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李白其一原文翻译赏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梦李白・其一原文翻译赏析梦李白二首・其一原文翻译赏析
梦李白二首・其一原文翻译赏析1
原文:
梦李白二首・其一
朝代:唐朝
作者:杜甫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叶青,魂返关塞黑。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皎龙得。

译文及注释:
翻译
为死别往往使人泣不成声,而生离却常令人更加伤悲。

江南山泽是瘴疬流行之处,被贬谪的人为何毫无消息?老朋友你忽然来到我梦里,因为你知道我常把你记忆。

你如今陷入囹圄身不由己,哪有羽翼飞来这北国之地?梦中的你恐不会是鬼魂吧,路途遥远生与死实难估计。

灵魂飘来是从西南青枫林,灵魂返回是由关山的黑地。

明月落下清辉洒满了屋梁,迷离中见到你的颜容憔悴。

水深浪阔旅途请多加小心,不要失足落入蛟龙的嘴里。

注释
明:表明。

枫林青:指李白所在;
关塞黑:指杜甫所居秦陇地带。

落月两句:写梦醒后的幻觉。

看到月色,想到梦境,李白容貌在月光下似乎隐约可见。

赏析:
天宝三年(744),李杜初会于洛阳,即成为深交。

乾元元年(758),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的幕府而受牵连,被流放夜郎,二年春至巫山遇赦。

杜甫只知李白流放,不知赦还。

因而写下这首梦李白・其一。

诗以梦前,梦中,梦后的次序叙写。

第一首写初次梦见李白时的心理,表现对老友吉凶生死的关切。

第二首写梦中所见李白的形象,抒写对老友悲惨遭遇的同情。

“故人来入梦,明我长相忆”。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这些佳句,体现了两人形离神合,肝胆相照,互劝互勉,至情交往的友谊。

梦李白二首・其一原文翻译赏析2
梦李白二首其一原文: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叶青,魂返关塞黑。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梦李白二首其一翻译:
为死别往往使人泣不成声,而生离却常令人更加伤悲。

江南山泽是瘴疬流行之处,被贬谪的人为何毫无消息?老朋友你忽然来到我梦里,因为你知道我常把你记忆。

你如今陷入囹圄身不由己,哪有羽翼飞来这北国之地?梦中的你恐不会是鬼魂吧,路途遥远生与死实难估计。

灵魂飘来是从西南青枫林,灵魂返回是由关山的黑地。

明月落下清辉洒满了屋梁,迷离中见到你的.颜容憔悴。

水深浪阔旅途请多加小心,不要失足落入蛟龙的嘴里。

梦李白二首其一字词解释:
明:表明。

枫林青:指李白所在;
关塞黑:指杜甫所居秦陇地带。

落月两句:写梦醒后的幻觉。

看到月色,想到梦境,李白容貌在月光下似乎隐约可见。

梦李白二首其一赏析: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诗要写梦,先言别;未言别,先说死,以死别衬托生别,极写李白流放绝域、久无音讯在诗人心中造成的苦痛。

开头便如阴风骤起,吹来一片弥漫全诗的悲怆气氛。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不说梦见故人,而说故人入梦;而故人所以入梦,又是有感于诗人的长久思念,写出李白幻影在梦中倏忽而现的情景,也表现了诗人乍见故人的喜悦和欣慰。

但这欣喜只不过一刹那,转念之间便觉不对了:“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你既累系于江南瘴疠之乡,怎么就能插翅飞出罗网,千里迢迢来到我身边呢?联想世间关于李白下落的种种不祥的传闻,诗人不禁暗暗思忖:莫非他真的死了?眼前的他是生魂还是死魂?路远难测啊!乍见而喜,转念而疑,继而生出深深的忧虑和恐惧,诗人对自己梦幻心理的刻画,是十分细腻逼真的。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梦归魂去,诗人依然思量不已:故人魂魄,星夜从江南而来,又星夜自秦州而返,来时要飞越南方青郁郁的千里枫林,归去要渡过秦陇黑沉沉的万丈关塞,多么遥远,多么艰辛,而且是孤零零的一个。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在满屋明晃晃的月光里面,诗人忽又觉得李白那憔悴的容颜依稀尚在,凝神细辨,才知是一种朦胧的错觉。

相到故人魂魄一路归去,夜又深,路又远,江湖之间,风涛险恶,诗人内心祝告着、叮咛着:“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这惊骇可怖的景象,正好是李白险恶处境的象征,这惴惴不安的祈祷,体现着诗人对故人命运的殷忧。

这里,用了两处有关屈原的典故。

“魂来枫林青”,出自《楚辞・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旧说系宋玉为招屈原之魂而作。

“蛟龙”一语见于梁吴均《续齐谐记》:东汉初年,有人在长沙见到一个自称屈原的人,听他说:“吾尝见祭甚盛,然为蛟龙所苦。

”通过用典将李白与屈原联系起来,不但突出了李白命运的悲剧色彩,而且表示着杜甫对李白的称许和崇敬。

作者资料: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
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