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上历史《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链接 纸问世之前,古人把文字刻画、书写在甲骨和简帛上面,或 铸刻在青铜器物上面,简分量很重,帛虽轻但价格昂贵,使用受限。西汉 时期,人们已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东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工艺, 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植物纤维为原料造纸,纸的质量大大提 高。这种纸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此后纸的使用日益普遍,逐渐 取代简帛,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便利了典籍的流传。世界各 国的造纸术大都是从中国辗转流传过去的。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 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1.东汉时,宦官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制成了“蔡侯纸”。(✕) 提示:我国在西汉时期已经发明了纸,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使造纸的 原料更加广泛,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质量。
2.华佗创制了“麻醉散”,他是世界上最早用全身麻醉方法做手术的医 生。(✕) 提示:东汉名医华佗,创制的麻醉药剂是“麻沸散”,做手术时以减轻病 人的痛苦。注意历史概念记忆的准确性。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 汉武帝执政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了辉煌的“西汉盛世”, 汉武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诸多首创精神和积极的治政态度……他两 次派遣使团出使西域,建立起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丰富和充实了 华夏文明。 (1)材料一反映了“秦王”的哪一历史功绩?这一历史功绩是在哪一年 完成的? (2)材料二认为“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是千年古国维持统一的重要原 因,这个政治制度是什么制度?秦朝在地方管理体制上实行的是什么制 度?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上 具有“首创精神”的措施。材料中率领“使团”出使西域的是谁?
本课知识结构
知识点一 造纸术的发明 1.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
时间
人物
成就
西汉 东汉
— 蔡伦
发明造纸术 改进造纸术
主要原料
特点
麻、丝絮
原料有限
树皮、破布、麻头、 原料易找,价格便宜,质量
旧渔网等
提高,易于推广
例1 (2019福建漳州龙海二中月考)下列关于纸及造纸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出现在我国西汉时期 B.东汉的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C.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多数是从我国直接或间接传播出去的 D.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例2 (2018湖南常德中考改编)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从古至今,不 同历史时期为了实现和巩固国家统一,都采取过强有力的措施。阅读下 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 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材料二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 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 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 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典例剖析 例1 (2018北京中考)某校学生开展中国古代文明系列明信片设计活 动,下图明信片设计稿的主题是 ( )
A.科学技术发达 C.手工技艺精湛
B.医学领先世界 D.绘画成就卓越
解析 此题涉及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家国情怀这一素养。解答本题应 结合图中人物的主要成就。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张仲景写成了《伤寒杂 病论》;华佗发明了“麻沸散”,还能实施外科手术;祖冲之在数学、天 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综合分析可以排除B、C、D, 故选A。 答案 A
3.《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 编年体通史。(✕) 提示:《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4.道教就是道家学派。因此,道教的创始人是老子。(✕) 提示:道家学派是春秋时期出现的一大思想学派,道教是宗教。道教是 在东汉时期创立的,而老子是春秋时期的人物。道教的教义虽然吸收了 道家清静无为的思想,但与道家思想存在较大差异。道教尊老子为教主 是为了提高道教的地位,并不代表老子就是创始人。道教的创始人之一 是张陵。
拓展二 历史巨著《史记》 史料展示 史料一 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 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司马迁《报任安书》 史料二 然自刘向、扬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 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例2 (2018广东珠海香洲九洲中学三模)《伤寒杂病论》序中有这样一
段话:“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生长全,以养其身。”
表现了
作为医学大家的仁心仁德,后人尊称他为“医宗之圣”
()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李时珍
解析 东汉末年,张仲景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 和治疗方法,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选项C符 合题意。
答案 C
知识点四 道教和佛教
5.佛教与道教的比较
项目
佛教
道教
起源地 古印度 不同点 教义 主张因果报应,提倡今生忍受苦难,努
力修行,来世可以得到幸福
中国
主张修身养性,得道成仙,追求 现世幸福
相同点
影响
佛教的思想对贫苦民众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道教的思想又迎合了统 治者追求长生不老的心理需求。因此,这两大宗教得以传播和发展。 佛教和道教的传播有利于维护统治秩序,它们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
有崇高的地位
知识拓展 常见史书体例
纪传体——主要以人物为中心,叙述当时的史实。如《史记》。 编年体——按年、月、日的时间顺序编排史实。如《资治通鉴 》。 通史——连贯地叙述各个时代的史实。如《史记》。 断代史——记述某一个朝代或某一个历史阶段的史实。如《宋 史》《明史》。
例3 (2019云南昆明官渡期末)东汉史学家班固曾这样评价一部著作: “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作为我国第一部纪传 体通史,这部著作是 ( ) A.《春秋》 B.《汉书》 C.《史记》 D.《资治通鉴》 解析 生活在西汉武帝时期的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史记》,记述了从 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 通史,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文学史上也有崇高的地 位。
知识点二 张仲景和华佗来自3.张仲景和华佗人物
时期
身份
成就
地位或影响
张仲景
东汉末年 名医
《伤寒杂病论》
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 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被尊 称为“医圣”
华佗
东汉末年 名医
“麻沸散”和“ “麻沸散”的发明是世界医学史上
五禽戏”
的创举
注意 华佗是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药剂给病人治病的医生。张仲景 的《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对后世影响深远。
解析 起源于古印度的佛教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它宣扬生死 轮回,因果报应,今生如果能忍受苦难,虔诚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因 有利于对人民的统治,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提倡和扶植。道教是我国土生 土长的宗教,东汉时期在民间兴起,道教尊老子为教主,称他为“太上老 君”。道教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得道成仙,这迎合了封建统治 者追求长生不老的欲望。统治者利用道教统治人民,允许各地建立道 观。道教对我国文化也有深远影响。②③符合题意,故选C。 答案 C
——《汉书·司马迁传》 史料三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
史料解读 史料一:上起轩辕黄帝,下到如今,写成表十篇,本纪十二篇,书 八章,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计一百三十篇。也想用来探究天道和 人事的规律,弄清从古至今的历史发展过程,成就一家的学说。史料二: 刘向、扬雄这些博览群书的人,都称赞司马迁有良史之才,佩服他善于 叙说事物的道理,明辨而不华丽,质朴而不鄙俗,他的文章秉笔直书,所记 述的事件翔实准确,不做虚假的赞美,不掩饰丑恶的东西,所以称作实 录。史料三:《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了纪传体史 书的先河,所以说它是“史家之绝唱”;《史记》的文学性也很强,可以 和《离骚》比肩。 知识链接 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中国古代第 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司 马迁公正记事,爱憎分明,秉笔直书,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史 记》文笔优美,所记人物形象生动,在文学史上也有崇高的地位。
答案 C
知识点三 历史巨著《史记》
4.《史记》
作者 司马迁,生活在西汉时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 体例 纪传体 内容 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 特点 司马迁十分重视史料的真实性,实事求是,不以成败论英雄;文笔生动,体例完备
成书 汉武帝时期,社会的繁荣与国力的强盛为其提供了有利的社会条件;司马迁个人 原因 的不懈努力是《史记》得以编成的直接原因 地位 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文学史上也
拓展一 造纸术的发明
史料展示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 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元兴元 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范晔《后汉书》 史料解读 自古书籍大多都编成竹简,那些用丝帛写字的叫做纸。丝帛 太贵而竹简太重,都对人们来说很不方便。蔡伦于是想出一种方法,用 树皮、麻头以及破布、旧渔网造成纸。元兴(汉和帝年号)元年,上奏皇 帝,皇帝夸赞他的才能,从此都采用他造的纸,所以天下的人都称其纸为 “蔡侯纸”。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家国情怀
素养呈现 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 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 和使命感。 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 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
素养解读 中国古代史部分主要培养学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 具体国情,具有家国情怀,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认识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格局是逐步形成的,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具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通过对秦汉时期历史的学习,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秦 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创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 体制。秦朝因暴政短命而亡,但它的一些制度对以后历代王朝具有深远影 响。继起的西汉王朝在汉武帝时国力达到鼎盛,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主要讲述中国两汉时期丝绸之路的形成 和中外文明的交流,通过学习这一课的内容,使学生认识到加强同其他国家 和地区的交流与联系有利于促进我国的发展。《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涉 及造纸术、医学、史学、宗教等诸多方面,而每一个方面都有着丰硕的、 卓著的成果。当我们学习这些内容时,都会沉浸在这些优秀文化的海洋里, 尽情地吸取其中的养分——精神营养。
初中历史(人教版)
七年级 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本课内容概述 两汉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初步发展时期,体现在政治、经济、
民族、文化、外交等各个方面。两汉时期的主要特征有:统一王朝,气 势恢宏;民族众多,文化多元;中外交流频繁;科技世界领先。两汉时期社 会经济的繁荣为科技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从而在许多领域取得了突 出的成就。
注意 佛教的传播,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 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例4 (2019安徽淮南潘集月考)学完了“佛教”和“道教”的相关知识 后,刘娜同学对这两个知识点进行了比较,其中正确的是 ( ) ①两种宗教产生的地点相同 ②两种宗教在一定程度上都有利于统治者的统治 ③两种宗教对中国的思想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④两种宗教都是中国的本土宗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我国在西汉时期就发明了纸,东汉时,宦官蔡伦在总结前人造纸经验的 基础上,改进造纸术,降低了造纸的成本,同时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为人类 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东汉的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表述错误,故选B。
答案 B
2.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的历史意义
(1)引起了书写材料的一场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 步。 (2)造纸术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 育的普及,深刻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 (3)造纸术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发明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 明的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