,极大提高了实践能力,这对我今后进一步学习计算机方面知识有极大的帮助。

在此,忠心感谢老师以及许多同学的指导和支持。

第2篇与“cad实训报告总结”相关的文章:
《实训总结》根据学院教务处的安排我们班在十六周在数控实训中心进行了为期一周的CAD实训,指导我们进行实训的是我们CAD课程的任课老师??钟老师。

在第十五周礼拜天,我们班长已将任务书,实训指导书以及实训课表打印出来了,并及时将这些东西发到了每个同学的手中。

初看任务书就那么五六张图感觉任务比较轻的,因为我们学CAD时是很用心的,那些操作绝大部分我们都成竹在胸。

实际画起来却大相径庭,现在CAD实训结束了给我的感觉是时间紧任务重,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

星期一我们班的同学按时进机房的很少,当然这也有最近一段时间阴雨绵绵,天色昏暗很容易睡过头的缘故。

星期一的实训我在保证了自己良好的任务完成效率的同时,还帮助了几个同学解决了些问题。

虽然完成的任务不及其他些高手级的同学,但心里还是美滋滋的??毕竟助人为快乐之本嘛,对自己星期一的实训表现我比较满意。

下课后我也分析了一下比那些同学慢的原因:1.有些同学进了学院的CAD协会接触这门课程比我们早,画的比我们多;2.有些同学自己拥有电脑练习的机会,练习的数量比我们多。

由此可见,在大学里还是要去某些社团锻炼锻炼才行。

但我也明白:我不能甘于在他人之后,以此为借口而不去迎头追上那些画的快的同学,能够做到后来者居上才是强者的表现。

在这次实训中我主要有两点收获:拉图框的快速法和有时输入@时为什么会出现输入的是•。

以前老师讲课时,她拉图框只要啦两下就OK了,一开始还不以为然,但自己上机操作时发现自己要拉好几次才能将边框拉好。

原来拉边框是有窍门的,窍门就是要将图框往哪边拉就要一次性将要往这边拉的线条都选中,这样拉图框就不会拉断和拉折,至
于输入@符号显示•这是因为输入法不能为当前这种(最好是在英文状态下)。

星期二比其它几个工作日是我们这一周最轻松的了??我们下午没有安排实训课。

这天我们班的一部分同学都没有闲着,有电脑的同学者抓紧时间练习着后面的实训任务。

而我却没能利用好这个练习时间,以前同学练习CAD 时我还会在一旁观看发现问题并一起解决问题,而这次我却无所事事,想想真有些懊恼。

星期三的实训照样安排在了上午,为了避免出现星期一的那种***迟到现象班长特意在班上的群里面发了个温馨提示,但却没能收到意想的效果。

这次实训上机我不敢放松了,因为我想追上快的同学的脚步。

但由于神经绷的太紧,急功尽利反倒弄巧成拙,下课后我发现与同学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更大了。

老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晚上在班上自习写报告时我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一个想法:认真的看看任务书和指导书规划一下星期四,星期五的任务。

我认为星期三实训任务完成的少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事先没有仔细斟酌导致绘图时走了不少弯路,或许画图前先分析一下图找出难点和最佳解决方案能高效的完成任务。

随着窗户外的光线越来越强,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进入机房我们迫不及待的开始了实训。

这次上机我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坐在电脑前不停的操作着。

由于精力比较集中这次实训速度正常,与快的同学的差距有些缩小了。

但这是交作业前的事转载自大学生活网,请保留此标记,随着“网络作业夹”的清空我辛辛苦苦画好的一张轴的零件图不翼而飞了。

哎,做事还真得按规矩呀!随叫自己不把做好图存在F盘的文件夹里了,真的很无奈
星期五的实训时间是08:00??17:00,。

上机后我立刻打开了AutoCAD 开始画图。

一副图画完后(还没标尺寸),我打开了老师发下来的作业因为作业夹里那副上次没做完的图我上机后已经做完了我就想把那副图关了,没想到却意外地关掉了那张还未标尺寸的图。

这时我有点急了,眼见着时间一点点的过去我还有好几张图没画这叫我如何是好呀?!心中难以平静,一副画了半天的图又白画了,没办法只好重画。

此后心情越来越难以平静,越来越着急,真是“剪不断,理还乱”接下来我以无心再画复杂的图了,只好挑几副简单的缓和一下情绪,好在最后还是完成了装配图。

总结这周的实训我们主要练习了平面图形和零件图,零件图主要练习了轴类、支架类。

平面图形主要是使我们回顾一下上课时学的基本指令,而画零件图是提高我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识图能力。

到现在我们既学习了手工制图又学习了机械CAD绘图。

我们知道手工制图与CAD绘图相比手工制图讲究多,线条难于均匀,工作量大且完成一副复杂的图需要借助专门的工具,如:丁字尺、曲线板等。

而CAD绘图操作方便,工作量小,线条均匀且视觉效果好。

同时我们也知道画CAD图需要有手工制图的基础,没有手工制图的基础是难于画出一张合格的CAD图的,因此CAD实训不仅是对我们CAD课程的检验,还是对手工制图的一次有效复习。

从这周的实训中我发现自己的心态需要锻炼,遇到些麻烦事时要学会冷静,如果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很烦躁是于是无补的。

我自信自己掌握了CAD这一绘图软件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但我也清楚的知道要精通这一软件还需今后多下工夫,多多实践,多加钻研。

俗话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这句话在我们本次实训完成CAD任务的效率方面一点也没错,练习的多的同学就越熟练,速度就越快。

换句话说
就是练习与速度成正比。

我们说CAD实训是对CAD课程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是CAD知识巩固与提高的途径,这有两个方面的理由:一.它使CAD理论知识(比如命令、图表按钮)更为系统化、全面化;二.它能提高学习者理论实操的经验进一步激发使用者学习钻研的兴趣。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CAD实训已经结束了,第一次上机好像昨天一样。

如果没有老师的辛勤传授和指导,缺乏同学的指点恐怕有些问题我还是一头雾水,在此,我向实训期间指导我的老师和给我指点迷津的同学表示感谢。

扩展阅读:cad绘图实训指导书
《CAD绘图》实训指导书
目录
实验1绘制简单二维图形................................................................ ...................................................2实验2绘制复杂二维图形................................................................ ..................................................3实验3标注图形尺寸................................................................ ..........................................................5实验4户型平面设计................................................................ ..........................................................6实验5
绘制等轴测图................................................................ ..........................................................7实验6绘制三维图形................................................................ ..........................................................8实验7创建动态块................................................................ .............................................................10实验8绘制圆螺母................................................................ .............................................................11实验9绘制蜗杆................................................................ .. (1)
5实验10绘制轴承保持架................................................................ ..................................................17实验11建筑平面图设计................................................................ ..................................................23实验12衣柜立面图设计................................................................ ..................................................29实验13经典户
型设计................................................................ (32)
《CAD绘图》实训指导书
实验1绘制简单二维图形
1.目的和要求
(1)掌握基本二维图形的创建命令。

(2)掌握基本二维图形的编辑命令。

2.上机准备
(1)复习基本二维图形的创建方法。

(2)复习基本二维图形的编辑方法。

3.实验内容
绘制如图17.1.1所示的转角楼梯。

图17.1.1转角楼梯
4.上机操作
(1)执行多段线命令,绘制如图17.1.2所示的多段线。

(2)执行偏移命令,偏移绘制的多段线,效果如图17.1.3所示。

图17.1.2图17.1.3
(3)用直线命令绘制如图17.1.4所示的直线。

(4)矩形阵列步骤(3)绘制的直线,效果如图17.1.5所示。

《CAD绘图》实训指导书
图17.1.4图17.1.5
(5)重复步骤(3)和步骤(4)的操作,绘制如图17.1.6所示图形。

(6)利用直线、偏移和修剪命令绘制如图17.1.7所示的断面。

图17.1.6图17.1.7
(7)执行绘制多段线命令,绘制如图17.1.8所示的箭头。

(8)执行文字标注命令,对如图17.1.8所示图形标注文字,效果如图17.1.9所示。

图17.1.8图17.1.9
(9)执行尺寸标注命令,对绘制的图形标注尺寸,最终效果如图
17.1.1所示。

实验2绘制复杂二维图形
1.目的和要求
(1)掌握复杂二维图形的创建方法。

(2)掌握复杂二维图形的编辑方法。

2.上机准备
(1)复习椭圆的绘制方法。

(2)复习图案填充的使用方法
《CAD绘图》实训指导书
3.实验内容
绘制如图17.2.1所示的洗手池。

图17.2.1洗手池
4.上机操作
(1)利用椭圆和偏移命令绘制如图17.2.2所示图形。

(2)利用直线命令绘制洗手池的边沿,再用圆命令绘制下水孔,效果如图17.2.3所示。

图17.2.2图17.2.3
(3)执行绘制圆命令,绘制如图17.2.4所示的同心圆。

(4)执行镜像命令,镜像步骤(3)绘制的圆,效果如图17.2.5所示。

图17.2.4图17.2.5
(5)执行矩形和圆命令,绘制如图17.2.6所示的水龙头。

(6)执行图案填充命令,填充下水孔,效果如图17.2.7所示。

图17.2.6图17.2.7
《CAD绘图》实训指导书
(7)执行镜像命令,镜像如图17.2.7所示图形,并对镜像后的图形标注尺寸,最终效果如图17.2.1所示。

实验3标注图形尺寸
1.目的和要求
(1)掌握尺寸标注样式的创建方法。

(2)掌握尺寸标注的方法。

2.上机准备
(1)复习尺寸标注样式的创建步骤。

(2)复习各种尺寸标注命令的使用方法。

3.实验内容
标注如图17.3.1所示图形的尺寸。

图17.3.1标注图形尺寸
4.上机操作
(1)绘制如图17.3.2所示的图形。

(2)创建新尺寸标注样式,并将其设置为当前样式。

(3)执行线性标注命令,对如图17.3.2所示图形标注线性尺寸,结果如图17.3.3所示。

(4)执行半径标注命令,标注图形中的圆和圆弧的半径尺寸。

然后执行编辑尺寸命令,对半径为1的标注前添加“4×”,最终效果如图17.3.1所示。

图17.3.2图17.3.3
《CAD绘图》实训指导书
实验4户型平面设计
1.目的和要求
(1)掌握多线和块的创建方法。

(2)掌握多线的编辑方法和块的插入方法。

2.上机准备
(1)复习多线和块的创建方法。

(2)复习多线的编辑命令和插入块的方法。

3.实验内容
绘制如图17.4.1所示的户型平面图。

图17.4.1户型平面设计
4.上机操作
(1)执行直线和偏移命令,绘制如图17.4.2所示的辅助线。

(2)执行绘制多线命令,设置多线比例为240,绘制如图17.4.3所示多线。

图17.4.2图17.4.3
(3)执行多线编辑命令,对绘制的多线进行编辑,并对编辑后的墙线进行填充,效果如图17.4.4所示。

(4)绘制门窗,并将其创建成块插入到图形中,效果如图17.4.5所示。

《CAD绘图》实训指导书
图17.4.4图17.4.5
(5)执行文字标注命令,对绘制的图形添加文字,效果如图17.4.6所示。

(6)执行多段线命令,绘制如图17.4.7所示的楼梯。

图17.4.6图17.4.7
(7)标注图形尺寸,最终效果如图17.4.1所示。

实验5绘制等轴测图
1.目的和要求
(1)掌握等轴测图的绘制方法。

(2)掌握标注等轴测图的方法。

2.上机准备
(1)复习等轴测图的绘制方法。

(2)复习尺寸标注的编辑方法。

3.实验内容
绘制如图17.5.1所示的等轴测图。

图17.5.1绘制等轴测图4.上机操作
(1)新建“轴线”和“轮廓线”两个图层,将轴线线型设置为CENTER,设置“轴线”层为当前图层。

《CAD绘图》实训指导书
(2)打开“草图设置”中设置等轴测捕捉。

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的“捕捉和栅格”选项卡
(3)打开正交功能,按“F5”键转换等轴测图。

执行直线和偏移命令,绘制如图17.5.2所示的直线。

(4)设置“轮廓线”层为当前图层,执行绘制椭圆命令,绘制如图17.5.3所示的等轴测圆。

图17.5.2图17.5.3
(5)执行绘制直线命令,绘制等轴测圆的切线,效果如图17.5.4所示。

(6)执行复制命令,复制等轴测圆,效果如图17.5.5所示。

图17.5.4图17.5.5
(7)执行修剪命令,对如图17.5.5所示图形进行修剪操作,效果如图17.5.6所示。

(8)执行复制和修剪命令,绘制如图17.5.7所示图形。

图17.5.6图17.5.7
(9)执行绘制直线命令,绘制圆角的切边,最终效果如图17.5.1所示。

实验6绘制三维图形
1.目的和要求
(1)掌握基本三维实体的创建方法。

(2)掌握基本三维实体的编辑方法。

《CAD绘图》实训指导书
2.上机准备
(1)复习长方体、圆柱体等实体的创建方法。

(2)复习布尔运算、圆角等编辑命令的使用方法。

3.实验内容
绘制如图17.6.1所示的齿轮箱体。

4.上机操作
(1)执行绘制长方体命令,绘制如图17.6.2所示的两个长方体。

(2)执行圆角命令,对绘制的长方体倒圆角,效果如图17.6.3
所示。

图17.6.1齿轮箱体
图17.6.2图17.6.3
(3)执行绘制圆柱体和阵列命令,绘制如图17.6.4所示的圆柱体,然后对其进行差集运算。

(4)利用长方体和圆柱体命令绘制如图17.6.5所示的图形,并对其进行并集运算。

图17.6.4图17.6.5
(5)执行绘制圆柱体命令,绘制如图17.6.6所示的圆柱体,然后对其进行并集运算,再与步骤(4)绘制的实体进行差集运算,效果如图17.6.7所示。

《CAD绘图》实训指导书
图17.6.6图17.6.7
(6)执行圆角命令,对如图17.6.7所示图形进行圆角操作,效果如图17.6.8所示。

(7)用圆柱体和差集命令绘制如图17.6.9所示的圆孔。

图17.6.8图17.6.9
(8)分别执行圆柱体、长方体和布尔运算命令,绘制如图17.6.10所示图形。

(9)执行旋转面命令,旋转如图17.6.10所示图形中圆柱体的边,效果如图17.6.11所示。

图17.6.10图17.6.11
(10)为绘制的三维实体附着合适的材质并添加光源,渲染后的效果如图17.6.1所示。

实验7创建动态块
1.目的和要求
(1)掌握块的创建方法。

(2)掌握块的编辑方法2.上机准备
(1)复习动态块的特性。

(2)复习动态块的创建方法。

3.实验内容绘制如图17.7.1所示的图形,并将其创建成动态块。

4.上机操作
(1)绘制如图17.7.1所示图形。

图17.7.1创建动态块
《CAD绘图》实训指导书
(2)执行创建内部块命令,将如图17.7.1所示图形创建成内部块。

(3)在块编辑器中打开创建的块,如图17.7.2所示。

图17.7.2
(4)在块编辑器中为创建的块添加参数并关联动作,效果如图17.7.3所示。

图17.7.3
(5)保存定义的动态块。

实验8绘制圆螺母
1.实验说明
本例将绘制圆螺母,如图15.1.1所示。

在制作过程中,将用到直线、圆、偏移和修剪等命令。

图15.1.1圆螺母
《CAD绘图》实训指导书
2.创作步骤
(1)单击“标准”工具栏中的“图层特性管理器”按钮。

所示。

,在弹出的“图层特性管理器”
对话框中新建“中心线”、“轮廓线”和“图案填充”3个图层,参数设置如图15.1.2
图15.1.2“图层特性管理器”对话框
(2)设置“中心线”层为当前图层,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直线”按钮。

口中绘制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效果如图15.1.3所示。

(3)设置“轮廓线”层为当前图层,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圆”按钮。

交点为圆心,绘制一个直径为17的圆,效果如图15.1.4所示。

,在绘图窗,以中心线的
图15.1.3图15.1.4
(4)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修剪”按钮。

果如图15.1.5所示。

(5)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偏移”按钮。

,以中心线为修剪边,修剪绘制的圆,效,设置偏移距离为1,将如图15.1.5所示图
形中的圆弧向内进行偏移,偏移后的效果如图15.1.6所示。

图15.1.5图15.1.6
《CAD绘图》实训指导书
(6)执行偏移命令,设置偏移距离为1.45,分别将水平中心线和垂直中心线向上和向右进行偏移,偏移后的效果如图15.1.7所示。

(7)执行修剪命令,以中心线为修剪边,对如图15.1.7所示图形中的圆弧进行修剪,修剪后的效果如图15.1.8所示。

图15.1.7图15.1.8
(8)执行偏移命令,设置偏移距离为7,分别将步骤(2)绘制的中心线向右和向上进行偏移,偏移后的效果如图15.1.9所示。

(9)执行修剪命令,对如图15.1.9所示图形中的中心线进行修剪,修剪后的效果如图15.1.10所示。

图15.1.9图15.1.10
(10)单击“标准”工具栏中的“特性匹配”按钮。

(11)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阵列”按钮。

“环形阵列”
,将修剪后的中心线匹配到轮廓线层。

对话框中选中
,在弹出的“阵列”
单选按钮,设置阵列的中心点为中心线的交点,阵列的数目为4,对如
图15.1.11所示图形中轮廓线上的图形对象进行环形阵列,阵列后的效果如图15.1.12所示。

图15.1.11图15.1.12
《CAD绘图》实训指导书
(12)执行绘制圆命令,以中心线的交点为圆心,分别绘制直径为8.5和10的两个圆,效果如图15.1.13所示。

(13)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打断”按钮。

圆打断其1/4,效果如图15.1.14所示。

,将如图15.1.13所示图形中半径为10的
图15.1.13图15.1.14
(14)执行偏移命令,将如图15.1.14所示图形中的垂直中心线依次向右进行偏移,偏移距离分别为16,2,4和2,效果如图15.1.15所示。

(15)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延伸”按钮。

,以如图15.1.15所示图形中最右边的垂直
ABC
中心线为延伸边,延伸如图15.1.15所示图形中的直线和中心线,效果如图15.1.16所示。

图15.1.15图15.1.16
(16)执行绘制直线命令,以如图15.1.16所示图形中的A,B和C点为起点,分别绘制3条水平的直线,然后再用直线连接如图15.1.17所示图形中的直线,效果如图15.1.17所示。

(17)执行修剪命令,对如图15.1.17所示图形进行修剪操作,效果如图15.1.18所示。

图15.1.17图15.1.18
(18)执行特性匹配命令,将修剪后的图形匹配到轮廓线层,然后再用直线连接DE和FG,效果如图15.1.19所示。

《CAD绘图》实训指导书
(19)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镜像”按钮。

所示图形进行镜像操作,效果如图15.1.20所示。

,以水平中心线为镜像线,对如图15.1.19
DEFG图15.1.19图15.1.20
(20)设置“图案填充”层为当前图层,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图案填充”按钮。

对如图15.1.20所示图形填充图案,效果如图15.1.1所示。

,实验9绘制蜗杆
1.实验说明
本例将绘制蜗杆,效果如图15.2.1所示。

在制作过程中,将用到直线、偏移、修剪、图案填充等命令。

图15.2.1蜗杆
2.创作步骤
(1)单击“标准”工具栏中的“图层特性管理器”按钮。

所示。

,在弹出的“图层特性管理器”
对话框中新建“中心线”、“轮廓线”和“图案填充”3个图层,参数设置如图15.2.2
《CAD绘图》实训指导书
图15.2.2“图层特性管理器”对话框
(2)设置“中心线”层为当前图层,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直线”按钮。

口中绘制一条长为73的水平中心线。

,在绘图窗
(3)设置“轮廓线”层为当前图层,执行绘制直线命令,以中心线左端点为起点,依次输入以下各点坐标(@0,2.5),(@0.5,0.5),(@4,0),(@0,-0.5),(@1,0),(@0,1),(@16,0),(@0,3),(@17.5,0),(@0,3),(@11,0),(@0,1),(@1,0),(@0,0.5),(@6,0),(@0,-0.5),(@5,0),(@0,-0.5),(@7,0)和(@0.5,-0.5),最后捕捉中心线的垂线,效果如图15.2.3所示。

图15.2.3
(4)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移动”按钮。

,将中心线水平向左移动两个单位。

然后执
行绘制直线命令,绘制如图15.2.4所示的垂线,效果如图15.2.4所示。

图15.2.4
(5)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偏移”按钮。

,将中心线向上进行偏移,偏移距离为5.5,
利用打断命令将偏移后的中心线打断,效果如图15.2.5所示。

图15.2.5
(6)执行偏移命令,将打断后的中心线向下进行偏移,偏移距离为1,然后将其匹配到轮廓线层,修剪后的效果如图15.2.6所示。

图15.2.6
(7)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镜像”按钮。

,以下边中心线为镜像线,对绘制的图形进
《CAD绘图》实训指导书
行镜像操作,效果如图15.2.7所示。

图15.2.7
(8)执行绘制直线命令,在如图15.2.7所示图形下方的适合位置指定一点,依次输入坐标点(@3,0),(@8《CAD绘图》实训指导书图15.3.1轴承保持架
2.创作步骤
(1)单击“图层”工具栏中的“图层特性管理器”按钮。

所示。

,在弹出的“图层特性管理器”
对话框中新建“外圈造型”、“内圈造型”和“保持架”3个图层,参数设置如图15.3.2
图15.3.2“图层特性管理器”对话框
(2)设置“外圈造型”层为当前图层,单击“建模”工具栏中的“圆柱体”按钮。

(3)单击“建模”工具栏中的“差集”按钮。

运算,消隐后的效果如图15.3.4所示。

,以当
前坐标系原点为圆心,分别绘制底面半径为42.5和36.6,高为19的圆柱体,效果如图15.3.3所示。

,对步骤(1)绘制的两个圆柱体进行差集
图15.3.3图15.3.4
(4)单击“建模”工具栏中的“圆环体”按钮。

示。

,以坐标系原点为圆心,绘制一个半径为
33,管径为5的圆环体,并用移动命令将其向Z轴正方向移动,移动距离为9.5,效果如图15.3.5所
(5)执行差集运算命令,对步骤(3)生成的实体与步骤(4)创建的圆环体进行差集运算,消隐后的效果如图15.3.6所示。

《CAD绘图》实训指导书
图15.3.5图15.3.6
(6)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圆角”按钮。

图形的外圈进行圆角操作,效果如图15.3.7所示。

果如图15.3.8所示。

,设置圆角半径为1.1,对如图15.3.6所示
(7)再次执行圆角命令,设置圆角半径为0.5,对如图15.3.7所示图形的内圈进行圆角操作,效
图15.3.7图15.3.8
(8)设置“内圈造型”层为当前图层,关闭“外圈造型”层,执行绘制圆柱体命令,以坐标系原点为圆心,分别绘制底面直径为58.5和45,高为19的圆柱体,效果如图15.3.9所示。

(9)执行差集命令,对步骤(8)创建的圆柱体进行差集运算,消隐后的效果如图15.3.10所示。

图15.3.9图15.3.10
(10)执行绘制圆环体命令,以坐标系原点为圆心,绘制一个半径为33,管径为5的圆环体,并用移动命令将其向Z轴正方向移动,移动距离为9.5,消隐后的效果如图15.3.11所示。

(11)执行差集命令,对步骤(9)生成的实体和步骤(10)创建的圆环体进行差集运算,效果如图15.3.12所示。

《CAD绘图》实训指导书
图15.3.11图15.3.12
(12)执行圆角命令,分别设置圆角半径为1.1和0.5,对如图
15.3.12所示图形的外圈和内圈进行圆角操作,效果如图15.3.13所示。

(13)设置“保持架”层为当前图层,关闭“内圈造型”图层。

执行绘制圆柱体命令,以坐标系原点为圆心,绘制一个底面半径为40,高为30的圆柱体。

(14)新建坐标系如图15.3.14所示,执行绘制圆柱体命令,以坐标系原点为圆心,绘制一个底面半径为5,高为50的圆柱体,效果如图15.3.14所示。

图15.3.13图15.3.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