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不伐丧(公元498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礼不伐丧(公元498年)
⼗七南北朝-18.5.4.4 礼不伐丧(公元498年)
《魏书卷七•帝纪第七下•⾼祖纪下》:“⼋⽉⾟亥,皇太⼦⾃京师来朝。


(⼋⽉⾟亥(初⼆,498年9⽉3⽇),皇太⼦元恪从都城来到悬瓠,朝见⾼祖。


《魏书卷七•帝纪第七下•⾼祖纪下》:“壬⼦,萧宝卷奉朝请邓学拥其齐兴郡内属。


(壬⼦(初三,498年9⽉4⽇),南齐奉朝请邓学归顺北魏,献出齐兴郡(武帝永明三年(485年),置齐兴郡,属郢州,其地当在西阳、⼷阳⼆郡界。

治所在今湖北省⼗堰市郧县)。


《魏书卷七•帝纪第七下•⾼祖纪下》:“敕勒树者相率反叛。

诏平北将军、江阳王继都督北讨诸军事以讨之。


(敕勒族(⾼车)袁纥树者等部落,相继反叛。

⾼祖任命平北将军、江阳王元继为都督北讨诸军事,率军讨伐。


《魏书卷⼀百三•列传第九⼗⼀》:“后⾼祖召⾼车之众随车驾南讨,⾼车不愿南⾏,遂推表纥树者为主,相率北叛,游践⾦陵,都督宇⽂福追讨,⼤败⽽还。

⼜诏平北将军、江阳王继为都督讨之,继先遣⼈慰劳树者。

树者⼊蠕蠕,寻悔,相率⽽降。


(后来⾼祖召集⾼车族的部众跟随皇帝⼊侵南齐时,但是⾼车⼈害怕远途劳役,不愿往南边⾛,因此奉袁纥树者为头领,在北边聚合⼀起反叛朝廷,放肆地践踏⼤魏皇室的陵墓,⾼祖派遣都督宇⽂福去讨伐,但是⼤败⽽回。

⾼祖⼜令平北将军、江阳王元继为都督率兵征讨(孝⽂帝太和廿⼆年(498年)⼋⽉),江阳王元继⾸先派⼈去慰劳袁纥树者。

袁纥树者投⼊蠕蠕部,不久他表⽰悔改,率部向朝廷投降(⼗⼆⽉甲寅初
七,499年1⽉4⽇)。


《魏书卷四⼗四•列传第三⼗⼆》:“⼆⼗⼆年,车驾南讨,遣福与右卫将军杨播为前军。

⾄邓城,福选兵简将,为攻围之势。

⾼祖望福军法齐整,将⼠闲习,⼤被褒叹。

萧鸾遣其尚书崔慧景、黄门郎萧衍率众⼗万来救。

⾼祖指麾将⼠,敕福领⾼车⽻林五百骑出贼南⾯,夺其桥道,遏绝归路。

贼众⼤恐,六道来战。

福据鞍誓众,⾝先⼠卒,贼不得前,遂⼤奔溃。

赐爵昌黎伯,正武卫,加征虏将军。

寻以⾼车叛,命加征北将军、北征都将,追讨之。

军败被黜。


(太和⼆⼗⼆年(孝⽂帝太和廿⼆年(498年)⼋⽉),⾼祖征讨南齐,派宇⽂福与右卫将军杨播为前军。

到达邓城,宇⽂福挑选⼠卒精选部将,为围攻邓城作准备。

⾼祖看到宇⽂福军队布阵整齐,将⼠武艺娴熟,⼤为叹息并加以褒奖。

萧鸾派他的尚书崔慧景、黄门郎萧衍率领部众⼗万⼈前来救援。

⾼祖亲⾃指挥将⼠,令宇⽂福率领⾼车部⽻林五百骑突袭敌军南⾯,占领其桥梁道路,阻遏斩绝其归路。

敌军⼤为惊恐,分兵六路前来迎战。

宇⽂福就在坐骑上带领部众宣誓,⾝先⼠卒,敌军不能前进⼀步,终于⼤败奔逃溃散。

⾼祖赐给他爵位为昌黎伯,授任为正武卫,加授征虏将军。

不久由于⾼车部反叛,朝廷令加授宇⽂福为征北将军、北征都将,率军追击征讨⾼车军。

后来打了败仗,宇⽂福被贬黜。


《南齐书卷七•本纪第七•东昏侯》:“⼋⽉丁巳,诏雍州将⼠与虏战死者,复除有差。

⼜诏辨括选序,访搜贫屈。


(⼋⽉丁巳(初⼋,498年9⽉9⽇),,诏雍州将⼠与北魏战死者,复除有差。

⼜诏辨括选序,访搜贫
屈。


《南齐书卷七•本纪第七•东昏侯》:“庚申,镇北将军晋安王宝义进号征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南中郎将建安王宝夤为郢州刺史。


(庚申(⼗⼀,498年9⽉12⽇),镇北将军晋安王萧宝义进号征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传记云:“进征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给仗”)。

南中郎将建安王萧宝夤为郢州刺史(传记云:“为使持节、都督郢司⼆州军事、征虏将军、郢州刺史”)。


《魏书卷七•帝纪第七下•⾼祖纪下》:“壬午,⾼丽国遣使朝献。


(壬午(⼋⽉庚戍朔,没有壬午,北史记为壬戌,⼗三,498年9⽉14⽇),⾼丽国派使⾂⼊朝进贡。


《资治通鉴卷第⼀百四⼗⼀•齐纪七•齐明帝永泰元年》:“⼋⽉,葬明皇帝于兴安陵,庙号⾼宗。

东昏侯恶灵在太极殿,欲速葬。

徐孝嗣固争,得逾⽉。

帝每当哭,辄云喉痛。

太中⼤夫⽺阐⼊临,⽆发,号恸俯仰,帻遂脱地。

帝辍哭⼤笑,谓左右⽈:“秃鹙啼来乎!””
(⼋⽉,南齐安葬明帝(萧鸾,47岁)于兴安陵(陵在曲阿,今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东北),庙号为⾼宗。

东昏侯萧宝卷不喜欢明帝的灵柩停放在太极殿⾥,想快速安葬了事,因徐孝嗣⼀再坚持,才得以停放超过⼀⽉。

新登基的皇帝萧宝卷每当该哭灵的时候,他就说⾃⼰喉咙痛。

太中⼤夫⽺阐进殿哭灵,他没有头发,号啕⼤哭,前仰后合,以致头⼱都掉到了地上,这时萧宝卷停⽌哭泣⽽放声⼤笑,对左右的⼈说:“秃鹫来啼叫
了(汉五⾏志⽈:鹈鹕,或⽈禿鹫。

师古⽈:鹈鹕、⼀名淘河,腹下胡⼤如数升襄,好群⼊泽中抒⽔⾷鱼,因名。

禿鹫,亦⽔鸟也。

陆佃埤雅⽈:鹫性贪恶,今俗呼禿鹫,⼀名扶⽼。

状如鹤⽽⼤,长颈⾚⽬;其⽑辟⽔毒,头⾼⼋尺,善与⼈⽃,好啗蛇)。

”)
《魏书卷⼀百⼗⼆•志第⼗七•灵征⼋上》:“⼆⼗⼆年三⽉癸未,营州地震。

⼋⽉戊⼦,兗州地震。

九⽉⾟卯,并州地震。


(⼆⼗⼆年三⽉癸未(初⼆,498年4⽉8⽇),营州(今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地震。

⼋⽉戊⼦(⼋⽉庚戍朔,没有戊⼦),兗州(今⼭东省兖州市)地震。

九⽉⾟卯(⼗三,498年10⽉13⽇),并州(今⼭西省太原市,晋阳)地震。


《魏书卷七•帝纪第七下•⾼祖纪下》:“九⽉⼰亥,帝以萧鸾死,礼不伐丧,乃诏反旆。


(九⽉⼰亥(廿⼀,498年10⽉21⽇),⾼祖因南齐明帝萧鸾逝世,遵照不征伐君主逝世的国家的古代礼
教(春秋左⽒传⽈:晋⼠伹侵齐,及⾕,闻丧⽽还,礼也。

公⽺传⽈:还者何﹖善辞也。

何善尔﹖⼤其不伐丧也),下令魏军北撤。


《魏书卷七•帝纪第七下•⾼祖纪下》:“庚⼦,仍将北伐叛虏。


(庚⼦(廿⼆,498年10⽉22⽇),⾼祖下令,继续讨伐北⽅叛乱的⾼车。


《魏书卷七•帝纪第七下•⾼祖纪下》:“丙午,车驾发悬瓠。


(丙午(廿⼋,498年10⽉28⽇),⾼祖从悬瓠(今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出发北上。


《魏书卷廿⼀•列传第九下•献⽂六王》:“⾼祖不豫,勰内侍医药,外总军国之务,遐迩肃然,⼈⽆异议。

徐謇,当世之上医也。

先是,假还洛阳,及召⾄,勰引之别所,泣涕执⼿⽽谓之⽈:“君今世元化,⾄尊⽓⼒危惙,愿君竭⼼,专思⽅治。

若圣体⽇康,令四海有赖,当获意外之赏;不然,便有不测之诛,⾮但荣辱,乃存亡由此。

君其勉之!”左右见者,莫不呜咽。

及引⼊,謇便欲进治。

勰以⾼祖神⼒虚弱,唯令以⾷味消息。

勰乃密为坛于汝⽔之滨,依周公故事,告天地、显祖请命,乞以⾝代。

⾼祖翊⽇有瘳损。

⾃悬瓠幸鄴,勰常侍坐舆辇,昼夜不离于侧,饮⾷必先尝之,⽽后⼿⾃进御。


(⾼祖得病⾮常严重,元勰既侍奉⾼祖看病吃药,同时⼜总管国家事务,内外⽤⼼,处理的⾮常周全,使得远近肃然,⼈们没有不同的议论。

徐謇,是当时的上等医⽣,这之前,请假回洛阳,元勰就急忙把他召来。

徐謇到了之后,元勰领他到另外处所,拉着他的⼿边哭边说道:“您是当今时代的元化,皇帝⽓⼒疲乏危险,希望您竭尽⼼⼒,专⼼致志治疗。

如果圣上⾝体⽇益康复,使四海有依赖,你将获得意外的赏赐;不然,就有不可预测的诛杀,这不但关系着你的荣辱,⽽且关系到了你的⽣死存亡。

您可要努⼒啊!”左右见到的⼈,⽆不悲伤哭泣。

等到带进去,徐謇就要准备⽤药。

元勰因⾼祖神志⽓⼒虚弱,仅命⽤有味道的⾷品保养。

元勰⼜秘密地让⼈在汝⽔之滨筑了⼀座祭坛,依照当年周公所⾏那样,亲⾃去祷告天地及显祖在天之灵,请求延长⾼祖的性命,乞请以⾃⼰的⾝体代替⾼祖(周公⾦縢之事,以周公之⾄诚⾏之则可,若王莽则伪),让他快快痊愈。

次⽇,⾼祖的病情稍有好转。

从悬瓠前往邺城,元勰时常在车中侍奉陪坐,⽇夜不离⾼祖⾝旁,饮⾷必定先尝,然后亲⼿送上(孝⽂帝太和廿⼆年九⽉丙午廿⼋,498年10⽉28⽇)。


《魏书卷九⼗⼀•列传第七⼗九•术艺》:“徐謇,字成伯,丹阳⼈。

家本东莞,与兄⽂伯等皆医药。

謇因⾄青州,慕容⽩曜平东阳,获之,表送京师。

显祖欲验其所能,乃置诸病⼈于幕中,使謇隔⽽脉之,深得病形,兼知⾊候。

遂被宠遇。

为中散,稍迁内侍长。

⽂阳太后时问治⽅,⽽不及李脩之见任⽤也。

謇合和药剂,攻救之验,精妙于脩,⽽性甚秘忌,承奉不得意者,虽贵为王公,不为措疗也。

⾼祖后知其能,及迁洛,稍加眷幸。

体⼩不平,及所宠冯昭仪有疾,皆令处治。

⼜除中散⼤夫,转右军将军、侍御师。

謇欲为⾼祖合⾦丹,致延年之法。

乃⼊居崧⾼,采营其物,历岁⽆所成,遂罢。

⼆⼗⼆年,⾼祖幸悬瓠,其疾⼤渐,乃驰驿召謇,令⽔路赴⾏所,⼀⽇⼀夜⾏数百⾥。

⾄,诊省下治,果有⼤验。

⾼祖体少瘳,内外称庆。

九⽉,车驾发豫州,次于汝滨。

乃⼤为謇设太官珍膳,因集百官,特坐謇于上席,遍陈肴觞于前,命左右宣謇救摄危笃振济之功,宜加酬赍。

乃下诏⽈:“夫神出⽆⽅,形禀有疑,忧喜乖适,理必伤⽣。

朕览万机,长钟⾰运,思芒芒⽽⽆怠,⾝忽忽以兴劳。

仲秋动彖,⼼容顿竭,⽓体羸瘠,⽟⼏在虑。

侍御师、右军将军徐成伯驰轮太室,进疗汝蕃,⽅穷丹英,药尽芝⽯,诚术两输,忠妙俱⾄,乃令沉劳胜愈,笃瘵克痊,论勤语效,实宜褒录。

昔晋武暴疾,程和应增封;⾟疚数朝,钱爵⼤坠。

况疾深于曩⾠,业难于畴⽇,得不重加陟赏乎?宜顺群望,锡以⼭河。

且其旧迳⾼秩,中暂解退,⽐虽铨⽤,犹未(阙⼆字),准旧量今,事合显进。

可鸿胪卿,⾦乡县开国伯,⾷⾢五百户,赐钱⼀万贯。


⼜诏⽈:“钱府未充,须以杂物:绢⼆千匹、杂物⼀百匹,四⼗匹出御府;⾕⼆千斛;奴婢⼗
⼝;马⼗匹,⼀匹出骅骝;⽜⼗头。

”所赐杂物、奴婢、⽜马皆经内呈。

诸亲王咸阳王禧等各有别赍,并⾄千匹。

从⾏⾄鄴,⾼祖犹⾃发动,謇⽇⼣左右。


(徐謇(《北史卷⼋⼗九•列传第七⼗⼋艺术下》),字成伯,丹阳⼈。

祖籍东莞,与其兄⽂伯等都精于医药。

徐謇因为到青州,刚好慕容⽩曜平定东阳,把他拿获,具表将他送⾄京师。

显祖要验证他的医术,就把⼀些病⼈放在帐幕⾥,让徐謇隔着幕帐切脉,他都能准确判断病情,⽽且知道病⼈的⽓⾊。

于是深受显祖的宠遇。

任为中散,不久升为内侍长。

⽂明太后也时常来要他看病处⽅,但他却不及李..那样受到重⽤。

徐謇合和药剂,治疗疾病的效果⽐李..更为精妙,但他的性情⼗分古怪,如果接待不如他的意愿,即使如王公那样尊贵的⼈,也不肯替他治病。

⾼祖知道他有才能,在迁都洛阳之后,对他渐加爱宠。

⾼祖⾝体稍有不适,以及其宠幸
的冯昭仪有病,都让他诊断处治。

⼜授予他中散⼤夫之职,升授右军将军、侍御师。

徐謇想要替⾼祖炼⾦丹,尽延年益寿之法。

徐謇就居住在崧⾼,采集各种炼丹的原料,历经⼀年⽽⼀⽆所成,只得作罢。

太和⼆⼗⼆年,⾼祖到悬瓠,他的病情加剧,就派驿马急召徐謇,令他从⽔路赶赴⾼祖所在地,⼀天⼀夜赶了数百⾥,到达以后,诊断观察,处⽅治病,果然疗效显著。

⾼祖⾝体略有好转,内外都称颂庆幸。

九⽉(丙午廿⼋,498年10⽉28⽇),⾼祖车驾从豫州出发,临时住宿在汝⽔之滨。

就由太宫专为徐謇设置珍贵饮宴,聚集⽂武百官,让徐謇独坐上席,席前陈列各种美酒佳肴,命左右的⼈宣扬徐謇振救危重疾病之功,应当加以赏赉。

于是下达诏书说:“精神⽆主,⾝体就会发⽣障碍,欢乐和忧愁如果不协调,必然会损害⾝体。

我⽇理万机,长期致⼒于⾰旧⿍新,思绪茫茫⽽⽆有懈怠,⾝体恍惚⽽倍感劳累。

终于在仲秋之时染上重病,⼼神和容颜顿时憔悴,⾝体和元⽓⼗分虚弱,我深深感到忧虑。

侍御师、右军将军徐成伯星夜驰⾄太室,在汝⽔之滨替我治病,处⽅⽤药穷尽各种灵丹良药,付出了他所有的精诚和医术,极尽他的忠⼼与妙⽅,才使我冗沉的病体得以恢复,深重的痼疾得以痊愈,评论他的勤勉和功劳,实在应当予以嘉奖和任⽤。

昔⽇晋武帝得了重病,程和为他进药治疗,武帝就为他增封官爵,赏赐钱财,给予他极⼤的恩宠和奖赏。

况且我的疾病⽐晋武帝更加深重,我的事业也⽐他更为艰难,怎能不对徐謇加倍予以升迁赏赐呢?应当顺乎众望,予以重赏。

⽽且他过去已达到较⾼的官级,中间⼜暂时解退,过去虽有升任,但还是不够的,以他的旧职来⽐照现在的功劳,应当让他有更为明显的升进。

可授予他鸿胪卿,⾦乡县开国伯,⾷⾢五百户,赐钱⼀万贯。


⼜下诏说:“国库还不够充实,须⽤杂物来代替,计有绢⼆千匹、杂物⼀百匹,其中四⼗匹由宫廷仓库拿出;⾕⼆千斛;奴婢⼗⼈;马⼗匹,其中⼀匹⾚⾊骏马;⽜⼗头。

”所赏赐的杂物、奴婢、⽜马都经过宫廷送达。

咸阳王元禧等诸亲王也各另有赏赍,都同样达到千匹。

徐謇跟随⾼祖到邺,⾼祖的病还是时常发作,徐謇⽇夜守候在他⾝边。


《魏书卷⼀百五•志第⼆•天象⼀之⼆》:“九⽉庚申,⽉蚀昴。


(九⽉庚申(九⽉⼰卯朔,没有庚申),⽉在昴宿(⼆⼗⼋宿之⼀,西⽅七宿之第四宿。

有较亮的星七颗。

它为⼀著名的星团,称为“昂星团”,俗称“七姊妹星团”。

今属于⾦⽜座)出现⽉⾷。


《魏书卷七•帝纪第七下•⾼祖纪下》:“冬⼗⽉⼰⾣朔,曲赦⼆豫殊死已下,复民⽥租⼀岁。


(冬⼗⽉⼰⾣朔(498年10⽉31⽇),⾼祖下令,特赦豫、南豫⼆州被判死刑以下的各类囚犯,免征百姓⽥租⼀年。


《南齐书卷七•本纪第七•东昏侯》:“冬⼗⽉⼰未,诏删省科律。


(冬⼗⽉⼰未(⼗⼀,498年11⽉10⽇),诏令删简法律条。


《南史卷五•齐本纪下第五》:“癸亥,诏萧坦之、江祏更直殿省,总监宿卫。


(癸亥(⼗五,498年11⽉14⽇),诏令萧坦之、江祏轮流在宫中值勤,总监警卫部队。


《南史卷五•齐本纪下第五》:“⾟未,诏刘暄、江祏更直延明殿省。


(⾟未(廿三,498年11⽉22⽇),诏令刘暄、江祏轮流在延明殿值勤。


《魏书卷七•帝纪第七下•⾼祖纪下》:“⼗有⼀⽉⾟巳,幸鄴。


(⼗⼀⽉⾟巳(初四,498年12⽉2⽇),⾼祖抵达邺城(今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西南邺镇)。


《魏书卷廿⼆•列传第⼗•孝⽂五王》:“⼆⼗⼆年冬,御史台令史龙⽂观坐法当死,告廷尉,称恂前被摄左右之⽇,有⼿书⾃理不知状,⽽中尉李彪、侍御史贾尚寝不为闻。

贾坐系廷尉。

时彪免归,⾼祖在鄴,尚书表收彪赴洛,会赦,遂不穷其本末。

贾尚出系,暴病数⽇死。


(⼆⼗⼆年(498年)冬,御史台令史龙⽂观因犯法判处死刑,上告廷尉,称说元恂以前被拘捕在京城附近时,有亲笔信⾃⼰申诉不知道谋反事情,⽽中尉李彪、侍御史贾尚扣压不报告。

贾尚获罪关押在廷尉。

这时李彪免职回家,⾼祖在邺城(⼗⼀⽉⾟巳初四,498年12⽉2⽇),尚书上奏收捕李彪到洛阳,遇上⼤赦,就不穷查事情始末。

贾尚被放出来,突然得病⼏天就死了。


《魏书卷⼗九•列传第七•景穆⼗⼆王中》:“⾼祖幸鄴,值⾼车树者反叛,车驾将亲讨之。

澄表谏不宜亲⾏。

会江阳王继平之,乃⽌。


(⾼祖前往邺城(孝⽂帝太和廿⼆年⼗⼀⽉⾟巳初四,498年12⽉2⽇),遇到⾼车袁纥树者反叛,⾼祖将亲⾃讨伐他。

元澄上奏规劝不应亲⾃出兵。

恰好江阳王元继平定⾼车树者,才作罢。


《南齐书卷七•本纪第七•东昏侯》:“⼗⼀⽉戊⼦,⽴皇后褚⽒,赐王公以下钱各有差。


(⼗⼀⽉戊⼦(⼗⼀,498年12⽉9⽇),⽴皇后褚⽒(褚令璩),赐王公以下钱各有差。


《南齐书卷⼆⼗•列传第⼀•皇后》:“东昏褚皇后,名令璩,河南阳翟⼈,太常澄⼥也。

建武⼆年,纳为皇太⼦妃。

明年,谒敬后庙。

东昏即位,为皇后。


(东昏褚皇后,名褚令璩,河南阳翟⼈,是太常褚继的⼥⼉。

建武⼆年(⼗⼀⽉⼰卯⼗
四,495年12⽉16⽇),做了皇太⼦妃。

第⼆年,拜敬皇后庙。

东昏侯萧宝卷即位,封为皇后(明帝永泰元年⼗⼀⽉戊⼦⼗⼀,498年12⽉9⽇)。


《南史卷五•齐本纪下第五》:“庚寅,尚书令徐孝嗣议:“王侯贵⼈昏,连卺以真银杯,盖出近俗;⼜牢烛侈缋,亦亏曩制。

今除⾦银连锁,⾃余新器,悉⽤埏陶,牢烛华侈,亦宜停之。

”奏可。


(庚寅(⼗三,498年12⽉11⽇),尚书令徐孝嗣建议:“王侯贵⼈结婚,饮交杯酒⽤真银杯,⼤概是出于近世的风俗;⼜花烛侈丽,也有损于旧时规章。

现在除了⾦银连锁,其余的新器具,都要⽤陶器,奢侈的花烛,也应该停⽌使⽤。

”奏书被批准。


《魏书卷⼀百⼗四•志第四•天象⼀之四》:“⼆⼗⼆年⼗⼀⽉,有流星照地,⾄天津⽽灭。


⽈“将有楼船之攻,⼈君以⼤众⾏”。

⼆⼗⼆年⽽上南伐。

是岁之正⽉,有流星⼤如三⽃瓶,起贯索,东北流,光烛地,经天棓乃灭,有声如雷。

天棓,天⼦先驱也。

占⽈“国中贵⼈有死者,且⼤赦”。

⾄三⽉,上南征不豫,诏武卫元嵩诣洛阳,赐皇后死。


(⼆⼗⼆年(498年)⼗⼀⽉,有流星的光芒照到了地上,到天津星处消逝了(天津是中国古代星官之⼀,属于⼆⼗⼋宿的⼥宿,意为“银河渡⼝”。

位于现代西⽅星座划分的天鹅座,含有9颗恒星)。

占候说“将有楼船进攻,君主跟随⼤众⾏进”。

⼆⼗⼆年,皇上南伐。

这年的正⽉,有流星如三⽃瓶那样⼤,出现在贯索星处,向东北运⾏,光芒照地,经历天桔星处消逝,发出如雷鸣般的声⾳。

天桔星表⽰天⼦的先驱。

占候说“国内贵⼈中有死亡的⼈,将要⼤赦”。

到三⽉,皇上在南征途中得病,诏令武卫元嵩去洛阳,赐命皇后死。


《魏书卷⼀百⼗四•志第四•天象⼀之四》:“⼆⼗⼆年正⽉,⽉⼜掩轩辕。

⼗⼀⽉,⼜彗星起轩辕,历⿁南,及天汉。

天⼜若⽈:是固多稷德,宜其彗除矣。

⾏历⿁,⼜强死之征。

明年,幽后赐死
也。


(⼆⼗⼆年(498年)正⽉,⽉⼜遮掩轩辕星。

⼗⼀⽉,⼜在轩辕星区出现彗星,经过⿁宿南⾯,达到天河处。

上天⼜像是说:这是由于污秽的事太多了,应当要进⾏扫除了。

运⾏经过⿁宿,这⼜是强制死亡的征兆。

第⼆年,幽后被赐死。


《魏书卷七•帝纪第七下•⾼祖纪下》:“⼗有⼆⽉甲寅,以江阳王继定敕勒,乃诏班师。


(⼗⼆⽉甲寅(初七,499年1⽉4⽇),因江阳王元继已平定敕勒部落的叛乱,⾼祖下令班师还朝。


《魏书卷⼗六•列传第四•道武七王》:“继,字世仁。

袭封江阳王,加平北将军。

⾼祖时,除使持节、安北将军、抚冥镇都⼤将,转都督柔⽞、抚冥、怀荒三镇诸军事、镇北将军、柔⽞镇⼤将。

⼊为左卫将军,兼侍中,⼜兼中领军,留守洛京。

寻除持节、平北将军,镇摄旧都。

⾼车酋帅树者拥部民反叛,诏继都督北讨诸军事,⾃怀朔已东悉禀继节度。

继表:“⾼车顽党,不识威宪,轻相合集,背役逃归。

计其凶戾,事合穷极,若悉追戮,恐遂扰乱。

请遣使镇别推检,斩愆⾸⼀⼈,⾃余加以慰喻,若悔悟从役者,即令赴军。

”诏从之。

于是叛徒往往归顺。

⾼祖善之,顾谓侍⾂⽈:“江阳良⾜⼤任也。

”车驾北巡,⾄鄴⽽⾼车悉降,恒朔清定。

继以⾼车扰叛,频表请罪。

⾼祖优诏喻之。


(元继(《北史卷⼗六•列传第四》),字世仁。

继承拓跋根的封爵江阳王,加授平北将军。

⾼祖拓跋宏时,授任他为使持节、安北将军、抚冥镇都⼤将,改任都督柔⽞、抚冥、怀荒三镇诸军事、镇北将军、柔⽞镇⼤将。

召⼊任左卫将军,兼任侍中,⼜兼中领军,留守洛阳京城。

不久授任持节、平北将军,镇守管辖旧都城。

⾼车⾸领袁纥树者聚集部落民众反叛(孝⽂帝太和廿⼆年(498年)⼋⽉)。

诏令元继为都督北讨诸军事,从怀朔以东都接受元继的调度。

元继上奏疏:“⾼车顽固的同党,不懂得法令威严,轻意地互相鸠合,躲避征役逃回去。

核计他们的凶恶暴戾,事实该处死刑,如全部追加杀戮,恐怕纷扰骚乱。

请求派遣使者逐镇推求(⾔六镇各遣⼀使,令各推检⼀镇),处死⾸恶分⼦⼀⼈,其余的加以安抚晓谕,如果能醒悟服从征役的,就命他们赶往军队中(令赴南伐之军也)。

”下诏采纳他的意见。

于是叛变的⼈都能归附。

⾼祖认为元继做得好,回头对侍奉的⾂属说:“江阳王实在⾜以担当⼤任。

”皇帝向北巡视,到达邺撼⽽⾼车全部投降,恒⼭朔⽅肃清平
定(⼗⼆⽉甲寅初七,499年1⽉4⽇;北征⾄鄴⽽⾼车已降,遂班师)。

元继因⾼车骚扰叛乱,接连上奏疏请求治罪,⾼祖下诏优待开导他。


《梁书卷五⼗三•列传第四⼗七•良吏》:“永泰元年,为建德令,教民⼀丁种⼗五株桑、四株柿及梨栗,⼥丁半之,⼈咸欢悦,顷之成林。


(永泰元年(498年),沈瑀任建德令(今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他教导百姓,每⼀成年男丁栽种⼗五棵桑树、四棵柿树以及梨树、栗树,每⼀成年⼥丁按以上数量的⼀半栽种树⽊,百姓都欢欢喜喜地听从沈顼的教导,不久百姓栽种的树⽊就形成⼤⽚树林。


《南齐书卷九•志第⼀•礼上》:“永泰元年,尚书令徐孝嗣议⽈:“夫⼈伦之始,莫重冠婚,所以尊表成德,结欢两姓。

年代污隆,古今殊则,繁简之仪,因时或异。

三加废于⼠庶,六礼限于天朝,虽因习未久,事难顿改,⽽⼤典之要,深宜损益。

案《⼠冠礼》,三加毕,乃醴冠者,醴则唯⼀⽽已,故醴辞⽆⼆。

若不醴,则每加辄醮以酒,故醮辞有三。

王肃云‘醴本古味,其礼重;酒⽤时味,其礼轻故也’。

或醴或醮,⼆三之义,详记于经⽂。

今皇王冠毕,⼀酌⽽已,即可拟古设醴;⽽犹⽤醮辞,实为乖衷。

寻婚礼实篚以四爵,加以合卺,既崇尚质之理,⼜象泮合之义。

故三饭卒⾷,再酳⽤卺。

先儒以礼成好合,事终于三,然后⽤卺合。

仪注先酳卺,以再以三,有违旨趣。

⼜《郊特牲》⽈‘三王作牢⽤陶匏’。

⾔太古之时,⽆共牢之礼,三王作之,⽽⽤太古之器,重夫妇之始也。

今虽以⽅樏⽰约,⽽弥乖昔典。

⼜连卺以锁,盖出近俗。

复别有牢烛,雕费采饰,亦亏曩制。

⽅今圣政⽇隆,声教惟穆,则古昔以敦风,存饩⽺以爱礼,沿袭之规,有切治要,嘉礼实重,宜备旧章。

谓⾃今
王侯已下冠毕⼀酌醴,以遵古之义。

醴即⽤旧⽂,于事为允。

婚亦依古,以卺酌终酳之酒,并除⾦银连锁,⾃余杂器,悉⽤埏陶。

堂⼈执烛,⾜充鸑燎,牢烛华侈,亦宜停省。

庶斫雕可期,移俗有渐。

”参议并同。

奏可。


(永泰元年(498年),尚书令徐孝嗣建议说:“作为⼈伦的开始,没有⽐冠礼、婚礼更重要的了,它们可以使仪表尊贵德业有成,缔结两姓欢好。

世风因时代⽽兴衰,古今有不同的准则,礼仪的繁简,根据时代⽽有所不同。

三次加戴礼帽的冠礼在⼠⼈庶民中已经废弃,婚姻的六礼也只局限在宫廷使⽤,虽然因袭不久,事情恐怕也难以马上改变,可是⼤型礼典的关键之处,就是应繁简适当。

据《⼠冠礼》,三次加戴礼帽完毕,就要⽤醴酒宽待主持冠礼的⼈,宽待醴酒仪式只有⼀次,所以醴酒⽂辞没有⼆份。

如果不宽待醴酒,那么每加戴⼀次礼帽就要有醮酒仪式,所以醮酒⽂辞有三份。

王肃说“宽待醴酒本是古制,这是很重的礼节,⽤时鲜的酒,这礼节就轻了,所以如此”。

或是醴酒或是醮酒,意思不⼀致,这些都详细记载在经书之中。

如今君王加冠礼结束,只是酌酒⼀次,可⽴即依照古制设醴酒礼。

还⽤醮酒⽂辞,确实是违背礼的本意。

查考婚礼是在篚⾥装上四个爵,加上两个剖阙的瓢,既有崇尚质朴的含意,⼜象征离合的意思。

所以⽤⼿抓三⼝饭就不再吃,接下来夫妻各⽤瓠⽠剖成的瓢饮酒漱⼝。

先儒认为婚礼是成就合好,事不过三,然后合⽤瓠⽠剖成的瓢饮酒。

礼制先⽤瓠⽠剖成的瓢饮酒漱⼝,作为第⼆第三,有违本意。

另外《郊特牲》说 “三王⽤陶器瓠⽠装牲物”。

说的是远古时候,没有夫妻共吃⼀盆牲物的礼仪,三王创造了它,⽤远古的器具,是重视夫妇的初始。

现在虽然⽤⽅标表⽰节俭,可是更加背离古代典制。

另外⽤锁把两个瓢连在⼀起,⼤概是出⾃近代的习俗。

⼜另设花烛,费⼒雕饰,也有损从前制度。

当今圣明政治⽇益隆盛,声名教化务求整肃,那么古代淳朴的世风,保留祭祀宗庙的⽣⽺⽽爱惜礼义,历代沿袭的制度,关系到治理国家的根本,嘉礼实在重要,应该完备旧的制度。

我认为⾃现在的王侯以下,加冠礼完毕,举⾏⼀次醴酒仪式,以此遵⾏古代的礼义。

醴酒仪式就根据旧的记载,对事情是恰当的。

婚礼也依照古制,⽤瓠⽠剖成的瓢盛最后⽤来漱⼝的酒,并且除去⾦银锁链,其余的各种器物,都⽤陶器。

殿堂⼈役⼿持烛⽕,完全可供燃烧之⽤,花烛奢华,也应当停⽌节省。

或许去除浮华雕饰可以预期,风俗也会慢慢改变。

”商量的意见⼀致。

上奏被许可。


《南齐书卷五⼗⼋•列传第三⼗九》:“永泰元年,诸农⼊朝,海中遭风溺死,以其⼦⽂款为假节、都督缘海军事、安南将军、林⾢王。

晋建兴中,⽇南夷帅范稚奴⽂数商贾,见上国制度,教林⾢王范逸起城池楼殿。

王服天冠如佛冠,⾝被⾹缨络。

国⼈凶悍,习⼭川,善⽃。

吹海蠡为⾓。

⼈皆裸露。

四时暄暖,⽆霜雪。

贵⼥贱男,谓师君为婆罗门。

群从相姻通,妇先遣娉求婿。

⼥嫁者,迦蓝⾐横幅合缝如井阑,⾸戴花宝。

婆罗门牵婿与妇握⼿相付,咒愿吉利。

居丧剪发,谓之孝。

燔⼫中野以为葬。

远界有灵鹫鸟,知⼈将死,集其家⾷死⼈⾁尽,飞去,乃取⾻烧灰投海中⽔葬。

⼈⾊以⿊为美,南⽅诸国皆然。

区栗城建⼋尺表。

⽇影度南⼋⼨。

⾃林⾢西南三千余⾥,⾄扶南。


(永泰元年(498年),林⾢王范诸农⼊朝,在⼤海中遭遇风暴被淹死(武帝永明⼗年(492年),范诸农得国,492年 - 498年在位),朝廷委任他的⼉⼦范⽂款(范⽂赞)为假节、都督缘海军事、安南将军、林⾢王。

晋建兴年间,⽇南夷⼈头领范稚的奴仆多次经商,见到中原国家的制度,开导林⾢王范逸修建城池楼阁殿堂。

国王戴的天冠如同佛冠,⾝上披着带⾹料的珠⽟饰物。

国中民众凶狠强悍,习惯⼭⽣活,擅长武⽃。

吹海螺为号⾓。

⼈们都⾚⾝露体。

四季温暖,没有霜雪。

贵⼥贱男,称巫师为婆罗门。

堂兄妹间相通婚,妇家先派⼈送聘礼求取⼥婿。

⼥⼦出嫁,迦蓝⾐⽤横幅缝在⼀起如同井的围栏,头上戴鲜花宝器。

婆罗门牵着⼥婿和媳妇的⼿握在⼀起相交付,念咒祝愿吉祥。

服丧期间剪去头发,称为孝。

在原野焚烧⼫体作为安葬。

远⽅有⼀种灵鸶鸟,知道有⼈将死,集合到那家把死⼈的⾁吃光,飞⾛,家中的⼈才收取⾻头烧成灰投⼊海中⽔葬。

⼈的肤⾊以⿊为美,南⽅各国都是这样。

区栗城树⽴⼋尺的测⽈标竿,⽇影在度南⼋⼨。

从林⾢向西南⾏⾛三千多⾥,到达扶南。


《南齐书卷⼗九•志第⼗⼀•五⾏》:“永泰元年⼗⼆⽉⼆⼗九⽇⾬,⾄永元元年五⽉⼆⼗⼀⽇乃晴。

京房《易》⽈:“冬⾬,天下饥。

春⾬,有⼩兵。

”时虏寇雍州,余应本传。


(永泰元年⼗⼆⽉⼆⼗九(丙⼦,499年1⽉26⽇),下⾬,直到永元元年五⽉⼆⼗⼀⽇(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