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学科简报第4期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14
27.78 27.27 28.64 26.9 31.31 25.51 35.35 22.22 10.1 27.27
37.37
37.47 37.64 36.87 37.37 38.88 36.9 41.01 34.71 31.45 37.47
7
9 10 6 12 4 14 1 15 16 10
高中政治6班
高中政治7班 高中政治8班 高中政治9班 高中政治10班 高中政治11班 高中政治12班 高中政治13班 高中政治14班 高中政治15班 高中政治16班
199
198 198 199 197 198 196 198 198 198 198
56
55 54 57 53 62 50 70 44 20 54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大众传媒及其特点。 难点:如何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结合课本p34,举例说明生活中的 文化传播 学生活动 亲朋聚会、外出旅游、文化活动、宗教活动、外交活动、读书、 上网聊天、体育活动等等 设计意图 文化传播的含义
学生展示搜集资料:商业贸易是文 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高中政治学科简报 第4期
主编:郝双才
• 亲爱的老师们: • 大家好! • 非常高兴能和大家在一起共度前一段的时光。不断学习, 不断进步是我们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更何况我们从事 的是教师职业。培养人,看重的是感性、灵感、激情, 因为这是我们在进行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因素。然而, 教育家和艺术家的区别在于在具备感性知识的同时,对 理性的思维培养至关重要。如何把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 知识并传授给学生,是每一个教育者所必备的。 • 培训时间已经过去半程,我们通过听讲座、完成作业、 同行交流等形式,使自己积累了更多的教学经验和专业 知识,为自己的政治教学奠定了一定基础! • 祝大家身体健康!学习愉快!
100% 88.41% 97.73% 100% 98.51% 93.59% 43.59%
白革华 辅导老 师150 刘平 陈菊英 杨秀琴 冀云国 张成毓
高中政 治1班 高中政 治2班 高中政 治3班 高中政 治4班 高中政 治5班 高中政 治6班 高中政 治7班
9 2 9 63 11 23 21
25 6 0 62 10 17 0
13
3
10
14
60%
86.96%
20
7
9
22
96.67%
91.21%
辅导老 师162 辅导老 师163 辅导老 师164
13
3
69
0
14.63%
44.12%
5
2
87
0
0%
0%
19
3
11
3
80.93%
85.14%
高中政治研修日志
周波 2014-10-09
经过网上远程教育学习,现对思想政治新课改的认识,利用《政府的职 能:管理与服务》这堂课记录下来,与各位专家和同行分享。 1.教学目标:向多维目标转变 在这次远程教育培训学习中,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以往的思想政治课教学 目标以知识为本位,过分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而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看作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而新课程贯彻了生活的理念, 明确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使教学目标的设计从 一 维转向多维,不再单一注重知识和能力目标培养,还要求关注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等多个方面培养。因此在《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的教学目标设 计上,在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列举生活中的事例,评议政府履行职责的表 现”的前提下,我注重了 “生活化”多维目标的实施。 2.教学策略:创设生活情境,引导体验感悟 新课改精神强调合作探究,强调培养学生的情境思维。新教材在情景创 设的编写上一般遵循这样一个特点:情景导入——情景分析——情景回归。 情景导入主要提供与课文有密切联系的案例、问题、形象的资料,激发学生
向多维目标转变在这次远程教育培训学习中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以往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以知识为本位过分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而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看作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而新课程贯彻了生活的理念明确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使教学目标的设计从维转向多维不再单一注重知识和能力目标培养还要求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个方面培养
数据更新时间: 2014-10-09
辅导老 师姓名
辅导 班级
总登 录次 数
96 30 12 49 34 28 18
发布班 级简报 数
7 3 2 7 5 6 1
评论 总数
论坛帖 子总数
研修总 结批阅 率(%)
100% 0% 95.16% 100% 100% 86.79% 13.73%
校本研 修作业 批阅率 (%)
兴趣,启动思维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虽然我们的教材具有浓郁 的时代生活的气息,但是情境设计有时较为滞后,而思想政治课的一大特 色就是其时政性。因此,在本节课的设计上,我用政府最新有关职能的情 景资料导入,并呈现问题探究,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己思考并判 断,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样,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 趣,增强了教学的实效性。 3.教学内容:体现“三贴近”的原则 《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 高 中学生群体的原则,注重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三贴近”原则构 建以 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不懈的追求,也是高中 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性质和理念。 16年来,我在授课过程中一直注重时事政治的内容,将时政与课本内 容相联系,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在 本次授课过程中,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关注学生身 边最新的两会、云南盈江地震、上海房管局原副局长陶校兴受审等时政热 点体现思想政治课程的时代感问题,围绕探究问题展开,着力学生知识形 成的过程及获取知识的能力。 把思想政治教学深入到现实生活中去,尤其是学生的生活中去,使思 想政治教学充满生活色彩,反映生活本质,这是目前每一位参与新课改教 师所面临的任务。新教材更加联系生活,例子也更具价值。在我省新课改 大潮中,我初步尝试了为学生架起“书本——生活”的桥梁,这也是高中 思 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的实践和探索。在授课过程中,为了充分贯彻教学生 活化理念,使学生感受到我们在接受政府管理的同时还在享受着政府的服 务,认识到我们的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此外,教学中还设计了两会中
• 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 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 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 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 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 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 正的兴趣。 • ——苏霍姆林斯基
•number one!
温馨提示
第 活 畅的 、 二 动 。各 次 通 如种 时 收 知 山信 刻 看 , 西息 关 时 千 专, 注 间 万 家保 培 。 不 视证 训 网 工 要频 站 错 答作 发 过 疑顺 布 “ • 2 成家边多 、 学保学月 习重习,培 任身十老训 务体分师工 。,辛们作 同苦一已 时,边经 按希工开 始 时望作 两 完大一个 • 1
”
数据更新时间:2014-10-09 19:00:43
班级名称 高中政治1班 高中政治2班 高中政治3班 高中政治4班 高中政治5班 已注册 学员数 198 198 198 199 200 合格 人数 62 51 67 64 56 合格率 31.31 25.76 33.84 32.16 28 平均 学习力 39.03 36.05 42.27 40.24 36.95 按合格率 排序 4 13 2 3 8
作业
我的教学设计
课题: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政治 赵洁 教学对象 单位 高二学生 大同八中 课时 3
科目 提供者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文化多样性的表现,了解文化传播的含义、途径和方式;理解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认识文化多样性的价值;理解尊重 文化多样性的必要性以及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和原则;理解传媒技术的进步对文化传播的影响,加强中外文化交流。 2、过程与方法 学生自主完成学案及相关资料的搜集,课堂展示自己自主学习的成果,同时课堂小组合作探究,完成理论的升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关注世界文化的特殊性和独立性,增强中华文化的自豪感;明确在保持自己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共同建筑 新世纪的多元化,理解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及模块整体分析 本课选择的是高二学生文化生活中第三课的第二框内容。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文化传播的手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对文化传承起着前所未有的促进作用。本框重点让学生理解文化 传播的含义、途径,掌握大众传媒的出现标志,树立争做文化传播使者的信念。 三、学情分析 本课知识贴近生活,且前一课时的学习为本课时相关难点知识作了铺垫,所以由学生课前自学、搜集资料,进行简单分析,能够完成。 同时,通过自学学生发现的一些新问题,也能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基本完成。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拟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归纳、领悟基本知识点,并且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配合理解课本内容,在自学、搜集资料、课堂展示的 基础上,完成进一步的合作探究,达到理论和知识的提升。
古代的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甚至非洲的文化联结在一 起.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以及丝绸织品茶叶瓷器等,通过丝绸之路传送 文化传播的基本途径 到亚洲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同时,中外商人通过丝绸之路,将中亚的骏马、 之一:商业贸易 葡萄、音乐、熬糖法、医药、西亚的乐器、金银器制作技术、天文学、 数学输入中国.
这样,增强了学生与思想政治课的感情,同时,提高了学生认识社会的能 力。 4.教学手段:现代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构建以生活为基础的课程模块”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但 是,有时素材是简单的语言,很难再现出来,学生也很难获得生活上的体 验。所以需要我们借助于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这样,能更好地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使 学生获得生动、真实的生活感受,使教材的“文本”素材用生活化的形式 呈 现出来,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而单一的传统教 学方法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于是,我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点,采用文本、图像等多媒体教学材 料,把抽象的知识寓于生动鲜明的形象之中,使课堂富有启发性、教育性。 这样,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不但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 教学目标的实现,而且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深入落实了科学发展观。在运用 多媒体教学的同时还应该重视传统教学方法,所以,在多媒体教学中可以 适当地灵活地运用传统教学的调控作用。堂课教学时,我在使用多媒体教 学的同时,比较成功地使用了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读书指 导法、布置作业法等教学方法,切实提高了课堂实效。 5.和谐的师生关系 现代教育强调民主、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因为这有利于生活化的 教学情境的创设,也有利于学生的接受。因此,我在《政府的职能:管理 与服务》这节课上,始终精神饱满,表情愉快,目光亲切,态度和蔼,面 带微笑,而且不失时机地表扬激励学生。由于尊重了每一位学生,不但激 发了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学习的热爱,使课堂教学在愉快热烈的气氛中 进行,而且还建立平等、互信的师生关系。
合作探究:当今世界经济贸易往来 频繁,商业活动是否依然具有文化 传播的功能
①商业活动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具有多种功能, 其中文化传播就是其重要的功能。 ②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经济贸易往来频繁,商业活动不但 保留了原有的文化传播功能,而且在文化传播方面增添了新的内 容,有利于推动当今社会化文化交流与传播。 中国古代,由于天灾人祸不断,人口的流动始终没有停止过。 ①两晋之际,由于汉族统治阶级内乱和少数民族内迁,山东、山 西沦为主战场。永嘉之乱后的人口流动,是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 南迁的第一次高潮。 ②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二高潮发生在唐朝的安史之乱以后,大批北 方人涌入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 ③两宋之际,靖康之乱引起北方人口的第三次南迁高潮。随着大 批北人南迁,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经济重心的南移也带来了 文化重心的南移。 ①三峡移民的精神带入了新的地方,为新地方注入新活力。 ②三峡移民为新地方还带去了新的生活习惯和生产生活方式。 ③三峡移民纪念馆、博物馆等的建设为来参观人了解三峡人的生 活提供了方便,也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柴丽红
王瑞霞
高中政 治8班
高中政 治9班
25
10
4
2
35
5
3
53
90.7%
78.05%
92.54%
94.2%
辅导老 师158 宿建军
高中政 治10班 高中政 治11班
28
2
3
1
94.87%
92.75%
27
4
28
27
93.1%
94.67%
辅导老 师160
郭生海
高中政 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班
高中政 治13班 高中政 治14班 高中政 治15班 高中政 治16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