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优秀军人先进事迹材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优秀军人先进事迹材料
最艰苦的环境,最紧要的关头,总有他的身影。

蔡伟素,男,1964年1月出生。

1981年10月入伍,1984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经济学学士、研究生学历,高级经济师。

现任成都军区空军后勤部副部长、党委常委。

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第一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军地两用人才标兵等荣誉。

这儿以前是很火的一条沟,很多成都人还有外地游客都喜欢来这里度假,我也经常来爬山。

而现在真是满目疮痍,大自然的力量太大了,让我们明白了什么叫真正的摧枯拉朽。

5月29日,四川彭州市龙门山镇银厂沟,成都军区空军(以下简称成空)驻彭州地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副总指挥、成空后勤部副部长蔡伟素对本报记者唏嘘不已。

连日的抢险作战,已令他的嗓子极度沙哑。

距离成都市区20公里的彭州,以旅游业为经济命脉。

坐落在彭州龙门山镇大山深处的银厂沟,海拔两千余米,是国家级著名风景区。

记者了解到,龙门山大断点、龙门山后断裂、龙门山主断裂、龙门山边缘断裂,这几条断裂带正是这次汶川特大地震和达7000次余震的策源地。

而龙门山镇与震中汶川仅一山之隔,站在银厂沟旁的龙头山上,就能俯瞰汶川县城。

1
5.12地震发生后,银厂沟两面山峰轰然崩塌,沟内800多家宾馆、300多家农家乐遭受重创,所有房屋都不同程度地倒塌损毁,上万名群众和游客被困,余震不断,万分危急。

成都市市长葛红林拉着成都军区空军前去请领任务的领导焦急地说:现在彭州十万火急,快去救命!
次日凌晨6点,成都军区空军命令:由林杰副司令员带队迅速往彭州重灾区银厂沟方向开拔,在第一时间内投入抗震救灾工作!刚值完夜班的蔡伟素则成为了这支队伍的副总指挥,从那一天到5月29日,一直在救灾一线的他就没再跟家里人见过面。

十万火急挺进银厂沟
成空救灾部队于5月13日8点准时出发,尚未集结到位的单位则直接赶赴彭州,一边行进一边集结。

一个多小时后,1800余名官兵从四面八方迅速赶到了彭州,一到就以营连为建制在灾区分散铺开。

当时电话全部打不通,如果等联系上就太迟了,关键是要抢时间!咱们是抢险,常规程序统统不管。

战士们呼啦啦一下全铺进沟里,见人就救,边救边侦查。

蔡伟素对记者说。

但通往银厂沟惟一通道上的小渔洞大桥已被震垮,前方道路也因塌方堵塞,运送官兵的车辆无法通过。

河里没水,没法架浮桥,时间不等人,蔡伟素立即下车,带领战士们徒步过河上山救人。

此时,一路上余震不断、大雨滂沱、乱石飞滚,蔡伟素全然不顾,冒着生命危险在泥泞中艰难行进,靠前指挥。

他顾不上吃口干粮喘口气,只求以最快的速度赶到银厂沟。

进入银厂沟,蔡伟素惊呆了:整个山沟山崩地裂,就像被炸药炸过一样,许多民房或夷为平地,或被深埋乱石之下。

群众惊恐万状、四处逃散,有的满头鲜血,有的手脚被砸断,还有的躺在地上不能动弹,有的被埋在废墟中
当地群众看到子弟兵,奔走相告:解放军来了,我们有救了!蔡伟素迅速展开疏散、转移和搜救工作。

经过13个小时艰苦奋战,当天部队就转移出群众6000余人,救助伤员600余人,他们是第一支到达银厂沟沟底的部队。

两进两出救援大龙潭
有幸存者纷纷报急,银厂沟腹地还有大量群众生死不明,急需救援。

其中,银厂沟腹地大龙潭与外界交通和通讯中断,已成孤岛。

5月14日清晨7点,蔡伟素和林杰副司令员一起,带领一个550人组成的队伍火速赶往大龙潭救援。

中午11点,蔡伟素遇到了一个扛着麻袋的小伙子正费力地向山外走,本想上前帮忙,可对方不要,一了解才知道,袋里装的是他的女友。

两人在大龙潭游玩时遇上了地震,女孩不幸遇难。

遇到部队时,小伙子扛着女友的遗体已经走了近40个小时。

这一幕让蔡伟素十分震撼,想到还有更多受灾百姓在焦急地等待救援,他只有更快地前行。

8个小时的艰难跋涉,他一直走在最前面,终于赶到大龙潭时已近17点。

当晚部队共转移受困群众1200余名,其中60余名重伤员急需救治,但又无法抢运出来。

因通讯中断,自5月14日13点50分后,部队便无法同指挥部
取得联系。

5月15日凌晨4时,摸黑指挥官兵援救废墟中群众的蔡伟素接到指挥部命令,立即赶赴山下营地向军委郭副主席汇报情况。

蔡伟素不顾疲惫,拄着一根树棍,冒着起伏不断的余震,连夜下山。

中午时分,根据蔡伟素对山中情况的汇报,空军首长毅然决定出动直升飞机飞赴银厂沟营救被困群众。

随后,两脚都已磨出血泡的蔡伟素带领400多名官兵再次携带大量物资进山。

当队伍到达银厂沟时,他全身从头到脚已被汗水和河水浸透。

此时已是下午5点,转瞬间直升机呼啸而至稳稳停在一处空地上。

蔡伟素冲到机舱前,在螺旋桨刮起的旋风中吃力地稳住身体,指挥官兵们投递矿泉水和饼干等物资,并组织受伤群众紧急撤离。

在直升飞机发出的巨大噪音中,始终夹杂着蔡伟素嘶哑而坚定的指挥声。

昨天就是这个戴眼镜的解放军把我救出来,今天他又把我抬上飞机。

乘坐直升飞机飞往成都的六十七岁老人牟承福老人终于看清,救他的人竟然是名大校军官,而这名军官就是蔡伟素。

率敢死队勇闯小龙潭
小龙潭位于银厂沟底部,地势险要,由于余震不断,引发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地形地貌每天都在发生变化,进去的通道,出来时很可能就找不到了。

5月21日,为了不留下一个死角,不放过一线希望,通信训练团挑选了30名身强力壮、具有登山经验的官兵组成一支敢死队,勇闯小龙潭。

临行前,大家立下军令状,人人在队旗上签名,并写了遗书。

学兵队队长张翔主动担任敢死队队长,他在遗书上对怀孕3个多月的爱
人写道:老婆,如果我牺牲了,你不要难过,让孩子记住他父亲是一名军人。

这次行动本来没有让蔡伟素去,因为他的脚趾受伤,部分已经溃烂,如果再泡了受污染的河水,很可能会引发感染。

可看到这些遗书,蔡伟素坐不住了:我不去不放心,还是我带他们去吧!都是爹妈养的孩子,我要把他们平安带回来。

敢死队行进到小龙潭1号桥时,崩塌的山体和泥石流已将桥阻断,附近堆积着上百米高的乱石,只能靠手攀脚爬前行,一不小心就可能跌入深谷,加之余震不断,不时有乱石坠落,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林杰副司令员赶到断桥为敢死队敬酒壮行:我要求你们一定要完成任务,一个不少地回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