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高频精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3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一、选择题
1.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时,分子量大的蛋白质()
A.路程较长,移动速度较慢
B.路程较长,移动速度较快
C.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慢
D.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快
2.下列各项中,一般不影响在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中的分离度的是()A.层析柱的柱高B.层析柱的直径C.缓冲溶液D.样品的分布
3.的蛋白质能进入凝胶内部通道()
A.相对分子质量大的B.吸附性高的
C.相对分子质量小的D.溶解度低的
4.SDS一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中加入SDS的作用是()
A.增大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B.改变蛋白质的形状
C.掩盖不同种蛋白质间的电荷差别
D.减少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5.在装填色谱柱时,不得有气泡存在的原因是()
A.气泡会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
B.气泡阻碍蛋白质的运动
C.气泡能与蛋白质发生化学反应
D.气泡会在装填凝胶的时候使凝胶不紧密
6.将释放出的血红蛋白以2000r/min的速度离心10min后,可以看到试管中的溶液分为4层,其中哪一层是血红蛋白水溶液()
A.第一层无色透明B.第二层白色
C.第三层红色透明D.第四层暗红色
7.利用凝胶色谱法,什么样的蛋白质先洗脱出来()
A.相对分子质量大的B.溶解度高的
C.相对分子量小的D.所带电荷多的
8.下列是有关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相关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A.血红蛋白是有色蛋白,因此在凝胶色谱分离时可以通过颜色来判断什么时候应该收集洗脱液
B.用生理盐水重复洗涤红细胞
C.血红蛋白释放后应低速短时间离心
D.不断用磷酸缓冲液处理的目的是让血红蛋白处在稳定的PH范围内,以维持其结构和功能
9.下列有关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的材料必须选用鸡血
B.通过透析法可以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为此样品的粗提取C.凝胶色谱法是利用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
D.电泳法是利用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及分子的大小差异分离蛋白质10.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时,凝胶的种类较多,但其作用的共同点是()A.改变蛋白质分子通过凝胶时的路径
B.吸附一部分蛋白质,从而影响蛋白质分子的移动速度
C.将酶或细胞固定在细胞中
D.与蛋白质分子进行化学反应,从而影响其移动速率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2016春•钦州期末)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时,分子量大的蛋白质()A.路程较长,移动速度较慢B.路程较长,移动速度较快
C.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慢D.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快
【分析】凝集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由于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在通过凝胶柱时移动的速度不同从而将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蛋白质分开.
【解答】解:当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蛋白质通过凝胶柱时,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长移动的速度慢,而分子量大的蛋白质分子不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短,移动的速度快,最先洗脱出来.故选:D.【答案】D
【点评】本题考查了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意在考查学生的应用和实验操作能力,对于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的理解是本题考查的重点.2.(2016春•乐都区校级期末)下列各项中,一般不影响在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中的分离度的是()
A.层析柱的柱高B.层析柱的直径C.缓冲溶液D.样品的分布
【分析】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凝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来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长,移动的速度慢,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不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短,移动的速度快,因此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得以分离.
【解答】解:A、层析柱的柱高影响蛋白质分子移动的路径而影响蛋白质中的分离度,A错误;B、层析柱的直径不影响蛋白质中的分离度,B正确;C、缓冲溶液可维持蛋白质分子的活性,影响蛋白质分子的分离度,C错误;D、样品的分布是否均匀、整齐也影响了蛋白质分子的分离度,D错误.故选:B.
【答案】B
【点评】本题考查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作用、实验方法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3.(2016春•乐都区校级期末)的蛋白质能进入凝胶内部通道()
A.相对分子质量大的B.吸附性高的
C.相对分子质量小的D.溶解度低的
【分析】凝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析蛋白质的有效方法,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长,移动的速度慢,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不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短,移动的速度快,因此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得以分离.
【解答】解:凝胶色谱法是利用凝胶把分子大小不同的物质分离开的一种方法,在洗脱过程中,大分子不能进入凝胶内部,路程短,移动的速度快,而最先流出,而小分子可以进入凝胶内部,路程长,移动的速度慢,最后流出.故选:C.【答案】C
【点评】本题考查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的技术,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对于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的理解是本题考查的重点.4.(2016春•合肥校级期中)SDS一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中加入SDS的作用是()
A.增大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B.改变蛋白质的形状
C.掩盖不同种蛋白质间的电荷差别
D.减少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分析】血红蛋白的提取与分离的实验步骤主要有:
(1)样品处理:①红细胞的洗涤,②血红蛋白的释放,③分离血红蛋白溶液.(2)粗分离:①分离血红蛋白溶液,②透析.
(3)纯化:调节缓冲液面→加入蛋白质样品→调节缓冲液面→洗脱→收集分装蛋白质.
(4)纯度鉴定﹣﹣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解答】解:SDS一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中加入SDS的作用是掩盖不同种蛋白质间的电荷差别,使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迁移速率完全取决于分子大小.故选:C.
【答案】C
【点评】本题比较基础,本题考查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操作步骤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5.(2016春•白城校级期中)在装填色谱柱时,不得有气泡存在的原因是()A.气泡会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
B.气泡阻碍蛋白质的运动
C.气泡能与蛋白质发生化学反应
D.气泡会在装填凝胶的时候使凝胶不紧密
【分析】凝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来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长,移动的速度慢,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不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短,移动的速度快,因此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得以分离.据此答题.
【解答】解:装填凝胶色谱柱时,色谱柱内不能有气泡存在,因为气泡会扰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使得到的红色带区歪曲、散乱,降低分离效果.故选:A.
【答案】A
【点评】本题考查了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6.(2016春•合肥校级期中)将释放出的血红蛋白以2000r/min的速度离心10min 后,可以看到试管中的溶液分为4层,其中哪一层是血红蛋白水溶液()A.第一层无色透明B.第二层白色
C.第三层红色透明D.第四层暗红色
【分析】1、血红蛋白的提取与分离的实验步骤主要有:
(1)样品处理:①红细胞的洗涤,②血红蛋白的释放,③分离血红蛋白溶液.(2)粗分离:①分离血红蛋白溶液,②透析.
(3)纯化:调节缓冲液面→加入蛋白质样品→调节缓冲液面→洗脱→收集分装蛋白质.
(4)纯度鉴定﹣﹣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2、将搅拌好的混合液转移到离心管中,离心后,可以明显看到试管中的溶液分为4层,从上向下依次是有机溶剂层、脂类物质层、血红蛋白溶液层、红细胞破碎物沉淀层.
【解答】解:分离血红蛋白溶液时,将搅拌好的混合液转移到离心管中,经过中速长时离心后,可明显看到试管中溶液分为4层,从上往下数,第1层为甲苯层,第2层为脂溶性物质的沉淀层,第3层为血红蛋白水溶液,第4层为杂质沉淀层.因此,血红蛋白位于从上至下的第三层.故选:C.
【答案】C
【点评】本题考查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操作步骤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7.(2016春•白城校级期中)利用凝胶色谱法,什么样的蛋白质先洗脱出来()A.相对分子质量大的B.溶解度高的
C.相对分子量小的D.所带电荷多的
【分析】凝集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由于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在通过凝胶柱时移动的速度不同从而将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蛋白质分开.
【解答】解:当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蛋白质通过凝胶柱时,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长移动的速度慢,而分子量大的蛋白质分子不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短,移动的速度快,最先洗脱出来.故选:A.【答案】A
【点评】对于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的理解是本题考查的重点.8.(2016春•白城校级期中)下列是有关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相关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A.血红蛋白是有色蛋白,因此在凝胶色谱分离时可以通过颜色来判断什么时候应该收集洗脱液
B.用生理盐水重复洗涤红细胞
C.血红蛋白释放后应低速短时间离心
D.不断用磷酸缓冲液处理的目的是让血红蛋白处在稳定的PH范围内,以维持其结构和功能
【分析】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实验
1、原理:凝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来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长,移动的速度慢,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不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短,移动的速度快,因此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得以分离.
2、用磷酸缓冲液处理的目的是让血红蛋白处在稳定的pH范围内,维持其结构和功能.
3、分离血红蛋白溶液时,将搅拌好的混合液转移到离心管中,经过中速长时离心后,可明显看到试管中溶液分为4层,从上往下数,第1层为甲苯层,第2
层为脂溶性物质的沉淀层,第3层为血红蛋白水溶液,第4层为杂质沉淀层.
4、气泡会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
5、血红蛋白的提取与分离的实验步骤主要有:(1)样品处理:①红细胞的洗涤,
②血红蛋白的释放,③分离血红蛋白溶液.(2)粗分离:①分离血红蛋白溶液,②透析.(3)纯化:调节缓冲液面→加入蛋白质样品→调节缓冲液面→洗脱→收集分装蛋白质.(4)纯度鉴定﹣﹣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6、电泳法是利用待测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和分子本身的大小、形状不同,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迁移速度,从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或鉴定.【解答】解:A、血红蛋白是有色蛋白,因此在凝胶色谱分离时可以通过颜色来判断什么时候应该收集洗脱液,A正确;B、洗涤红细胞时,应该用等渗溶液,即用生理盐水重复洗涤红细胞,B正确;C、血红蛋白释放后应中速长时间离心,C错误;D、不断用磷酸缓冲液处理的目的是让血红蛋白处在稳定的PH范围内,以维持其结构和功能,D正确.故选:C.
【答案】C
【点评】本题考查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步骤、实验采用的方法等,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9.(2016春•鹤岗校级期中)下列有关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的材料必须选用鸡血
B.通过透析法可以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为此样品的粗提取C.凝胶色谱法是利用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
D.电泳法是利用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及分子的大小差异分离蛋白质
【分析】血红蛋白的提取与分离的实验步骤主要有:
(1)样品处理:①红细胞的洗涤,②血红蛋白的释放,③分离血红蛋白溶液.(2)粗分离:①分离血红蛋白溶液,②透析.
(3)纯化:调节缓冲液面→加入蛋白质样品→调节缓冲液面→洗脱→收集分装蛋白质;
(4)纯度鉴定﹣﹣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解答】解:A、该实验的材料必需选用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因为不含细胞核和细胞器等杂质,A错误;B、通过透析法可以去除样品中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此为样品的粗提取,B正确;C、凝胶色谱法是利用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C正确;D、电泳法是利用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及分子的大小和形状不同进行分离,D正确.故选:A.
【答案】A
【点评】本题考查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材料、实验步骤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10.(2016春•昆明校级期中)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时,凝胶的种类较多,但其作用的共同点是()
A.改变蛋白质分子通过凝胶时的路径
B.吸附一部分蛋白质,从而影响蛋白质分子的移动速度
C.将酶或细胞固定在细胞中
D.与蛋白质分子进行化学反应,从而影响其移动速率
【分析】凝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来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长,移动的速度慢,相对分
子质量大的蛋白质不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短,移动的速度快,因此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得以分离.
【解答】解:A、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来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通过改变蛋白质分子通过凝胶时的路径来实现,A正确;B、凝胶不吸附蛋白质,B错误;C、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来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C 错误;D、凝胶不与蛋白质分子进行化学反应,D错误.故选:A.
【答案】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凝胶色谱法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及熟练识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