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网球发展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网球发展史
虽然网球从一开始就有比赛的性质存在,但是现代网球之迅速发展与广受重视,尤其在美国,有一个关键因素,即1968年ILTF(ITF前身)国际草地网球总会(International Lawn Tennis Federation)决定开放温布顿及其他比赛,同时给职业及业余选手参加,也因而开启了现代网球的新纪元。
在1968年以前网球只能称为业余比赛。
对网球来说可能休闲比竞技的成份多,从1968年以后职业网球运动得以迅速扩展,ATP男子职业网球协会(Association of Tennis Professional)及USPTA美国职业网球教练协会(United States Professional Tennis Association)现今的存在就是最好的明证。
网球运动最早的照片
ATP成立于1972年当时只有43位会员,形单势孤,如今有超过上千位会员,于世界网坛举足轻重。
而USPTA成立于1927年,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会员几乎只局限于美国东部地区,而且也无需经过任何认证程序,直到1969年以后会员申请必须通过严格的球技及教学测试始得入会,如今会员超过12,500人遍及全球。
20世纪70年代这两个协会也会考虑合并,但是经过投票表决还是维持分开为两个组织。
USPTA服务职业网球教练为主,ATP服务职业选手。
至于为何在1968年以前ATP和USPTA未能成立?为何网球始终只是业余运动直到1968年?为何随着ATP和USPTA的成立网球运动得以蓬勃发展?以下将依所能取得的资料,为网
球的起源和历史来做一番回顾,尤其注重在文化和经济的影响,至少应可解答部分的缘由。
网球运动之起源事实上已难以考据,然而大多数历史学家都认同。
最早可追溯至十三世纪法国贵族出现的一种称为 "Le Jeu de Paume"的游戏,Le Jeu de Paume 及英语The game of the palm(手掌的游戏),是一种在室内进行的击球游戏,最初是以手掌击球但很快的就被球拍所取代。
这项游戏直到十七世纪初法国巴黎有了数以百计的球场后才逐渐普遍流行,不过由于快速的成长也造成赌博的介入。
使得Le Jeu de Paume被禁止于公共场所,只局限于贵族。
不过经由不断的演进,今天我们熟知的网球(Court Tennis当时法国对网球运动的称呼),Le Jeu de Paume可说是其始祖.
Court Tennis 贵族的运动
大概在十六世纪末期,这项运动经由法国和英国皇家的通婚而传到了英国,而由于从十三、十四和十五世纪以来,法国皇家所代表的就是优雅而高尚的文化,因此英国自然承袭了这项运动。
法国爱德华三世(Edward Ⅲ 1327-1377)曾在温莎城堡(Windsor Castle)内建了一片网球场,另外1414年法国道芬王子(Prince Dauphin)也曾以当时网球运动使用的球,赠送给亨利五世(Henry Ⅴ)当礼物,记录在莎士比亚戏剧"亨利五世”之中,第一幕、第二景、第261-262行:
"When we have match’d our rackets to these balls,
We will in France (by God’s grace) Play a set。
.。
”
法国大革命(1789年)以后Le Jeu de Paume在法国甚至贵族间逐渐被淘汰,但是在英国反而持续存在且蓬勃发展,在这个时期英国同时还有两项运用球和球拍的运动,即羽毛球(Badminton)和壁球(Rackets当时对回力球运动的称呼)。
羽毛球起源于1873年英国西南部的海港城市格洛斯特(Gloucestershire)的村庄巴明顿(Badminton),这也就是羽毛球英文名称(Badminton)的由来。
而壁球(Rackets)则很快便演变成如今的回力球或称壁球(Squash).同一时期英国盛行的运动,还包括槌球(Croquet)和板球(Cricket),都是在修剪过的草地上进行的球类运动。
1874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近卫骑兵少校温菲尔德(Walter Clopton Wingfield)综合了这几项运动包括草地球场、球拍、球网、球、十五分的计分法等,发明了一项新的球类运动称写(Sphairistike)这个字在希腊即为玩”Play”的意思,当时球友略称为(Sticky),这个字应是从(Sphairistike)字尾而来。
是什么因素导致温菲尔德少校发明这项运动呢?
主要是因为他退伍后为了生计,利用当时运动的热潮,带动室外和女性参与的可能性因而发明,温菲尔德少校亲自示范、著书介绍这项运动,大力推广也同时贩卖所需器材。
最早期的网球拍
不幸的是,人们很快的发现温菲尔德少校贩卖的器材太贵,他们开始用其他运动的球网、球拍和球来代替。
使得一时之间,比赛的规则莫衷一是,在发展过程中也造成了一些困扰。
不过这项运动依然广受欢迎,人口急速增加,威胁到了英国最受尊崇的运动——板球,因为板球的草地球场最适合从事这项运动,球友们不止拼用板球术语,甚至穿著传统板球纯白法兰绒服装.
早期的网球服装
1875年玛利雷玻板球俱乐部(Marylebone Cricket Club) ,简称MCC,英国国家运动主管机关,警觉到这项新兴运动人口的快速成长,企图在其末真正威胁到尊崇的板球运动前而将其掌控。
不过在温菲尔德少校坚持其网球之父的成见下,抵制玛利雷玻板球俱乐部的进展,直到MCC 取得AECC全英槌球俱乐部(All England Croquet Club)的支持,在财务的压力下(与温菲尔德少校发明Sphairistike时的情况相同)全英槌球俱乐部于1868年在英国伦敦近郊,如今著名的温布顿(Wimbledon)筹设网球场,以确立其主导的地位。
纽约人报(The New Yorker)于1973年10月8日会报导:
“商业上,槌球曰渐式微已逐渐让俱乐部失望,所以在七十年代中期,全英槌球俱乐部试验性质的在俱乐部一角设立一座网球场,结果从早到晚挤满了人潮,很明显的网球场可以赚大钱.在相同的财务窘境情况下玛利雷玻板球俱乐部和全英槌球俱乐部很快的发觉必须挑战温菲尔德少校的专利权,尤其这项运动发展的规则太乱,而且有越演越烈之势……”
其实温菲尔德少校原本可以保留其创始的地位,只要他不那么固执,坚持其独特类似沙漏计时器葫芦形状的球场和十五分的计分制,由于他的固执和不切实际的性格,使得玛利雷玻板球俱乐部和全英槌球俱乐部只有将网球运动 "偷"走了。
为了确保财务上的成功,全英槌球俱乐部决定于1877年主办比赛,由琼斯(Henry Jones)担任裁判长,订定新的规则,改采Court Tennis "0—15—30-40”的计分制,降低球网的高度,同时将温菲尔德少校沙漏形状的球场改为如今长方形的球场,也奠定了现代网球规则的基础。
第一届温布顿于1877年7月19日举行,有22位男子选手参加,在现场200位观众的见证之下,由一位壁球(Rackets)选手高尔(Spencer W。
Gore)赢得冠军。
温菲尔德少校时期葫芦形状的球场
原本掌控温布顿的全英槌球暨草地网球俱乐部(All England Croquet & Lawn Tennis Club),受到主办国际比赛的利诱。
旋即去掉”槌球暨草地”而改为AEC全英俱乐部(All England Club),目的无非希望巩固其主宰整个英国,甚至全世界网球运动的地位,时至今日已超过一百年.一旦全英俱乐部藉由比赛控制网球运动,比赛规则和网球场形状大小就很难再更改。
最早期的温布顿大赛现场
而温布顿大赛也早已深植选手和球迷心中。
不但是全世界最早也是最重要的网球大赛。
每年英国网球协会都会收到丰厚的温布顿大赛部分盈余,也因此英国网球协会极力保护温布顿大赛的地位,同时利用这些钱来推展英国的业余网球运动.其他网球风行的国家大都情况类似,所有协会组织、工作人员都是业余、志愿义工,随著网球运动兴盛,这些人员的参与逐渐掌握权力与津贴补助,所以ILTF及其他国家网球协会无不积极的维护业余网球运动之架构.
在二十世纪,只有USLTA(USTA前身)美国草地网球协会(United States Lawn Tennis Association),曾经提供选手住宿,尝试推动网球职业化.1881年堪称美国网球之父的怀特博士(James Dwight)筹划了第一届美国国家网球赛,地点在新港罗德岛(Newport,Rhode Island),至此美国网球运动的发展已逐渐追上英国.不过美国公开赛曾迁移了几次,包括1915年迁至纽约林山(Forest Hill,1921—1923年于德国城板球俱乐部(Germantown Chicket Club),直到1978年才迁至目前所在地纽约市光辉草坪(Flushing Meadows)美国国家网球中心所在,期间场地性质也有所不同,1976年由草地球场改为红土球场,1978年以后改为硬地球场.
从温菲尔德少校的发明,逐渐的推展受到喜爱,到英国和美国的迅速成长,及1968年网球的开放职业选手参加,在此之前有许多的基础工作必须完成,才有革命成功的机会.第一步是,美国哈佛大学学生戴维斯(Deight Davis)于1900年捐赠戴维斯杯奖杯并举办了第一次国与国之间的团体赛,第一届只有英国和美国参加,但如今几乎全世界所有推展网球运动的国家都参加.
法国四剑客
讽刺的是,戴维斯杯早期是由法国四剑客柯雀(Henri Cocher)、农格斯(Rene Lacoste)、布鲁克能(Jacques Bru-gnon)和玻罗查(Jean Borotra)所雄霸(1927至1932年),这项成绩甚至可能是空前绝后,也深深影响并引领当时的网球风潮.
此时职业网球的观念也正逐渐萌芽,首先是派尔(C.C。
”Cash & Carry" PyIe),他曾和最伟大的美式足球选手之一格兰基(Red Grange)签下职业约,为他组织一支球队,旋风式的巡回挑战当时所有的职业足球队得到极大的成功,使得两人名利双收。
随后派尔与八年之间未曾输过一场业余比赛的法国网球女明星兰格伦(Suzanne Lenglen)签约,由她对抗美国选手布萝妮 (Mary K.Browne)加上男子选手金汐(Howard Kinsey)与理察斯(Vinnie Richards)的比赛来吸引男性观众,于1926年间展开两年旋风式的职业网球巡回比赛,尽管当时还有很多商业性活动包括香水、服装配合展售,甚至兰葛伦以戏服登场,但是并没有先前职业足球赛的轰动,一身疲惫的兰格伦黯然回到法国.
法国网球女明星兰格伦
不像美式足球在美国随处可见大型足球场,和广大的支持球迷,网球在当时除了美国东北部少数私人贵族俱乐部以外,根本没有大型网球场,加上俱乐部当局和美国草地网球协会担心职业网球的成功会削减了他们的势力,因此百般阻挠,一切以全英俱乐部马首是瞻。
尽管如此业余冠军选手还是相继转为职业选手,以奖杯换取职业奖金,包括提尔顿(Bill Tilden)、威斯(Ellsworth Vines)、派瑞(Fred Perry)、布吉(Don Budge)、瑞格(Bobby Riggs)、克拉玛(Jack Kramer)、冈萨雷斯(Pancho Gonzales)等。
20世纪70年代间职业网球从
美国开始,利用高中体育馆空闲时间,以可拆卸的网球场表层运送,一个城市接一个城市的比赛。
这些职业网球先锋,像巡回演说一样将职业网球介绍并教育大众,从美国中部到网球盛行的东部沿岸地区,可算得到了初步的成功。
提尔顿是第一位由业余冠军转入职业的男子选手,在1920年代他所向无敌,直到法国四剑客于1927年自他带领的美国队手中夺下戴维斯杯为止,提尔顿于1930年转入职业,尽管有兰葛伦的前车之鉴,提尔顿于1932年依然展开他的巡回表演赛,对手为捷克选手克赛鲁斯(Karel Koseluth)成果依然不甚理想,提尔顿离开业余比赛未几,来自加州的威斯(Ellsworth Vines)像流星般窜起,并迅速取而代之,旋即于1933年转入职业挑战提尔顿.并说服提尔顿加入哈理斯(Jack Harris)的推展计划.
第一位职业男子选手提尔顿
1934年威斯击败提尔顿取得职业冠军,随后哈理斯签下刚连续赢得三届温布顿冠军的派瑞(Fred Perry)挑战威斯。
而史上第一位赢得大满贯(温布顿、美国、法国、澳洲、四大赛冠军,同年1935年他也带领美国队赢得戴维斯杯冠军)的选手布吉(Don Budge)也于此时段挑战职业冠军王座.随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除了美国其他温布顿、法国、澳洲公开赛均停办了五、六年,战争期间网球运动持续存在,只是均局限于慈善义赛,布古对抗克拉玛为战争公债和红十字会于麦迪逊广场举办的义赛,造成极大的轰动和空前热潮,也预告了网球的开放终将到来。
史上第一位贏得大满贯的选手布吉
战后网球的推展责任由哈理斯随后瑞格(Bobby Riggs)再传到克拉玛(Jack Kramer)手上,克拉玛在网球历史学家眼里战绩足以与提尔顿相提并论,而他在网球的推展和领导上更有其不可抹灭的功劳,在克拉玛的带领下职业网球从以往一对一的表演赛,逐渐演进到正式的比赛模式。
1951年起澳洲选手逐渐崭露头角,百先是赛德门(Frank Sedgman)登上美国公开赛冠军,也开启了之后近二十年的澳洲网球王朝,澳洲戴维斯杯代表队由霍普曼(Harry Hopman)领军,从赛德门开始接著两位天才小子胡德(Lew Hoad)和罗斯维尔(Ken Rosewall)、菲哲尔(Neale Fraster)、艾默生(Roy Emerson)随后是史特罗(Fred Strolle)、拉沃尔(Rod Laver)曾囊括两次大满贯1962年和1969年、纽康比(John Newcombe)而由罗屈(Tony Roche)接下最后一棒.
不过澳洲选手起初都热衷于业余比赛,经由克拉玛的穿针引线,冈萨雷斯转入职业(随后更接续他的推展工作).崔伯(Tony Trabert)于1956年、罗斯维尔于1957年、胡德于1958年也相继转入。
在美国和澳洲选手赢得温布顿、美国公开赛或戴维斯杯后克拉玛持续鼓吹转入职业,至此职业网球已有了足够的选手以举办小型比赛或循环赛.1967年温布顿决赛纽康比轻取西德选手班格(Wilhelm Bunger)的两个月后,克拉玛在温布顿举办顶尖八强职业网球赛,比赛精彩观众天天爆满,经过四十年的后台表演,职业网球总算要登上中央舞台.
戴维斯杯的澳洲王朝(左起)賽德門、霍普曼、胡德、拉沃尔、菲哲爾然而为何职业网球必须等到1968年?为何职业网球在1926年未能风行和被接受呢?也许这些年就是要让哈里斯、瑞格和克拉玛用来教有美国和全世界,让他们了解职业网球的精彩刺激,或者在等待1950年末期和1960年闪亮球星的成熟,也让克拉玛藉由职业网球巡回赛对业余网球界施压,让他们了解时势所趋必须顺应潮流。
另外有三个因素是1926年派尔与兰格伦签约时所不具备,而在1960年是可以解决的,这三个因素就是电视、体育馆和决胜局制(Tie-Breaker)。
电视开始转播网球,才能开拓网球运动的商业利益,同时像美式足球一样吸引广大的群众,这是1920年代派尔所无法取得,但如今德州佬百万富豪汉特(Lamar Hunt)却得以依照派尔当初的模式成功之关键。
起初韩特是以数百万美元的石油事业作为资本,成立AFL美国足球联盟(American Football League)来与当时的NFL国家足球联盟(National Football League)对抗,尽管起初亏损累累。
但韩特的联盟终究取得与国家足球联盟平起平坐的地位,最后得以结合并共同分享职业美式足球所带来的丰厚利润,与从前的派尔一样,韩特觉得没有道理同样的计划,美式足球能而网球不能。
因此韩特用自己的名字举办了WCT世界网球冠军赛(Lamar Hunt World Championship Tennis),当初1920年派尔所无法取得的电视转播和体育场馆因为因70年代科技的进步,发明了网球人造场地,可以轻易的架设在美国随处可见的多功能室内体育馆。
以及电视提供转播吸引无数群众观赏新兴的职业网球运动.但是还有一项困难,尽管网球比赛紧张刺激,然而其计分系统使得比赛时间很难掌握,一场比赛可能一拖再拖,这是电视转播所无法容许,因此必须设计发明一种新的计分方式,使得比赛时间较能掌控,于是诞生了抢七局制(Tie Breaker),即当
每一盘局数到达六平时,只打特殊的一局决定胜负。
而不再永无止境的打下去(以往规定需要领先对手两局,才能算赢得该盘).
决胜局为1960年代后期由艾伦(Jimmy Van Alen)所发明,尽管他不屈不挠的介绍和鼓吹决胜局制的观念,但是经过几年的努力,还是受到ILTF和USLTA的百般阻挠,在业余当局的心裡只知道保持网球的原貌,并不理会韩特的认知,即由规则的修改,利用大众传播加速推展网球运动。
讽刺的是,由ILTF和USLTA的坚持,使他们失去了当初从温菲尔德少校处“偷”来的控制权,果真因果循环?
20世纪60年代后期原本只有少数选手偶尔跳槽,但在韩特投入职业网球赛以后,一批批选手由业余投向职业,温布顿由于担心因太多顶尖选手缺席,影响其最重要赛事的地位,1968年全英俱乐部联合USLTA迫使ILTF开放网球比赛,让业余和职业选手同场竞技,事实上,他们也已别无选择。
网球运动为早期法国的贵族运动
1971年韩特主办总奖额一百万美元的二十一场职业巡回(WCT) ,与业余工作人员义工相比。
职业使许多选手的素质也大为提升。
然而一些国家发现他们培养的选手往往宁可参加WCT所主办的比赛,却不参加本国的比赛,可是由于单一国家无法与WCT抗衡,因此联合起来.以ILTF的力量企图掌控选手,包括禁止选手参加ILTF的比赛。
自此选手感受到必须联合起来,发出自己的声音以争取自己的权益。
20世纪70年代初期,网球历史上更代表选手的第一个组织,ATP男子职业网球协会(Association of Tennis Professionals)终于诞生.
ATP的成立,使得多年来选手的梦想得以实现,以及遭遇的挫折得以获得解决,他们共同的心声,发出自己的声音。
以往的比赛控制在各国网球协会,而ILTA枉顾选手的权益,
选手沦为工具,因此他们必须团结起来,以创造出更好的比赛环境。
尽管网球已经开放,但选手还是很难有效的组织起来,直到1972年九月一日,当杜戴尔(Cliff Drysdale)、阿瑟阿什(Althur Ashe)、夏飞(Ismail E。
Shafei)、史密斯(Stan Smith)、卡斯(Mark Cox)、皮里克(Nikki Pilic)、麦耐斯(Jim McManuse)、拉费尔(Ray Ruffels)、古梅诺(Andres Gimeno)在林山球场休息室坐在一块讨论,并在戴尔(Donald Dell)、克莱喜(Frank Craighill)和布理纳(Bob Briner)的领导下,奠下ATP的草创,1972年九月三日于著名的林山球场在四十三位选手出席下,召开第一次会议。
全体无异议通过ATP准则,并选出十三位理事,由杜戴尔(cliff Drysdale)担任第一任理事长,当时订定的ATP准则内容如下:
1、推展和保护所有职业网球选手和共同乐趣.
2、联合所有职业网球选手(包括职业网球教练)在单一协会之下,维持其代表性,统一组织、研商、认可和执行影响其会员权益之相关活动。
3、促进并加强颁布公平而合理之规则,以规范之运动。
4、积极争取改善比赛和工作的环境,有效管理并纠正不当的滥权,保护会员之事业,即职业网球运动的职业网球选手,免于受到不公平或不合法规定之影响。
5、积极争取职业网球赛奖金之提升与合理之分配.
6、订定职业网球伦理道德标准,以规范会员彼此以及公众之关系。
7、促进会员彼此的了解合作,包括相关个人组织、直接或间接牵涉到网球运动之推展者.
8、制订方案增进协会及会员之利益。
9、提供有关会员共同关心之事件的可靠资讯。
10、协助会员之工作辅导.
11、在理事会通过的情况下,主动提供会员或家属所需的资助。
12、对于协会目标相同或类似的组织提供协助或合作。
13、提供所有职业网球选手一个组织,以致力于推展和提升网球运动。
有鉴于多年来对职业网球的影响和贡献,会中推举克拉玛为首届执行理事,随后克拉玛立即
在洛杉矶和巴黎设立办公室。
经过了近一百年的浮沉,网球选手总算在比赛中有了自己的发言权.
然而在ATP设立不到一年间,这个由选手新成立的组织就受到ILTF的挑战.在1973年初,一位南斯拉夫顶尖选手皮里克(Nikki Pilic)因为拒绝代表国家参加戴维斯杯而被停赛,尽管真正的原因无法确认,但ILTF当局支持南斯拉夫网协的决定,并将停赛处分巧妙的安排自温布顿大赛开始执行,ILTF和温布顿当局认为皮里克的缺席对比赛不会造成影响,ATP 的顶尖选手应该不会牺牲参加最具声望的温布顿大赛,只为了力挺一个小角色和维护一点小原则,孰料ATP经过合法行动和商议无效(ILTF和温布顿当局依然拒绝皮里克的参赛),ATP 八十一位会员中的七十九位选手罢赛,ATP罢了温布顿大赛.
事件越演越烈,已不单单只是皮里克事件的因素,ATP认识到各国网协和比赛当局有绝对的权力操控选手,这是他们所不能接受。
尽管退出温布顿大赛对选手个人是很大的牺牲,但是他们的一致行动也造成了极大的压力,表达出他们的诉求,他们是成功的,经过了温布顿罢赛事件,ILTF和比赛当局也感受到选手团结的力量,于是ATP、ILTF和比赛当局共同提出改进和调整职业网球比赛的管理结构方案,其结果是MIPTC男子国际职业网球协调会(Men’s International Professional Tennis Council)的设立,包括ATP、ILTF和比赛当局各派三位代表组成九人小组,掌控全世界所有职业赛的赛程安排、比赛认可及ILTF相关规定的审核。
美国公开赛两届冠军选手史密斯
ATP的三位代表由选手直接选举产生,每位排名一百五十名内的选手都有选举和被选举
权,当时选出的代表是戴维斯(Mike Davies)、摩尔(Ray Moore)和史密斯(Stan Smith)。
经由他们的代表进入MIPTC,ATP可以直接参与网球规则的订定争取到职业选手应有的权利和美国公开赛两届冠军选手尊荣。
MTPTC也持续的修订职业网球比赛规程,由克拉玛所设计的巡回比赛(Grand Prix)于是诞生,包含全世界三十个国家串联八十七场赛事,由富豪沃尔沃(Volvo)汽车公司赞助,选手在各项比赛中争取积分,每年年终在纽约麦迪逊花园广场举办总决赛,由积分最高的十二位选手参加,赢取巨额奖金。
与选手关系最密切的不外乎积分排名问题,1974年ATP电脑排名系统正式启用,透过一种复杂但绝对公平的方法使选手的积分、排名都有了依据,确保参赛资格和种子顺序,依照选手全年的成绩分别排订单打和双打的排名.一个由ATP会员组成的特别委员会、经过ATP理事会认可,专司ATP电脑排名系统政策之修订的部门成立.至此,选手可以实际参与影响他们生计的规则修订工作,而非只是受推广者或比赛当局摆布.
电脑排名系统启用不久,布里纳(Bob Brinier)接续克拉玛担任ATP执行理事(1975-1980年),而阿什接任ATP理事长(1974-1976年),其间发行ATP自己的刊物ITW国际网球周刊(International Tennis Weekly),并在所有比赛中派遣监督(Supervisor)代表MIPTC,以确定网球规则的被正确解读以及选手行为准则(Code of Conduct)的贯彻执行与公平性.
四大公开赛第一位黑人选手阿什
ATP从1972年草创的43位会员,到如今已成长超过上千位会员,选手世界排名在200名以
内符合一级(Division I)会员,年缴会费750美元;选手世界排名在201名至500名符合二级(Division II)会员,年缴会费250美元.如今的职业网球选手享受高额奖金及其他优越待遇,均是历年来累积的成果,其中居功至伟的无疑就是克拉玛,除了本身在网球的傲人成绩以外,在ATP执行理事任期内成功的扮演推广者的角色,推动并架构了职业网球巡回赛,提升职业网球选手的地位,奠定网球运动卓越的成果。
职业网球运动于今日升为两大支柱,即职业网球选手和职业网球教练,就如同职业网球选手必须比赛来活跃职业网球运动,职业网球教练在同时也必须致力于让比赛水准持续提升,今日职业网球选手和职业网球教练有明显的分界点,尽管当初ATP准则中明订 "联合所有职业网球选手(包括职业网球教练)在单一协会之下".但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几乎所有顶尖职业网球选手多多少少都必须经营俱乐部或担任教练以支付其比赛经费,包括克拉玛其间也曾加入职业网球教练协会,其他还有拉沃尔、艾默生、史特罗等等。
尽管今日还有许多其他网球教练协会组织,例如:USPTR(Dennis Van Dyer Mere Register of Tennis Professions),但最大、最具历史也是唯一需要经过两天严格考试才能取得会员资格的只有USPTA(它也是全世界认可的),与ATP的分级制度相同,USPTA依照考试的成绩也区分为三级(Professional I、II、III),未能通过考试者则无法取得会员资格,1968年网球爆炸性的开放影响USPTA的组织大小和范围,与ATP之相较有过之而无不及。
网球大约在1874年引进美国,但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才普遍风行,也才开始有网球教练的存在。
而且大多数只局限于东部沿岸地区。
随着派尔百次职业巡回表演赛的结束,两位参与的男子选手金汐(Howard Kinsey)与理察斯(Winnie Richards),在美国纽约斯伯丁(Spalding)运动大楼与一些著名的网球教练会商,讨论成立一个国家组织来协助教练和提升参与网球人士的兴趣。
参与当天1927年九月二十三日会议的成员除了金汐与理察斯以外,还包括斯伯丁代表著名网球工作者理查斯(Van Richards)、林山西域网球俱乐部(Westside tennis club)总教练奥卡特(George Agutter)、麻州波士顿长木乡村俱乐部(Longwood country club)总教练克洛克(Willlam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