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现代文阅读答题锦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高考现代文专题复习
论述类文本阅读
考什么?
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

1、理解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种重要句子的含义
2、分析综合
(1)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怎样读?
坚持一种信念:答案就在原文中。

坚持“六字方针”读(题干选肢)
找(文中信息)
比(选肢和信息)漏衍换
高考论述文阅读题
出题陷阱【比对原文】
选择题干扰项设置方法
整体与部分(以偏概全)已然与未然(混淆条件)
前期与后期(混淆时间)主要和次要(主次颠倒)
选择与兼备原因与结果(因果混乱)
言此与言彼(张冠李戴)肯定与否定
客观与夸大(歪曲事实)有据与凭空(无中生有)
相似与相关(偷换概念)
设题的三种情形
1、形同意同——信息吻合,直接判断
2、形异意同——有所转换,实质一致
3、形似意异——迷惑性大,格外留意
特别提醒:
有很多社科文命题时命题在题干和选肢的关系上就有意识的出现了问题。

所以,我们就可以首先直接剖析题干与选肢之间的关系或者直接分析选肢的句子结构,这样,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论述类文本”的四步解题法:
泛读全文→审读题干→找信息区间→文题比对。

简称:读→审→找→比。

现代文阅读的选择题,在设置错误选项时,往往运用“似是而非”的手法,即在语言形式上靠近文本原句,而在表达意义上与原句悖离
第一步读—速读文本
(一)阅读前可提出设问
(1)文章论述的是什么问题?
(2)作者的基本立场、观点、情感和态度是怎样的?
(3)本文为凸显立意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段和材料?
(二)边读边画出关键词句
1.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提示信息的词语
(1)年代时间、数据及其概括语。

如:多数、少量、部分、凡、凡是、所有、都、全、几乎、仅仅等表范围的词语。

(2)重要的修饰限制词语。

如:基本、根本、重要、最、十分、非常、总共等表示程度的词语。

(3)已然未然。

如:迄今为止,到目前为止,现在所见的等表时间的词语。

(4)或然必然。

如:如果、可能、也许、一定、必然等表判断的词语。

2、有助于理清文章思路,避免逻辑错误的词语
(1)因果(因为、因此……的原因是、因而、由于、从而)。

(2)转折(但是、反而、其实、实际上)。

(3)并列或递进(也、又、不再是……而是……、不仅……还……)。

(4)分类分层(首先、其次、“:”等等)
(5)举例子(例如、如、人名)
温馨提醒
抓住关键词语要注意
1、尽量落实到词,集中注意点。

2、可以用符号将有用信息做好标记
3、若有题目,根据题目把握全文的中心,若没有题目,找出出现频率较高的词,尽快弄清文章的论题及观点。

4、注意把握全文的顺序,边读边理清思路,读完全文要整理出全文的中心主旨。

5、去掉文本中作为材料的内容,挖掘出所要论证的话。

第二步审—审读题干,圈定答题区间
明确题干要求及陈述对象。

(1)选择“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2)选择“符合”的还是“不符合”的。

(3)选择“属于”的还是“不属于”的。

(4)是理解题还是分析概括题
第三步找—扣住问题,细心查找信息
1、查找角度
(1)找区位。

即阅读每一选项,并从原文中找到相对应的区位。

(2)找差别。

包括内查语意和外查关系。

内查语意:对照原文精度相应文字,查找区位的相关叙述与选项有没有意思上的差别,尤其是一些细微的差别,如程度、范围、角度、先后顺序等
外查关系:查找时,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话题关系——与前后文是否属于同一话题。

逻辑关系——在逻辑上与前后文是否一致。

(3)找错因。

错因往往体现在选项的干扰点上。

即“十大陷阱”
温馨提醒:选择题选项的设置上的特点
(1)选项的部分内容是原文的相关内容的直接转换。

(2)不少选项的叙述不再是较多的照搬原文或稍加改造,不再纠缠于考察局部的、字面上词语概念内涵的细微差别辨析,更多的是着眼于文本内容的整体理解,着眼于繁杂信息的把握、筛选。

采用一种有一定跨度的信息筛选整合方式,语言表达形式的转换中常常还包括了一定的因果推断意味,隐含了一定的能力迁移要求,这种能力迁移可以看作是以文本为核心的依据。

2、查找的方法
(1)投石探波法
将题干或选项表明目标的关键语句作为“石子”投到文章这个“水面”,以“石子”为圆心,一圈圈一层层查找。

一是找准信息区——在上文、在下文、在上下文、在一句子,在一层、在一段、在若干段、在全文。

二是找全信息点——同一个角度的信息有一点或若干点。

2)借助“标志语”
第一、借助“角度性标志语”。

即从哪个方面发表对问题的见解或介绍对象的特点。

如”为什么、怎样、如何、认为等
第二、借助“结构性标志语”。

即表明层次、段落、角度、内容等照应、转换、提起、总结的语句,如:首先、其次、此外、不过、但是、那么、所以、不仅、又、前面所说的、在这种情况下、也、同时等。

第四步比
文题比对,筛选判断信息基本方法:文题比对。

为确保准确性,对每个选项可以进行两种处理:
一是:投石探波。

二是:选项切片。

比对过程中,发现
1、有的变化是形式上的,其核心内容没有变化;
2、有的变化是本质上的,如张冠李戴、偷换概念、以偏概全,其表述内容与原文不同。

3、需要特别注意的有些选项在原文中找不到相关的语句,需要仔细辨别是无中生有,还是合理的分析与判断。

4、切记:每个错误项都是可以从原文中找出依据排除的。

科技文阅读的解题步骤
咬住原文不放松,答案就在文章中。

先读全文做标记,依据特点通大意;
再读题干明方向,落实原文对应句;
最后巧比看差异,得出答案较容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