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级上册《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教学设计7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
25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认识读报的重要性,了解读报的基本方法。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说出课文所讲的主要意思。

3、能在今后的生活中逐步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读报的重要性,了解读报的基本方法。

难点:能在今后的生活中逐步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三、教学评价设计:
1.检查预习环节,通过指名读、小组长评价、汇报、板书等方式,了解学生的读书情况、识字和写字情况。

2.在精读环节,采用默读、圈画、讨论、交流、有感情朗读、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内容,认识读报的重要性,了解读报的基本方法。

3.通过拓展延伸活动,让学生逐步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4.在学习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及时作出鼓励性的评价。

四、教学准备:
学生:
1.完成预习单和《新课堂》的“自学窗”并在本课《写字》中描红、书写。

2.小组长统计本组写错的字,书写不规范的字。

教师:
1.教学课件
2.根据学生的预习单和《新课堂》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具针对性、时效性。

五、教学时间:
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平时爱读报纸吗?读什么报纸呢?是怎么读的?(指名让学生自由谈一谈)
2、板书课题:25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交谈而切入,易于相互沟通,更易于把学生的兴趣点转移到课堂中来。

]
二整体感知,明确目标
(一)整体感知
1、检查字词,相互正音。

2、自由练读,读通、读顺。

3、带问题默读。

思:课文围绕课题讲了哪些内容?
4、学生交流,自由谈,互相补充,理清内容,整体感知。

(二)明确目标。

1、质疑:根据课文内容,我们本节课,应以哪些内容为学习重点呢?
2、学生同桌或前后桌四人一小组交流。

3、相互归纳,确定学习重点(即定标)
[设计意图:让学生主动交流,疏通条理,把握内容是一个必然的基础,才有利于下一步的深入学习;根据内容,巧设质疑,让学生共同制定学习目标,抛砖引玉,学生学习才能有路可寻,并且能引起他们主动学习的]
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完成《新课堂》“对话窗”里的题目。

第二课时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三、分组研读,合作探究
1、分组(以前后桌为单位四人为一小组)。

2、择取目标内喜欢的内容,组内研读,合作探究。

3、以组为单位汇报,集体交流,分享成果。

4、梳理归纳。

5、指导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以学生为本,努力创设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交流、探究中获得知识,并发展了能力。

]
环节三:回归整体——扩展积累,读写训练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齐读课文。

2、总结:
这是一篇介绍养成读报好习惯的课文,从中我们知道了读报的好处和读报的方法,以及养成读报好习惯的重要性。

3、质疑延伸。

思:“读报除了以上的方法和好处外,还有其他的好处和方法吗?”
4、组内商讨,汇集。

5、小组代表汇报,分享其他收获。

6、思:“既然读报有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如何使它持之以恒来形成习惯呢?”
7、学生交流并自由谈课文。

[设计意图:依文章主旨来总结,让学生明了所学主旨;适度质疑延伸,让学生学会分享,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引导学生知晓如何持之以恒化为习惯,可得益一生。

]
五、布置作业
实践活动:
1、开展读报评报活动,定期开展读报交流会。

2、举行办小报比赛活动。

[设计意图:习惯养成不能单靠课内,应延伸到课外。

开展活动有利于把学习的课堂扩展到课外,增加学生的参与面,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可谓一石二鸟,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更有利于学生好习惯的养成。

]
板书设计:
25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几乎与吃饭一样必不可少
读报的重要如何读报先浏览,再细读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受益终身
[设计意图:以简明扼要的文字来呈现文章的精髓,易于学生理解使课文深入学生心中。

同时也为学生复习提供了便利!]
教后反思:
1.成功之处:
《养成读报的好习惯》一文内容浅白,易学易懂,是一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好范例。

为了较好地落实教学目标和突出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我在设计时处处朝着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向走。

无论是开头的整体感知,明确目标,中间的分组研读合作探究,还是最后的拓展延伸,我都力求营造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此
氛围中广泛参与,学得有趣,学有所得,又能获得发展,而且教师也教得轻松。

同时,我在设计时注意把习惯的养成延伸至课外,内外兼顾并加以延续。

以此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们交流合作的能力,并促进他们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2 不足之处:
这篇文章很有实用性,在教学时不仅要让他们了解读书的必要性,还应让学生结合读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