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_语文(人教版)第三册一、二、三、四单元测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人教版〕第三册一、二、三、四单元测试
一、根底知识
1、下面加线的词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A.峥嵘岁月〔zhēng rōng〕发酵〔xiào〕
两相对峙(zhì)嗔怪〔chēn〕
B.同仇敌忾〔kài〕剽悍〔biāo〕
飒爽英姿〔sà〕浣洗〔huàn〕
C.自出机杼〔zhù〕纤巧〔xiān〕
豆蔻年华〔kòu〕窒〔zhì〕闷
D.绕树三匝〔zhā〕溘死〔kè〕
呕哑嘲哳〔zhā〕纶巾〔guān〕
2、请选出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2分〕
A.陈规墨守成规世故人情事故
B.直接直截了当虔诚宠姬侫臣
C.恶梦缕心刻骨苍桑清俊飘逸
D.霄禁爽心悦目叛依千种风情
3、请选出与“便言多令才〞中“令〞的意思一样的一项〔〕〔2分〕
A.令母在后单B.县令遣媒来
C.有此令郎君D.何忧令名不彰邪
4、与“少无适俗韵〞中的“适〞意思一致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A.处分适兄意B.始适还家门
C.适得府君书D.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5、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思一样的一组是〔〕〔2分〕
A.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却与小姑别却坐促弦弦转急
B.三顾频烦天下计忽反顾以游目兮左顾凌鲜卑
C.悔相道之不察兮及时相遣归悲恨相续
D.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因为长句,歌以赠之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6、选出词语中加线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2分〕
A.落寞〔冷落,寂寞〕开济〔扶助〕
漫〔不要〕嗟荣辱可堪〔忍受〕回首
B.宁谧〔冷落,寂寞〕颔〔点头〕首
信誓旦旦〔诚恳的样子〕列〔通“烈〞,猛烈〕缺霹雳
C.盎〔洋溢〕然啜〔喝〕茗
翠峰如簇〔丛聚〕久负〔享有〕盛名
D.陶〔快乐〕然倏〔极快地〕然
山居秋暝〔晚〕游目骋〔放开〕怀
7、以下各句中朗读节奏标得不当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A.桑之/未落,其叶/沃假设。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B.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C.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D.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8、请选出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2分〕
A.?诗经?又称?诗三百?,原本只称?诗?,因是经孔子亲自编辑而成书于公元前六世纪的春秋时期,所以后世人尊它为?诗经?。

B.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开创了我国积极浪漫主义的文学传统。

他的?离骚?
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抒情诗,因为诗中多用“兮〞字,也就改变了?诗经?的诗体和传统。

C.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有“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与“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其中诗歌创作以曹操和王粲的成就最高。

鲁迅称建安时代为“文学自觉的时代〞。

D.陶渊明和谢灵运分别为我国田园诗和山水诗的首创者,开了我国一代自然、清新的诗风,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所编的?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

9、根据原诗填空。

〔4分〕
①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

〔?长歌行?〕
②山不厌高,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天下归心。

〔曹操?短歌行?〕
③_____________,相逢何必曾相识。

〔白居易?琵琶行?〕
④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⑤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______。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⑥_____________,那人却在,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二、课文阅读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0—11题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0、对这首诗中词句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蜀相〞是蜀汉丞相诸葛亮。

“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

B.“映阶〞二句是说祠堂内碧草空有春色,黄鹂徒有好音,却没有多少人去欣赏。

C.“频烦〞即“频繁〞,连续。

“天下计〞指统一天下、兴复汉室。

“两朝〞指东汉和蜀汉。

“开〞指开创基业,“济〞是渡过难关。

D.“出师〞指诸葛亮出兵伐魏。

“英雄〞指诸葛亮和千古以来为国为民的仁人志士,也包括诗人自己。

1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首联以设问引起,开门见山。

一个“寻〞字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向往之意。

B.颔联由远及近,以草绿莺啼的美景衬托诸葛亮人格的清高。

C.颈联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行事。

“天下计〞见匡世的雄略,“老臣心〞“身先死〞显报国忠诚。

D.诗的前四句写祠堂之景,后四句写丞相之事。

全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赞颂,寄托了诗人忧心忧国、痛感济世无人的哀伤。

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2—13题。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2、对这首诗中词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何时了〞指难挨的屈辱生活,时光漫长令人生厌。

B.“故国〞,指南唐都城长安。

“故国〞一词说明了词人对过去生活的无限眷恋。

C.“雕栏玉砌〞指的南唐小朝廷的宫殿亭台,自己曾在此尽情享乐。

D.“朱颜〞,指宫廷中的宫女,这一句是宫女们都老了,有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

13、对这首词赏析不当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词的上阕以实景起笔,然后转到对往事的回忆之中,表达了作者对韶光易逝的感慨和沦为亡国之君的悲哀。

B.词的下阕,以虚景开端,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最后集中到一个复杂而深沉的“愁〞字之中。

C.此词的最后两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运用了比照和夸大的手法,把愁和春江之水相提并论,形象而真实。

D.全词虚设问答,在问答中又紧扣回首往事,感慨今昔,写得自然而流畅,表达了词人深沉的故国之恋。

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14—19题。

〔甲文〕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________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______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

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_______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

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

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

陶潜说:“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乙文〕改革自然常不免于流血,但流血非即等于改革。

血的应用,正如金钱一般,吝啬固然是不行的,浪费也大大的失算。

我对于这回的牺牲,非常觉得哀伤。

但愿这样的请愿,从此停顿就好。

请愿虽然是无论那一国度里常有的事,不至于死的事,但我们已经知道中国是例外,除非你能将“枪林弹雨〞消除。

正规的战法,也必须对手是英雄才适用。

汉末总算还是人心很古的时候罢,恕我引一个小说上的典故:许褚赤体上阵,也就很中了好几箭。

而金圣叹还笑他道:“谁叫你赤膊?〞至于现在似的创造了许多火器的时代,交兵就都用壕堑战。

这并非吝惜生命,乃是不肯虚掷生命,因为战士的生命是珍贵的。

在战士不多的地方,这生命就愈珍贵。

所谓珍贵者,并非“珍藏于家〞,乃是要以小本钱换得极大的利息,至少,也必须买卖相当。

以血的洪流淹死一个敌人,以同胞的尸体填满一个缺陷,已经是陈腐的话了。

从最新的战术的眼光看起来,这是多么大的损失。

这回死者的遗体给后来的功德,是在撕去了许多东西的人相,露出那出于意料之外的阴毒的心,教给继续战斗者以别种方法的战斗。

14、甲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是〔〕〔2分〕
A.只是还有却只是B.只能或者仍不过
C.不过和总只是D.不过或者总不过
15、对甲文中划线句子的正确理解是〔〕〔3分〕
A.强调革命不可防止地要付出沉重代价,从而肯定请愿这种斗争方式。

B.语含作者的批判态度,说明作者不主张采用向反动派请愿这种斗争方式。

C.说明革命固然不可防止地要付出代价,但向反动徒手请愿的斗争方式不可取。

D.语含作者的批判态度,但“请愿〞不在其中;对刘和珍等徒手请愿还是肯定的。

16、作者引用陶潜的?挽歌?中的四句话,意在〔〕〔3分〕
A.感慨时光流逝,人情冷暖,烈士们渐渐被遗忘是自然的,无可奈何。

B.感慨尽管时光流逝,多数人对烈士淡忘,但总有人会记起。

C.表达对世人麻木的愤懑,流露出对烈士的哀伤。

D.寄托作者牢记死者遗愿,死者当与青山同在的深挚感情。

17、乙文表现中心论点的话是〔〕〔2分〕
A.改革自然常不免于流血,但流血非即等于改革,血的应用,正如金钱一般,吝啬固是不行的,浪费也大大的失算。

B.但愿这样的请愿,从此停顿就好。

C.至现在似的创造了许多火器的时代,交兵就都用壕堑战。

D.战士的生命是珍贵的,在战士不多的地方,这生命也就愈珍贵。

18、乙文在论证上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3分〕
A.引用论证类比论证B.举例论证类比论证
C.引用论证事理论证D.比照论证比喻论证
19、以下判断正确的项是〔〕〔2分〕
A.“许褚赤体上阵,也就很中了好几箭。

而金圣叹还笑他说;‘谁叫你赤膊?’〞这说明许褚、金圣叹关系不一般,是朋友,是同僚。

B.乙文写于甲文后的第二天,这说明作者仍沉浸在痛失战友的苦痛中,更加强烈地认为,对付敌人,继续战斗者要以别种方法战斗。

C.撕去了人相的“东西〞指的就是甲文中“有恶意的闲人〞。

D.“枪林弹雨〞、“珍藏于家〞,两处引号的作用是一样的,都表强调。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答复20~21题。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0、以下对诗句的讲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第一、二两句是说,虽然住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

“车马喧〞意味着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

B.第三、四句是承上发问和答复,意思是只要心中能淡泊名利,自然疏远了奔逐于世俗的车马,所居之处由此变得僻静了。

C.第五、六两句中的“悠然〞一词表达了闲适而自在的诗人的形象。

D.第七、八两句是说,夕阳下的山气显得格外美丽,倦飞的鸟儿成双成对地返回。

含蓄地流露出一种孤寂感。

2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这首诗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道理,表达作者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的高尚节操。

B.全诗可分两个层次。

前四句是第一层,主要说明“心远地自偏〞的道理。

C.第二层是后六句,说明对美丽的自然景物的欣赏能获得无限的情趣。

“采菊〞、“山气〞“夕阳〞、“飞鸟〞表达了美好的诗情画意。

D.这首诗语言浅显,意境高远,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2~23题。

咏蝉
骆宾王
西陆①蝉声唱,南冠②客思深。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

谁为表予心?
[注]①西陆:秋天。

②南冠:囚徒。

22、对这首诗的讲解,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一、二两句在句法上用对偶句,在作法上那么用起兴的手法,以蝉声来引起客思。

B.三、四两句,一句说蝉,一句说自己,用“不堪〞和“来对〞构成比照,把物我联系在一起。

C.五、六两句,纯用“比〞体。

两句中无一字不在说蝉,也无一字不在说自己。

D.“露重〞、“风多〞比喻环境压力,“飞难进〞比喻自己要展翅高飞,“响易沉〞比喻自己默默无闻。

23、关于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这首诗作于患难中,有评论家评说,“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中语。

B.诗人在写这首诗时,由于感情充分,功力深至,故虽在完毕之时,还是力有余劲。

C.“无人信高洁〞之语,是诗人自喻高洁的品性,不为时人所了解,相反还被诬陷入狱。

D.“谁为表予心〞在当时情况下,没有人来替诗人说话,诗人只好愤愤地表示要隐居世上,不再积极进取。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24—29题。

吕端字易直,幽州安次人。

开宝八年,会秦王廷美尹京,召拜考功员外郎,充开封府判官。

太宗征河东,廷美将有居留之命。

端白廷美曰:“主上栉风沐雨,以申吊伐,王地处亲贤,当表率扈从①。

今主留务非所宜也。

〞廷美由是恳请从行。

寻坐王府亲吏请托执事者违诏市竹木,贬商州司户参军,复为太常丞,判寺事。

出知蔡州,以善政,吏民列奏借留。

使高丽,暴风折墙,舟人怖恐,端读书假设在斋阁时。

许王元僖尹开封,又为判官。

王薨,有发其阴事者,坐裨赞无状②,遣御史武元颖、内侍王继恩就鞠于府。

端方决事,徐起候之。

二使曰:“有诏推君。

〞端神色自假设,顾从者曰:“取帽来。

〞二使曰:“何遽至此?〞端曰:“天子有制问,即罪人矣,安可在堂上对制使③?〞即下堂,随问而答,左迁卫尉少卿。

会置考课院,群官有负谴置散秩者,引对,皆泣涕,以饥寒为请。

至端,即奏曰:“臣前佐秦邸,以不检府吏,谪掾商州,陛下复擢官籍辱用。

今许王暴薨,臣辅无状,陛下又不重谴,俾亚少列,臣罪大而幸深矣!今有司进退善否,苟得颍州副使,臣之愿也,〞太宗曰:“朕自知卿。

〞无何,复旧官,为枢密直学士。

逾月,拜参知政事。

〔?宋史?〕
注:①扈从:皇帝出巡的侍从,护卫人员。

②裨赞:辅佐。

③制使:皇帝的使者。

制,皇帝的命令。

24、以下句子中加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主人栉风沐雨,以申吊伐吊:慰问
B.寻坐王府亲吏请托执事者违诏市竹木坐:获罪,判罪
C.今许王暴薨暴:突然
D.左迁卫尉少卿左迁:升官
25、以下判断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两个“知〞字的意思不同,两个“以〞字的用法一样。

B.两个“知〞字的意思不同,两个“以〞字的用法也不同。

C.两个“知〞字的意思一样,两个“以〞字的用法不同。

D.两个“知〞字的意思一样,两个“以〞字的用法也一样。

26、以下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召拜〔廷美〕考功号外郎,充开封府判官。

B.〔吕端〕以善政,吏民列奏借留。

C.〔二使〕即下堂,随问而答。

D.引对,皆泣涕,〔吕端〕以饥寒为请。

27、以下各句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群官有负谴置散秩者——犯过错误降职到闲散职位上的一些官员。

B.廷美将有居留之命——廷美将被命令留守〔京城〕。

C.有诏推君——今有诏书保荐你。

D.端读书假设在斋阁时——吕端很镇定地读书,就像在书斋中时候一样。

28、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与吕端为人有胆识、胸怀磊落有关的一组是〔3分〕〔〕
①王地处亲贤,当表率扈从②苟得颖州副使,臣之愿也
③臣罪大而幸深④端读书假设在斋阁时
⑤以善政,吏民列奏借留⑥端方决事,徐起候之
A.①②④B.②③⑥
C.①⑤⑥D.③④⑤
29、以下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吕端劝说秦王应随太守出征未成功遭贬后出知蔡州,以善政,吏民列奏借留。

B.吕端出使高丽,遇暴风,墙折舟覆,端幸得脱险,但始终镇定自假设。

C.吕端出使高丽回国,后容许王元僖,做了开封的府尹和判官。

D.吕端面对太宗的询问,据实答复,态度诚恳而有胆识,后来得到了重用。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30—33题。

走是灯笼
刘金生
总也忘不了小时候的那次经历。

离开姑妈家的时候还是响晴毒日的,走了不到半里路突然下起雨来。

开场还不觉得什么,等雨大了才知道情况的严重。

路边全是庄稼地,没有人家,连一棵树都没有,避雨,是妄想,脚下的土路变成了泥路,每向前迈一步都得做出一个奋力拔腿的姿势。

虽然是夏天,雨水浇在身上还是凉凉的,接着就是从心里往外冷。

天变暗了,路上没有行人——也许有行人但看不见,脸上流着的雨水和眼前的雨幕使我只能看清脚下的一小片地方。

还有六七华里的路程。

当时的我还只是个身小力薄、刚满13岁的孩子!
我又冷又怕。

我想回姑妈家,但想到经过努力才换来的行程再用同样的努力倒回去,我实在不甘心。

我想停下来,突然想起爷爷说过的话:“等是窟窿。

〞我不知道爷爷说的“窟窿〞指的是什么,我甚至记不清爷爷是不是这么说,我只知道,此时的我如果等,所面临的就是窟窿——我将坠入困苦的深渊!“等是窟窿〞这句即时得到的警语,在我的几乎空白的大脑里竟成了惟一的意念。

它警示我,不管多么困难,也不能停下向前的脚步。

记不清摔了多少跤,也记不清是怎么回的家,但在雨中跋涉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

“等是窟窿〞这句话,已经和这个情景凝为一体,成为一条活生生的哲理融进我的生命。

它让我明白,不管是顺利的时候还是不顺利的时候,都不能消极地等待,更不能自甘堕落,都要用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

不“等〞的经历多了,再回忆当年的情景,在“等是窟窿〞之上又多了一层人生的感悟:走是灯笼。

是的,当年在雨中的“走〞是灯笼,然后所有的决不消沉的“走〞也是灯笼。

这灯笼,就是在朦胧或昏暗中亮在眼前的希望。

30、怎样理解爷爷“等是窟窿〞这一句话的含义?〔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作者为什么说“走是灯笼〞?请就你的理解答复。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爷爷的一句“等是窟窿〞,使作者陡然翻出新味。

作者翻出了什么新味?请用文中原话答复。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以下对这篇这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走是灯笼?是一篇从普通生活小事中提炼出人生哲理的小品散文。

作者厚实的生活根底,丰厚的感性体验,文中平中见奇的构思以及形象具体的语言很值得我们细心玩味。

B.作者13岁时的一次寻常的经历,凸现出不寻常的价值:路遇大雨,迎难而“走〞,困难跋涉,最后终于战胜困难,超越了自我。

C.作者“不‘等’的经历多了,再回忆当年的情景,在‘等是窟窿’之上又多了一层人生的感悟:走是灯笼〞,这话更凸显作者经过长期厚实的生活积淀后,感性体验与理性交融生辉的智慧。

D.本文主旨在于突出“走是灯笼〞的哲理意义,但作者欲扬先抑,先渲染“等是窟窿〞,着重突出“我〞进退两难时的困苦心理。

这样就为结尾一段“走是灯笼〞作好了蓄势和铺垫。

E.在富含哲理的叙事中,作者也善于将抽象的表达巧化为形象生动的表达。

如“等是窟窿〞、“走是灯笼〞,运用新奇的象征手法,寓抽象于形象。

答案:1~8:CDDADBBD
9:1、老大徒悲伤2、海不厌深周公吐哺3、同是天涯沦落人4、无边落木萧萧下5、杨柳岸晓风残月6、蓦然回首灯火阑珊处
10~29:DBBCDCDABBDADDDABCAD
30、等待是消极的行为,它会使人坠入困苦的深渊,无所作为,没有希望。

31、因为行走是积极的行为,在困难面前有所行动将会使人走出困境,走向光明和希望。

32、它让我明白,不管是顺利的时候还是不顺利的时候,都不能消极地等待,更不能自甘堕落,都要用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

33、D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