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机制、对象与管理者的义务研究——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研究系列论文之二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性。
,
关键词 : 高校 ; 教育教 学; 管理 ; 机制 ; 象; 对 义务
中图分类号 : 6 5 G 4 文献标志码 : A
,
文章编号:6 4 9 2 (0 2O — 2 2 0 17 — 3 4 2 1 )9 0 5 — 2
新 中国成立 6 多年来 , 国教育事业 的确有 了很 0 我 大 的发展 , 取得 了巨大的成 绩 。但是 , 我们 又必须清醒 地看到 , 国高等教 育从 整体 上而言 , 不太适应我 国 我 还 经济社会发 展的大趋势 ,还不太适应 国家经济与社会 建设对人才培养 的根本要求 。 笔者以为 , 主要原因在于 以下 三个方 面的问题至今未能得到根本性 的解决 : 第一 。 于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机制的问题 。 关 长期以来 , 由于受到我 国行政 管理体制 的影 响 , 使 得 我国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一般都存 在管理方 向上 由上 而下的单向性特征 。准确地讲 , 即从行政职能机构作用 于——教育教学 承担 单位 、教育教学 承担者—— 的纵 向性的管理。例如 , 我国高校的管理机 制多年来一般都 是三层架构 , 即作 为第一层 的学校领导层 , 作为第二层 的高校 二级 学 院 、 教务 、 科研 、 事 、 勤部 门等 中间 人 后 层 ,作 为第 三层又分 别隶属于各个 中间管理层 的各个 科级单位和下属基层员工。当然 , 这种管理机制的明显 好 处是它很好 地呈 现 了“ 管理 ’ 的本色 , 其一 以贯之 的 单 向性特征尤其有助于上令下达。否则 , 这种机制也不 会长期 成为我 国高校 教育教 学管理 的 “ 固定 动作 ” 或 “ 习惯 作为” 。然而 , 正如任何事 物都 有其两 面性一 样 , 这种 自上而下 的管理机制并 不是十全 十美 的 。其 最大 的弊病 就在于 ,在这种 管理机制之下 ,下情 上达会受 限, 人文 气息被 拘束 , 特色个性 遇 阻挡 , 思广益不 被 集 看重 。其最终结果一来很可 能造成上令得不 到通畅地 下达 、 工作任务 的落实被 打折 扣的结果 ; 二来 也不排 除 因上级在工作策 略 、工作 安排上 的失误造成 难 以弥补 的损失 的可能性。特别是 当教学管理行 政化现象严重 , 认为教师最光辉 的地方就是 教师有一种无 私奉献 的精 神和有一颗爱学生 的心 。我 们班有一 部分 学生是住校 生。 他们 离开父母 、 离开家来到学校求学 , 吃住在校。 学 校就是他们 的第二个 家 , 老师就是他们 的亲人 。所 以 。 作为班 主任 , 不仅 在学习上关心帮 助那些潜能生 , 我 课 下为他们补 习 ,而且 在生活上我也尽量 无微不至地 照 顾他们 。有人 生病 了 , 我领着他们去 看医生 , 帮他们 打
一
学生。 就教师而言, 高校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主要从管
理层面 出发 , 基本 上是管 理者布 置 、 配教学 任务 , 分 教 师服从 安排 、 实施教学 的固定程 序 , 而不去考 虑这一过 程 中教师的想法与感受 。而上述 自上而下单 向性的管
理机制使 得普通 教师 在持有不 同的观点和 建议 时 , 很 少得到重视 、 沟通与交流 , 果势必影 响教 学质量 的 其结 不断提升 。例如 , 在教学评价 体制 当中 , 由于高校 的教 学评估机制存在严重 的“ 一刀切”模式化 、标准作业 ” 、 “ 等弊病 ,致使 当今许多 高校的教育教学 管理的评价体 ’
游戏 , 虽然脑 子很聪 明 , 成绩很一 般 , 以他 妈妈 总 但 所 是放心不下 , 每周都要 给我打 电话询 问情况 。为了让他 妈妈能够安心 ,他不 回家的那个周末 我就把他领到我 家, 给他做好吃的 , 陪他玩 , 让他感受到家 的温暖 。这孩 子也争气 ,期末考试 由入班时第二 十多名进人 到前 十 名。 寒假 , 他妈妈 又打来 电话 :翟老师 , ‘ ‘ 太谢谢您了。 要 没有您 的关心 和爱 护 , 我的孩子不会有 这么大 的进 步 。
民主氛 围不 良的情状变 成常态 的时候 ,高校 教育教学 管理就等同于现代化工业 生产 中的流水线 一样 ,不得 不陷入生硬刻板机 械的复制程序 中。由此 , 学校或二级 学 院就 完全 成为 了上 级乃 至 平级 行政 部 门 的佣 属 机 构 ,而行政管理 的浓 重痕迹也就在教育 教学管理 的过 程 中大肆蔓延 。 给大家 的印象和造成 的事实就是 , 这 办 学 的主体 主要 在于上级或平级行 政部 门 ,而不是 广大 线教师。而且“ 行政化” 教育教 学管理完全按 照行政 管理机 制的规范行事 ,学校 内各个 层次 的行政 人员也 就变成 了管理主体 , 了学校 运行的核心 和主角 , 成 而具 体 的教学人员在相 当程度上 被放置在 了教学 机体 的末 位 ,成 了行政管理 的对 象之一 ,成 了缺少独 立 自主发 展、 缺少参与制度创新 的被动 的任务完成者 。 中的根 其 本缘 由就在于 :当一 种事物或一种体制 已然 陷入一 种 惟一 的 、 向性 的路 径时 , 内在 应有 的多样性 、 变 单 其 可 性、 丰富性必然受损 , 至消泯 。. 甚 第二 , 质疑高校教育教 学管理 的对 象问题 。 长期 以来 ,高校 教育教学管理 的主要 对象包括教 师与
【 科学管理】
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机制 、 对象与管理 者 的义务研究
・ — —
高 校 教 育 教 学管 理. 1 兰州城市学院
雷岩岭 韩翠玲 荆 江 , , 文学 院 ;. 2 甘肃广播 电视大学 , 甘肃
兰州
7 07 ) 30 0
摘要 : 高校教 育教 学管理是很 多业 内人 士一 直在探讨 的话题 , 但很 多探讨都仅仅 限于如何管理的层 面, 而很 少追 f与反思长期以来我 国高校教育教 学管理 的理念与机制的I题。笔者以为 , - I ' - 1 高校管理应该重在“ ”而不在 理 , “ , 管” 这里 的“ 应该 包括梳理 、 理” 护理、 调理等 多方 面, 只要 这样 , 才更加符合 高校教 育教学管理的独特性与根本
.
性。
,
关键词 : 高校 ; 教育教 学; 管理 ; 机制 ; 象; 对 义务
中图分类号 : 6 5 G 4 文献标志码 : A
,
文章编号:6 4 9 2 (0 2O — 2 2 0 17 — 3 4 2 1 )9 0 5 — 2
新 中国成立 6 多年来 , 国教育事业 的确有 了很 0 我 大 的发展 , 取得 了巨大的成 绩 。但是 , 我们 又必须清醒 地看到 , 国高等教 育从 整体 上而言 , 不太适应我 国 我 还 经济社会发 展的大趋势 ,还不太适应 国家经济与社会 建设对人才培养 的根本要求 。 笔者以为 , 主要原因在于 以下 三个方 面的问题至今未能得到根本性 的解决 : 第一 。 于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机制的问题 。 关 长期以来 , 由于受到我 国行政 管理体制 的影 响 , 使 得 我国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一般都存 在管理方 向上 由上 而下的单向性特征 。准确地讲 , 即从行政职能机构作用 于——教育教学 承担 单位 、教育教学 承担者—— 的纵 向性的管理。例如 , 我国高校的管理机 制多年来一般都 是三层架构 , 即作 为第一层 的学校领导层 , 作为第二层 的高校 二级 学 院 、 教务 、 科研 、 事 、 勤部 门等 中间 人 后 层 ,作 为第 三层又分 别隶属于各个 中间管理层 的各个 科级单位和下属基层员工。当然 , 这种管理机制的明显 好 处是它很好 地呈 现 了“ 管理 ’ 的本色 , 其一 以贯之 的 单 向性特征尤其有助于上令下达。否则 , 这种机制也不 会长期 成为我 国高校 教育教 学管理 的 “ 固定 动作 ” 或 “ 习惯 作为” 。然而 , 正如任何事 物都 有其两 面性一 样 , 这种 自上而下 的管理机制并 不是十全 十美 的 。其 最大 的弊病 就在于 ,在这种 管理机制之下 ,下情 上达会受 限, 人文 气息被 拘束 , 特色个性 遇 阻挡 , 思广益不 被 集 看重 。其最终结果一来很可 能造成上令得不 到通畅地 下达 、 工作任务 的落实被 打折 扣的结果 ; 二来 也不排 除 因上级在工作策 略 、工作 安排上 的失误造成 难 以弥补 的损失 的可能性。特别是 当教学管理行 政化现象严重 , 认为教师最光辉 的地方就是 教师有一种无 私奉献 的精 神和有一颗爱学生 的心 。我 们班有一 部分 学生是住校 生。 他们 离开父母 、 离开家来到学校求学 , 吃住在校。 学 校就是他们 的第二个 家 , 老师就是他们 的亲人 。所 以 。 作为班 主任 , 不仅 在学习上关心帮 助那些潜能生 , 我 课 下为他们补 习 ,而且 在生活上我也尽量 无微不至地 照 顾他们 。有人 生病 了 , 我领着他们去 看医生 , 帮他们 打
一
学生。 就教师而言, 高校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主要从管
理层面 出发 , 基本 上是管 理者布 置 、 配教学 任务 , 分 教 师服从 安排 、 实施教学 的固定程 序 , 而不去考 虑这一过 程 中教师的想法与感受 。而上述 自上而下单 向性的管
理机制使 得普通 教师 在持有不 同的观点和 建议 时 , 很 少得到重视 、 沟通与交流 , 果势必影 响教 学质量 的 其结 不断提升 。例如 , 在教学评价 体制 当中 , 由于高校 的教 学评估机制存在严重 的“ 一刀切”模式化 、标准作业 ” 、 “ 等弊病 ,致使 当今许多 高校的教育教学 管理的评价体 ’
游戏 , 虽然脑 子很聪 明 , 成绩很一 般 , 以他 妈妈 总 但 所 是放心不下 , 每周都要 给我打 电话询 问情况 。为了让他 妈妈能够安心 ,他不 回家的那个周末 我就把他领到我 家, 给他做好吃的 , 陪他玩 , 让他感受到家 的温暖 。这孩 子也争气 ,期末考试 由入班时第二 十多名进人 到前 十 名。 寒假 , 他妈妈 又打来 电话 :翟老师 , ‘ ‘ 太谢谢您了。 要 没有您 的关心 和爱 护 , 我的孩子不会有 这么大 的进 步 。
民主氛 围不 良的情状变 成常态 的时候 ,高校 教育教学 管理就等同于现代化工业 生产 中的流水线 一样 ,不得 不陷入生硬刻板机 械的复制程序 中。由此 , 学校或二级 学 院就 完全 成为 了上 级乃 至 平级 行政 部 门 的佣 属 机 构 ,而行政管理 的浓 重痕迹也就在教育 教学管理 的过 程 中大肆蔓延 。 给大家 的印象和造成 的事实就是 , 这 办 学 的主体 主要 在于上级或平级行 政部 门 ,而不是 广大 线教师。而且“ 行政化” 教育教 学管理完全按 照行政 管理机 制的规范行事 ,学校 内各个 层次 的行政 人员也 就变成 了管理主体 , 了学校 运行的核心 和主角 , 成 而具 体 的教学人员在相 当程度上 被放置在 了教学 机体 的末 位 ,成 了行政管理 的对 象之一 ,成 了缺少独 立 自主发 展、 缺少参与制度创新 的被动 的任务完成者 。 中的根 其 本缘 由就在于 :当一 种事物或一种体制 已然 陷入一 种 惟一 的 、 向性 的路 径时 , 内在 应有 的多样性 、 变 单 其 可 性、 丰富性必然受损 , 至消泯 。. 甚 第二 , 质疑高校教育教 学管理 的对 象问题 。 长期 以来 ,高校 教育教学管理 的主要 对象包括教 师与
【 科学管理】
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机制 、 对象与管理 者 的义务研究
・ — —
高 校 教 育 教 学管 理. 1 兰州城市学院
雷岩岭 韩翠玲 荆 江 , , 文学 院 ;. 2 甘肃广播 电视大学 , 甘肃
兰州
7 07 ) 30 0
摘要 : 高校教 育教 学管理是很 多业 内人 士一 直在探讨 的话题 , 但很 多探讨都仅仅 限于如何管理的层 面, 而很 少追 f与反思长期以来我 国高校教育教 学管理 的理念与机制的I题。笔者以为 , - I ' - 1 高校管理应该重在“ ”而不在 理 , “ , 管” 这里 的“ 应该 包括梳理 、 理” 护理、 调理等 多方 面, 只要 这样 , 才更加符合 高校教 育教学管理的独特性与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