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坝修复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绑扎接头:在受拉区中不得超过25%,在受压区不得超过50%。
(2)闪光接触对焊接头:在受拉区中不得超过50%,在受压区不受限制。
(3)电弧焊接接头,可不受限制,但也尽量叉开。
钢筋接头与钢筋弯曲处相距不应小于10倍焊接钢筋的直径。
2.2.5现场绑扎钢筋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1)绑扎和安装前,应严格按照施工图先做钢筋排列间距的各种样尺,作钢筋排列的依据,其次在立好的模板或混凝土底板面上,用墨线定出中心线,然后照图用样尺从中心向两边排列。绑扎钢筋时,要用粉笔在主筋上划好位置。
(4)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1.2MPa后,方能允许人员在上走动。
2.5浆砌石施工
1.浆砌块石的石料质地坚实、无风化和裂纹。块石呈块状,宽度和厚度不小于200㎜,长度不大于厚度的4倍。石料各面的加工满足设计要求。
2.砂浆质量符合有关规定。砂浆的稠度宜为30~50㎜。
3.浆砌石挡墙分段、分层砌筑,但两工作段的砌筑高差不超过1000mm。
(3)开挖技术措施
a.开挖过程中,测量人员随时对作业面进行检测,并设置控制标高,保证开挖最终清基轮廓,严禁欠挖,避免超挖。
b.开挖过程中做好坡面施工区的排水工作,确保坡面不被雨水冲刷及浸泡。
c.对已完工的清基面及时清理并报监理进行查验。
d.加强施工机械维修保养,确保设备完好,保证施工进度要求的使用率。
2.2钢筋施工
2.2.1.钢筋的型号、规格、机械性能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如需变换钢筋规格型号时,必须事先征得设计单位同意。
2.2.2.钢筋的加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钢筋的表面应洁净,油渍、漆污、浮皮和铁锈在使用前应清除干净。
钢筋外表有严重锈蚀、麻坑,裂纹夹沙等缺陷者,应剔除不得应用。
(2)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曲;成盘的和弯曲的钢筋均应调直。
(7)已绑好的钢筋上不得践踏或放置重物。
(8)底板上层钢筋采用钢筋“马凳”支承,钢筋“马凳”每平方米设一个,以确保上层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9)砼墙里、外二层钢筋采用拉结筋连结,以确保砼墙里外二层钢筋的保护层。
2.3模板施工
1.采用定型组合模板,异型断面采用钢木混合模板。
2.模板结构尺寸正确,有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接缝牢固,严密不漏浆,表面平滑,整体平整。
2.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同时砌筑。当不能同时砌筑需留置间断时,其间断处砌成斜茬。
5.墙身与压顶之间的连接应牢固。
6.块石砌筑符合下列规定
(1)块石坐浆平砌,上下错缝、内外搭砌。上下层错缝的距离不小于30mm。
(2)砌体的灰缝宽度为20~30mm,砂浆饱满,块石间较大的空隙先填塞砂浆,再用石块嵌实,不得采用先摆石块后塞砂浆的方法。
开挖时,应根据测量测放的开口线按设计要求的坡度分层作业。开挖时,以满足设计施工图要求的深度和断面,严禁超欠挖。
①基础开挖自上而下进行分层开挖。
②在开挖过程中,经常测量和校核施工区域的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要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③加强土方开挖时的标高和边坡测量,控制开挖质量,做到不欠挖,不超挖,确保基础土的质量,若发现超挖部分,应以该处同标号混凝土或该处所设计的填料回填。
(3)缝口用清水冲洗干净并保持润湿,但不得有积水。
2.2.6混凝土养护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凝土初凝后,用湿麻袋或草包遮盖,并经常洒水养护,以保证混土内部充分水化。
(2)混凝土洒水养护时间,如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时不得少于7昼夜,如用矿渣硅酸盐水泥不得少于14昼夜。
(3)养护用水的质量要求与拌制混凝土用水相同。
(3)块石砌体的拉结石均匀分布、相互错开。当墙厚小于400mm时,拉结石长度应等于墙厚。当墙厚大于400mm时,可用两块石内外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50mm。
7.浆砌体在砂浆初凝后养护7—14天,养护期间避免碰撞、振动或承重。
8.浆砌挡墙勾缝应符合下列规定:
(1)砌体勾缝除设计有规定外,块石砌体宜为平缝。
2.1.3开挖边坡保护措施
为防止修正后的边坡遭受雨水冲刷,边坡的护面和加固工作应在雨季前按施工施工图要求完成,冬季施工的开挖边坡修整及护面和加固工作,在解冻后进行。
2.1.4开挖料的利用和弃渣
开挖的土料及砂卵石料可以满足填筑料设计要求的,就近临时堆放于现场测量需要回填的地方,以备填筑之用。
2.1.5质量检查和验收
(3)插入式振动器前后插入的距离,一般不得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振动器作用半径由试验确定。
(4)振捣时应尽量避免碰撞模板、钢筋及预埋件。
(5)捣固时间要适宜,对水灰比大的时间要短些,对水灰比小的要长些,一般控制在25~40秒钟为宜。
(6)振动器除事先检验并备足数量外,并应有机电修理人员在现场指导和检修。
2.1.1测量放线
土方开挖施工前,首先对拟开挖的施工部位进行原始地面测量和施工放线。严格按设计断面和设计开挖边坡,测放出沟槽、基坑开口线的位置,并洒白灰线示意。测量放线完毕,报监理工程师核准后即可开始土方开挖。土方开挖过程中,应根据设计施工图,对设计开挖坡面和坡脚进行经常性的测量校核,谨防超欠挖。
2.1.2土方开挖
3.制作模板,应根据施工图绘制大样图,进行加工配制。
4.模板安装,在底板(或承台)侧模安装前,必须在清洗后的素混凝土垫层面上,根据边线样桩,正确划出模板内侧位置的墨线,再根据灌筑高度立模,并支撑固定。侧模外侧底脚处,可填以三角形密实土埂,以防漏浆。模板表面应涂刷脱模剂。模板接缝应紧密吻合,如有缝隙应用填缝料嵌密,如缝隙较大时,进行修理或补加缝条。模板支撑必须稳固,不松动、无弯曲或下沉。模板支架,禁止与脚手架连接,以免受震动而变形。
(2)钢筋在相交点处应用铁丝扎结,钢筋的交叉点可以每隔一根相互成梅花式扎牢,但在周边的交叉点,每处都应绑扎。
(3)箍筋转角与钢筋的相交点均应扎牢、箍筋的末端应向内弯曲。
(4)绑扎用的铁丝头要向里弯,不得伸向保护层内。
(5)钢筋的底部和侧部均应安置水泥砂浆垫块,以保证保护层的必要厚度。
(6)绑扎好的钢筋应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为使钢筋位置在灌筑不致走动,可增加扎点或加撑铁。
5.衬砌机安装时要严格按照安装说明书进行作业,安装过程中要防止倒塌、人员坠落等事故的发生;
6.人工清理坡面、铺设土工布、伸缩缝切割以及人工收面时,作业人员要做好防滑、防摔倒措施,同时要注意土块、石块、物料、工具等滑落伤人;伸缩缝切割、人工收面所使用的电动工具绝缘要良好,各种保护装置要齐全、完好、作业时要设专人牵引电缆。
(2)勾缝砂浆的强度应比砌体砂浆强度高一级。
(3)勾缝深度20~30mm。
安全控制重点
1.保持持证人员熟知安全操作知识,作业进行前进行安全教育;
2.进入现场带合格安全帽,系好下额带,锁好带扣;
3.现场工作人员遵守施工现场的劳动纪律、着装整齐,不得光背穿拖鞋,施工现场禁止吸烟、追逐打闹和酒后作业。
4.作业中的临时用电均要由电工操作,其他人不得随意操作或更改用电线路。施工用电要严格做到三级配电、两级保护以及“一机、一闸、一箱、一漏”,电缆应埋地铺设,以防被压坏、砸损,所用电气设备、设施均要进行接地或接零保护。
开挖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定期测量和校正开挖平面的尺寸和标高以及检查开挖单位工程名称汝阳农田水利五标承包人汝阳县2016年农田水利项目第五标段项目部交底内容大坝施工交底级别主持人交底时间地点项目部会议室边坡的坡度和平整度
CB15附件2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亿金建设[2016]技交号)
合同名称:汝阳县2016年农田水利项目县建设项目施工五标段
单位工程名称
汝阳农田水利五标
承包人
陕西亿金建设有限公司汝阳县2016年农田水利项目第五标段项目部
交底内容
大坝施工
交底级别
主持人/交底人
时间/地点
项目部会议室
一、施工技术设计、施工措施计划等。
二、施工技术交底内容:
2.1土方开挖
土方开挖主要采用机械开挖,局部人工配合。
7.严禁在同一垂直面内作业,上、下传送物料及工器具时,应用绳子系牢后升降,不得乱扔,并设专人指挥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技术总工针对以上施工技术交底内容进行了细致的交底,并对职工提出的具体问题进行了解释答疑。对重点事项进行强调。
记录人:
与会人员签名:
说明:可加附页。
(3)钢筋加工配件时,应准确计算其长度,如有弯钩,应增加其长度,并扣除其延伸长度。
(4)钢筋下料前,应认真核对钢筋的规格和数量;下料后,必须挂牌注明所用部位、类别、分别堆放,以防差错。
(5)弯曲某种编号的第一根钢筋时,应反复校正至符合设计的尺寸和形状,作为样板,核对以后弯成钢筋制品。
(6)钢筋成型核对后,应分类按型捆扎并挂上编号标签,妥为存放。
2.2.3钢筋的接头,应遵守下列规定:
(1)直径在16mm以上热轧钢筋接头,采用闪光接触对焊,直径在16mm及16mm以下的热轧钢筋,可用电弧焊焊接或铁丝绑扎。
(2)需要冷拉的钢筋闪光接触对焊或电弧焊的接头,均应冷拉前进行。
(3)闪光接触对焊接头时,应按有关操作技术进行,当每次改变钢筋类别、直径或调换焊工时,为了保证质量,并检查既定的焊接参数,应预先焊接试件作拉力和冷弯试验合格后,才能正式成批焊接。
2.2.2混凝土的灌筑,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在混凝土灌筑前,应对当天施工部位的模板、钢筋、施工缝以及运输混凝土的走道等进行严格检查,发现问题立即纠正。
(2)从高处倾落混凝土时,其卸落高度不应超过2m,否则应采用滑槽、卸料斗或导管,以防混凝土离析。
(3)灌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一般不得超过2小时。
(4)混凝土灌入模板中后,应及时振捣密实。
(5)混凝土灌筑过程中,应有专人检查模板和钢筋,随时处理出现的问题。
(6)掌握天气预报,在雨天或低温的情况下,进行灌筑混凝土工作,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2.2.3混凝土振捣应满足下列要求:
(1)底板(或承台)采用插入式和平板式振动器相结合的捣固方法。
(2)插入式振动器应垂直或略为倾斜插入混凝土中捣固,快插慢提,并边振边提,以免发生空洞。
2.2.4砼浇筑时,按规定制作试块,作为混凝土28天强度的依据。若需要作7天和14天试验,则应另行增加试块组数。试块必须现场制作,并与灌筑构件在同等条件下进行养护。
2.2.5施工缝的操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在灌筑底板时,施工缝设在底板上50cm处。
(2)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2.5MPa后,用人工凿除缝口表面的水泥砂浆和松散层。
(4)接头采用电弧焊的搭接焊或绑条焊时,除决定于强度计算的要求外,焊缝的长度、宽度和厚度等,均应符合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5)钢筋采用铁丝绑扎接头时,在受拉区域内的圆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勾;钢筋搭接处根据规定的搭接长度,用铁丝在搭接的中心和两端三处扎紧。
2.2.4配置在同一截面的受力钢筋,其接头的截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的百分率应遵守下列规定:
a.开挖前的质量检查和验收:
原地形测量剖面的复核检查。
建筑开挖尺寸测量成果检查。
开挖区周围排水和防洪保护设施的检查。
b.开挖过程中的质量检查
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定期测量和校正开挖平面的尺寸和标高,以及检查开挖边坡的坡度和平整度。
c.明挖工程完成后的质量检查
测量检查基础开挖面的平面尺寸、标高和场地平整度。环刀取样检测基础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5.模板需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并能保证其表面和棱角不受损坏时拆除。
6.各种模板和支撑设备拆除后,应及时清刷干净,维修保养,整堆集中处理;钢模小型连结配件,应回收装箱,妥加保管,防止失散。
2.4混凝土施工
2.2.1混凝土灌筑前,必须做好隐蔽工程验收、材料试验、机具配备、劳动组织、施工交底等各种施工准备工作,确保混凝土强度和构件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