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第1部分 核心突破 专题2 能量、动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讲 原子物理和动量
1.(2015·重庆卷)高空作业须系安全带,如果质量为m 的高空作业人员不慎跌落,从开始跌落到安全带对人刚产生作用力前人下落的距离为h (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此后经历时间t 安全带达到最大伸长,若在此过程中该作用力始终竖直向上,则该段时间安全带对人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 A )
A .
m 2gh
t +mg B .
m 2gh
t
-mg C .m gh
t
+mg D.
m gh
t
-mg 解析:人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有v =2gh ,选向下为正方向,又mgt -Ft =0-mv ,得F =
m 2gh
t
+mg ,所以A 正确. 2.关于原子核的结合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 )
A .原子核的结合能等于使其完全分解成自由核子所需的最小能量
B .一重原子核衰变成α粒子和另一原子核,衰变产物的结合能之和一定大于原来重核
的结合能
C .铯原子核(133
55Cs)的结合能小于铅原子核(208
82Pb)的结合能 D .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不稳定
E .自由核子组成原子核时,其质量亏损对应的能量大于该原子核的结合能
解析:结合能是原子核完全分解成自由核子时吸收的能量,选项A 正确;由于重核裂变反应中能量守恒,且释放能量,因此,衰变产物的结合能之和一定大于原重核的结合能,选项B 正确;原子核的核子数越多,结合能越大,选项C 正确;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选项D 错误;自由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释放能量,其质量亏损对应的能量等于原子核的结合能,选项E 错误.
3.有些核反应过程是吸收能量的,例如,在X +14
7N ―→17
8O +1
1H 中,核反应吸收的能量Q =[(m O +m H )-(m X +m N )]c 2
.在该核反应方程中,X 表示什么粒子?X 粒子以动能E k ,轰击静止的14
7N 核,若E k =Q ,则该核反应能否发生?请简要说明理由.
解析:设X 粒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分别为A 和Z ,根据核反应中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有A +14=17+1,Z +7=8+1,可得A =4,Z =2,所以X 粒子是4
2He.4
2He 粒子轰击静止的14
7N 核,说明4
2He 粒子具有动量,由动量守恒知,反应后总动量不为零,则吸收的能量小于Q ,所以这样的核反应不能发生.
答案:42He 不能发生,因为不能同时满足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的要求.
4.(2016·陕西宝鸡九校联考)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发现质了,发现质子的核反应
为:147N +42He ―→178O +1
1H.已知氮核质量为m N =14.007 53 u ,氧核的质量为m o =17.00454u ,氦核的质量为m He =4.00387u.质子(氢核)质量为m F =1.00815 u .(已知:1u c 2
=931 MeV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求:(1)这一核反应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的反应?相应的能量变化为多少? (2)若入射氦核以v 0=3×107
m/s 的速度沿两核中心连线方向轰击静止氮核,反应生成的氧核和质子同方向运动,且速度大小之比为1∶50,求氧核的速度大小.
解析:(1)Δm =m N +m He -m o -m p =-0.001 29 u.
ΔE =Δmc 2=-1.20 MeV.
故这一核反应是吸收能量的反应, 吸收的能量为1.20 MeV. (2)m He v 0=m H v H +m O v O ,
又v O ∶v H =1∶50,解得v O =1.8×106
m/s. 答案:(1)吸收能量 1.20 MeV (2)1.8×106
m/s
5.(湖北武汉2016届模拟)如图所示,AB 为倾角θ=37°的粗糙斜面轨道,通过一小段光滑圆弧与光滑水平轨道BC 相连接,质量为m 2的小球乙静止在水平轨道上,质量为m 1的小球甲以速度v 0与乙球发生弹性正碰,若m 1∶m 2=1∶2,且轨道足够长,要使两球能发生第二次碰撞,求乙球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的取值范围.(sin 37°=0.6,cos 37°=0.8)
解析:设碰后甲的速度为v 1,乙的速度为v 2,由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 1v 0=m 1v 1
+m 2v 2,
① 12m 1v 20=12m 1v 21+12m 2v 2
2,

联立①②式解得v 1=m 1-m 2m 1+m 2v 0=-1
3
v 0, v 2=2m 1m 1+m 2v 0=23
v 0.
设上滑的最大位移大小为s ,滑到斜面底端的速度大小为v ,由动能定理有 (m 2g sin 37°+μm 2g cos 37°)s =12m 2v 2
2,
③ (m 2g sin 37°-μm 2g cos 37°)s =12
m 2v 2


联立③④式解得(v v 2)2=3-4μ
3+4μ
乙要能追上甲,则v >v 0
3,

解得μ<0.45. 答案:μ<0.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