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教学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课程》教学大纲
《幼儿园课程》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编码及课程名称
课程编码:2051315
课程名称:《幼儿园课程》
二、学时及学分
学时:54 学分:3
三、适用专业及开设学期
学前教育专业11级(本科)开设学期:2013-2014年第一学期
四、课程性质、目标和任务
本课程是全国普通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专业技能课所必备的理论基础课,是学生毕业后从事幼儿教育事业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指导。
本课程的任务:使学生掌握课程方面的基础知识,能认识和理解幼儿园课程的性质和特点,能比较系统地全面了解和掌握编制与实施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基本方法与基本步骤等,通过课程教学,让学生具有理论思维能力;具备分析、评价、乃至研制和开发儿童教育课程的能力;具备将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实践的能力,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设计、组织、完善幼儿园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
五、课程基本要求
使学生系统掌握学前教育课程方面的基本理论,让学生了解近几年来我国幼儿园教育实践中课程方面的新成果、新现象和新问题,培养其辨别、分析幼儿园课程方面问题、参与幼儿园课程编制实践等方面的能力。
六、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述(共6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幼儿园课程的的概念和内涵。
2.掌握课程类型划分的标准,以及幼儿园课程的类型特征。
(二)教学内容
1. 幼儿园课程概念
1.1课程概念
1.2幼儿园课程内涵
2.幼儿园课程类型
2.1以课程组织形态为分类标准的课程类型
2.2其它类型标准下的课程类型
2.3幼儿园课程类型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幼儿园课程的概念和内涵。
难点:课程类型的划分标准。
第二章幼儿园课程开发模式与设计取向(共5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目标模式、过程模式的理论基础、开发程序及优缺点。
2.掌握幼儿园设计的的三个取向及其各自特点。
(二)教学内容
1.幼儿园课程开发模式
1.1目标模式
1.2过程模式
1.3幼儿园课程开发:两种模式之间动态契合
2.幼儿园课程设计取向
2.1学科中心取向
2.2学习者中心取向
2.3问题中心取向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目标模式、过程模式的理论基础、开发程序及优缺点。
难点:目标模式及过程模式各自的优缺点及使用的情境。
第三章幼儿园课程目标(共6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1.理解幼儿园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教育目标的关系。
2.掌握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取向及各取向的涵义和特征。
3.掌握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制定的依据。
4.理清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层次结构。
(二)教学内容
1.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内涵与依据
1.1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内涵
1.2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
1.3制定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基本依据
1.4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价值性遴选
2.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体系与层次结构
2.1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两种体系
2.2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结构与层次
2.3幼儿园课程目标的表述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取向及各取向的涵义和特征。
难点:理清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层次结构。
第四章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共8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1.理解幼儿园课程内容的概念和意义。
2.掌握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范围和类型。
3.了解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和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中存在的问题。
4.掌握幼儿园课程内容组织的基本方式。
(二)教学内容
1.幼儿园课程内容的概念及意义
1.1幼儿园课程内容的概念
1.2明确幼儿园课程概念的意义
2.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范围及类型
2.1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范围
2.2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类型
3.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
3.1选择原则
3.2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4.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
4.1幼儿园课程内容组织的含义
4.2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
4.3不同组织方式下的幼儿园课程类型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范围和组织方式;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中存在的问题。
难点:掌握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范围和组织方式。
第五章幼儿园课程实施(共6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幼儿园课程实施的涵义,各种取向的特点。
2.掌握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途径,以及我国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途径特点。
3.了解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
(二)教学内容
1.课程实施的涵义与取向
1.1课程实施的含义
1.2课程实施的取向
2.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途径
2.1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类型
2.2西方社会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途径
2.3各种实施途径并存的我国幼儿园课程实施趋势
3.影响幼儿园课程实施的主要因素
3.1课程计划因素
3.2教师因素
3.3客观因素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途径,以及我国幼儿园你课程实施的途径特点。
难点:掌握中外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途径及其特点。
第六章幼儿园课程评价(共6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幼儿园课程评价的涵义、作用与类型。
2.掌握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基本要素的特征。
3.理解课程评价的原则及过程。
4.掌握五个常见的评价模式,并能使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评价。
(二)教学内容
1.幼儿园课程评价概述
1.1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含义
1.2幼儿园课程评价的目的和作用
1.3幼儿园课程评价的类型和特点
2.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基本要素
2.1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主体
2.2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客体
2.3幼儿园课程评价的标准和依据
2.4幼儿园课程评价的方法
3.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原则及过程
3.1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基本原则
3.2幼儿园课程评价的过程
4.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4.1目标评价模式
4.2CIPP评价模式
4.3外观评价模式
4.4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4.5差距评价模式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基本要素的特征;掌握五个常见的
评价模式。
难点:掌握五个常见的评价模式,并能使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评价。
第七章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共7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学科活动、单元主题活动、方案教学、区域活动的内涵、设计要点与评价。
2.能设计各种类型的教育活动。
(二)教学内容
1.学科活动设计
1.1学科活动的内涵
1.2学科活动的设计
1.3对学科活动的评价
2.单元主题活动设计
2.1单元主题活动的内涵
2.2单元主题活动的设计
2.3单元主题活动的评价
3.方案教学设计
3.1方案教学的内涵
3.2方案教学的设计
3.3方案教学的评价
4.区域活动设计
4.1区域活动的内涵
4.2区域活动的设计
4.3区域活动的评价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学科活动、单元主题活动、方案教学、区域活动的内涵及设计要点。
难点:能设计各种类型的教育活动。
第八章经典幼儿园课程理论与方案(共6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各种课程理论和方案的特点。
2.能适当评价各种课程理论和方案的优缺点。
(二)教学内容
1.五指活动课程及方案
1.1五指活动课程的基本理论观点
1.2幼儿园五指活动课程
2.幼稚园行为课程及其方案
2.1幼稚园行为课程的理论来源
2.2幼稚园行为课程的基本观点
2.3幼稚园行为课程方案
3.蒙台梭利课程理论及其方案
3.1蒙台梭利课程的理论基础
3.2蒙台梭利教育方案
3.3对蒙台梭利教育方案的评价
4.High scope课程
4.1课程目标
4.2课程内容
4.3课程组织
4.4课程实施
4.5教师角色
4.6家长工作
5.意大利瑞吉欧幼儿教育体系与课程方案
5.1瑞吉欧幼儿教育体系的理论基础及基本观点5.2瑞吉欧幼儿教育体系的课程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各种课程理论和方案的特点。
难点:能适当评价各种课程理论和方案的优缺点。
第九章园本课程(共4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园本课程的内涵、历史发展及特点。
2.掌握园本课程开发的条件、流程、存在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
1.园本课程的内涵
1.1园本课程的内涵与历史发展
1.2园本课程的特点与功能
2.园本课程开发
2.1园本课程开发的界定
2.2园本课程开发的实践
2.3园本课程开发的反思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园本课程的内涵、历史发展及特点。
难点:掌握园本课程开发的条件、流程、存在的问题。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由于《幼儿园课程》是研究幼儿园教育的理念和实践之间转换过程的一门学科,是连接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的桥梁,因此,一方面,《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和《学前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将对理解幼儿园课程的理论基础和把握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特点提供条件;另一方面,《幼儿园课程》又对从微观上研究幼儿园各领域教育的学科诸如《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等起着统领和指导作用。
《幼儿园课程》和各领域教育分别涉及的是教育实践中的共性和个性的问题。
《幼儿园课程》的学习应该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和《学前教育学》等先修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
八、教学时数分配
《幼儿园课程》课程教学时数分配表
总学时:54 学分:3
章次各章标题名称讲授
学时
实验
学时
实践
学时
讨论、习题课
等学时
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述 5 1 第二章幼儿园课程开发与设计模式 5 第三章幼儿园课程目标 6
第四章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7 1 第五章幼儿园课程实施 6 第六章幼儿园课程评价 6
第七章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 6 1 第八章幼儿园课程理论与方案 6 第九章园本课程 4
合计54
九、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
(一)推荐教材:
《幼儿园课程概论》,王春燕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
(二)参考书目:
1.《幼儿园课程》,冯晓霞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
2.《幼儿园课程(第二版)》,朱家雄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2月第2版
十、主要教学方法与教学条件要求
1.在教学过程中倡导自主、探究与合作的方法,教师在进行讲授后,启发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与讨论,共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把教师讲授、自主学习与探究很好地结合起来,提高学习效率。
2.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结合教育理论以及学生实际,深入浅出地讲授,要保证基础理论。
3.鼓励学生自学。
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进行自学,引导学生科学地学习。
十一、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考核成绩:考试
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出勤、作业、课堂讨论等)占30% + 期末
考试成绩占70%
制订:教育科学系教研室:学前教育教研室执笔人:审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