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脊柱与健康的关系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颈椎:C5
对应身体部位和区域:声带,腺体,咽喉
可能产生的疾病:咽喉炎,声音嘶哑,咽喉疼痛炎,眩晕,视力 下降,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上臂痛或下肢瘫软,过敏性鼻炎, 神经衰弱. 第六颈椎:C6 对应身体部位和区域:颈部肌肉,肩,扁桃体 可能产生的疾病:上肢疼痛,慢性咳嗽,肩颈疼痛,心律失常. 第七颈椎:C7 对应的身体部位和区域:甲状腺,肩关节,肘关节。
外形:
前面观: 椎体自上而下渐加宽,第2骶椎最宽,与椎体的负重有关。自骶骨耳状面以 下,重力传至下肢骨,体积渐缩小。
后面观 椎骨棘突连贯成纵嵴,位于背部正中线。颈椎棘突短而分叉,近水平位。胸椎棘突细长, 斜后下方。呈叠瓦状排列;腰椎棘突呈板状水平向后。
侧面观 可见颈、胸、腰、骶四个生理性弯曲,颈和腰曲凸向前,胸和骶曲凸向后。 在正常情况下,脊柱有4个弯曲,从侧面看呈S形,即颈椎前凸、胸椎后凸、腰椎前凸和 骶椎后凸。长期姿势不正和某些疾病(如胸椎结核、类湿性脊柱炎等)可使脊柱形成异常 弯曲,如驼背。
活动度:
正常人脊柱有一定的活动度,但各部位活动度不 同,颈、腰段活动度较大,胸段活动度极小,骶 段几乎无活动性。一般情况下颈段可前屈、后伸 各35°~45°,左右侧弯各45°,旋转60°~80°。 腰段在臀部固定的条件下可前屈75°~90°,后 伸30°,左右侧弯各30°~35°,旋转30°~35°。 检查时医师固定患者肩部,嘱被检者做前弓、后 仰、侧弯、旋转等运动;检查胸椎活动度可先固 定骨盆再旋转肩部,注意观察有无异常改变。
功能: 脊柱为人体的中轴骨骼,是身体的支柱,有负重、减震、保护和运动等功能.
支持和保护功能: 人体直立时,重心在上部通过齿突,至骨盆则位于第2骶椎前左方约7cm处,相当于髋关节额状轴平 面的后方,膝、踝关节的前方。脊柱上端承托头颅,胸部与肋骨结成胸廓。上肢借助肱骨、锁骨和 胸骨以及肌肉与脊柱相连,下肢借骨盆与脊柱相连。上下肢的各种活动,均通过脊柱调节,保持身 体平衡。脊柱的四个生理弯曲,使脊柱如同一个弹簧,能增加缓冲震荡的能力,加强姿势的稳定性, 椎间盘也可吸收震荡,在剧烈运动或跳跃时,可防止颅骨、大脑受损伤,脊柱与肋、胸骨和髋骨分 别组成胸廓和骨盆,对保护胸腔和盆腔脏器起到重要作用。
脊柱的前面由椎体堆积而成,其前与胸腹内脏邻近,非但保护脏器本身,同 时尚保护至脏器的神经、血管,其间仅隔有一层较薄的疏松组织。椎体破坏 时,在颈部,脓液可聚集于咽后,或沿颈部下降至锁骨下窝,亦可沿臂丛至 腋窝;在胸部可沿肋间神经至胸壁,亦可波及纵隔;在腰部可沿腰大肌筋膜 下降,形成腰大肌脓肿,可流注至腹股沟下方,亦可绕过股骨小转子至臀部。
脊椎与人体器官的关系:
第一颈椎:C1 对应身体部位和区域:头部血液供应,脑垂体,头皮,大脑,脸部骨骼,内耳及中耳, 交感神经系统。 可能产生的症状:头痛,神经质,失眠,头部发冷,高血压,健忘,慢性疲劳症,眩晕,偏头痛,眼花, 面瘫,低热。 第二颈椎:C2 对应身体部位和区域:双耳,视神经,听觉神经,额窦,乳突,舌,前额。 可能产生 的症状:额窦炎,过敏,耳鸣,耳周边疼痛,眩晕,视力下降,斜视,耳聋,偏头痛, 胸闷,心动过速,排尿异常,高血压,失眠。 第三颈椎:C3 对应身体部位和区域:脸颊,外耳,面部骨骼,牙,三叉神经 可能产生的疾病:三叉 神经痛,神经炎,座疮,粉刺,湿疹,咽喉异物感,胸闷,颈痛,牙痛,甲亢。 第四颈椎:C4 对应身体部位和区域:鼻,唇,嘴,咽 可能产生的疾病:流鼻涕,失聪扁桃体肿大,咽 喉异物感,胸闷,肩痛,牙痛,打嗝,甲亢,耳聋。
二、脊椎与人体器经系统的一部分,在椎 管里面,上端连接延髓,两旁发出成对的神经, 分布到四肢、体壁和内脏。脊髓的内部有一个 H形(蝴蝶型)灰质区,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 在灰质区周围为白质区,主要由有髓神经纤维 组成。脊髓是许多简单反射的中枢。
脊神经 :
脊神经连接于脊髓,分布在躯干、腹侧 面和四肢的肌肉中,主管颈部以下的感觉 和运动。脊神经由脊髓发出,主要支配身 体和四肢的感觉、运动和反射。
脊柱与健康的关系
陈敬川 :
一、脊柱的解剖基 础知识
脊柱:
人类脊柱由33块椎骨(颈椎7块,胸椎12 块,腰椎5块,骶骨、尾骨共9块)借韧带、 关节及椎间盘连接而成。脊柱上端承托颅 骨,下联髋骨,中附肋骨,并作为胸廓、 腹腔和盆腔的后壁。脊柱具有支持躯干、 保护内脏、保护脊髓和进行运动的功能。 脊柱内部自上而下形成一条纵行的脊管, 内有脊髓(注:脊柱不等于脊椎或脊椎骨, 脊柱是由N块脊椎组成的)。
运动功能 脊柱除支持和保护功能外,有灵活的运动功能。虽然在相邻两椎骨间运动范围很小,但多数椎骨间 的运动累计在一起,就可进行较大幅度的运动,其运动方式包括屈伸、侧屈、旋转和环转等项。脊 柱各段的运动度不同,这与椎间盘的厚度、椎间关节的方向等制约因素有关。骶部完全不动,胸部 运动很少,颈部和腰部则比较灵活。人在立正姿势时,通过身体所引的垂直重力线经过颈椎体的后 方,在第7颈椎和第1胸椎处通过椎体,经胸椎之前下降,再于胸腰结合部越过椎体,经腰椎后方并 穿过第4腰椎至骶骨岬再经骶骨前方、骶髂关节而传至下肢。脊柱的弯曲,特别是颈曲与腰曲,随 重力的变化而改变其曲度。
脊柱的后面由各椎骨的椎弓、椎板、横突及棘突组成。彼此借韧带互相联系, 其浅面仅覆盖肌肉,比较接近体表,易于扪触。脊柱后部的病变易穿破皮肤。
在脊柱前后两面之间为椎管,内藏脊髓,其周围骨性结构如椎体、椎弓、椎 板,因骨折或其他病变而侵入椎管时,即可引起脊髓压迫症,甚至仅小量出 血及肉芽组织即可引起截瘫。
结构:
脊柱由26块脊椎骨合成,即24块椎骨(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 骨1块、尾骨1块,由于骶骨系由5块,尾骨由4块组成,正常脊柱也可以由33 块组成。(如图:脊柱侧面||脊柱后面) 这样众多的脊椎骨,由于周围有坚强的韧带 [1] 相连系,能维持相当稳定, 又因彼此之间有椎骨间关节相连,具有相当程度的活动,每个椎骨的活动范 围虽然很少,但如全部一起活动,范围就增加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