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落笔的角度虽然不同,但 都围绕着诗的中心——“悲秋”。在写景之中,又有声 (风声猿啼声)有色(沙白渚清),有动(鸟飞叶落)有 静(沙渚),有局部景(首联),有整体景(颔联)。而 且一三两句相承接,都是写山景;二四两句相承接,都是 写江景。
在抒情上,颈联的“万里”与“百年”又与颔联的
《登高》小结
对前四句写登高见闻,紧扣夔州特定 环境。首联起,不仅上下两句对,而 且句中自对,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 一虚设,奇妙无比。颔联在写景的同 时,深沉地抒发了情怀,透过沉郁苍 凉的对句,显示了出神入化的笔力。 四句诗闻与见,山和水,两两间隔, 妙语天成。
返回
后四句写登高时触发的感慨,作者忧 国伤时的情操,跃然纸上。颈联从纵(时 间、“百年”)、横(空间、“万里”) 两方面着手,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 使人深深感到他那沉重地跳动着的脉搏, 并和上联的“无边”、“不尽”,在意境 上互为呼应。尾联也以对作结,并分承五 六两句,盖久客则艰苦备尝,多病则潦倒 日甚,所以白发频添,酒杯难举,同时点 出了此时艰难正是潦倒不堪的根源,无限 悲凉之意,溢于言外。
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
颌联写了萧萧而下的“无边落木(落叶)”、滚滚东流 的“不尽长江”两种景物。这样的景物,对于当时55岁 (逝世前3年)、飘零流落同时又是一个现实主义诗人, 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的杜甫来说,会产生怎样 的感慨? 注: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
既感到人生短暂而渺小,历史悠远而不可逆转,因壮 志未酬而产生惆怅;也会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
渚 清 沙 白 鸟 飞 回




































Hale Waihona Puke 浊繁酒霜


讨论:
这首诗写了什么?又是怎么写的?
诗的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是借 景抒情的写法。诗人登高远眺,从不同的 视角,由近及远,又由远及近,描绘了一 幅秋景图。
•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 万里悲秋常做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做客:漂泊它乡,流浪它乡。
登台: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为祈求长 寿,全家人一起去。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尾联中“艰难”、“潦倒”二词形容的是国家还是个人 “苦恨”二字如何理解?
既是国家,也是个人。客观上,“国破”与“家亡”是因果关系; 主观上,诗人一直忧国忧民,为国家破亡忧心如焚。从联句 的对仗关系看,“苦恨”与“新停”相对,应是副词加动词,“苦 是副词“很”,“恨”是动词“遗憾”,诗人很遗憾过早的白了双 不能多为国家出力。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 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草堂
杜甫旧居——草堂
杜 甫 草 堂
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 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 学遗产之一, 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 一颗灿烂的明珠。
唐诗的发展脉络:
初唐、盛唐、 中唐、晚唐
唐代人把《诗经》到汉魏六朝 的诗叫做古诗,或者古体诗。
使人听到它
使人感到 非常冷。 既有身体 的,又有 心灵的。 更主要是 心的 。
显得天 底下的 人很渺 小,很 孤单。
的叫声非常 悲凉。
在空中盘旋, 说明它无处 停息, 不是一 只快乐的鸟, 是一只孤独 痛苦的鸟。
首联写登高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 哪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秋江景物的什么 特点 ?
迅疾的秋风、高远的天空、哀鸣的猿啼、孤零冷落 的小岛、水落而出的白沙、低飞盘旋的水鸟。
“无边”与“不尽”相互应,从时空两处着笔,由异乡漂 泊写到多病残生;尾联从白发日多,因病停杯,归结到时 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而且五、七两句相承接,都是 写悲苦;六、八两句相承接,都是写多病。因“悲秋”而 勾引起“苦恨”,因“多病”而造成“停杯”,在诗的内 容上又是互相紧密联系的。全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中 间虽有如此丰富的内容,如此复杂的感情,但笔势却一气 直下,造成了一个既有变化又和谐统一的艺术整体。
全诗八句皆对。诗一开头就以对仗领起,对得自然、
工整,尾联两句的对偶一般两种看法,一种认为“苦”做 甚,极讲,诗副词,与对句的“新”正好相对,“繁”和 “霜”是使动用法;一种认为尾联属宽对,只“苦恨”与 “新停“不对。这种结构上井然有序的排列,不仅符合于 美学上的所谓均齐,给人以一种神清目爽整饰对称的美感, 而且使全诗曲折顿挫,在抑扬有致的韵调中,表达出诗人 需要抒发的感情。
把到唐代才定型并盛行的严格 按照一定的格律写作的诗称做 近体诗或今体诗。近体诗分律 诗和绝句两大类。
王勃、杨炯、骆宾王、卢照邻 陈子昂 王维、孟浩然 岑参、高适、王昌龄、王之涣
李白、杜甫 元镇、白居易 韩愈、孟郊、贾岛、李贺 李商隐、杜牧
安史之乱之后,地方军阀们相互争夺地盘, 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 诗人 “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 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 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 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 了排遣心头的郁闷,杜甫抱病登台,但悲 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 哀。
同时诗中又多用双声迭字,旋律优美,音节和谐,
大大加强了诗的音乐美。如尾联“艰难苦恨”四字,在句 法上是并列结构,在声调上却具有抑扬顿挫四声的特色, 读时应一字一顿;“潦倒”“新停”为双声迭韵,在声调 上又有“上”“平”之分,故音节显得特别铿锵嘹亮,读 时应两字一顿。“繁霜鬓”对“浊酒杯”,其声调的妙用, 也在所谓“抑扬抗坠之间”。读者密咏恬吟,就能在深沉 重浊的韵调之中,体味出诗人颠沛流离的痛苦心情。
杜甫的诗风:沉郁、顿挫。代表作:《三 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秋兴》等诗,皆为人传诵。 有《杜工部 集》。
•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长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风 急 天 高 猿 啸 哀
• 三、如果说前两联是写景,后两联是什么?
抒情。直接倾诉内心的重重愁苦。
四、从“万里”、“作客”、“百年(老年)、 “多病”、“独”这些字眼中,你能领悟出诗人 怎样的思想感情?
身逢战乱、时值悲秋、离乡万里、漂泊他乡、 人到老年、体弱多病、孤独无依,再加上国家 多难,诗人身受八重愁苦。倍感老病孤独,身 世凄凉,十分眷念家乡和亲人,也为国家多难 忧心忡忡。
这些都是具有夔州三峡秋季特征的典型景物,捕捉 入诗,不但形象鲜明,使人读了如临其境,而且所展 示的境界,既雄浑高远,又肃杀凄凉。
• 无边落木萧萧下,
• 不尽长江滚滚来。
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 话,那么,“不尽长江”有什么意思呢?
明确:“不尽长江”指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永不停息。 把颔联上下两句互相对比着写的,相互衬托,人的生命
写景 抒情
登高
首联
仰观 俯察
云天秋风 江水洲渚
颔联 颈联
仰观 无边的落木
俯察 不尽的江水 悲秋作客
多病登台
尾联
苦恨霜鬓 新停酒杯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哀婉孤独 沉郁 高昂 愁苦沉痛 忧愤无奈
汇报结束
谢谢大家! 请各位批评指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