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机能状态监控中血液生物学指标的综合运用

合集下载

运动员的运动生化指标分析

运动员的运动生化指标分析

运动员的运动生化指标分析运动生化是用生物化学的理论及方法, 研究人体运动时体内的化学变化即物质代谢及其调节的特点与规律。

在运动员训练的过程中, 运动生物化学已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知识。

研究人员通过运动生物化学的研究来揭示运动人体变化的本质, 具体详细的评定和监控运动员人体的机能, 进一步实现科技运动, 充分的发挥科技的作用, 能够科学地指导体育锻炼, 促进运动生化原理在运动训练中充分发挥其作用。

本文针对运动生化指标对运动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对运动员在训练中他们的血糖, 血乳酸以等进行了具体分析对运动员在训练中身体状况和机体的训练水平做了详细的了解, 运动生化原理在训练中对提高成绩起到很大的作用。

1.1 人体由水、蛋白质、糖、脂肪、核酸、维生素等组成。

每个人各物质的组成比例不同, 每个人在不同的生命阶段其组成比例也不同, 各种物质的变化及其规律就是生物化学。

人体在运动状态, 各组成成分会发生变化。

肌肉收缩直接的能量是三磷酸腺苷, 运动员在运动时需要大量的能量。

靠磷酸肌酸的转化和糖、蛋白质等的氧化分解生成能量。

人体内其它的微量元素也参与物质代谢, 糖参与无氧代谢辅助供能。

人体化学组成的变化及其规律, 就是运动生物化学。

不同运动, 人体的物质代谢也不同。

教练员作为运动训练的主导者, 通过掌握运动生物化原理, 来了解运动员训练的本质和原理科学指导运动训练, 进一步挖掘运动员的潜力。

运动员在运动的过程中, 人体从平衡转为不平衡, 在运动结束的时候又达到平衡状态。

在反复的训练中, 人体的运动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外部刺激的强度与量直接影响运动训练的效果, 从运动生物化学角度分析, 代谢过程中会有很多中间产物, 通过分析运动后的血、尿和汗。

进一步掌握运动员在运动时人体化学组成的变化。

1.2 科学训练才能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 运动员在训练中的运动能力直接影响我国竞技体育的未来, 教练员位于主导地位, 通过技术手段来挖掘运动员的潜力, 教练员科学的训练手段能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 促进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运动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方法

运动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方法
运动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方法
运动训练生理生化监控的含义及研究内容
物理负荷和生理负荷的关系

训练负荷合理性监控
训练课中各训练内容和负荷的关系


练 生
训练方法合理性、 有效性监控
训练课安排和训练方法的合理性和效果



运动员身体机能监控
训练课、小周期、训练季节、年度评定


恢复方法和效果监控
恢复性训练方法、营养等恢复方法和手段的效果
运动训练生理生化监控的常用指标
一、监控训练负荷强度的常用生理生化指标
➢ 用于评价训练负荷强度的指标大多是在大强度训练中变化显著的指标,目前主要 有心率、血乳酸、血清肌酸激酶、血红蛋白(某些项目)、尿蛋白等。
(一)一次/组动作的运动强度监控指标 1.最大心率与心率储备
几周内最大强度运动的心率最大值 心率储备:最大心率 - 最小心率 不同的训练目的所对应的心率 表2 Karvonen储备心率训练强度表
运动后15 min左右取中段尿测定,尿蛋白浓度越高表 示运动强度越大或机能差。次日晨取尿测定,明显下 降或阴性表明恢复良好,训练强度适宜。应注意个体 差异,宜系统观察。适应后相同负荷训练后升高幅度 减少。
运动前测一基础值,运动训练后次日晨取指血测定恢 复值,与基础值相比下降幅度越大表明运动强度与量
二、监控训练负荷量度的常用生理生化指标
训练负荷的监控
一次/组动作强度监控 一堂训练课/训练日训练负荷监控 比赛负荷的监控
运动能力的监控
专项运动能力的监控 运动员机能状况监控
训练方法的监控
专项训练方法的监控 恢复性训练方法的监控
高原训练中的生理生化训练监控
训练负荷量度简称“训练量”,训练量的增加往往体 现为训练时间的增加。随着训练时间的延长,非糖物 质参与氧化供能的比例也越来越多,其代谢产物(主 要是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分解代谢产物血尿素、脂肪酸 分解代谢中间产物酮体等)也越来越多,而血红蛋白、 尿蛋白等反映机体疲劳的指标也会有相应的变化 。

体育行业中的运动生理监测技术及其应用

体育行业中的运动生理监测技术及其应用

体育行业中的运动生理监测技术及其应用概述运动生理监测技术是指通过各种手段来收集和分析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的生理数据,以评估其身体状况和训练效果,并为优化训练计划提供依据的技术手段。

在体育行业中,运动生理监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层面,包括运动员的身体康复、训练计划的优化、运动员状态的监控等方面。

一、运动生理监测技术的种类1. 心率监测技术心率监测技术是最常用的运动生理监测技术之一。

通过佩戴心率带或其他心率检测设备,可以实时监测运动员的心率变化,从而了解运动强度和恢复状况。

心率监测技术对于评估训练负荷、控制运动员的训练强度以及调整训练计划具有重要意义。

2. 血乳酸监测技术血乳酸监测技术通过采集运动员体内乳酸浓度的变化来评估其运动强度和耐力水平。

这种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耐力性运动项目中,可以帮助运动员和教练员了解运动员的乳酸阈值和疲劳程度,以优化训练计划和制定合理的营养补给策略。

3. 呼吸气体分析技术呼吸气体分析技术用于监测运动员的呼吸氧气摄取量、二氧化碳排出量等参数,从而评估运动员的能量代谢情况和运动水平。

这种技术适用于各种耐力性运动项目和高强度训练,可以帮助运动员和教练员了解运动员的能量消耗、脂肪燃烧情况,以及合理控制训练强度和调整饮食。

4. 肌肉电活动监测技术肌肉电活动监测技术通过电极采集肌肉电信号,评估运动员的肌肉活动情况和疲劳程度。

这种技术广泛应用于力量训练和康复治疗中,可以帮助运动员和教练员了解肌肉群的协调性和疲劳程度,以优化力量训练计划和预防运动损伤。

二、运动生理监测技术的应用1. 训练计划优化通过运动生理监测技术,教练员可以实时了解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和训练效果,从而进行训练计划的优化。

例如,通过心率监测技术可以调整运动员的训练强度和恢复时间,以提高训练效果和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

2. 比赛状态监控在比赛期间,运动生理监测技术可以帮助教练员和运动员实时监控比赛状态,以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决策。

例如,通过血乳酸监测技术可以评估运动员的疲劳程度,以确定合理的补给策略和变速策略。

运动训练的机能监控与评价(生理)

运动训练的机能监控与评价(生理)

运动训练的机能监控与评价进行机能监测的目的就是为了调控科学训练:科学的训练安排、科学的训练监控、科学的恢复手段㈠训练监控的含义:在运动训练过程中,运用一定的测量指标对训练计划、训练效果和训练质量进行分析与评价以辅助教练员实施训练控制的方法运动训练原则的生理学分析:1运动训练的生理学本质2机体对运动负荷的反应特征机能评价、技术评价、心理干预与评价3运动员训练机能监控用哪些指标?如何监控?①心率(HR)阶段性机能状况评估,短期内基础心率突然明显加快,提示运动员不能适应当前训练负荷,机能状态下降,如果心率突然显著减慢,提示可能有疾病的存在。

②血压(BP),安静时血压升高20%左右,并持续两天以上时,可能是机能下降或过度疲劳的表现运动时脉压差增加的程度比平时减少或出现梯形反应,提示运动员机能状况差③血红蛋白④血乳酸,训练一个阶段后,同样负荷运动后血乳酸水平下降,说明训练水平与运动能力提高,同样负荷运动后血乳酸清除速率提高,说明有氧能力提高。

⑤尿蛋白,课后测定,既能够反映训练负荷强度,也能反映负荷量4决定人体运动能力的主要因素训练监控的功能包括:研究不同训练方法和手段的特点,确定训练方法和手段适宜的恢复时间,评价训练效果,评价和控制运动员训练质量,判断运动员实际运动能力,预测运动员运动能力可以达到的水平。

训练监控的意义:运用科学理论、科学方法和先进技术指导控制运动训练,不断对运动员进行机能评定,科学地进行监督,是科学训练的重要内容,对正确地控制训练负荷、挖掘运动员的最大运动潜力,更有效地提高竞技能力以及防止过度疲劳和运动损伤的发生,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㈡运动员机能评定的含义在运动训练中,运用运动人体科学理论、实验技术和方法,对运动员身体机能进行测量以及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分析其变化趋势,并及时向教练员反馈,这一过程称为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机能评定的意义:对运动员选材、医务监督、控制训练负荷、判断运动性疲劳,防止过度疲劳和运动损伤的发生,以及有效的挖掘人体的运动潜力、提高竞技能力,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已经称为科学训练的重要内容。

运动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

运动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

运动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运动训练生理生化监控的概念运动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就是综合运用生理、生化分析的手段有效地指导运动训练。

运动训练生理生化监控是训练监控的一个部分,它通过对一些代谢和或激素参数的监测来反映运动员机体内在的适应性变化,从而为运动训练的完成提供信息。

1.血尿素尿素是蛋白质和氨基酸分子内氨基的代谢终产物,在肝细胞内经鸟氨酸循环合成后释放入血,称为血尿素。

血尿素经血液循环到肾脏随尿液排出体外。

血尿素水平的高低受肝脏尿素合成、肾脏排泄功能等的影响。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尿素的生成和排泄处于平衡状态,故保持相对恒定。

研究表明,训练使运动员体内蛋白质代谢保持较高的水平,运动还会影响肝脏、肾脏的功能,因此,运动员血尿素安静值常常处于正常范围的偏高水平。

我国优秀运动员晨起血尿素值应在4-7mmol 。

运动引起血尿素水平升高的原因(1)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肌肉中氨基酸氧化分解供能加强,脱下的氨基酸数增多,使氨基在肝脏中代谢产生的尿素增多;(2)受运动的影响,机体的结构蛋白和功能蛋白(肌肉、酶)分解加剧,使分解代谢终产物尿素的生成增多;(3)在长时间运动的疲劳发生过程中,肌肉能量平衡被破坏,ATP不能迅速合成时,生成的AMP在肌肉中易脱氨基生成IMP(次黄嚓吟核苷酸),进一步代谢转变为尿素;(4)长时间大强度运动时,肾脏血流供应减少,造成肾功能下降,使尿素的清除能力下降;(5)运动中大量排汗使血液浓缩,这也是运动的血尿素浓度升高的一个原因。

血尿素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经过适应性训练的运动员,机能状态得到提高,代谢上表现为护氮作用增强,使晨起血尿素值降低,并在进行相同运动负荷后,血尿素值增幅下降或血尿素水平恢复加快。

在高原训练开始时,最初7天期间晨起血尿素值较高,但在14天后机体产生适应,血尿素值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较长时间的疲劳积累性训练导致过度训练时,晨起血尿素值升高,但也有研究报道,其变化不明显。

血尿素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研究运动后血尿素升高的幅度及其恢复情况,可作为评定一次训练课运动量和监督训练期过度训练的依据。

生理生化指标在武术运动员机能监测中的应用与分析

生理生化指标在武术运动员机能监测中的应用与分析
23 血 红 蛋 白( ) . Hb
运动生物化学 已经阐明,运动时人体 内的能量供应是一个 完整的体系 , 它可 以分两种代谢类型: 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 。这 两 种代 谢 类 型 包 括 3个 供 能 系统 , 磷 酸 原 系 统 、 酵 解 系 统 、 即 糖 有氧氧化系统 。了解各 系统的能量贮备 、 消耗 、 复的特点和规 恢 律' 针对性地从事科学训练 , 发展专项运动所需要 的物质代谢和 能量代谢能力 , 才能 以最快速度 、 最有效 的方法提 高运 动能力 。 武术运动起源于中国 , 是中国古老的传统体育项 目。 其中套路属 于技能难美类项 目, 要求在不少于 l n 0 的时间内完成 6 mi s 2 0个 左 右不 同类 型 的 动作 。 此 , 术 运 动不 论 在 运 动强 度 上 还 是 在 因 武 运动负荷上都高于其它项 目。 很多学者从运动时间 、 动作变化节 奏 、 作 特点 等 角 度 对武 术 自选 套路 进 行 了理 论分 析 , 结合 运 动 并
承受 的负荷是 否过大 ,是否会训练过度? U B N正是 了解机体对 训练负荷的承受能力和恢复程度 的简易而灵敏 的指标 ,它可帮 助教练员掌握运动员的机能状态 , 调节 和控制运动量 , 安排好训 练节奏 。项汉平等研究表明, 武术训练 中运动量加大的程度 与 B N的增高成正 比关 系 , 动密度和运动强度越 大 , 日晨血 U 运 次 尿素浓度越高 。如果运动量为运动员所能承受,则次 日晨 B N U 恢 复 到正 常 水 平 或 比原 水 平 低 一 点 ; 运 动 量过 大 , 过运 动 员 若 超 所 能 承受 的 , 则次 日晨 B N停 留在 高 水 平㈣ U 。刘 同为 , 永 胜 等 崔 通过研究的测试 可知 ,我 国优秀武术运动员 4 个整套 的大负荷 训练后 B N值 , U 男女升高 幅度分别为 21 m l 和 1 3m o l . m ol / . m l, 9 / 与训 练 日晨相 比均具有 显著性差异 (< .1 , p OO )说明负荷 强度较 大, 从运动员次 日晨 B N的恢复情况来看 , 、 U 男 女运动员虽都有 所下降 , 与训练 日晨相 比仍具有显著性差异(< .1 , 明 4个 p 00 )说 整套大负荷训练后运动员 次 日晨的机体 未完全恢复。但第三 日 晨运动员主诉无疲劳感 , 动作也快速有力 , 明运动员的机体 已 表 经基本恢复 。 该测试结果显示 , 4个整套训练对运动员的机体刺 激大 , 4 左有才能恢复。同时提示教练员 , 需 8h 4个整套训练后 应注意运动员的合理膳食, 尤其是蛋白质 的补充。且我国优秀武 术运动员赛前强化阶段测试 日晨 的 B N值 , U 男子为 6 8 - . . 09 44 4 mm l, 子 为 64 o 1女 / . 2±1 2m l, 处 于 正 常 人 范 围 的 上 限四 . mo1均 0 / 。 正是 由于尿素 氮在监控 训练过程 和评定机能状态 中诸多 的优 点 , 以可以将之作 为一个评定机 能状态的重点指标 。 所

试析青少年全能运动员训练的生化监控

试析青少年全能运动员训练的生化监控

试析青少年全能运动员训练的生化监控作者:李志勇来源:《体育时空·上半月》2015年第03期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3-000-01摘要全能运动是田径运动中最古老的项目,是由跑、跳、投各项运动构成的,在体力上、技术上有很高的要求,在练习和比赛中,还需要良好的精神和心理素质。

因此,对青少年全能运动员进行必要的生化监控是前提条件,更是科学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发展水平,协调发展各肌肉群的力量。

关键词青少年全能运动员生化监控一、青少年全能运动员的常规生化指标(一)血红蛋白血红蛋白(HB)俗称血色素,是红细胞中一种含铁的蛋白质,是氧运转环节的核心物质,其主要功能是运输氧和二氧化碳和血红蛋白的含量对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影响很大,对耐力运动员的专项素质尤为重要。

(二)血尿素尿素是蛋白质和氨基酸分子内氨基的代谢终产物,在肝细胞内经鸟氨酸循环合成释放入血,称为血尿素(BUN)。

(三)血清肌酸激酶血清肌酸激酶(CK)是机体 ATP - CP系统代谢的关键酶之一,它与机体能量代谢密切相关。

二、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特征分析(一)尿常规指标的测试及变化尿液指标检测一般安排在大强度训练结束后和次日晨进行测定。

在一次大强度训练课后,运动员尿蛋白呈现弱阳性(+-)或阳性(+),甚至出现尿蛋白(++),部分运动员尿胆原和尿潜血呈现弱阳性(+—)或阳性(+),跟踪测定次日晨的尿指标中,如队员基本恢复正常。

因此,在训练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应根据运动员情况适时加以调整,防止过度疲劳的发生。

在运动实践中应用尿液指标,可以评定日常训练课的负荷量和负荷强度,也可以评定身体机能状态的恢复情况,是运动员机能监控和评定的常用指标。

(二)血常规指标的变化血液RBC计数、HB及HCT3项指标是客观反映血液携氧能力和蛋白质营养状况的指标。

一般来说,在正常范围内,3项指标越高,说明血液携氧能力与蛋白质营养状况越好,有助于提高运动水平。

运动员身体机能的生物化学评定

运动员身体机能的生物化学评定

(二)机能评定的意义
在运动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 天,为满足运动员不断提高运动成绩的 需要,训练中运动员的身体负荷量不断 加大,但是,运动量过大时易导致过度 训练或运动性伤病。因此,对运动员实 施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身体机能评定, 可以帮助教练员了解运动员对训练或比 赛的适应情况,为教练员制定训练计划、 掌握运动量、确定休息间歇和解决运动 员的合理营养提供理论依据。
(2)同一受试者不同训练阶段的比较 ● 方法:阶段训练前、后各进行一次 10 秒 以内最大负荷跑,记录成绩、测定跑后3~5分 钟的血HL。 ● 评定:将阶段训练后的成绩、血 HL 与阶 段训练前比较 →血HL↓成绩↑——磷酸原系统能力↑ →血HL↑成绩↓——磷酸原系统能力↓ →血HL↑成绩↑——可能性小
(2)同一受试者不同训练阶段的比较 ● 方法:训练阶段前、后各全力跑一次 400 米, 记录成绩、测定跑后3~5分钟的血HL。 ● 评定:将阶段训练后的成绩、血 HL 与阶段训 练前比较。 → 血HL↑成绩↑——糖酵解能力↑ →血HL↓成绩↓——糖酵解能力↓ →血HL↓成绩↑——糖酵解能力↑(仍有潜力)
小结及注意事项
采用血HL指标可对体内三个供能系统 进行评定,但在实际应用时应注意几点。 1、采血部位和时间应相对固定; 2、测安静血HL时,要充分休息; 3、重复测定无氧阈时,要采用同样 运 动方式、运动负荷和运动时间; 4、不能笼统讲血HL高低是好还是坏。
三、 机能评定常用生化指标介绍
(一)血红蛋白(Hb)
5、预测运动成绩的理论依据 ●最大摄氧量:预测中长跑运动成绩 ●血HL:预测400米跑成绩。 ● 尿肌酐:预测举重成绩。 6、指导运动员合理营养 (四)机能评定的基本内容 1、评定三个供能系统的供能能力 2、血、尿指标的应用

运动训练生理监控方案

运动训练生理监控方案

运动训练生理监控方案1. 引言运动训练生理监控是指通过监测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的生理指标,以评估训练效果、控制运动员训练负荷、预防运动损伤等方面的应用。

运动训练生理监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对于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效果和竞技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生物传感技术的运动训练生理监控方案,旨在帮助运动员进行科学合理的训练。

2. 监测指标2.1 心率监测心率是一个重要的生理指标,可以反映人体运动时的代谢状态和运动强度。

通过心率监测,可以评估运动员的心血管系统适应性、训练强度和恢复状况等。

常见的心率监测方法包括手动测量和心率传感器实时监测。

2.2 血压监测血压是衡量心血管功能的重要指标,可以反映人体运动时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和循环调节能力。

通过血压监测,可以评估运动员的心血管适应性、血液供应能力和训练负荷的合理性。

常用的血压监测方法包括非侵入式血压测量和动脉内测压。

2.3 血氧饱和度监测血氧饱和度是衡量组织氧合状态的重要指标,可以反映人体运动时的氧供需平衡情况。

通过血氧饱和度监测,可以评估运动员的氧供能力、耐力水平和训练负荷的适宜性。

常见的血氧饱和度监测方法包括脉搏血氧饱和度测量和动脉氧合测量。

3. 监测设备本方案采用以下监测设备进行运动训练生理监控:•心率带:用于实时监测运动员的心率,并将心率数据传输到电子设备上进行记录和分析。

•血压计:用于测量运动员的血压,并将血压数据传输到电子设备上进行记录和分析。

•血氧饱和度仪:用于测量运动员的血氧饱和度,并将血氧饱和度数据传输到电子设备上进行记录和分析。

4. 监测方案4.1 基础监测运动员在进行运动训练前,需要进行基础监测,以获取其在静息状态下的生理指标。

基础监测包括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的测量。

监测结果可以作为参考指标,用于后续的训练负荷和效果评估。

4.2 训练监测在运动训练过程中,运动员的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是变化的,通过实时监测这些生理指标,可以了解运动员在不同运动强度下的生理响应,并对训练负荷进行调节。

应用生化指标对中国散打队备战多哈亚运会赛前训练机能状态的监控

应用生化指标对中国散打队备战多哈亚运会赛前训练机能状态的监控
t e rp y ia u c in Re u t : e M ae At lt ’ C n t e 7 we k , e s 5 we k , e s 2 h i h sc l n t . s l Th l h ee s RB i h e s 6 we k , e s 3 we k , f o s
S n amae At lt sp e a ig f rDo a Asa me . e h d : g t t lt so a d r v s ia e a d l h e e r p rn o h in Ga s M t o s Ei h h e e f n a we e i e t t d a S n g
Abta t0betv : ep r o eo hssu y wa o rv a h ic e c lid xc a g so h ia sr c: jcie Th u p s ft i td st e e lte bo h mia n e h n e fteChn
we k fp e cmp t inwa inf a tylwe h nt er s lsatrt e2wek fc mp t in ( e so r — o eio ss ii nl t g c o rt a h eu t fe h e so o eio P< t
0 0 ) H b I A ,g ,g a eti lcu to r — c mp t in a d t eewa o sg ic n i e— . 5. ,g IO I M h dac ran fu t ain p e o eio n h r sn inf a tdf r t i f
i L S e g u , A n , U h n h W N
摘 要 : 用生化指标研 究优 秀散打运动员运动训 练后机体对训练 负荷的适应规律 , 应 并对运动 员机能状 态和训练效果进行评定 , 为运动训练的测试评定提供参考意见 。以国家散 打队 8名运动 员为研 究对象 , 在 备 战 多哈 亚运 会 的赛 前 训 练 阶 段 , 用 生 化 指 标 对 运 动 员 的机 能状 态进的 R C值在赛前 7周、 B 6周、 周 、 周 、 周显著低 于赛后 2 的结果 ( 5 3 2 周 P<O 0 ) . 5 。Hb在赛前有 一定 波动 , 但与赛后 2周相 比没有显著性 差异 。男运动 员 W1 3 C值在各阶段都处于正常值 范围。免 疫球 蛋 白 IA、 g IG、g 在比赛前与赛后 2周结果之 间比较没有显著性 变化 。T值在 赛前 4d明显低 于赛后 2周结果 g IM ( <0 0 ) B P . 5 , UN值在赛前与赛后 2 周结果相比 , 均无显著性差异 ;K值在赛前 4周明显高于赛后 2周 C 的结果( <0 0 ) P . 5 。结论 :) 1 国家散打队男运动 员在 亚运会 赛前训练安排 比较合理 , 使运动 员保持 了较 好 的 竞技 状 态 , 前各 项 生化 、 疫 指 标 也 处 于 良好 的水 平 , 赛 免 为运 动 员取 得 优 异 成 绩 奠 定 了良好 的基 础 。 2 运动员睾酮值与其机 能状 态并是不 完全 同步的, ) 必须综合 Hb R C、UN 以及免疫学等指标 , 、B B 结合训 练 实际情况, 对运动 员个体进行纵向比较 , 才能较全面 了解运动 员机能状况。 关 键 词 :多哈 亚运 会 ; 打 运动 员 ; 散 生化 指标 ; 能 ; 练 监 控 机 训 中 图 分 类 号 :G 8 24 文 章 编 号 :0 973 (0 O O —0 00 文献 标 志码 : 5. 1 0—8 X 2 1 )¨0 6—5 3 A

体育健康领域中的运动生理监测技术应用

体育健康领域中的运动生理监测技术应用

体育健康领域中的运动生理监测技术应用体育运动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除了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之外,对于运动员的监测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运动生理监测技术的应用让运动员和教练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运动员的身体状况,从而制定更有效的训练计划和提高运动表现。

本文将探讨体育健康领域中运动生理监测技术的应用。

一、心率监测技术在运动中的应用心率是运动过程中最直接的生理指标之一,通过监测心率可以了解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和运动强度。

目前市面上有许多心率监测设备,如心率带、腕表等,这些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心率并记录数据。

通过对心率的监测,运动员和教练可以根据心率水平来调整运动强度,从而达到训练效果的最大化。

二、血液分析技术在运动中的应用血液是人体内重要的生理液体之一,其中包含了大量的生化指标,如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浆乳酸浓度等。

通过对血液进行分析,可以了解运动员的身体受到的压力程度以及运动后的恢复情况。

血液分析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运动员和教练更好地了解运动员的身体状况,从而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和营养补充方案。

三、运动卫星技术在运动中的应用运动卫星技术是一种高精度的定位和监测技术,通过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的结合,可以精确地记录运动员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

这些数据对于训练和竞赛过程中的技战术分析非常重要。

运动员和教练可以通过运动卫星技术实时监测运动员的位置和速度,从而进行更加精准的训练和比赛分析,提高运动表现的水平。

四、无线传感技术在运动中的应用无线传感技术是指通过传感器将生理信号采集并无线传输到监测设备的技术。

这种技术不仅监测方便,而且减少了运动员的束缚感,提高了运动员的舒适度。

例如,通过无线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运动员的体温、血压、呼吸等指标,从而及时了解运动员的身体状况。

无线传感技术的应用在体育健康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总结:在体育健康领域中,运动生理监测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效果和竞技表现具有重要意义。

运动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概要

运动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概要

运动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运动训练生理生化监控的概念运动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就是综合运用生理、生化分析的手段有效地指导运动训练。

运动训练生理生化监控是训练监控的一个部分,它通过对一些代谢和或激素参数的监测来反映运动员机体内在的适应性变化,从而为运动训练的完成提供信息。

1.血尿素尿素是蛋白质和氨基酸分子内氨基的代谢终产物,在肝细胞内经鸟氨酸循环合成后释放入血,称为血尿素。

血尿素经血液循环到肾脏随尿液排出体外。

血尿素水平的高低受肝脏尿素合成、肾脏排泄功能等的影响。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尿素的生成和排泄处于平衡状态,故保持相对恒定。

研究表明,训练使运动员体内蛋白质代谢保持较高的水平,运动还会影响肝脏、肾脏的功能,因此,运动员血尿素安静值常常处于正常范围的偏高水平。

我国优秀运动员晨起血尿素值应在4-7mmol 。

运动引起血尿素水平升高的原因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肌肉中氨基酸氧化分解供能加强,脱下的氨基酸数增多,使氨基在肝脏中代谢产生的尿素增多;受运动的影响,机体的结构蛋白和功能蛋白(肌肉、酶分解加剧,使分解代谢终产物尿素的生成增多;在长时间运动的疲劳发生过程中,肌肉能量平衡被破坏,ATP不能迅速合成时,生成的AMP在肌肉中易脱氨基生成IMP(次黄嚓吟核苷酸,进一步代谢转变为尿素;长时间大强度运动时,肾脏血流供应减少,造成肾功能下降,使尿素的清除能力下降;运动中大量排汗使血液浓缩,这也是运动的血尿素浓度升高的一个原因。

血尿素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经过适应性训练的运动员,机能状态得到提高,代谢上表现为护氮作用增强,使晨起血尿素值降低,并在进行相同运动负荷后,血尿素值增幅下降或血尿素水平恢复加快。

在高原训练开始时,最初7天期间晨起血尿素值较高,但在14天后机体产生适应,血尿素值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较长时间的疲劳积累性训练导致过度训练时,晨起血尿素值升高,但也有研究报道,其变化不明显。

血尿素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研究运动后血尿素升高的幅度及其恢复情况,可作为评定一次训练课运动量和监督训练期过度训练的依据。

生理生化指标监控在足球训练中的应用

生理生化指标监控在足球训练中的应用

生理生化指标监控在足球训练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8-08-20T15:17:09.110Z 来源:《品读》2018年1月下作者:张安然[导读] 生理生化指标的监控在专项运动训练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的应用极大的推动了专项训练科学化进程。

在训练中,常用心率、血乳酸、血红蛋白、肌酸激酶、血尿素、血清睾酮等生理生化指标评估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态,进而监控训练强度和训练量。

(武汉体育学院,湖北武汉)摘要:生理生化指标的监控在专项运动训练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的应用极大的推动了专项训练科学化进程。

在训练中,常用心率、血乳酸、血红蛋白、肌酸激酶、血尿素、血清睾酮等生理生化指标评估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态,进而监控训练强度和训练量。

同时,实时反馈的指标分析结果为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探讨生理生化指标的意义,以及生理生化指标监控在足球训练中的作用。

关键词:生理生化指标;监控;足球训练;应用在竞技体育领域,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比赛成绩是核心要素。

运动员通过训练将身体潜能充分发挥出来,进而改善自身的竞技能力以获得理想的比赛成绩。

近年来,训练理念、训练方法、训练手段的不断创新和发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各类大型比赛不断刷新纪录,高水平运动员之间的竞争难解难分。

这种状况下,对运动员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专项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训练中,无论是经验丰富的教练,还是高水平的运动员,他们很难在训练中控制自己的训练负荷,这种不稳定的自我感知训练很难达到优化竞技能力的目的。

然而,通过生理生化指标监控可以有效解决训练中出现的不可控因素。

1.足球项目的特点足球是风靡全球的一项运动,有着“世界第一运动”的美誉。

该项目是以体能、技能和战术能力为主导的同场对抗的团体项目。

足球项目要求球员在场上不断地做出急停、冲刺、变向和长距离跑动等动作。

一场正规的足球比赛需持续90分钟,分为上半场45分钟和下半场45分钟,若在重要赛事中,比分持平需加赛30分钟。

运动员机能状态监控的研究进展

运动员机能状态监控的研究进展

运动员机能状态监控的研究进展!冯雅丽,陈文鹤(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部,上海200438)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对近年来国内外监控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的方法进行概括,并着重对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方法的各项指标的研究情况作了综述,同时指出各项指标应相互参考,进行综合评定。

关键词:机能状态;血液生物学指标;监控中图分类号:G80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596(2005)04-0087-03Advances in the Research on Monitoring the Athletes ’FunctionsFENG Ya-Ii ,CHEN Wen-he(Graduate Students ’Dept.,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 ,Shanghai200438,China )Abstract :Various methods of monitoring the athIetes ’functions were summarized with documentation ,esp.the various bIood physioIogicaI &biochemicaI guota.It indicated that various guota shouI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syntheticaIIy.Key words :functions ;bIood bioIogicaI guota ;monitoring随着科学技术和竞技体育水平的迅速提高,运动训练的科学化越来越受到重视。

教练员要科学、定量地把握运动员在训练中的运动负荷量和强度,监控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态,这对科学训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运动训练的目的在于通过不断改变运动员机体的机能状态,使之达到与外部行为在更高水平上的适应。

当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态发生飞跃时,运动训练就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相反,如果忽略运动训练与机体机能状态的适应,训练就达不到最佳效果,甚至会对运动员造成危害。

机能指标在足球运动员身体评价中的应用分析

机能指标在足球运动员身体评价中的应用分析

机能指标在足球运动员身体评价中的应用分析摘要:机能指标技术在足球运动员的评价中越来越成熟,机能指标评价的作业就是通过对足球运动员的机能进行综合研究评价。

本文主要通过对足球运动员的机能评价指标研究,希望能够指导足球运动的科学化训练,在训练中注意机能评价指标的运用,通过对足球运动员的生理指标和生化指标进行掌控,寻找正确的训练负荷、运动强度,从而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水平。

关键词:机能指标;足球运动;评价分析本文探析足球运动员在运动中的机能变化规律,将按照科学的组织规划安排训练和竞赛实践活动,提高训练的科学性,减少盲目性,确保将理论联系实际达到训练的最佳状态。

文章通过分析机能指标在运动员身体评价中的应用,正确指导广大足球教练和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进行科学运用。

1、足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特点和能量供给方式足球运动由于其运动的特点,在比赛中时间一般长达90分钟或更长,在足球比赛中,运动员的跑动距离一般在6000米到12000米之间甚至更大。

足球运动员由于在比赛中跑动距离大,总体能量的消耗在2000千卡左右,体重会下降3至5千克[1]。

因此足球比赛具有强对抗、运动持续时间长、运动员心理素质高和强度较大的特点。

由于这些特点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身体的有氧功能系统和无氧功能系统要同时进行。

但是有氧供能能力是其运动的基础,非乳酸无氧功能是其关键,也有较少量的乳酸无氧功能参与供能。

2、生理指标的应用与分析本部分简单分析生理指标在足球运动员身体评价中的应用,为后期论述做好铺垫。

2.1心率应用研究发展科学研究人员通过对足球比赛中运动员的心率变化特点研究发现,其与运动员的能量代谢有密切的关系。

其心率和运动负荷、能量代谢和吸入氧量呈现线性关系。

通过对中外球员的研究表明,运动过程中心率和负荷强度有关,在训练中,心率达到180次每分钟称为大强度训练,150次每分钟左右称为中等强度训练,低于每分钟140次称为小强度训练。

研究表明运动后心率恢复的速度也和身体机能状态和运动量大小强度有关,运动之后心率恢复较快说明机能状态越好,这样可以帮助消除训练疲劳。

2021网球队员生理生化机能的评定与具体运用范文3

2021网球队员生理生化机能的评定与具体运用范文3

2021网球队员生理生化机能的评定与具体运用范文 摘要: 网球运动中, 优秀运动员兼备耐力、爆发力、技术和机能恢复水平。

网球巡回赛的赛制也决定了保持身体机能的优良状态在网球比赛中的重要作用。

国际优秀运动员, 世界排名前50名的运动员为例, 团队中配有营养师、理疗师和教练员。

在训练计划和赛程安排的过程中, 生理机能的评定结果可作为直接有效的参考指标。

此文旨在通过分析运动生理、生化指标, 利用生物学知识实现网球训练的建设性指导;通过参考网球运动员选材的指标数据提出意见和理解, 从而促进网球运动中运动训练与指导、运动训练监控、运动选材等应用学科的发展。

关键词: 网球;生理生化指标; 运动选材; 运动训练; 运动训练与监控; Abstract: Intennis, excellent athletes process endurance, explosive force, skills and good recovery function.The tournament system of tennis tour also determines the important role of maintaining good physical function in tennis competition. Take the world's top 50 athletes for example, the team includes with nutritionists, physical therapists and coaches. In the process of training plan and competition schedule, the evaluation results of physiological skills can be used as a direct and effective reference index. This paper aims at providing constructive guidance for tennis training by analyzing sports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indexes and utilizing biological knowledge. By referring to the index data of tennis players' material selection,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opinions and understandings, 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training and guidance, sports training monitoring, sports materialselection and other applied disciplines in tennis. Keyword: tennis;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indicators; talent selection; sports training; sports training and monitoring; 引言 网球运动项目比赛场次频繁、休赛期短。

2021赛前运动员身体机能生化评定方法与应用范文3

2021赛前运动员身体机能生化评定方法与应用范文3

2021赛前运动员身体机能生化评定方法与应用范文 摘要: 赛前运动员身体机能处于最佳状态是取得良好运动成绩的先决条件。

从运动生化的角度探讨赛前运动员身体机能生化评定的指标选择,重点阐释血睾酮、血红蛋白、血清肌酸激酶、血尿素和尿蛋白指标在运动员赛前身体机能评定中的应用方法,认为其对提高运动成绩、挖掘运动潜力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运动员;赛前; 身体机能; 生化评定; 运动成绩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体现,除了与技术、战术等有关外,与运动员的身体机能水平有密切关系。

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处于最佳状态是取得良好运动成绩的先决条件。

通过对身体机能进行生化评定,可以科学诊断运动员承受运动训练负荷的能力及身体机能状况,以及训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等,进而合理安排和调整训练计划,避免过度疲劳,减少运动损伤,最大限度地提高运动成绩,挖掘人体的运动潜力[1]。

因此,在运动水平愈来愈高、竞争愈来愈激烈的竞技体育大潮下,运用生化指标检测与评定运动员的赛前身体机能状况,对提高运动员的比赛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1、运动员赛前身体机能生化评定样本及指标选择 1.1、测试样本的选择 利用生化指标测试与评定身体机能状态时,测试样本包括肌肉、血液、尿液、汗液、唾液等。

通过赛前测定运动员各种运动场合下血液、尿液、汗液、唾液的某些生化成分,可间接地揭示运动员赛前集训时的能量代谢特点和规律,反映肌肉的能量平衡、内环境酸化、水盐平衡、神经体液调节、组织损伤、免疫机能、营养等状况,全面了解运动员各项身体机能情况。

目前已被训练实践广泛接受和采纳的血糖、血乳酸、血尿素、血红蛋白等血液生化指标,以及简便可行的尿蛋白、尿胆原、尿肌酐等尿液生化指标,可为运动员赛前大运动量训练期间的运动机能、训练负荷、营养状况、疲劳与恢复等提供反馈信息。

由于血液、尿液、汗液、唾液取样方便,无损伤或损伤少,易被运动员接受,且测定简易、快速,便于运动中反复测定。

1.2、测试指标的选择 从赛前运动训练的实际需要来看,可从运动员的机体组织、器官及代谢供能系统对运动负荷的应激和适应情况等方面,判断运动员赛前身体机能状态,以评定运动员赛前氧转运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物质能量代谢及代谢能力、骨骼肌系统及组织损伤的机能状况[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浓度的增加 ,但耐力训练后即刻血睾酮浓度 的变化显
著高于其它两种模式训练后的浓度 ( 适宜的中等强度 训练 、 阻抗训练 )。H Y等观察雄性大鼠连续训练和 t u 2 1 间断性训练后血清睾酮浓度的变化 , 发现负重 3 %的 . 5 自身体重连续游泳 9 mn的持续训练组和每游 1m n 0i 5i 休息 7 i, 6次的间断性训练组大 鼠, mn游 在连续 5周
和催乳素低下 ;2耙细胞受体消耗太大;3 长时间大 () ()
强度的应激反应引起血浆皮质醇升高 , 而继发低睾酮。
收稿 日期 :0 10 —2 修回 日期:0 10 .】 2 1 -10 ; 2 1 -4 1
基金项 目: 邮电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 目( 南京 编号 J030X 5 G 2 1J6 ) 作者简介 : 艳 ( 7 - , 讲师 , 谈 1 4) 9 女, 博士, 研究方向 : 运动生理学。
究中发现 , 机体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之间的平衡关系
能够 影 响足球 运 动员在 赛季 的场 上表 现 ,运 动员 以低
T和高 C参赛 , 会导致赛季运动能力下降[ 5 1 。此结果符 合杨锡让 的观点 , 睾酮的变化与机能状态有很大关系 , 在身体机能状态 良好的情况下 ,血清睾酮水平变化不
第3 3卷 第 3期 2 1 年 6月 01
辽 宁 体 育 科 技
UA 0NI P T S I NC D T CHN O NG S OR C E E AN E OL GY
Vol No3 _ 33 .
J n 2 1 u. 01
运动 员机能状 态 监控 中血液 育部体育科学研究所 , 江苏 南京 204 ) 106
摘 要: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 逻辑分析等方法, 对一些血液生物学指标在运动员机能状态监控 中的作 用和意义进行探讨 。 结果表明, 单一的血液指标在机能状 态监控 中很难说明问题 , 应选择 多种指标进
行 综合 评 定 ; 注意运 动 员的 个体 差异和 项 目特 点 , 并 注重 个体 的纵 向 比较 。 关键 词 : 综合 ; 液 生物 学指标 ; 能状 态监控 血 机 中图分 类 号 : 847 G 0.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07 6 0 (0 )3 0 5— 4 10 — 24 2 1 0— 0 5 0 1
女运动员中, 行车项 目 自 睾酮值最高, 0 7g l。 为 . n/ t 5 m 1
随着放免技术的发展 ,有关运动对睾酮分泌活动
大, 且有体能增强伴随着睾酮量增加的趋势 。 但在过度 训练或机能状态不好时 , 体能则会下降【 q 。
关于适宜 的训练引起血睾酮浓度上升 的机制 , 目 前较为普遍接受的是 :1 ( )运动训练造成体液丢失 , 导 致血液浓缩 ;2 运动训练引起肝血流量减少 , () 血清睾 酮在肝内的清除率降低 ;3运动刺激 肾上腺皮质分泌 () 量增 多 , 清睾 酮合 成量 增加 。 血 长时 间大 强度 运动 引起 血睾酮浓度降低 的原 因可能有 :1黄体生成素不增加 ()
1 血 睾 酮 与运 动
大量研究表 明,运动员机能状态的好坏和某些激
素在血液 中的浓度有明显 的相关性 ,而这些激素的变
化程度又受运动强度 、运动持续时间及机体适应等因 素的影响。 普遍认为安静状态下运动员血清睾酮的水平高于
常人 , 与运 动 员从事 的运动项 目有关 。 且 周丽 丽 (0 2 20 )
值与训练前 比较呈显著下降。G m z o e 认为 T作为一种
类固醇类激素其合成的下降可能是一系列机体疲劳和
心理 紧 张应激 的结 果 re r 对 足球前 锋运 动员 。Kame在
和非前锋运动员赛季运动能力和激素浓度 的变化的研
等对 1 大类 运动项 目 ( 详细 运动项 目 3 个 ) 1 含 2 共 l3 83名 国家 队或 省级 运 动 队 的运 动员 于 调 整 日后 , 取 清晨静脉血测安静时血清睾酮 , 结果发现男运动员 中, 足球 、 排球项 目 睾酮值最高 , 6 7g l 5 2 g l 为 . n/ 和 . n/ ; 6 m 7 m
保持 良 的机能状态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 中充 好 分发挥技术 、 战术的重要保证 。 近年来常用的血液生物
训练后 , 血清睾酮都呈下降状态 , 且持续训练组的血睾 酮在训练后 2 h 4 下降仍很显著[ 3 1 。 纵观上述资料可以看出,运动训练后体 内睾酮浓 度变化不一致 , 一般认为与运 动性质 、 运动强度、 运动 量、 运动持续时间、 运动员的机能状态及睾酮 自身昼夜 节律变化等因素有关。 目 , 前 较为普遍接受的是谢敏豪等提 出的适宜的 训 练使 安静状 态 下血睾 酮升 高或 不 变 。而长 期 大运 动 量训练或过度训练即机能状态不佳时,常常使血睾酮 下降。G m zM r o o e— e n 在对 2 名连续 3 i 6 周格斗训练后 又进行 5 天军事训练的士兵研究后发现 ,其血液 中 T
学 指标 包括血红蛋 白( b 、 H )血尿素氮 ( U )血清肌 BN、 酸激酶 ( K)血清睾酮( )血清皮质醇 ( ) C 、 T、 C 及其 比值
(/ ) , TC 等 但有关综合运用这些血液生物学指标 的研究 却鲜见报道 。本文主要就这些血液生物学指标与机能
状 态监控 的研究现 状做—综 述 , 出一些 个 ^ 并提 的见解 。
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然而 , 从研究结果上来看 , 其分 歧较大。有实验发现 , 运动后睾酮浓度上升 , 也有实验 得到相反 的结果 , 甚至有实验认为 , 运动对血睾酮的分
泌没 有影 响 。
K kls 观 察 了划 船 运 动员 三种 不 同训 练 模 式 oa 等 a 的激 素反 应 ,结 果发 现三 种训 练模 式都 能 引起 血睾 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