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福田云顶学校中考化学复习 考点30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跟踪训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30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跟踪训练
C.食物腐烂 D.铁钉生锈
解析冰雪融化属物理变化,纸X燃烧、食物腐烂、铁钉生锈属化学变化。

答案 B
2.(2010揭阳)2010年某某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如图)的主体结构是用国产Q460钢制成的。

下列有关Q460钢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强度高 B.能导电
C.耐腐蚀 D.抗震性好
解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

耐腐蚀属化学性质,强度、导电性、抗震性属物理性质。

答案 C
3.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下列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解析生铁制成铁锅,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只是物质形状的改变;金刚石作装饰品需要研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铜丝作导线,导电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氢气作高能燃料是通过氢气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体现出来的,发生了化学变化。

故选D。

答案 D
4.不能用来判断蜡烛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
A.用白瓷板盖在蜡烛火焰上,在白瓷板上可观察到黑色的粉末状物质
B.变化时发光发热
C.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杯壁上有水珠出现
D.用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解析用白瓷板放在蜡烛火焰上,在白瓷板上可观察到黑色粉末状物质,说明蜡烛不完全燃烧生成了碳;发光、放热是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的现象,但是发光放热并不能说明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例如,电灯通电时也发光放热,但是不属于化学变化;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杯壁上有水珠出现,说明有新物质水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新物质二氧化碳;故选B。

答案 B
5.(2009某某)在鸡蛋清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显红色,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蓝色,由此可知,鸡蛋清的pH值在pH标准比色卡的区域可能是( )
解析无色酚酞试液显红色,紫色石蕊试液显蓝色,说明鸡蛋清显碱性。

答案 D
6.(2010株洲)下图表示的是身边一些物质在常温下的近似pH,有关这些物质的比较和判断正确的是( )
A.柠檬的酸性比橘子弱 B.橘子汁显碱性
C.草木灰水的碱性最强 D.萝卜显中性
解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7时,随着pH的减小酸性增强;当溶液的pH>7时,随着pH的升高碱性增强。

答案 C
7.(2009某某)小明用50℃的水泡了一杯蔗糖水,充分搅拌后,发现杯子底部还有部分蔗糖不能溶解。

已知蔗糖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下列能使杯底的蔗糖继续溶解的方法是( )
A.把蔗糖水放入冰箱 B.给蔗糖水加热
C.往蔗糖水里继续加蔗糖 D.把蔗糖水放在通风处
解析蔗糖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意味着在等量溶液的条件下升高温度能溶解更多的蔗糖,故可以采用加热的方法使未溶解的蔗糖继续溶解;也可以加入更多的溶剂来溶解未溶解的蔗糖。

故选B。

答案 B
8.(2010某某)25℃时向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固体,则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此过程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
解析不饱和KNO3溶液中含有一定量的溶质硝酸钾,故A选项错误;向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固体时,硝酸钾能够继续溶解,直到达到饱和状态,故B
选项错误;向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固体时,硝酸钾能够继续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不再溶解,故C选项正确;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硝酸钾不能无限溶解,故D选项错误。

答案 C
9.t℃时,有两瓶硝酸钾溶液,—瓶是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另一瓶是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

下列实验操作中,无法区分这两种溶液的是( ) A.各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荡
B.各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振荡
C.降低温度
D.t℃时蒸发少量水
解析各加入少量水振荡,没有现象;向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振荡,晶体不溶解,故B项可区分开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在降低
温度时会有晶体析出,故C项可以区分开;恒温下,分别蒸发少量水,饱和溶液会有晶体析出,故D项也能区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故答案选A。

答案 A
10.如图为氯化钠、纯碱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1)纯碱属于________(填“酸”、“碱”或“盐”)。

当温度为10℃时,纯碱的溶解度为________;
(2)当温度____________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纯碱的溶解度;
(3)生活在盐湖附近的人们习惯“夏天晒盐,冬天捞碱”,就是利用不同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同的科学原理。

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________(填“大”或“不大”,下同),由于夏天气温高,水分蒸发快,氯化钠易结晶析出,轻而易举地实现了“夏天晒盐”;“冬天捞碱”是利用冬天温度低的条件和纯碱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
________,使碳酸钠结晶析出。

答案(1)盐;10克(2)大于30℃(3)不大;大
11.(2011滨州)化学中常用下列词语描述物质的性质:可燃性,吸水性,溶解性,酸碱性。

(1)浓硫酸常用作干燥剂是因为它具有________。

(2)氢气作为燃料是因为它具有__________。

(3)石蕊和酚酞可用来检查溶液的__________。

(4)能否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是根据气体的__________。

答案(1)吸水性(2)可燃性(3)酸碱性(4)溶解性
12.小雪在实验室做酸和碱与指示剂反应的实验,所用试剂如图所示,实验后把废液集中倒入废液缸中。

(1)废液呈红色,说明废液显________性;
(2)写出废液中所含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答案(1)酸(2)NaCl、CaCl2、HCl
(B组)
13.向20℃的饱和澄清石灰水(甲溶液)中投入适量的氧化钙粉末,充分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溶液温度冷却到20℃时,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溶液温度冷却到20℃时,溶质质量分数比甲溶液大
C.溶液温度冷却到20℃时,溶液质量比甲溶液小
D.溶液温度冷却到20℃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和甲溶液的相等
解析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使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故A正确;溶液温度未冷却到20℃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小于20℃的溶解度,故溶质质量分数比甲溶液小,故B错误;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消耗了饱和溶液中的溶剂,使部分氢氧化钙析出,导致溶液质量减小,故C正确;溶液温度恢复到20℃时,仍为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同温下同种溶质在同种溶解中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故D正确。

综上故选B。

答案 B
14.20℃时,NaCl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实验序号水的质量(g) 加入NaCl的质量(g) 溶液的质量(g)
①10 2 12
②10 3 13
③10 4
④10 5
A.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B.②中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C.③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20℃时10g水最多能溶解4gNaCl
解析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
12
×100%=16.7%,故A错误;根据第三次
实验可推出10g水中加入3g氯化钠并没饱和,还能继续溶解,故B错误;根据③④实
验可知溶液都已经饱和,10g水中只溶了氯化钠,所以质量分数都是:3.6 g
13.6 g
×100%,所以质量分数相等,故C正确;根据第三次实验可推出20℃时10g水最多能溶的质量为,故D错误。

综上故选C。

答案 C
15.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发现a溶液有晶体析出,b溶液没有明显现象。

再向b溶液加入少许b晶体,晶体消失。

则下图中能正确表示a、b两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是( )
解析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发现a溶液有晶体析出,b溶液没有明显现象,说明a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再向b溶液加入少许b晶体,晶体消失,说明b溶液升温后变为不饱和溶液,故b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分析各图,C符合题意。

答案 C
16.根据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10℃时KNO3的溶解度________NaCl的溶解度(填“>”、“<”或“=”)。

(2)t℃时,将mgKNO3、ngNaCl分别溶解在20mL水中恰好饱和,则m________n(填“>”、“<”或“=”)。

答案(1)< (2)=
17.五氯酚钠是一种水处理的杀菌灭藻剂,某五氯酚钠产品的说明书如下:
五氯酚钠
化学式:C6Cl5ONa
物化性质:本品为白色或淡黄色针状结晶,熔点190℃。

易溶于水、乙醇、甲醇、丙酮,微溶于四氯化碳和二硫化碳。

水溶液呈碱性,加酸酸化至pH为6.8~6.6时,全部转化为五氯酚而析出,受日光照射时易分解,干燥时性质稳定,有特殊气味。

技术指标:……
产品应用:……
请就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向五氯酚钠水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显________色;
(2)五氯酚钠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
(3)加酸酸化至pH为6.8~6.6时,发生________(“化学”或“物理”)变化。

答案(1)红(2)氯元素(3)化学
18.(2010某某)有些金属的氢氧化物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物理性质却有所不同,如Ca(OH)2,Ba(OH)2的溶解度就存在一定的差异,如下表所示:
温度/℃
0 40 80
溶解度/g
Ca(OH)2
Ba(OH)2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表示Ca(OH)2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_(填“A”或“B”)。

(2)如果要将Ca(OH)2的不饱和溶液转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举一种)。

(3)现有常温时含Ca(OH)2、Ba(OH)2两种溶质的某饱和溶液,若要得到较纯净的Ba(OH)2溶液,采取的物理方法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B (2)升高温度(或恒温蒸发溶剂、加溶质、加氢氧化钙、加熟石灰、加消石灰、加Ca(OH)2,加生石灰、加CaO等(3)加热后趁热过滤(或升高温度后立即过滤);降温结晶、过滤,再将晶体溶于蒸
wor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