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试卷及答案(完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试卷及答案(完整)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确凿.(záo)感慨.(kǎi)罕.至(hàn)花团锦簇.(cù)
B.尴尬
..(gān gà)倜傥.(dǎng)威慑.(shè)煞有介.事(jì)
C.须臾.(yú)踉.跄(liáng)屏.息(bǐng)鸦.雀无声(yā)D.诅.咒(zǔ)呆.板(dāi)贪婪.(lán)恍.然大悟(huǎng)
2、下面词语书写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A.人迹罕至花团锦簇默不关心疲倦不堪
B.轰堂大笑见意思迁截然不同恍然大悟
C.沉默寡言不毛之地大相经庭麻木不仁
D.惊慌失措刨根问底混为一谈水波粼粼
3、下列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今天又吃蛋炒饭,小胖用筷子在碗里翻来覆去,一脸不快。
B.运动会迎面接力比赛正在紧张地进行,在场的观众不时地为首当其冲的运动员喝彩,为落后者加油鼓劲。
C.在学习过程中,被动的学习态度和主动的学习态度得出来的结果肯定是截然不同的。
正所谓:生命,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新生。
D.九寨沟的山水、峨眉山的云海,真是巧夺天工。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我这次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B.市长能否下河游泳,成了一些市民检验河道水质达标的标准。
C.通过这次“个性作文”大赛,使他对写作的信心增强了。
D.有专家指出,运动过少是导致部分青少年肥胖的主要原因。
5、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A.班主任老师像母亲一样关心我。
B.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C.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
D.长城仿佛一条巨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6、在下面一段空白处依次填入一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
让我们学做荷花的事业吧,__________;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吧,_____________;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___________;让我们学做莲藕的事业吧,
_____________。
①把寂寞留给自己②把芬芳献给他人
③以苦心孕育未来④以宽阔拥护生活
A.②①④③B.②④③①C.③②④①D.①④③②
7、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________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
(2)_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
(3)《竹里馆》一诗中,作者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以明月的光影,反衬竹林的昏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很多古诗词中都提到了“风”,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借“风”,写尽了笛声的悠扬,勾起了诗人无尽的乡思。
二、文言文阅读。
(15分)
《论语》十则
(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三)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四)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足以谓之‘文’也。
”
(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一一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七)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八)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
(九)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
(十)(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不亦说.乎(通“悦”,愉快,高兴)B.不耻.下问(可耻)
C.为人谋.而不忠乎(谋划,商量办法)D.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诚实)
2.下列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学而时习之.|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B...人不知而.不愠|水落而.石出者
C...可以.为师矣|可以.一战
D...其.恕乎|其.不善者而改之
3.对选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第二、三则主要阐述了学习方法的问题,第四、五则主要阐述了学习态度的
问题。
B.第七则是说为人要终身遵守的准则,
揭示了儒家所倡导的待人接物的宽容态度。
C.第十则,曾点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春风和煦、人群活动的祥和情景,孔子心有
感触地大加赞赏。
此则旨在告诉我们:人要和自然相融,锻炼身体,享用自然之
乐。
D.选文中有些话已成为成语,具有极高
的文化价值。
比如第七、八、九则分别概括为:“见贤思齐”、“已所不欲,勿
施于人”、“任重道远”。
三、现代文阅读。
(30分)
1、夏日池塘
羊白
炊烟是村庄的头发,池塘是村庄的眼睛。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依水而居是先民传下来的智慧,但河流总是有限的,洪水也有它狂暴的一面。
于是便有了池塘,像驯服的牛羊一样,俯卧在村庄一旁。
池塘是一面天然的镜子。
上映鸟雀流云、天光月影,侧收庄稼房舍、牲畜人迹。
朱熹有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老先生虽然是在讲读书的道理,但依然有丰盈的画面感,一派田园美景,清新怡人。
池塘是口大水缸。
每到夏天,池塘的水位便会涨高许多。
池塘里不养鱼,但有野生的小鱼。
池塘里不种莲藕,但有野生的菱角。
孩子们不等它们成熟便采来玩,女孩子们还会把它们挂在脖子上当装饰。
由于水的滋养,池塘边的植被分外茂盛,除了各种水草,还有柳树、榆树、洋槐等,都是野生的,斜逸而出,就像是池塘的睫毛。
夏日里,我们一帮孩子跑得出汗了,就三秒钟脱光衣服,跳进池塘里游泳、捉迷藏、打水仗。
在水里疯够了,我们会很享受地在岸边的树荫里乘凉,打扑克牌,或是兴致勃勃地讨论曾看过的电影里的人物,区分谁是好人还是坏人,谁是我们心中的英雄。
池塘里除了有鱼有虾,还有各种水虫、水鸟。
我们最喜欢的是翠鸟,觉得它很神秘。
为了能看到它捕鱼的全过程,我们通常采用守株待兔的笨办法,偷偷躲在树后或伏在草丛里,等待着它的到来,然后目不转睛地观察它的一举一动。
为此,我们的身上总是少不了蚊虫叮咬的痕迹,可我们依然兴致勃勃,满不在乎。
生活的艰苦,丝毫也不能夺取孩子们玩耍的天性。
有时池塘边的草丛里会出现蛇,这让我们觉得很刺激,便找来竹竿用各种方法去逗蛇。
池塘里的蛇大多是草蛇,没有毒,因此我们并不害怕。
当蛇被激怒竖起头的一刹那,我们会尖叫着后退,然后是有惊无险的稀里哗啦的笑。
彼此对峙一会儿,蛇不是钻进了草丛就是游进了池塘,而我们则坐下来煞有介事地展开讨论,讨论蛇和蛇毒、高山、大海、远方、城市等一些缥缈的话题。
后来我长大了,外出求学,家乡的池塘便渐渐远离了我的视线。
如今,每到炎炎夏日,烦闷难耐的时刻,我便会站在城市的阳台上,手摇蒲扇,眺望远方。
我的心里就有了一口晃动的大水缸,有了一面清凉光亮的镜子。
(选自《西安日报》)1.文章围绕“夏日池塘”写了哪些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3.试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当蛇被激怒竖起头的一刹那,我们会尖叫着后退,然后是有惊无险的稀里哗啦
....的笑。
4.文章结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片片蝶衣生
镯耳
①那日闲暇,独自一人到鼓浪屿游走。
挨挨挤挤的游客们,成群结队涌向琴岛。
耳畔不是那些错乱的碎步之音,便是天南海北的吆喝声。
我在嘈杂之中,内心焦躁而又不安。
②走着走着,前方万绿丛中现出几抹蓝色。
那是一片花木丛,繁茂的花枝上缀满蓝色的小花儿,花瓣娇小并不起眼,如果不是花开得很多,我或许真的会忽略它们。
可我到底还是厌倦了嘈杂的人群,被那一抹微蓝所吸引。
③移步花丛中,仔细瞧去,蓝色的花容宛如蝴蝶仙子一般,让人一眼惊艳。
时值冬季,它们的四片花瓣成对绽开,恰如一群翩翩起舞的蓝蝴蝶,生动,活泼。
微风拂来,它们的翅膀随风颤动,飘来幽幽的香气,沁人心脾。
微风吹动蓝色的花朵,花朵起伏,与那身披蓝衫的蝴蝶别无两样。
④借助手机搜索,原来此花实名正是蓝蝴蝶。
我惊叹于造物主的神奇,将这样一朵小花装扮得如此美丽。
它那对生的叶子,平展两侧对称盛开的花瓣,还有那如蝴蝶触角一般细长的雄蕊,无不娇美可人。
在这个微寒的南国之冬,这蝴蝶花,静守一处,花非花,蝶非蝶,宛若一群蝴蝶仙子,着一身微蓝的薄衫,是那样的惹人怜惜!
⑤我在这片篮色的花海中徘徊,想起杜甫那首《江畔独步寻花》,想起眷恋芬芳的花间彰蝶,想起自由自在的欢啼黄莺。
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择一西郊草堂为安身之所,他在春暖花开时节,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不正是源于他对生活的知足与热爱吗?
⑥眼前的这片蝴蝶花,生在鼓浪屿这片少人踏足的草地上,将点点微蓝开放
在绿丛中。
它们没有娇艳灿烂的三角梅那般耀眼夺目,也没有悬挂在枝头的曼陀罗那般高高在上,不似红粉的合欢那般寓意高雅,更不像月季那般千娇百媚。
它们生来便如蝴蝶一般,长在花丛里,飞在绿叶间,在湿润的草地上,片片蝶衣生。
⑦我常常想,这世间的花不也和寻常的人一样吗?人有人性,花有花性。
有的人生来不甘,总不愿栖息于荒芜之地,纵有迁徒,也难逃枯萎的命运;有的人知足惜福,不攀不比,即便生长在乡野间,也是一身正气。
好比这蓝蝴蝶,它形貌小巧,生长于潮湿的山坡草地之中。
它不俗不媚,凭一身高洁之色来示人,在一片淡然的幽香之中静默绽放。
⑧夕阳西下,通往码头的行人越来越多,我流连在这片花丛中,为邂逅此花而欣然。
它们清婉的姿容,密密丛丛的风韵,将永远盛开在我的梦里。
1.依据文章第②③段的内容,概括作者笔下蓝蝴蝶花的特点。
2.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其表达作用。
这蝴蝶花,静守一处,花非花,蝶非蝶,宛若一群蝴蝶仙子,着一身微蓝的薄衫,是那样的惹人怜惜!
3.第⑦段写蓝蝶花有什么作用?
4.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四、写作题(4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花是有脚的,因为它们的足迹处处皆是:有的开在山间崖畔,有的开在房前屋后,有的开在床头案上,有的开在胸前发梢……而有一些花(如:友善之花、诚信之花、谦虚之花、坚强之花、自信之花……),一旦栖落于心灵的沃土上,就会生根发芽,抽枝展叶,开出美丽的花来。
请以“开在心中的花”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2)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20行)。
参考答案:
一
D
D
C
D
A
B
马上相逢无纸笔杨花榆荚无才思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二
1.B
2.C
3.B
三
1.①采野生的菱角玩;②跳进池塘里游泳、捉迷藏、打水仗;③躲在树后或伏在草丛里偷看翠鸟捕鱼;④找来竹竿逗蛇。
2.引用;作者引用朱熹的诗句,既形象地说明了池塘的清澈,又说明池塘四周有丰盈的画面感,一派田园美景,清新怡人,还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添了文采。
3.“稀里哗啦”一词本用来形容雨、东西倒塌等发出的声音,用在这句话中形象地表现了孩子们爽朗、清脆的笑声和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性格特征。
4.表达了作者对夏日池塘的留恋和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答案】
1.①花瓣娇小不起眼;②蓝色的花容让人惊艳;③花瓣成对绽开,如起舞的蝴蝶;④散发幽幽的香气,沁人心脾。
2.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蓝蝴蝶花清婉美丽的花容,表现了作者对蓝蝴蝶花浓浓的怜爱之情。
3.第⑦段描写蓝蝴蝶花不俗不媚,在淡然的幽香中静默绽放,是为了表达对即
使生长在乡野间,依然知足惜福、一身正气之人的赞赏。
4.结构上,总结全文并照应开头;内容上,点明中心、升华主旨,表达了对美丽的蓝蝴蝶花不俗不媚、一身正气的美好品质的赞赏和追求。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