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二轮复习:计算题的答题策略与提分技巧 PPT课件 课件 人教课标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讲
四、解题过程中运用数学的方式有讲究 1.代入数据,解方程的具体过程可以不写出. 2.所涉及的几何关系只需写出判断结果而不必证明. 3.重要的中间结论和文字表达要写出来. 4.所求的方程若有多个解,都要写出来,然后通过讨论,该舍去
的舍去. 5.数字相乘时,数字之间不要用“·”,而应用“×”进行连接;
解析 (1)环 a 在水平向右的外力 F1 作用下静止在 A 位置时, 两环均处于平衡状态,设细线的拉力为 T,根据受力平衡的条件
得:
mg=Tcos θ,
(1 分)
Tsin θ-F1=0 θ=45°
(1 分)
故有 F1=mg
(1 分)
第4讲
(2)若开始时环 a 静止,在水平向右的恒力 F2 作用下,要从 O 点
第4讲
二、必要的方程式 物理方程是表达的主体,如何表述,重点要注意以下几点:
1.写出的方程式(这是评分依据)必须是最基本的,不能以变形 的结果式代替方程式(这是相当多的考生所忽视的).如带电 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应有 qvB=mRv2,而不是其变形结果式 R =mqBv.
2.要用字母表达方程,不要用掺有数字的方程,不要方程套方程. 3.要用原始方程组联立求解,不要用连等式,不断地“续”进一
22-1L<
2 2L
(3 分)
故小环 b 不能到达垂足 O 点
(2 分)
答案 (1)mg
(2)F2≥( 2-1)mg
(3)见解析
第4讲
技巧 13 向规范答题要分 每年高考成绩出来,总有一些考生的得分与自己的估分之
间存在着不小的差异,有的甚至相差甚远,造成这种情况的原 因有很多,但主要原因是答题不规范,表述不准确、不完整,书写 不规范、不清晰,卷面不整洁、不悦目,必然会造成该得的分得 不到,不该失的分失掉了,致使所答试卷不能展示自己的最高 水平.因此,要想提高得分率,取得好成绩,在复习过程中,除了要 抓好基础知识的掌握、解题能力的训练外,还必须强调答题的 规范,培养良好的答题习惯,形成规范的答题行为.
第4讲
【例 1】 (16 分)如图 1 所示,OP 为
光滑的水平杆,OQ 为光滑的竖直杆,质
量均为 m 的两个小环 a、b,通过长为 L
的细线连接套在杆上,现环 a 在水平向
右的外力 F1 作用下静止在 A 位置,此时
连接小环 a、b 的细线与水平杆的夹角
恰好为 45°.
图1
(1)求此时作用于环 a 在水平向右的外力 F1 的大小.
x1=d+Δx

联立①②③④⑤⑥方程得 x1=2d (2 分)
第4讲
(3)由图中可知感光板被打中区域的长度 L 为 PN 之间的距离,
设电场中粒子沿 y 轴正向射出的电子沿 y 轴方向的位移为 y
y=v0t
⑦(1 分)
பைடு நூலகம்
Ee=ma d=12at2
⑧(1 分) ⑨(1 分)
PQ=r-rsin θ
⑩(1 分)
第4讲
【例 3】 (20 分)如图 3 所示,是一种电子扩束
装置的原理示意图.直角坐标系 xOy 原点 O 处有
一电子发生器,它朝 x≥0 区域发射任意方向电子
(电子的电荷量为 e、质量为 m),电子的速率大小
均为 v0.在 0≤x≤d 的区域内分布着沿 x 轴负方
向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 E=32medv20,在 x≥d 区域内 分布着足够大且垂直于 xOy 平面向里的匀强磁
v=
v0 2+vy 2=
2v0=2
qU m
方向与水平方向成 45°角
(1 分) (6 分)
(2 分) (1 分)
(3)粒子进入磁场后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Bqv=mvR2
(2 分)
由几何关系得 d=Rcos 45°
(2 分)
解得 d=
2mqU qB
(2 分)
答案 (1)
2qU m
(2)2 qmU,方向与水平方向成 45°角
些内容. 4.方程式有多个的,应分式布列(分步得分),不要合写一式,以免
一错而致全错,对各方程式最好能编号.
第4讲
三、必要的演算过程及明确的结果 1.演算时一般先进行文字运算,从列出的一系列方程推导出结
果的计算式,最后代入数据并写出结果.这样既有利于减轻运 算负担,又有利于一般规律的发现,同时也能改变每列一个方 程就代入数值计算的不良习惯. 2.数据的书写要用科学记数法. 3.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应根据题意确定,一般应与题目 中列出的数据相近,取两位或三位即可.如有特殊要求,应按 要求确定. 4.计算结果是数据的要带单位,最好不要以无理数或分数作为 计算结果(文字式的系数可以),是字母符号的不用带单位.
MN=rsin θ
⑪(1 分)
L=2y+PQ+MN
⑫(1 分)
联立⑦⑧⑨⑩⑪⑫得 L=433d+23d (2 分)
答案 (1)2mv0 2 (2)2d
4 (3)
3
3d+23d
第4讲
第4讲
技巧 15 画好情境示意图,分析运动过程搞突破 画好分析草图是审题的重要步骤,它有助于建立清晰有序
图3
场,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B=3medv0.ab 是一块足够大且垂直于 x
轴放置的平面感光板,其中心在 x 轴上,电子打到板上时会在板上
形成一条亮线.感光板 ab 只在 x>d 的区域沿 x 轴平移且始终与 x
轴垂直,不计电子的重力和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第4讲
(1)求沿 y 轴正方向发射的电子,进入磁场时的动能 Ek; (2)当感光板 ab 移到某一位置时,恰好没有电子打到板上,求该 位置的横坐标 x1; (3)从 x1 处向左移动感光板,当进入磁场的电子恰好全部打到板 上时,求此时电子打到板上形成亮线的长度(设电子打在感光 板上全部被感光板吸收且一个电子只打出一个光点).
相等,由动能定理得
此时 θ=45°,v a=v b=v F1Lsin θ-mgL(1-cos θ)=12·2mv 2
(2 分)
F1=mg 代入
得 v = ( 2 1)gL
(2 分)
第4讲
细线断开后,对环 b 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出其继续上升的
最大高度为 h.
mgh=12mv2,解得 h=2vg2=
2mqU (3) qB
第4讲
第4讲
技巧 14 抓住关键词语,挖掘隐含条件寻求突破 在读题时不仅要注意那些给出具体数字或字母的显性条件,
更要抓住另外一些叙述性的语言,特别是一些关键词语.所谓关键 词语,指的是题目中提出的一些限制性语言,它们或是对题目中所 涉及的物理变化的描述,或是对变化过程的界定等.
第4讲
技巧 12 必备的知识、规律和方法 1.主干、要害知识重点处理
在清楚明确整个高中物理知识框架的同时,对主干知识 (如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特点、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全反射现象等)的公式来源、使用条件、 常见应用要特别熟练,在弄懂弄通的基础上紧抓各种知识的综 合应用、横向联系,形成纵横交错的网络.
(2)若开始时环 a 静止在垂足 O 点,连接小环 ab 的细线在竖
直方向,环 a 在水平向右的恒力 F2 作用下从 O 点平移到 A
位置,问恒力 F2 应该满足什么条件.
第4讲
(3)若开始时环 a 静止在垂足 O 点,连接小环 a、b 的细线在竖 直方向上,环 a 在水平向右的恒力 F1 作用下从 O 点平移到 A 位置时,细线突然断开,问小环 b 能否到达垂足 O 点,分析并说明 理由.
高考物理计算题之所以较难,不仅是因为物理过程复杂、多 变,还由于潜在条件隐蔽、难寻,往往使考生们产生条件不足之感 从而陷入困境,这也正考查了考生思维的缜密程度.在审题过程中, 必须把隐含条件充分挖掘出来,这常常是解题的关键.有些隐含条 件隐蔽得并不深,平时又经常遇到,挖掘起来很容易,例如题目中 说“光滑的平面”,就表示“摩擦力可忽略不计”;题目中说 “恰好不滑出木板”,就表示小物体“恰好滑到木板边缘处且具 有与木板相同的速度”等等.但还有一些隐含条件隐藏较深或不 常遇到,挖掘起来就有一定难度了.
解析 (1)由动能定理得 Eed=Ek-12mv0 2 解得 Ek=2mv0 2
(3 分) ① (2 分)
第4讲
(2)如图,设电子从电场进入磁场的速率为 v,与 y 轴正方向夹角
为θ
Ek=12mv2
cos θ=vv0 evB=mrv2
②(1 分) ③(1 分) ④(2 分)
Δx=r+rcos θ
⑤(1 分)
磁感应强度为 B 且有理想边界.求:
(1)带电粒子离开 B 板时速度 v0 的大小;
(2)带电粒子离开偏转电场时速度 v 的大小与方向;
(3)要使带电粒子最终垂直磁场右边界射出磁场,磁场的宽度
d 多大?
解析 (1)带电粒子在加速电场中, 由动能定理得qU=12mv0 2 (3分)
得带电粒子离开B板的速度v0=
2qU m
(1分)
(2)粒子进入偏转电场后做类平抛运动,有 t=vL0 E=2LU
F=qE a=mF
vy=at
第4讲
(1 分) (1 分) (1 分) (1 分) (1 分)
第4讲
解得 vy=v0 或写为 vy=at=qmE·vL0=2LqmU·vL0=2mqvU0=v0
则粒子离开偏转电场时的速度大小
能够平移到 A 位置,此过程对整体用动能定理得:
F2Lsin θ-mgL(1-cos θ)≥0,
(2 分)
解得:F2≥( 2-1)mg
(2 分)(没有写大于号扣 1 分)
(3)环 a 从静止开始,在向右的恒力 F1 作用下从 O 点平移到 A 位置时,得到的速度为 v,且两环的速度沿着细线方向的分量总
第4讲
【例 2】 (19 分)如图 2 所示,一质量为
m、电荷量为+q、重力不计的带电粒
子,从 A 板的 S 点由静止开始释放,经
A、B 加速电场加速后,穿过中间偏转
电场,再进入右侧匀强磁场区域.已知
AB 间的电压为 U,MN 极板间的电压
图2
为 2U,MN 两板间的距离和板长均为 L,磁场垂直纸面向里、
第4讲
2.熟练、灵活掌握解题方法 基本方法:审题技巧→分析思路→选择规律→建立方程
→求解运算→验证讨论等. 技巧方法:指一些特殊方法如整体法、隔离法、模型法、
等效法、极端假设法、图象法、极值法等. 3.“三优先四分析”的解题策略
优先考虑整体法、优先考虑动能定理、优先考虑动量定 理;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分析力做 功的情况、分析物体间能量转化的情况.形成有计划、多角度、 多侧面的解题方法网络.
相除时也不要用“÷”,而应用“/”. 五、使用各种字母符号要规范
第4讲
六、学科语言要规范,有学科特色 1.学科术语要规范:如“定律”、“定理”、“公式”、“关
系”、“定则”等词要用准确,阅卷时常可看到“牛顿运动 定理”、“动能定律”、“四边形公式”、“油标卡尺” 等错误说法. 2.语言要富有学科特色.在有图示的坐标系中将电场的方向说 成“西南方向”、“南偏西 45°”、“向左下方”等均是不 规范的,应说成“与 x 轴正方向的夹角为 135°”或“如图所 示”等. 七、绘制图形、图线要清晰、准确 图形、图线应清晰、准确,线段的虚实要分明,有区别.
第4讲
第 4 讲 计算题的答题策略与提分技巧 ——做题讲策略,提分有技巧
计算题通常被称为“大题”,其原因是:此类试题一般文字叙 述量较大,涉及多个物理过程,所给物理情境较复杂;涉及的物理模 型较多且不明显,甚至很隐蔽;要运用较多的物理规律进行论证或 计算才能求得结论;题目的分值也较重.
从功能上讲,计算题能很全面地考查学生的能力,它不仅能很 好地考查学生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理解能力和根据已知条件 及物理事实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的能力,而且还能更 有效地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及应用数学方法处理物理问题的 能力.因此计算题的难度较大,对学生的要求也较高.要想解答好计 算题,除了需要扎实的物理基础知识外,还需要掌握一些有效的解 题方法.
第4讲
一、必要的文字说明 必要的文字说明的目的是说明物理过程和答题依据,有些同学
不明确应该说什么,往往将物理解答过程变成了数学解答过程.答 题时应该说些什么呢?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考虑: 1.说明研究对象(个人或系统,尤其是用整体法和隔离法相结合求解
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研究对象的转移和转化问题). 2.画出受力分析图、电路图、光路图或运动过程的示意图. 3.说明所设字母的物理意义. 4.说明规定的正方向、零势点(面). 5.说明题目中的隐含条件、临界条件. 6.说明所列方程的依据、名称及对应的物理过程或物理状态. 7.说明所求结果的物理意义(有时需要分析讨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