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山东滕州张汪中学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综合检测历史试题(无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山东滕州张汪中学八年级下册期末综合检测(一)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走进新时代》这首歌中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
赛……”你知道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A.五四运动B.中共成立C.开国大典D.改革开放
2.新中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调整经历了四个步骤依次为()
A.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化、农业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
C.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业合作化、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大生纱厂是近代实业家张謇创办的民族企业,20世纪50年代国家对其第一、第二纺织公司实行公私合
营。

这是出于
A.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B.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
C.“大跃进”的需要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需要
4.下面这组照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它们共同的主题是
A.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B.初建社会主义
C.社会主义建设曲折探索
D.改革开放之路
5.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
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二者的根本出发点都是
A.党的最高纲领
B.实事求是,立足国情
C.照搬苏联的经验
D.阶级斗争需要
6.1979年底,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还只是在个别地方尝试,比重仅占全国总农户的9%。

到1984年底,比重已增至95%以上。

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迅速发展是由于它
A.是农民自己的发明创造
B.使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
C.使农业收入得到平均分配
D.适应了农民的生产需求
7.“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蹁跹接踵来。

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

”这首诗歌中的“喜事”是指A.西藏和平解放
B.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九二共识”
C.香港、澳门回归
D.海峡两岸逐步实现三通
8.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带动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发展,我国实施的战略是
A.西部大开发战略
B.可持续发展战略
C.实施计划生育
D.科学发展观
9.我国《反分裂国家法》中规定“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是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

”实现
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坚持不用武力原则
C.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则
D.坚持反对外国干涉的原则
10.下列属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是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④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汉族主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1.新中国一直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发展对外关系。

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①中国重返联合国
②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中美建交
⑤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APEC
A.①②③④⑤
B.③②①④⑤
C.③②①⑤④
D.①③②⑤④
12.(题文)我国重视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1954年,周恩来出访印度、缅甸,三国总理共同倡导了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和平统一八项主张
C.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D.“求同存异”方针
13.美国总统尼克松曾说:“我有幸在北京逗留了一个星期,这也是改变世界的一个星期。

”在这“一个星期”里
发生的“改变世界”的大事是()
A.中美双方发表《建交公报》B.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中美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4.2015年,原战略导弹部队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

火箭军承担的主要任务是
A.核反击
B.核进攻
C.核恐吓
D.核威胁
15.“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同台湾人民保
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

”中美《建交公报》中的这段话说明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是
A.可以售台先进武器装备
B.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C.台湾地位未定,不属于任何国家
D.支持中国武力解放台湾
16.“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这一说法,今天是通过
A.通讯技术实现的
B.高新技术实现的
C.计算机网络实现的
D.学校教育实现的
17.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太空技术取得辉煌成就,下列属于这一时期成就的是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③“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多次成功发射
④“嫦娥”探月工程顺利展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8.下列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交通条件变化的是
①铁路、公路和航线的增长很快
②水运交通发展
③开私人汽车出行的人增多
④发展轨道交通(地铁、轻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9.我国初步形成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B.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C.职工医疗保险制度D.职业培训制度
20.邓小平曾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
际地位。

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这些东西”指A.“两弹一星”
B.籼形杂交水稻
C.大庆油田
D.“863计划”
二、非选择题
21.某校准备开展以“宣传新中国建设成果”为主题的活动,同学们搜集了下列资料。

请参与。

(1)人物篇:请写出下图中的历史人物的姓名及称号。

姓名:
被誉为:
(2)探索篇:下面三幅图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农村的变化。

根据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4年聚焦三农,为此同学们组织了一场以“三农”问题为主题的知识竞赛,请回答问题:
①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为了建设一个新世界,在农村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上述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一历史事件颁布的文件是什么?
②图二是1956年农民代表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报喜,它反映了农民满怀豪情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农民是通过哪一方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③图三显示安徽凤阳县农业粮食生产三年三大步。

产生这一历史性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成就篇:实现工业化是全国人民追求的目标;为此,党在不同时期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上图中图四、图五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实行后实现的巨大成就,这一计划是哪一年开始执行的?这计划的重点是什么?
(4)感悟篇:从主题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出建国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众多成就,许多工业从无到有。

请回答: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22.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与大陆不同的制度。

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

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

——《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1983年)
材料二: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决不是针对台湾同胞,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搞“台湾独立”的图谋的。

——《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材料三:2017年4月12日,两岸经贸论坛在厦门举行,与会专家学者认为,两岸产业优势互补,可借此在转型升级、结构调整和共同走向国际市场等方面深度合作。

材料四统一是全体国民的希望。

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

——孙中山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大陆对台湾的基本方针。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当前严重阻碍台湾和祖国大陆实现和平统一的因素有哪些(举两例)。

(3)依据材料三、四,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两岸关系发展趋势的认识。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5年,周恩来总理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万隆会议,他在发言中说道:“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

”“为了维护世界和平,我们处境大致相同的亚非国家首先应该友好合作,实现和平共处。

过去殖民统治在亚非国家所造成的不和与隔阂,不应该继续存在。

我们应该互相尊重,消除互相间存在的疑虑和恐惧”,周恩来的发言赢得了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

材料二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中国对外交往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在中国政府的主动坚持下,中国顺利收回了整个香港地区和澳门的全部主权,扫除了全部殖民羞辱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世界与中国一起从中国的发展中获益。

(1)根据材料一,指出周恩来总理的发言体现了中国的什么外交方针和外交原则?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我国能够取得如此成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面对国际新形势,中国开展多边外交活动,积极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这对中国的发展将产生哪些影响?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敬爱的毛主席:
……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在想着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在自己的土地里出力劳动,劳动成果完全自己所得,这样我们生产的劲头怎能不大呢……
——安徽无为县农民写给毛主席的一封信
材料二:凡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

材料三:
(1)材料一中令安徽无为县农民“梦想实现”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事件最直接的影响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法律文件的内容?该法律文件是哪年颁布的?
(3)材料三漫画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反映了我国哪一制度的逐步建立与完善?
(4)民生涉及民众的切身利益,与其幸福安康息息相关。

请你从党和民生关系这个角度思考,你该怎样总体评价上述材料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