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阅读系列《病毒选文》(word版有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中考语文阅读训练——病毒选文2
阅读下列以“认识病毒•健康生活”为主题的材料,完成14-18题。
(15分)
【材料一】
病毒(virus)是由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构成的非细胞形态,靠寄生生活的介于生命体及非生命体之间的有机物种,它进入细胞后表现出的DNA复制是生命体的特征,而离开细胞后它只是一个没有生命的结晶体。
大多数病毒的直径在10—300纳米,一些丝状病毒的长度可达1400纳米,但其宽度却只有约80纳米。
大多数的病毒无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而扫描或透射电子显微镜是观察病毒颗粒的主要工具。
当一个病毒准备入侵宿主细胞时,需要以下六个步骤完成其增殖活动,分别是吸附、侵入、脱壳、生物合成、組装和释放。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材料二】
新型冠状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人际间呼吸道飞
沫或密切接触传播。
实验表明,结膜是新冠病毒传播的一个门户,鼻泪系统则充当了将病毒从眼部运送到呼吸器官的桥梁。
新型冠状病毒主要侵犯肺泡上皮细胞,与ACE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相互作用,导致病人出现呼吸系统症状。
当患者合并心血管系统基础疾病时,症状通常较重。
新型冠状病毒导致心肌急性损伤和心血管系统的慢性损害,并且对于合并基础心脏疾病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如果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往往病情急剧加重,导致死亡。
(选自《中国健康网》,有删改)
【材料三】
人的身心是一个整合系统,人的健康状况受到生理因素与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在疫情扩散快的情况下,人们有一定的紧张情绪在所难免,适度紧张也能激发人的自我保护,但过于紧张,反而会影响免疫。
在个体层面,身体感染了病毒,当然需要对症的药物治疗。
良好的心态,可以使身体机能处于良好的状态,促进药物发挥好作用。
因此,健康心态是抗击疫情的“心理口罩”,在戴口罩、勤洗手的时候,也要戴好“心理口罩”。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材料四】
很多病毒的传播,是人吃野生动物引起的。
尽管医学早已确认,野味通常携带大量寄生虫甚至病毒,而普通的肉食加工又难以消除,但是,总有人趋之若鹜。
在那张刺眼的野味价目表后,隐现的是一条猎捕、运输、销售、加工野味的“灰色产业链”。
病毒,往往就在这条链上流动,并传播到人群中。
(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材料五】
截至目前,各个常用的移动支付软件与大部分地区都推出了适用于不同人群的健康码。
申报健康码时,使用人员需先进行个人信息填报,上传近14天内行动轨迹,经过审核发放对应的二维码。
填报相关信息后所获健康码会分成绿、黄、红三个颜色,用来表示使用者出行风险,通过颜色可即时辨别使用者当前的健康状况,为疫情监控提供最有效的支持。
(选自《澎湃新闻》)
14.【材料一】从哪几个角度介绍了病毒?(3分)15.【材料二】中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新型冠状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人际间呼吸道飞沫或密切接触传播。
16.下面对【材料一】至【材料四】内容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大多数的病毒要依靠扫描或透射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B.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病人会出现呼吸系统症状,甚至可致人体心血管系统损伤。
C.过度紧张的情绪能够激发人的自我保护,从而提高人体免疫力,也有利于药物的吸收。
D.猎捕、食用野生动物是病毒传播的途径之一。
17.阅读【材料五】概括一下什么是健康码。
(3分)18.班级计划召开以“认识病毒•健康生活”为主题的班会,请你结合上述材料,给同学们提出几点健康生活的建议。
(至少回答四点)(4分)
说明文阅读(9分)
口罩:隔离病毒的“武器”
①1910年冬,肺鼠疫从俄国贝加尔湖地区沿中东铁路传入我国,以哈尔滨为中心迅速蔓延开来,短短4个月就扩散到5省6市,死亡人数达6万多人,仅哈尔滨市就有5272人丧
生。
剑桥大学医学博士伍连德临危受命,他切断了传播途径,给病人提供有针对性的治疗,不到4个月时间就战胜了这场灾难。
②同时,伍连德还设计发明了用棉纱做成的简易口罩。
③设计之初,伍连德曾将口罩的绑带设计成两端各三条:上方两条沿耳上方系在脑后,中间的沿耳下系在颈后,下方的则向上系在头顶。
为使用方便,不久后他将绑带简化成两对,而防护作用依旧。
这样一款自制口罩,简单易戴,价格低廉,被称为“伍氏口罩”。
④口罩变成公众常备物品,则伴随着一场“史上最可怕的传染病”。
⑤1918年3月,流感在美国爆发。
由于150万美军被陆续派往欧洲参战,流感病毒以惊人的速度席卷了欧洲大陆,并造成全世界空前的灾难。
一年多的时间里,这次流感共造成了世界5000万至1亿人死亡。
⑥这种传染病被称为“西班牙流感”,其实疫源地并不在西班牙,而是因为当时该国是中立国,未对疫情信息进行封锁,所以很多消息都来自西班牙。
西斑牙流感传播的后期,人们才普遍意识到防疫的重要性。
口罩成为预防流感的重要工具。
普通平民被要求戴上口罩。
虽然只是简易款,以今天的
防护标准来看,其抵御病毒侵袭的效果并不怎么样。
但不可否认,口罩已变成全民用品。
⑦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口罩继续发挥着更多防护作用。
⑧1952年12月,持续了多天的严重空气污染造成英国伦敦上万人死亡,口罩成为在雾都生存的必需品。
制作口罩的材料也在对抗污染的过程中不断进化。
各国陆续颁布了职业健康法,通过各种措施推动现代口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
⑨如今,口罩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一个年产值超百亿元的成熟产业,贴合度、过滤效果和舒适性均在不断改善提升。
近年来,口罩的技术含量逐渐增加,除了医用外科口罩,防尘、防花粉、防雾霾,甚至防紫外线、带清凉感等个性化品类也不断面市。
(选自《北京日报》,有删改)
19.下列选项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2分)A.“伍氏口罩”由医学博士伍连德设计,简单易戴,价格低廉,在抗击肺鼠疫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B.“西班牙流感”因为疫源地在西班牙而得名,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共造成全世界5000万至1亿人死亡。
C.“史上最可怕的传染病”使口罩变成了公众常备物品。
D.口罩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一个年产值巨大的成熟产业,贴合度、过滤效果和舒适性均在不断改善提升。
20.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5分)
(1)第⑤段中的划线句运用了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
(2分)
(2)下面句中加点词语能否删去?请分析原因。
(3分)
这场瘟疫从俄国贝加尔湖地区沿中东铁路传入我国,以哈尔滨为中心迅速蔓延开来,短短4个月就扩散到5省6市,死亡人数达6万多人,仅哈尔滨市就有5272人丧生。
21.文章写了口罩的发展史,其中促进口罩发展的事件有哪些?请写出两大事件。
(2分)
答案:
19.B【解析】从第6自然段中可以看出“西班牙流感”的发源地不在西班牙。
20.(1)列数字流感病毒以惊人的速度传播,造成全世界空前的灾难。
(意思相近即可)
(2)不能删去。
“短短”一词强调了时间很短,表明肺鼠疫传播迅速,若删去则不能表达这种意思,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1.肺鼠疫;英国伦敦的严重空气污染事件;“西班牙流感”事件。
(任答两点即可)
【答案】
14.病毒是非细胞形态;病毒体积微小;病毒入侵细胞步骤。
15.不能删掉,“主要”表示新冠病毒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渠道进行传播,表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16.C
17.健康码是使用人员通过上传个人信息和行动轨迹申请用来表示使用者出行风险,可通过绿、黄、红三种颜色辨别使用者当前的健康状况的二维码。
18.禁食野生动物;保持心情愉悦;平时坚持运动;注意膳食的平衡。
【解析】
【1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概括。
根据材料一中的“病毒是由一个核酸分子与蛋白质构成的非细胞形态”可知,病毒是非细胞形态;通过对病毒直径的介绍和“大多数的病毒无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病毒体积非常微小;最后一句“当一个病毒准备入侵宿主细胞时,需要以下六个步骤完成其增殖活动”介绍了病毒入侵宿主细胞的步
骤。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语言。
“主要”表示绝大多数,说明新冠病毒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在人群中传播,删去后意思变成了只通过人际间呼吸道飞沫或密切接触传播,就太绝对化了,与事实不符,不能够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16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
根据材料三中的“适度紧张也能激发人的自我保护,但过于紧张,反而会影响免疫”可知,过度紧张会影响免疫功能,故选项“过度紧张的情绪能够激发人的自我保护,从而提高人体免疫力”说法错误;故选C。
【17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提取。
根据“申报健康码时,使用人员需先进行个人信息填报,上传近14天内行动轨迹,经过审核发放对应的二维码”可知,健康码需要先进行信息填报才能申报;由“报相关信息后所获健康码会分成绿、黄、红三个颜色,用来表示使用者出行风险,通过颜色可即时辨别使用者当前的健康状况”可知,健康码有三种颜色,代表不同的健康状况,能够用来表示使用者的出行风险和健康状况。
概括回答即可。
【18题详解】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
解答时可通过材料信息,结合生活常识
提出建议。
示例:禁烟、戒酒、合理规范的作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