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就是对于人生有系统的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就是对于人生有系统(de)反思.
一层意思是说,哲学是对于人生(de)一种反思.这种反思活动,应当说人人都会有.另一层意思是说,作为哲学(de)这样一种人类活动,它是对于人生(de)有系统(de)反思,也就是说,能够系统地反思人生(de)活动叫哲学活动;而进行这种活动(de)人呢,就是哲学家了.
系统地反思人生(de)哲学,它同其他科学(de)区别在什么地方除了哲学之外(de)其他科学,使你成为“某种人”,也就是使你掌握某种具体(de)专业,掌握某种特殊(de)技能,扮演某种特定(de)角色,将来你可以从事某种特定(de)职业.我们把这称为科学,使你成为“某种人”.
与此不同,哲学使你“作为人而成为人”.这句话(de)含义是极为深刻(de).虽然说你是人,但是在真正人(de)意义上,缺少一种哲学(de)修养,还不是冯先生所指认(de)那种真正意义上(de)人.所以,他作了这样(de)一种区别,其他学科使你成为某种特殊(de)人,用我们现在(de)通俗说法,就是成为一种“专门人才”;而学习哲学,使你作为人能够成为人,做一个有教养(de)现代人.这是哲学与科学(de)区别,也就是哲学(de)特殊(de)意义与价值.
这种对于人生(de)有系统(de)反思哲学,怎样才能够获得
冯先生说是“觉解”.我曾经写过哲学修养十五讲一书,在国内算一本畅销书吧.前几天这本书(de)编辑给我说,最近在台湾重新出版这本书,更名为哲学修养(de)十五堂课.
在书里,我说学习科学和学习哲学是两种完全不同(de)感觉.学科学
是什么感觉呢我不说,你糊涂;我一说,你明白.而学哲学则是,我不说,你明白;我一说,你糊涂.大家会觉得很怪,怎么会是这样呢大家想一想,科学是把一些个别(de)现象,单称命题和观察名词,经过归纳推理,上升为理论名词和全称命题,然后再通过演绎推理,做出解释和预见.例如,我一说,三角形三内角之和等于180度,再一说边角关系,你就会作相关(de)几何题了.这就叫作我不说你糊涂,我一说你明白了.
而哲学恰好相反,它是把人们当作不言而喻(de)、毋庸置疑(de)东西作为批判反思(de)对象.我不说(de)时候,你清清楚楚(de);我一说,你却可能糊涂了.例如,这里有一张桌子,我不说,它就是一张桌子,清清楚楚(d e);可是我一旦问你,你如果没有桌子(de)观念,为什么会把如此这般(de)一个东西把握为桌子呢糊涂没这就是哲学(de)“思维和存在(de)关系问题”.
内地(de)同学都知道,台湾(de)同学不知听到过没有有一首歌叫我心中(de)太阳,歌词是:“天上(de)太阳和水中(de)月亮谁亮山上(de)大树和山下(de)小树谁大心中(de)恋人和身外(de)世界谁重要”我不知道在座(de)同学怎么回答歌曲中是:“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不知道”
这个世界是极为复杂(de)哲学就是要把这个世界(de)复杂性,特别是人生(de)复杂性揭示出来.我不说(de)时候,你很清楚;我一说(de)时候,你可能更糊涂了,这就需要冯先生所说(de)那个“觉解”.如果没有一种哲学(de)辩证智慧,你很容易走向极端,你今天是理想主义,明天可能是现实
主义,最后可能是绝对主义,相对主义了,荣辱呀,祸福呀,你就不好把握了.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哲学就是对于人生有系统(de)反思,使人作为人而能够成为人,是一种“觉解”(de)活动.
哲学(de)这种“觉解”活动,要达到(de)目(de)是什么呢冯先生说是“境界”.他讲人生四境界:使人超越自然(de)境界、功利(de)境界、道德(de)境界,最后达到一种天地(de)境界.所以,中国哲学最讲究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养吾浩然之气.这是一种冯先生所理解(de)哲学,也就是哲学与人生(de)关系.
上面是谈了冯友兰先生对哲学(de)理解.下面,我就想从哲学与人生
出发,从哲学层面上对人生有一个大体(de)解说,谈一下自己(de)体会.我想分成三个问题具体地来谈,一是人(de)存在;二是人(de)人化;三是人(d e)世界.
人(de)存在,是一种超越性(de)存在
人无法忍受单一(de)颜色、无法忍受凝固(de)时空、无法忍受存在(d e)空虚、无法忍受自我(de)失落和无法忍受彻底(de)空白.人(de)这五种无法忍受,意味着人是一种超越性(de)存在.
怎么样来理解人(de)存在呢我(de)说法是,人是一种超越性(de)、理想性(de)、创造性(de)存在.我还有一本书超越意识.这本书开篇(de)第一句话:人是世界上最奇异(de)存在——超越性(de)存在.怎么理解呢我首先是使用反证法:人无法忍受什么尤其是青年人,我概括为五个方面:无法
忍受单一(de)颜色、无法忍受凝固(de)时空、无法忍受存在(de)空虚、无法忍受自我(de)失落和无法忍受彻底(de)空白.人(de)这五种无法忍受,意味着人是一种超越性(de)存在.
世界就是自然,它自然而然地存在.那么人生呢,它也是自然.人自然而然地生,自然而然地死.然而,从自然当中生成(de)人,它恰好超越了这个自然把自然而然(de)世界改造成了一个对于人来说真善美相统一(de)世界这才是人
我问在座(de)同学,你喜欢什么颜色有(de)说喜欢红色,有(de)说喜欢绿色,有(de)说喜欢蓝色.但是,我说如果这个世界只是你所喜欢鲜艳(d e)红色、纯洁(de)白色、娇嫩(de)绿色,你还能不能在世界上生活了那就像马克思所说(de)一段话,他说:“在太阳(de)辉映下,每一颗露水珠都会闪现出五颜六色(de)颜色.”人(de)世界是一个五彩缤纷(de)世界,丰富多彩(de)世界,人无法忍受单一(de)颜色.
生活(de)世界应当是丰富多彩(de),这个丰富多彩(de)世界是人自己创造出来(de),所以人无法忍受(de)第二个就是“凝固(de)时空”.用马克思(de)话说:“时间是人类存在(de)空间.”
前些天看鲁豫(de)一个访谈,被采访(de)那个女士说,回顾自己(de)一生,我没有浪费上帝给予我(de)时间.
时间构成了人真正(de)存在,所以人无法忍受凝固(de)时空,而是在时间中实现了自己(de)存在.人(de)生活是创造(de)过程,也就是改天换
地(de)过程.人类世世代代(de)科学发现、技术发明、艺术创作、理论创新、政治变革,不都是在时间中构成自己存在和发展(de)空间吗“凝固(de)时空”是人无法忍受(de).
正因为人给自己创造了自己(de)时空世界,所以人又无法忍受“存在(de)空虚”.什么叫人人是寻求意义(de)存在.人无法忍受无意义(de)生活.大家都知道,国内近30年改革开放,发生了翻天覆地(de)变化.国内有一本畅销(de)杂志叫读者,这是一本有情趣(de)人都会喜欢(de)杂志.那里边
曾经先后登过两篇文章,一篇是当我没有钱(de)时候,另一篇是当我有钱(de)时候.这两篇文章表达了一个共同(de)思想,叫做人不是为了生存而
生存,而是为了寻求意义而生活(de).
所以,现在哲学有一个说法,说所谓现代病就是“形象大于存在”,就是“包装”,方方面面(de)“包装”.可是上世纪80年代流行(de)一首歌里就有这样(de)歌词:“你不用涂红又沫绿,只要你不断充实自己,人人都会喜欢你.”充实自己,就是获得存在(de)意义.人生(de)存在是大于它(de)形象(de).它(de)存在(de)意义是最重要(de).人无法忍受“存在(de)空虚”.
正因为如此,人又无法忍受“自我(de)失落”.大家都知道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de)层次需要理论.生存(de)需要、安全(de)需要、归属(de)需要、审美(de)需要,最终升华为一种自我实现(de)需要.
我想,对于每一个年青人来说,最能够使他激动起来(de),就是自我实现(de)感觉.在心理学上称之为高峰(de)体验.最美(de)体验就是一种自我实现(de)高峰体验.每个人(de)人生,作为一个长卷,它是一部波澜壮阔(de)小说;作为每个瞬间,它是一首感动自己(de)诗篇.人生(de)幸福,既是在目标(de)实现中所获得(de)快乐(de)感觉,又是在快乐(de)感觉中实现自己(de)目标.所以人无法忍受自我(de)失落.
人生是有限(de).人是一种能够自觉到死(de)存在.系统地反思人生(de)哲学,是“向死而思生”,所以有人把哲学叫作对死亡(de)练习.人能够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有限(de)存在,人就想超越这种有限(de)人生,因为人无法忍受“彻底(de)空白”.哲人培根说,人(de)“复仇之心胜过死亡,爱恋之心蔑视死亡,荣誉之心希冀死亡,忧伤之心奔赴死亡,恐怖之心凝神于死亡”.这是心灵对死亡(de)超越.人(de)生命面对死亡,又以生命(de)追求超越死亡.古人讲立功、立德、立言,用这三种方式来使自己有限(de)人生燃烧起熊熊(de)生命之火,使生命得到无限(de)延续.
这就是我所说(de)人(de)超越性.有了寻求意义(de)人生,才能对人生进行有系统(de)反思哲学.
那么,究竟怎样理解人(de)存在人既源于动物,又同动物具有根本性(de)区别.人和动物都是一种生命活动,两者(de)区别就在于,动物是一种生存(de)生命活动,而人是一种生活(de)生命活动.
生存是一种无意义(de)生命活动,生活是一种寻求意义(de)生命活动.
在这一点上区分了人和动物.人是一种寻求意义(de)生活活动,动物
是一种本能性(de)生存活动,动物和人(de)区别就在于是两种不同(de)生命活动.
为什么是两种不同(de)生命活动呢马克思说,动物只有一个生命(de)尺度,而人有两种尺度.动物只有自己所属(de)物种(de)一个尺度,所以它只能是本能(de)生命活动.人有两个尺度,既是按照自己(de)目(de)活动,又是按照所有物种(de)尺度活动,这就是既“合目(de)”又“合规律”(de)活动,是把世界变成对人来说是真善美(de)世界(de)活动.所以作为一个
人(de)存在,是一个超越性(de)存在,一个理想性(de)存在,人是一个把自己(de)理想不断地变为现实(de)活动过程.这是一个创造(de)过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de)老院长胡绳,在一篇文章中讲到:人类在20世纪(de)后五十年所创造(de)科学技术,超过了人类在20世纪五十年代以前(d e)几千年所创造(de)总和
什么叫现代化现代化首先是日常生活科学化,接着是日常消遣文化化,接着是日常交往社交化,日常生活法治化,农村生活城市化.人创造了自己(de)历史,实现了生活(de)现代化.所以人(de)存在是超越性(de)、理想性(de)、创造性(de)存在.这才是人(de)存在.
大学生正处在一个人生(de)最有理想、最有创造性(de)时期,你们一定很喜欢哲学.这是对于人生(de)一种有系统(de)反思.通过这种反思,我们能够觉解生活,更加自觉地去拥抱生活,更加自觉地去创造生活,从而把我们(de)世界建设成为更美好(de)世界,把我们(de)人生塑造成更美好(d e)人生.
人(de)人化,人使自己成为人
人是一个人化(de)产物,是一种人化(de)结果,是一种历史性(de)存在.这是人和动物(de)不同.动物是一代又一代(de)复制自己,而人是一代又一代地发展自己.这是人和动物(de)不同.
法国着名哲学家萨特,有一个着名(de)哲学命题:“存在先于本质”.
人以外(de)所有(de)存在都是本质先于存在,而人这种存在是存在先于本质.除了人之外,我们中国人有一句俗话,叫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本质先于存在,本质就规定了它(de)存在.
但是,人就不是这样了.生下来(de)无论是男孩女孩,我们说他是人,但是长大了,未必就成为人.为什么人是一个人化(de)产物,是一种人化(d e)结果,是一种历史性(de)存在.这是人和动物(de)不同.动物是一代又一代(de)复制自己,而人是一代又一代地发展自己.
用马克思说,什么叫历史“历史不过是追求自己(de)目(de)人(de)活动(de)过程而已”.人(de)这种活动(de)过程,成了人(de)历史.所以,马克思说,什么叫作社会存在社会存在就是人们(de)实际(de)生活过程.我们(de)实际(de)生活过程,构成我们人自己(de)生活(de)历史.人(de)自己(de)生活历史,就是我们每个人成为人(de)过程.我们每个人成为人(de)
过程,既构成了历史(de)前提,又构成了历史(de)结果;而人只有首先作为历史(de)结果,才能够成为历史(de)前提,因为每代人总是上代人遗留(de)文化(de)产物.我们正是在历史文化(de)进程中而成为今天(de)存在.正
是在这个意义上,人是“存在先于本质”,人是人化(de)过程.
关于人(de)人化,今天我要特殊地谈一个我对教育(de)理解.
那么,什么是教育呢教育是一种社会遗传(de)机制,它以自身为中介
而实现双向(de)认同:一方面,是个体向历史社会文化(de)一种认同;另一方面,它同时又是历史社会文化对个体(de)认可.教育就是这种“认同”与“认可”(de)双向互动过程.
在这个意义上,广义(de)教育实际上是哲学教育;或者说,哲学教育,就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教育首先不是使人成为某种人,而是使人作
为人能够成为人.人不仅仅是一种自然意义上(de)遗传性(de)获得,它还
是一种文化意义上(de)获得性(de)遗传.所以,真实(de)教育,最根本(de)目(de)是提高人(de)素养.它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教育是使你首先
能够成为一个认同这个社会、这个时代、这个历史(de)现代公民.
我们只有能够成为人,才能够成为某种人,才能够去掌握某种专门(de)知识、技能,去从事某种专门(de)职业,去扮演某种特殊(de)角色,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我.
人作为一个历史文化(de)存在,自身是一个人化(de)过程,使自己作
为人能够成为人(de)过程.这种成为人(de)过程,最重要(de)就是以教育
为中介(de)社会遗传和文化遗传.从十九世纪中叶以来(de)现代哲学,所
解决(de)一个根本(de)问题就在于,它不是把人当作一个抽象(de)存在,
而是当作一个历史具体(de)文化存在.近代以来(de)哲学,它是一个上帝(de)人本化过程.上帝(de)自然化,上帝(de)物质化,上帝(de)精神化到整个(de)上帝(de)人本化(de)过程.
所以,有(de)同学即使不是学习哲学(de)可能也知道,美国出版了一
套丛书叫作“导师哲学家丛书”,我推荐给不是学习哲学专业(de)同学.它把中世纪叫作“信仰(de)时代”,把文艺复兴时期叫作“冒险(de)时代”,把十七世纪叫作“理性(de)时代”,把十八世纪叫作“启蒙(de)时代”,把十九世纪叫作“思想体系(de)时代”,而把刚刚过去(de)二十世纪叫作“分析(de)时代”.
近一个时期以来,内地(de)哲学家们也想用五个字概括当今(de)时代,有(de)人叫它“物化(de)时代”,有(de)人叫它“体验(de)时代”,有(de)人叫它“信息(de)时代”,如此等等.
总而言之,哲学,恰如哲学家黑格尔所说(de),它是思想中所把握到(d e)时代,就是思想中所把握到(de)人生.它是以一种理论(de)方式表征了
人(de)特定(de)历史(de)存在.
刚才说到(de)“导师哲学家丛书”所概括(de)历史时代,特别是在座(d e)有学哲学(de),有学历史(de),你们就会很清楚,这正是一个人(de)人化(de)过程.中世纪“信仰(de)时代”,先上帝而后自我,先信仰而后理解.那么,从文艺复兴以来就发生了一个巨大(de)颠倒,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意思是说我先有思想然后才有我(de)存在吗不是他是说先自我而后上帝,先理解而后信仰,这才是从封建社会(de)自然经济到资本主义社会(de)市场经济(de)转化.
什么叫作从自然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呢这是一种人(de)存在方式(de)
转化,是一个人化(de)过程.自然经济条件下,是一种经济生活(de)禁欲主义,精神生活(de)蒙昧主义,政治生活(de)专制主义.走向市场经济以来,
在经济生活当中反对禁欲主义而要求现实幸福,精神生活反对蒙昧主义而要求理性自由,在政治生活当中反对专制主义而要求民主法治.市场经济
实际上蕴含着三条基本原则:经济生活(de)功利主义(de)价值取向,精神生活(de)工具理性(de)思维取向,政治生活(de)民主法治(de)政治取向.
三位一体构成了马克思所说(de),市场经济是以“物(de)依赖性为基础(de)人(de)独立性”(de)存在.这就是我们现代人(de)存在方式,这就是近代以来(de)人之为人(de)人化(de)过程.人是一种教养,而教养源于教育.这就是受教育(de)意义.所以无论是内地(de)同学还是台湾(de)同学,你最应
当珍视(de)就是能够接受到高等教育,这是你作为人能够成为现代人(de)一个最基本(de)前提.这就是人(de)人化.人是一个人化(de)过程.这就是我要跟大家讲(de)第二个问题.
人(de)世界,有限世界(de)超越
哲学赋予人(de)生活以目(de)和意义(de)世界观.哲学作为人类心灵(de)最深层(de)伟大创造,其主旨即在于使人(de)精神境界不断地升华,在精神境界(de)升华中崇高起来.哲学(de)修养与创造,是人们追求崇高(de)过程,也是使人们自己崇高起来(de)过程.它要求学习哲学(de)人永葆理想性(de)追求.祝愿大家终生与哲学为伴,让哲学引导我们对真理、正义和更美好事物(de)追求谢谢大家
什么叫作神话(de)世界神话(de)世界是自然世界(de)超越.什么叫作宗教(de)世界宗教(de)世界是世俗世界(de)超越.什么叫作艺术(de)世界艺术(de)世界是无情世界(de)超越.什么叫作伦理世界伦理世界是小我世界(de)超越.什么叫作科学(de)世界科学(de)世界是经验世界(de)超越.什么叫作哲学(de)世界哲学(de)世界是有限世界(de)超越.
人(de)人化过程,是一个形成人(de)世界、属于人(de)世界(de)过程.世界这个概念,可以在两个意义上去使用它:一是在自然(de)意义上去使用,另一个真实(de)意义,是在人给自己创造(de)世界(de)意义上去使用.
我在1988年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正标题是“从两极到中介”,副标题是“现代哲学(de)革命”.其中,谈到怎么理解人(de)存在方式,怎么理解语言语言既然是人(de)世界(de)积极界限,也是人(de)世界(de)消极界限,世界在人(de)语言中生成为有.
语言之外(de)世界,对于人来说,正如哲学家黑格尔所说(de),是“有之非有”,“存在着(de)无”.语言是人(de)存在方式,又是我们(de)世界(d e)存在(de)方式.我们在语言当中才构成了属于人(de)世界.语言不是仅
仅作为能指和所指(de)统一,而是作为历史文化(de)水库而存在(de).它
表明人是一种历史文化(de)存在.人是历史文化(de)结果,历史文化(de)
产物.人是以人类自己把握世界(de)方式而构成了属于人(de)丰富多彩(d e)世界.
人都以什么方式把握世界是以常识(de)方式,神话(de)方式,宗教(de)方式,艺术(de)方式,伦理(de)方式,科学(de)方式和哲学(de)方式把握世界,因此对于我们来说有无限丰富(de)世界.
现代哲学和现代科学给了我们几个最基本(de)命题,叫作观察渗透理论,观察负载理论,没有中性(de)观察,观察总是被理论污染(de).我们原
来总认为科学始于观察,甚至有人说,正确(de)科学研究和科学试验,首先应当把我们自己(de)偏见像脱掉大衣一样放到走廊里边,用没有偏见(de)头脑进到实验室.你只有有了相应(de)理论,才能够有相应(de)世界.
马克思说,人只有有了欣赏音乐(de)耳朵,才能够欣赏音乐.你有什么样(de)音乐修养,才能够欣赏什么样(de)音乐.想一想,没有看罗曼·罗兰,没有看莎士比亚,没有看巴尔扎克,没有看托尔斯泰,怎么能有相应(de)修养去享受那样一些相应(de)作品呢正如黑格尔说(de),有之非有,存在着(de)无观察负载理论,没有中性(de)观察,观察总是被理论污染(de).每个人所拥有(de)世界,同每个人所拥有(de)知识、理论、修养是密不可分(de).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作“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西方人叫作“仆人眼中无英雄”.因为什么就是因为你(de)背景不一样么知识背景,理论背景不一样,你对生活(de)感受和理解也就不一样了.
为什么君子坦荡荡就因为他心中有老子、有孔子、有庄子,有孟子,养我浩然之气,万物皆备于我.
为什么小人常戚戚呢因为他只知道张三李四,矶矶喳喳,尔虞我诈,蝇蝇苟苟.
为什么仆人眼中无英雄呢因为英雄有英雄(de)事业,英雄有英雄(de)情怀.不理解英雄(de)事业,不懂得英雄(de)情怀,当然就“眼中无英雄”了.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是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对自然(de)礼赞.接着毛泽东写历史人物: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最后毛泽东说什么俱往矣,数风流
人物还看今朝这就是政治家(de)一种博大而深邃(de)情怀这也是艺术家
(de)一种空灵而凝重(de)情怀你如果不是作为政治家和艺术家(de)话,你就理解不了他(de)这种情怀.
我最强调一个年轻人必须得有两个修养,一是文学修养,二是哲学修养.一个大学生没有文学修养和哲学修养,肯定不会有一个完整(de)美好(de)人生,因为只有有了文学修养和哲学修养,有一种真实(de)审美(de)
境界,才有这样一种最强烈(de)理性之美.有了这样两个修养,这个世界对于你来说才是丰富多彩(de).
这个属于人(de)世界,它首先是一个常识(de)世界,同时它又是一个
宗教(de)世界,一个艺术(de)世界,一个伦理(de)世界,一个科学(de)世界和一个哲学(de)世界.同学们需要学习,你有了哪种把握世界(de)方式,对你来说就有了哪种世界.因此,一个人只有在适当(de)年龄,受到适当(de)教育,他才是人.
因为,它使你获得了那种把握世界(de)基本方式.什么叫作神话(de)
世界神话(de)世界是自然世界(de)超越.什么叫作宗教(de)世界宗教(de)世界是世俗世界(de)超越.什么叫作艺术(de)世界艺术(de)世界是无情世界(de)超越.什么叫作伦理世界伦理世界是小我世界(de)超越.什么叫作
科学(de)世界科学(de)世界是经验世界(de)超越.什么叫作哲学(de)世界哲学(de)世界是有限世界(de)超越.你拥有了人类把握世界(de)基本方式,真正实现了人自身(de)超越性,才真正有了一个五彩缤纷(de)人(de)世界
对于人来说,首先就是一个常识(de)世界.常识是源于经验、适用于经验但却不能超越经验(de)知识.常识是每个正常(de)健全人都普遍认同(d e),在经验中所获得(de)知识.人人都在生活经验中分享常识、体验常识、重复常识和贡献新(de)常识.
在常识中,人们(de)经验世界得到最广泛(de)相互理解,人们(de)思
想感情得到最普遍(de)相互沟通,人们(de)行为方式得到最直接(de)相互协调,人们(de)内心世界得到最便捷(de)自我认同.常识既为我们构成经
验(de)世界图景,又为我们构成经验(de)思维方式,还为我们构成经验(de)价值规范.常识是人类把握世界(de)最具普遍性(de)基本方式.没有常识(de)人是不正常(de),正常(de)人就得有常识.
常识构成经验(de)世界,而人(de)情感、意志和思想却总是超越经验(de)常识,总是以超越常识(de)各种方式去构成丰富多彩(de)人(de)世界.神话就是对自然世界(de)超越.很多人看神话小说.其实,神话并不只是一种文学样式,它还是人类把握世界(de)一种方式.人在神话世界当中,既把人(de)世界宇宙化了,又把宇宙(de)世界拟人化了.在那个被拟人化(de)
宇宙世界当中,人找到了自身存在(de)意义和价值,所以人总是给自己构
成一个神话(de)世界.金庸、梁羽生,为什么大家愿意看他们(de)书呢因为从某种意义上,它使人们获得了一个神话(de)世界.在神话(de)世界中,人们把自己(de)向往和追求、烦恼和忧伤对象化了.
宗教世界是世俗世界(de)超越.宗教使人们(de)生活获得了一种神圣(de)意义.宗教里面,特别是西方上帝(de)观念,是很值得思考(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