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情感体验的渗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情感体验的渗
透
摘要:音乐是现代艺术的重要呈现形式,它以优美回旋的律动将丰富的情感
价值进行传递,是促进学生情感交流、促使其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学科。
新课程
的改革也要求高中院校在进行音乐学科的教育时不能仅传授乐理知识,而应更多
地将情感融汇到其中,让学生在学习中丰富情感体验,从而获得综合性的发展。
本文以此为出发点,通过分析当代高中音乐欣赏教学的难点,引出高中音乐欣赏
教学中的情感渗透作用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高中教育;音乐品鉴;情感教育
音乐是人类的精神慰籍,是寄托内心情感的主要载体。
现代的高中音乐教学
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欣赏能力。
新课改的推进也让更多的教育者认识到
了全面教育的重要性,音乐学科的教育不再呈现边缘化的状态,它作为非学科类
素质教育的一种,用音乐承担着学生们的情感寄托,学生在进行音乐欣赏的同时
能有效缓解繁重的课业负担带来的压力。
但高中音乐欣赏教学工作的推进并没有
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1.
高中音乐欣赏教学的难点
(一)复杂的教学设计要素
高中的音乐课程教学设计所需考量到的要素很多,对于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对于课题的主旨挖掘、对于教材内容的深层分析、对于教学目标的明确认识以及
教学过程和作业的合理设计都是必不可少的,这就使得高中音乐教师在进行音乐
欣赏课程设计环节时的任务十分繁重,一旦有某方面考虑不当便会给课程的正常
推进制造很多阻碍。
(二)不具备统一性的受教群体
高中音乐教师的音乐欣赏教学是针对全部学生的,但对于班级教学而言,组
成班级的群体是多样化的、不具备统一性的,各个学生的品鉴能力及音乐审美取
向都是不一样的,教师在进行音乐欣赏教学时应如何针对学生的不同特性进行协
调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且高中阶段的学生对于彰显个性的需求是迫切的,并不会
像低龄段的学生一样教师说什么就是什么、教师让学什么就学什么,如果高中教
师在推进音乐欣赏教学时无法采取正确的措施处理这一问题,就会使得学生对课
堂教学提不起兴趣,甚至对于教师的教学水平产生质疑。
二、高中音乐欣赏教学情感体验渗透作用分析
1.
促进情感宣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阶段的学生处在一个较为敏感的生长期,极易收到周边环境的影响。
且
过重的课业压力给他们的身心发展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响。
而音乐作为一种重要
的艺术表现形式,本身就具备舒缓压力、承载情感寄托的功效。
如果教师在进行
音乐欣赏教学时将情感体验融入其中,则能够很大程度地带动学生进行情感的宣泄,在学习的过程中将自己的压力释放出来,避免繁重的学习负担长期积压在学
生身上给其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认为,音乐艺术的教学并不
是指简单地对某一对象进行模仿,而是让音乐作品去唤醒我们内心深处初次面对
事物时带来的情感体现。
音乐能够以其自身去感染周围人的情绪,当今社会物质
文明的丰富也使得人们更加关注情感价值的追求。
将情感体验融入高中音乐欣赏
教学不仅可以缓解学生课业压力,还能使得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共鸣,培养学生对
音乐学科的热爱,通过真挚的情感交流引发学生对人生的感悟。
(二)增进对音乐的直观感受,提升审美能力
将情感体验融入音乐教学的重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正确面对人生,促进自身
审美能力的提升。
作为一种复杂的文化修养,审美品鉴力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多关注情感体验的融入,让学生通过感悟音乐的魅力
对自己的学习及生活态度进行重新审视,建立完善的自我意识。
教师在进行课堂
教学时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艺术作品的情感价值分析,带动学生了解歌曲作者所想要传递出来的情感价值,使其对于音乐作品的感受更为直观化,从而使得其审美能力得到持续提升。
(三)通过无形的感染促进健全人格的养成
音乐是以声音作为媒介进行传播的,融入了大量情感体验的音乐课堂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帮助其学习音乐作品背后的优秀价值观,为学生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
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应积极导入正面的价值情感,帮助学生摆脱负面情绪的困扰,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学生内心深处的思想往往是家长及教师难以逾越的鸿沟,富含丰富情感价值的音乐教育能帮助学生打开内心的世界,增加对社会生活的正确认识,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三、应用策略分析
1.
教学设计应以学生兴趣特征为主导
现代高中教育应一改传统的教学理念,将教学活动的重心转移到学生上来。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并未形成对学生情感需求及价值取向的了解,在教学活动中融入情感体验时也是根据教师自己的笼统印象进行选择的,学生在接受教导时由于缺失情感的共鸣,无法体会音乐带给他们的治愈作用,更无法体会音乐的内在情感。
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前应形成对学生的充分认识,选取一些贴切学生生活的歌曲,并在课程的改进方面多听取学生的意见。
教师与学生之间普遍存在着较大的年龄差,在歌曲的选择倾向上也存在着很大差异,教师可在课前让班委就学生喜欢的歌手及歌曲名进行搜集,然后与课程需求相结合,选取既符合教学要求又迎合学生兴趣的教学内容。
(二)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共鸣
高中阶段的学生情感极为细腻丰富,他们大多已经懂得了一些人情事故,但为人处事的道理还并未完全掌握。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的情感共鸣,通过对音乐作品的鉴赏,让学生在提高音乐品鉴能力的同时促进精神素养的提升。
以莫扎特的作品《土耳其进行曲》为例,教师可在课前要求学生分组进行关于这
首歌的创作背景等内容的搜集,提前了解莫扎特的性格特征。
当学生仔细查阅资
料后就会发现,莫扎特在面对重重压力的情况下仍始终秉持着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从来没有被困难打倒。
这时便会激起学生的共鸣,在面对巨大的学习压力时
懂得如何放松,不被困难打倒、做情绪的主人。
(三)音乐的选择应富有科学性
将情感内容融入音乐教学中是推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是帮助学生理解
音乐深层含义的重要要素。
教师在进行音乐欣赏教学时所选择的作品要能对学生
的身心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不可盲目进行选择。
音乐能感染学生的情绪,教师
要在课业学习的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的歌曲来引导学生产生正确的情感共鸣。
如当
学期刚开始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时,教师应选择节奏欢快的歌曲使学生受到感染,点燃活力,激发学习的动力,《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当学
期末端学生面临考试压力十分烦躁时,教师应选择舒缓的歌曲来帮助学生平静心情,正确应对烦恼。
结语
情感体验式的音乐欣赏教学是促进高中音乐学科的教育目标完美落实的有效
举措。
教育者们应充分认识到当前高中阶段音乐欣赏教学工作开展的难点所在,
明确情感体验式教学模式的作用,并采取科学的方式将其运用到日常教学中去,
让音乐在赋予学生无穷魅力的同时赋予学生无穷的力量,帮助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
陈芳芳.浅析情感体验渗透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的作用[J].考试周
刊,2021(18):153-154.
2.
孙毓.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的创新策略研究[J].北方音乐,2019,39(21):161-162.
3.
史令慧. 基于音乐审美心理学的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20.
4.
江娜.谈“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高中音乐欣赏教学及实践[J].考试周
刊,2019(95):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