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及教学反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主要描写了生活在槐乡的孩子们采摘槐米的经过,赞美了槐乡的孩子们纯朴勤俭、吃苦耐劳的品质;虽然采摘槐米是辛苦的,孩子们却从中获得了快乐,他们的童年生活也因此变得丰富而充实。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懂得劳动会给人带来幸福和快乐;体会一些词句的表达效果;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学情分析】
本班共51名同学,男女同学人数相当。

学生已经有了相当大的识字量,基本具备了自学字词的能力。

学生大多能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在阅读中初步体会关键词语、标点符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已有了一些语言的积累,但还是远远不够的。

要将课文中的语言转变为自身所掌握的语言,要做一个积累,教师必须要为学生创设语言训练的契机,通过复述、想象说话、课本剧表演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更多的学生乐于说,敢于说,善于说才是根本。

【教学目标】
1.品味重点词句,感受槐乡的五月给孩子们带来了幸福与快乐,体会槐乡的八月磨练了孩子们勤劳淳朴,热情好客、潇洒豪放的品格。


习他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的精神。

2.了解槐树、槐花、槐米及槐树种子的知识,感受槐乡的风土人情。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槐乡的风土人情及槐乡孩子勤劳淳朴、吃苦耐劳的品格。

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精妙,品析语言的魅力。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叫槐乡,那里每到六七月份,满山遍野的槐树便开了花,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远近的人们都闻得到呢!你们想去看看吗?(出示投影片)槐乡不仅景色美,而且还有一群和你们一样可爱的孩子。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槐乡的孩子》。

2.板书课题
教师板书:槐乡的谁愿意把“孩子”两字大大方方地写在黑板上?
写完后,引导学生进行评价:谁来说说他写得怎么样?
师总结:写字要一笔一画、认认真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写好字。

3.齐读课题,提出问题。

齐读课题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这双眼睛,你想知道什么呢?(槐乡的孩子怎么样?槐乡的孩子在干什么?)
二、新授:
(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要想解决同学们刚才提出来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对,读书。

书中自有黄金屋。

下面,老师先把课文读给你们听听,好吗?2.是不是有什么话要跟老师说呀?
3.自己也来读读吧!请大家打开书本,大声地读课文。

要求:(投影出示)
4.检查:读完后先来读读生字和词语吧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大家看,老师把槐乡孩子的最爱(图片)带到了课堂上,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

你看到了什么?生:……师:书中是怎样写槐树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师:谁来把课文中描写槐树的句子读一读。

学生个别读
减词对比读。

师:女同学一起来读一读。

师:清晨当孩子们推开家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一棵棵槐树;
当他们走在上学的山路上,随着风儿,向他们打招呼的是——;当他们来到运动场,勾住他们的衣角,要求和他们一起游戏的也是——;那么,当他们还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槐树也和他们相伴相依呢?生:……师:是呀!孩子们生活的分分秒秒,时时处处,槐树都相伴左右,此时此刻,槐树在孩子们的眼中心中,仅仅只是一种普普通通
的植物吗?(生答)他已经成了孩子们的——(朋友)。

(板书:朋友)三、亲人
1.那高大挺拔的槐树,那散发着淡淡清香的槐米给孩子们带来了朋友般的温暖,带来了无限的快乐。

不过,除了时时陪伴,槐树给孩子们还带来了快乐,看看课文第二自然段,谁知道了?生:(学费)师:哪句告诉你的?读一读。

师:想想你们的学费是谁给的?
2.小朋友,让我们用朗读来赞美槐乡的美,槐乡孩子的勤劳,好吗?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槐乡的孩子是勤劳的,槐乡的孩子还是()
小朋友都面露难色,怎么办呀?(学生可能会说:想一想、讨论、读书)还是让我们来读读书吧,仔细读读第三自然段,同学们讨论一下。

在书上作上记号,过会儿交流,槐乡的孩子还是()的。

2.生:槐乡的孩子不怕热槐乡的孩子能吃苦
天多热呀,师引读
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在树上不停地叫着“知了,知了。


A生:槐乡的孩子可不怕热,他们背着水葫芦,带着干粮,没等云雀开口歌唱黎明,就已经爬到小山上去了。

B男孩常常是爬到树上,用长长的钩刀一下又一下地削着槐米。

师:(指男生读)(可以加上动作)
动作是怎样的?可以说一说。

(男生齐读)
C师:女孩们,你们在干什么?
生:女孩有的弯腰捡着,两条辫子像蜻蜓的翅膀,上下飞舞着;有的往篮里塞着槐米,头一点一点的,像觅食的小鸭子。

你们读的是两句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如“两条辫子像蜻蜓的翅膀”、“……像觅食的鸭子”)
让我们也展开想像的翅膀,除了课文上描述的、图画上描绘的,他们还会怎么采摘槐米?如果能用上比喻句就更好了。

(玩伴)因为槐树,男孩女孩们团结协作,你削我捡,你捡我削,结成了深厚的……(友谊)这真是一棵棵友谊之树。

3.师:那一棵棵槐树是孩子们的天堂、孩子们的乐园,在树上,在树下,他们还会干什么呢?6、就在这一阵阵欢声笑语中,缕缕炊烟从村中升起,孩子们要回家了,文中有一个词形容他们回家的样子。

(满载而归,出示这个句子)师:究竟载着什么呢?
师:是呀,尽管是在乡村,尽管他们并不富裕,可他们勤劳、他们积极,于是,满载着这些收获,田野里飘起了他们……(快乐的歌声)希望你们每天也能满载而归。

4.师:这是一群怎样的孩子呀?
五、悟情拓展。

1.师:看,槐树本是一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植物,但因为有了一群爱他们的槐乡孩子,这种普通的植物有了无穷的生命力,他不再只是一棵简单的树,而成了孩子们最亲密的朋友、最慈爱的亲人、最好的玩伴。

2.(出示鲜花)这是什么?
师:知道吗,这是母亲节时,一个小朋友送给母亲的节日礼物,那它还仅仅是两朵鲜花吗?
3.师:是呀,当你笑着看花,花也含情;当你笑着看水,水也含笑,看,当你用含情的眼去打量这个世界,用感恩的心去感受这个世界,我们的心中就会充满爱,就能给世界带来更多的快乐。

4.来,小朋友,让我们再美美地读一读课文,感受槐乡的美,感受槐乡孩子的勤劳、朴实吧!
配乐朗读课文
5.课堂练习:
模仿秀
一簇槐米一簇簇槐米
一缕炊烟一缕缕炊烟
()()
我能填
槐乡的孩子离不开槐树,就像()。

女孩有的弯腰捡着,两条辫子像()。

十五的月亮像()。

【作业设计】
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在摘抄本上,但老师更希望你能把它积累在自己的小脑袋里,珍藏在自己的心中。

【教学反思】
《槐乡的孩子》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出槐乡孩子的懂事、吃苦耐劳和以苦为乐的特点,因为是略读课文,所以我就只提了一个问题,槐乡的孩子与我们有什么不同呢?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的读说自已读了课文后的的体会。

学生在回答时,大都抓住了“勤劳的槐乡孩子是不向爸爸妈妈伸手要钱的,他们上学的钱是用槐米换来的.”及槐乡孩子的勤劳,对此学生感受最深,有部分学生说第三段写的槐乡孩子干活时的样子写得很好,当时天很热他们还在干活.我就趁机引导学生朗读体会当时天气的热,又读一读描写干活时的句子,学生体会到孩子们劳动时是很快乐的。

学生已经能够通过读文理解文中的内函,但总结的能力不行,大都是只看到点,看不到面。

反思本节课,虽然课文都是由学生具体读,但都是我直接参与指导方法等,是我一步步引着走的,属于半放半扶。

下次的略读课我打算完全放手,由各学习小组的组长和学生一起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