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管仲学派的社会思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管仲事迹
• 春秋五霸,齐桓公为首,也是因为管仲的辅助。刘向评价: “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孔 子曰:“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管仲的功绩很多, “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 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而六亲固,四维不张, 国乃灭亡。下令犹流水之原,令顺人心,故论卑而易行。 俗所欲,因予之;俗所否,因去之。其为政也,善因祸为 福,转败为功,贵轻重,慎权衡。” • 《史记》还记载:(管子)少时贫困,与鲍叔牙游,常欺 鲍叔。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子事公子纠。小白立为桓公, 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荐管仲,以身下之。管仲曰: 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予,鲍叔不以我为贪, 知吾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 知时有利不利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 叔不以我为无耻,知吾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四、乡里制度
• 社区组织和社区管理是管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互保连坐 “里闾制度”的和兵民合一“保甲制度”,有重大影响。 • “四民定业”思想:管仲提出 “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不 可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哤、其事乱。是故,圣王之处士必于闲燕,处 农必就田野,处工必就官府,处商必就市井。”而且,“少而习焉, 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其子弟之 学不劳而能。是故,士之子常为士。”《管子· 小匡》 • 乡里组织:管子建议,建立四民分别集居的“乡里制度”,分轨、里 (邑)、连(率)、乡四级,叁国和五鄙略有不同,各设长帅统辖。 平时田猎因以赏罚,“春以田曰搜振旅;秋以田曰狝治军。是故,卒 伍政定于里,军旅政定于郊。内教既成,令不得迁徙。故卒伍之人, 人与人相保,家与家相爱。少相居,长相游,祭祀相福,死丧相恤, 祸福相忧,居处相乐,行作相和,哭泣相哀。是故,夜战其声相闻足 以无乱,昼战其目相见足以相识,欢欣足以相死。是故,以守则固, 以战则胜。”《管子· 小匡》 • 以“君权至上”的集权思想为基础,明显提倡亦军亦民体制,采用互 保连坐的管理措施。
三、重民思想
• 管子的成功和巨大的后世影响,最根本在于富国强兵,首 先在于注重经济发展的重民富民策略。 • 顺民为本:说苑:“(管子说齐桓公)君人者以百姓为天, 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而民 心民情首先在于功利情欲,其实是功利为先。史记评价管 仲:“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 • 富民为先:“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国多 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 则知荣辱。”是重农思想。重农思想指导之下,要求注重 提高推广农耕技术(经产),必然反对奢侈习俗,必然期 望“齐贫富”。 • 济民措施:重民还表现为匡急振穷的“九惠之教”,因此 而建立的社会救济制度,特别是表现出来的国家的社会救 济义务思想。
五、轻重之术
• 《史记》中的管仲,因贫而贪利,因困而无耻;执政以后 则“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管仲富拟于公室, 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有浓厚的功利色彩。 • 战国时期的管仲学派,是管子思想的继承发展,也是管子 思想的解读。轻重之术的重视商业货币,是重视国家经济 手段的利用,是重视国家对商业货币的控制。 • 轻重之术的根本目的强国,是统治术,仍是君权的维护和 运用,仍是重民的衣食仓廪。 • 因此,管仲学派主张“官山海”的盐铁专卖和湖泊山林的 专管,与春秋战国时代普遍认为是“与民争利”相违。
二、社会控制思想
• 尊君任法:管子首先是政治家,辅君治国是基本前提。所 以尊君任法、以法治国是管子思想的根本和特色。1、管 子的任法基于“尊君”,认为“君权”是天下的根本,君 权是司命之生死、富贵以相畜、贵贱以相臣的权利。而法 必须出自于君,也是实现君权的工具。2、下令如流水之 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3、令行禁止。 • 四维思想:同时强调礼义廉耻的辅助作用,是管仲社会控 制思想的另一特点。管仲提出:“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 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顷可正也,危可 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 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 耻不从枉。故不逾节则上位安,不自进则民无巧诈,不蔽 恶则行自全,不从枉则邪事不生。”《管子· 牧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