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期中检测题.doc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
鼎尚图文制作整理
期中检测题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 (2015年青海)如图1所示,关于近视眼的形成和矫正方法,正确的是()
①②③④
图1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 下列光学仪器中,没有用到凸透镜的是()
A.投影仪
B.照相机
C.近视眼镜
D.显微镜
3. 下列光学仪器或用具用到平面镜的是()
A.潜望镜
B.汽车观后镜
C.太阳灶
D.照相机镜头
4. 能使光线发散的面镜和透镜有()
A.凹面镜、凹透镜
B.凹面镜、凸透镜
C.凸面镜、凹透镜
D.凸面镜、凸透镜
5. 物体在凸透镜前20 cm的地方,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若将物体放在这个凸透
镜前10 cm处,所成的像是()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等大的实像
6. (2015年广东茂名)如图2所示为小明用透镜观察字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2
A.字与透镜的距离小于透镜的焦距
B.此透镜只能成虚像
C.此透镜可以用做近视眼镜
D.此透镜可以用来做照相机的镜头
7. 某凸透镜的焦距是8 cm,物体距凸透镜20 cm,则物体经该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8. 与中学生的体重比较接近的重力是()
A.450 N
B.45 N
C.4.5 N
D.4 500 N
9. (2015年四川遂宁)物体在一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先在大小为F的水平推力作用下匀
速前进了一段距离,接着在方向不变、大小为2F的推力作用下继续前进了相同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整个过程重力对物体做了功
B.前一段距离物体所受合力为零
C.后一段距离物体仍匀速运动
D.前、后两段距离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不相等
10. 冰雪天,为了防止汽车打滑,下列措施哪种是不妥当的()
A.在汽车轮上装链条
B.在汽车行走的路面上撒沙子
C.对汽车行走的路浇水
D.在汽车行走的路面上铺煤灰渣
11. 在生产过程中,工人们为了搬运大型的机器,常常在它的下面垫上一些长金属圆棍,
这样做是为了()
A.机器少移动距离,达到省力的目的
B.使机器运动得快些,以便提高机械效率
C.把滚动摩擦变为滑动摩擦,达到省力的目的
D.把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达到省力的目的
12.(2015年山东淄博)世界杯足球赛牵动着无数球迷的心,下列有关足球运动的说法错误
..的是()
A.守门员踢出的足球,由于惯性能够在空中继续飞行
B.如果所有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在空中飞行的足球将静止
C.用力踢足球时脚会有疼的感觉,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慢慢停下来,是阻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3分)
13. 在电影院偷拍是制作盗版电影惯用的方法。
为此,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反盗版电影的装置,
将装置安装在银幕后面,其发出的红外线通过银幕上的小孔射向观众席上的偷拍摄像机,在感光底片上成倒立、________的_______像,从而形成干扰亮点。
此装置的使用____(选填“不会”或“会”)影响观众的观看。
14. 当幻灯机工作时,物距__________,像距__________物距,得到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实像,要使屏幕上成正立的像,幻灯片必须__________,若要使屏幕上的像大一些,应当使凸透镜与幻灯片的距离__________,同时使屏幕__________透镜,就是把幻灯机移到离屏幕较__________的地方。
15. 由于光路的可逆性,照相的过程正好是放映幻灯片的逆过程,当物距远大于二倍焦距
时,底片上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若要使底片上的像大一些,应当减小__________加大__________,即照相机的镜头应离物体一些,镜头应往__________拉,使镜头与底片的距离__________一些。
16. (2015年四川南充)小东穿旱冰鞋用力推墙,他自己后退,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_____的,力的大小、和作用点均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17. (2015年江苏淮安)如图3所示,将铅笔水平挤压在两手指间,按笔尖的手指较疼,
说明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________(选填“明显”或“不明显”)。
铅笔静止时,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是________(选填“相互作用力”或“平衡力”)。
图3
18. 如图4所示,小华在商场乘电梯上楼。
若以商场的地面为参照物,她是__________的;
若以所站立的台阶为参照物,她是__________的。
图4 图5
19. 如图5所示,轻质小盘通过一根细绳绕过定滑轮与水平桌面上质量为0.5 kg的木块相连,
当小盘内放有重为0.6 N的砝码时,木块静止,这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_N;当小盘内放有重为0.7 N的砝码时,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盘内放上重为0.8 N的砝码时,小盘拖动木块运动,当小盘落在地面上后,木块继续运动,此时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_N。
20.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说出一种简便易行的判断透镜是否为凸透镜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蜡烛在凸透镜左侧距透镜20 cm时,在右侧光屏上得到一倒立等大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cm。
当蜡烛在凸透镜左侧距透镜15 cm时,所成像的性质为__________;像在透镜的__________侧。
(3)把蜡烛从离凸透镜40 cm的地方移到离凸透镜25 cm的地方,像到凸透镜的距离__________,像的大小__________。
(均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4)想用凸透镜观察到一个正立的像,蜡烛应该放在凸透镜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方。
三、作图、简答题(每题8分,共16分)
21. 为了防盗,很多居民在门上装了“猫眼”,使屋内的人能看清屋外的人,而屋外的人不
能看清屋内的人。
“猫眼”实际是什么?
22. (2015年四川南充)如图6,有两束光线射向凸透镜,请完成光路(F为焦点,O为光心)。
图6
四、计算、探究题(23题8分,24题9分,25题10分,共27分)
23. 如图7所示,是用来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
F1F2置,小车在桌面上受到F1与F2的作用。
实验的目:探究当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处于静止或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这两个力有怎样的关系。
实验注意事项:
(1)桌子的表面应该__________并且光滑;图7
(2)实验时,为了保证作用在小车上的两个力方向相同,两边的拉线应该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
(1)按图所示组装器材,左右两侧小盘中未放入砝码时,观察原来静止的小车,在松手后是否__________;
(2)在左右两侧小盘中放入相同的砝码,观察原来静止的小车,在松手后是否_____。
实验结论: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_____,并且_____,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公式中焦距必须用m作单位)。
小明同学想再做凸透镜成像规律24. 已知眼镜的度数=100
f
的实验,可身边没有凸透镜,他只好借用奶奶的500度的老花镜代替。
他用烛焰做实验,在镜片另一侧的光屏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
请问,烛焰应在镜片前的什么位置?
25. 司机朝着山崖以20 m/s的速度行驶,看到前方有丁字形路口,便鸣笛一声以示警告将
要上路的行人或车辆(车速保持不变),经对面山崖的反射4 s后便听到了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求:(1)听到回声时车离山崖有多远?(2)鸣笛时车离山崖有多远?
期中检测题参考答案
1.C解析: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过厚,聚光能力过强,物体经过晶状体后成像在视网膜
之前,近视眼应配戴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进行矫正,故C选项正确。
2. C 解析: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工作的,A不符合题意;照相机是
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工作的,B不符合题意;近视眼镜是利用凹透镜的发散作用工作的,C符合题意;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利用凸透镜来工作的,D不符合题意。
3. A 解析:潜望镜是水面下的潜艇为了观察水面上的情况而制成的一种设备,看到的是
物体的像,要使像与物一致,故只能使用平面镜,因为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等大的像,故A正确;汽车观后镜是为了观察车后的情况,以防止出现交通事故,因此观察到的范围越大越好,凸面镜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像,可以扩大视野,所以汽车观后镜是凸面镜,故B错误;太阳灶是通过反射,将太阳光会聚起来,用以加热物体的,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太阳灶用到了凹面镜,故C错误;照相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利用了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故D错误。
4. C 解析: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选项C正确。
5. B 解析:放在20 cm时,物距介于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可设焦距为f,所
以f<20 cm<2f,10 cm<f<20 cm,现物距为10 cm,所以小于一倍焦距,故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6. AD 解析:由题图可知,看到的字是正立、放大的像,故此透镜为凸透镜,凸透镜成
像时: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选项正确;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的镜头就是依据此原理工作的,故D选项正确;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凸透镜可以成虚像,也可以成实像,故B选项错误;矫正近视眼应该配戴凹透镜做成的眼镜,故C选项错误。
7. C 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该凸透镜的焦距是8 cm,物体距凸透镜20 cm,物体
在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C。
8. A 解析: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50 kg,则其重力G=mg=50 kg×10 N/kg=500 N,
因此与中学生体重接近的是A选项。
9. B 解析: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物体运动的方向一直沿水平方向,重力方向和运动方向
始终垂直,则重力对物体不做功,故A选项错误;前一段距离物体做匀速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故物体受力平衡,所受合力为零,故B选项正确;因为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前、后两段距离中,这两个因素都没变,故前、后两段距离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相等,前一段距离所受合力为零,摩擦力f大小等于推力F大小,后一段距离推力为2F,摩擦力大小仍为f,物体受力不平衡,将做变速运动,故C、D选项错误。
10. C 解析:在汽车轮上装链条、路面上铺煤灰渣、路面上撒沙子,都是在压力一定时,
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汽车车轮和路面的摩擦力,防止打滑,所以选项A、B、D 不符合题意;路面上浇水,水遇冷的路面凝固成冰,使路面更光滑,摩擦力更小,车轮更容易打滑,所以选C项。
11. D 解析:生活中的摩擦通常分为滚动摩擦、滑动摩擦和静摩擦等几种形式。
滑动摩擦
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要减小摩擦力的大小,通常是: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彼此分离或者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等。
工人们为了搬运大型的机器,常常在它的下面垫上一些长金属圆棍,这是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从而大大减小摩擦力,达到省力的目的。
12. B 解析:在空中飞行的足球,如果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足
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B选项说法错误。
13. 缩小实不会解析:由于红外线发射装置距离偷拍摄像机(相当于凸透镜)较远,
这个距离大于凸透镜的2倍焦距,所以在偷拍摄像机感光底片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人的眼睛看不到红外线,所以此装置的使用不会影响观众观看电影。
14. 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倒立放大倒放减小远离远解析:当物
体介于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正是应用此原理制成的,要使屏幕上成正立的像,幻灯片必须倒放,若要使屏幕上的像大一些,则由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应当减小凸透镜与幻灯片的距离,同时增大屏幕和透镜的距离,就是把幻灯机移到离屏幕较远的地方。
15. 倒立缩小物距像距近外远解析:根据照相机的工作原理,镜头就相当于
一个凸透镜,当物距远大于二倍焦距时,在底片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因照相机成像时,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即为像距,随着物距的变化,像距也要变化,即照相机的镜头应离物体近一些,镜头应往外拉,使镜头与底片的距离远一些。
16. 相互方向解析:小东穿着旱冰鞋用力推墙,墙给了小东一个向后的反作用力,所
以小东向后退,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这三个要素均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17. 明显平衡力解析:在两手指所受压力相同的情况下,按笔尖的手指受力面积较小,
可得,按笔尖的手指受到的压力的作用效果明显。
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作用根据p=F
S
在铅笔上而使铅笔静止,因此,它们是一对平衡力。
18. 运动静止解析:以商场的地面为参照物,小华与地面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
所以小华是运动的;以所站立的台阶为参照物,小华与台阶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她是静止的。
19. 0.6 0.7 解析:木块静止时,所受的摩擦力与拉力是平衡力,所以,摩擦力等于拉力,
为0.6 N。
当木块受到0.7 N的拉力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滑动摩擦力为0.7 N,小盘落地,木块仍运动,压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变,故滑动摩擦力不变,仍为0.7 N。
20. (1)用手摸一下,中央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2)10 倒立、放大的实像右
(3)变大变大(4)一倍焦距以内
解析:(1)用手摸一下,中央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2)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测出物距,物距的一半即为焦距,所以焦距为10 cm,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体和像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当蜡烛在凸透镜左
侧距透镜15 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在凸透镜的右侧;(3)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变大,像距变大,蜡烛从离凸透镜40 cm的地方移到离凸透镜25 cm的地方,物距在二倍焦距以外成实像,物距变小,所以像变大,像距变大;
(4)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想用凸透镜观察到一个正立的像,蜡烛必须在一倍焦距以内。
21. “猫眼”是由两块透镜组合而成的,当我们从门内向门外看时,物镜是凹透镜,目镜是
凸透镜,物镜的焦距极短,它将室外的人或物成一缩得很小的正立虚像,此像正好落在目镜的焦距之内,目镜起着放大镜的作用,最后得到一个正立虚像。
22. 如图1所示
图1
解析:对于凸透镜,若入射光线与主光轴平行,则折射光线过焦点,根据光路可逆性,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射出,通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23. 实验注意事项:(1)水平(2)保持在同一直线上
实验步骤:(1)继续静止(2)继续静止
实验结论:相反在一条直线上
解析:实验注意事项:(1)该实验中的两个力是通过小车两边砝码的重力实现的,所以在实验时,为了避免摩擦力的影响,桌面应该是光滑的;为了避免小车自身重力对实验造成的影响,桌子表面应该是水平的。
(2)实验时,为了保证作用在小车上的两个力方向相同,两边的拉线应该保持在同一直线上。
实验步骤:(1)按题图所示组装,左右两挂盘中未放入砝码时,观察原来静止的小车,在松手后是否继续静止来判断两边的盘是否质量相等。
(2)在左右两挂盘中放入相同的砝码,观察原来静止的小车,在松手后是否继续静止来判断小车是否平衡;据此能得出实验结论: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24. 烛焰应在镜片前0.2 m~0.4 m
解析:500度=100
,f=0.2 m,
f
凸透镜成像时,当2f>u>f时,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所以烛焰离镜片0.2 m~0.4 m。
25. (1)听到回声时车离山崖640 m(2)鸣笛时车离山崖720 m
解析:(1)在t=4 s的时间内,车行驶的距离: s1=v1t=20 m/s×4 s=80 m,
声音传播的距离:s2=v2t=340 m/s×4 s=1360 m,设司机鸣笛时车到山崖的距离为
山崖的距离:s′=s−s1=720 m−80 m=640 m。
(2)司机鸣笛时车到山崖的距离s=720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