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学期 期中知识清单:第三章 陆地和海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考点1:海陆分布:
(1)海陆比例:海洋71%,陆地29%(约7:3)
(2)分布特点:
①总体分布不均匀;
②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北极周围为海洋;
③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南极周围为大陆;
(3)半球划分:水半球和陆半球;
考点2:大洲:
(1)相关概念
①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共6块大陆:亚欧大陆、非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北美大陆、那么你没大陆、南极大陆)
★最大大陆是亚欧大陆;最小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
②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
③半岛:大陆伸进海洋凸出的一部分(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
(2)七大洲
①名称: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②面积排名: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③分布:
主体位于东半球的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
主体位于西半球的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
赤道穿过的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4个)
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欧洲、北美洲
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
④亚洲经纬度范围:10°S—80°N,25°E—170°W,是跨纬度范围最广的大洲
⑤南极洲经纬度范围:东西半球0°——180°,66.5°S—,是跨经度范围最广的大洲
★热带面积最大的是:非洲温带面积最大的是:亚洲寒带面积最大的是:南极洲★即跨东西半球、又跨南北半球的是:大洋洲和亚洲
★跨寒、温、热三带的是:亚洲和北美洲
④洲界:
考点3:大洋
(1)四大洋
①名称: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②面积排名: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全部位于东半球)、北冰洋;
③位置:
太平洋:赤道和180°经线穿过,被北美洲、南美洲、亚洲、大洋洲包围,北部与北冰洋隔白令海峡;
大西洋:赤道和0°经线、60°W穿过,被北美洲、南美洲、欧洲、非洲、南极洲包围;
印度洋:赤道和80°E穿过,被亚洲、非洲、南极洲、大洋洲包围;
北冰洋:北极圈和0°经线、180°经线穿过,被北美洲、亚洲、欧洲包围;
第二节世界的地形
考点1:陆地地形:
(1)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

(2)陆地地形特征:
①山地分布醒目,且呈条带状分布;多高大绵长山脉;
②高原分布较广;
③平原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大多由河流冲积而成;
④不同地区的地形差异很大。

(3)主要地形单元:
①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脉;珠穆朗玛峰—世界最高峰;
安第斯山脉—世界最长的山脉;落基山脉—北美洲最长山脉;
②高原:巴西高原—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
③平原:亚马孙平原—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由亚马孙河冲积而成;
东欧平原—世界面积第二大平原,欧洲面积最大平原;
④盆地:刚果盆地—世界面积最大盆地;
(4)主要大洲的主要地形:
非洲:地形单一,以高原为主;
亚洲:地形复杂,以高原、山地为主;
考点2:海底地形:
(1)基本地形类型:
①大陆架: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深度不超过200米;
②大陆坡:大陆架外缘的巨大陡坡,深度骤降;
③海沟:大洋底部最深的地方,出现在大陆坡与洋盆交界;
④洋盆:宽广相对平坦的大洋底部;
⑤洋中脊:大洋中部的海底山脉;
(2)主要地形单元特点:
①大陆架:大浅海的水产品占整个海洋水产品的80%;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大约占全世界1/3。

人类主要活动区。

属大陆板块。

②大陆坡:是地球上最绵长、壮观的斜坡,其上有深刻的海底峡谷;属大陆板块
③海沟:马里亚纳大海沟—世界最低点;属消亡边界。

④洋盆:宽广相对平坦的大洋底部;属大洋板块。

⑤洋中脊:地球上最长最宽的环球性洋中山系;属生长边界。

第三节海陆的变迁
考点1:沧海桑田
(1)海陆变迁的原因及证据:
①地壳运动(主要原因)——如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生物的化石,从海洋变陆地;
②海平面上升——如我国东部海底出现古河道遗迹;
③人类活动(填海造陆,有利有弊)——如荷兰、香港、日本、迪拜的填海造陆;
利:围海造陆,用于城市建设和工农业生产,有效缓解了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不足的矛盾;
弊:围海造陆破坏了地下水位;许多自然植物和动物剧减;破坏海洋生态环境;
考点2:大陆漂移说:创立者:魏格纳
(1)观点:两亿年前,我们脚下的大陆是互相连接再一起的,后来开始分裂成现在的七大洲和四大洋(2)证据:非洲和南美洲的轮廓可以相互吻合、古老底层相似、古生物相似
考点3:板块构造学说:
(1)观点: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是由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拼合而成,各板块在不断运动,相互挤压和分离。

(2)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3)板块运动方式:碰撞/消亡边界——形成山脉、岛弧;张裂/生长边界——形成海洋、裂谷;
①红海不断扩大——非洲板块河印度洋板块张裂地带;
②地中海不断缩小——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地带;
③珠穆朗玛峰不断长高——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地带;
(4)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和地震)板块内部,地壳稳定;
两大火山地震带:①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②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多火山地震的国家:冰岛——美洲板块、亚欧板块交界地带;
日本——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交界地带;
汤加——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