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106-27医院护理知识Word文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护理知识
1、医院感染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宿主。

2、清洁:清洁是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目的是去除和减少微生物,并非杀灭微生物微生物。

消毒: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除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程度的过程。

灭菌: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去除或杀灭全部微生物的过程。

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孢和真菌孢子。

热力消毒灭菌法:热力消毒灭菌法是指利用热力破坏微生物的蛋白质、核酸、细胞壁和细胞膜,从而导致其死亡的方法。

化学消毒灭菌方法的作用原理:化学消毒灭菌的原理是使菌体蛋白凝固变性,酶蛋白失去活性,抑制细菌代谢和生长,或破坏细菌细胞膜的结构,改变其通透性,使细胞破裂、溶解,从而达到消毒灭菌的作用。

3、无菌技术:是指在执行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和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操作和管理方法。

无菌物品:无菌物品指经过物理或化学方法灭菌后,未被污染的物品。

无菌区域和非无菌区域:无菌区域是指经过灭菌处理而未被污染的区域。

非无菌区域是指未经灭菌处理或经灭菌处理后被污染的区域,又称非无菌区。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包括:
(1)操作环境清洁、宽敞、人群流动少,在操作前半小时停止清扫和换床单;
(2)无菌操作前,操作者修剪指甲洗手,衣帽穿戴好,必要时穿戴无菌衣、戴无菌手套;
(3)无菌物品和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并有明显标志;无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气中,应存放在无菌包或无菌容器中;无菌包外注明物品名称、消毒灭菌日期、失效期,保存期以一周为宜;
(4)进行无菌操作时要明确无菌区域和非无菌区域的划分;
(5)进行无菌操作时,操作者要面向无菌区并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

手臂保持在操作台或腰部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和接触无菌物品;
(6)取用无菌物品时,必须使用无菌钳(或镊);无菌物品一经取出,不可再放回无菌容器内;如器械、用物疑有污染,不可再使用,应重新灭菌;
(7)一套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患者使用,避免交叉感染。

4、清洁区:是指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

半污染区是指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

污染区是指病人直接或间接接触的区域。

5、隔离原则的一般消毒隔离:
(1)病房和病室门前悬挂隔离标志,门口放用消毒液浸湿的脚垫,门外设立隔离衣悬挂架(柜或壁橱),备消毒液、清水各一盆及手刷、毛巾、避污纸;
(2)工作人员进入隔离室应按规定戴口罩、帽子、穿隔离衣,只能在规定范围内活动。

一切操作要严格遵守隔离规程,接触病人或污染物品后必须消毒双手;
(3)护理人员穿隔离衣前,必须备齐所需的物品,并集中执行各种护理操作计划;
(4)凡病人接触过的物品或落地的物品应视为污染,消毒后方可给他人使用;病人的衣物、信件、钱币等经熏蒸消毒后才能交家人带回;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须经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入公共下水道;需送出病区处理的物品,置污物袋内,袋外应有明显标记;
(5)病室每日进行空气消毒,并在晨间护理后,用消毒液擦拭床及床旁桌椅;
(6)严格执行陪伴和探视制度,向病人及家属解释隔离的重要性和暂时性以取得信任和合作;
(7)了解病人的心理情况,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尽量解除病人因隔离而产生的恐惧、孤独、自卑等心理反应。

(8)解除隔离需在传染性分泌物三次培养结果均为阴性或已渡过隔离期后,医生开出医嘱后,方可停止隔离。

(插注:本文档适用所有相关企业或单位或个人,文字表格可根据您实际情况而做进行随心更改,可删减或增加内
容。

本文档版权所有,只可使用,不可售卖,望遵守,不便之处请见谅。

本段文字您可自行删除。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