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选舞雇:(本II共10小题,1〜8小题为单选,毎题2分;9〜10小题为多选,毎题3分,
漏选得2分,错选、多选得0分,合计22分)
1.(2分)生活中需要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估测接近实际的是()A.正常成年人鞋子的长度约62cm
B.人正常步行速度约5km/h
C.人正常体温约27℃
D.一般初中生的身高大约是1600cm
2.(2分)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冰棒冒出了“白气”
B.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C.冰雪融化了
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
3.(2分)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A.B.
C.D.
4.(2分)当喇叭响起“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男声演唱时,小周和小杨齐声说:“是刘欢在演唱!”他们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不同演员声音的()
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声速不同
5.(2分)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入耳处减弱噪声
B.B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响度太小
D.声音在空气的速度一定是340m/s
6.(2分)冬天,小明从室外走进温暖的教室,他的眼镜片上出现了一层薄雾,一会儿薄雾又消失了。

上述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A.先凝固,后升华B.先液化,后汽化
C.先凝固,后蒸发D.先凝华,后升华
7.(2分)从平面镜里看到背后墙上挂钟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准确的时间应该是()
A.1点20分B.10点20分C.10点40分D.11点20分8.(2分)一个人从远处走近一盏路灯,然后又远离路灯,在此过程中,影子的长度变化是()
A.先长后短,再由短变长B.先短后长,再由长变短
C.一直在变长D.一直在变短
9.(3分)生活中有很多热现象可以用物理知识来解释,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天气很冷时窗户玻璃上出现冰花,这是由于凝固而产生的
B.湿衣服挂在阴凉处也能变干,是因为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
C.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很冷,是因为人身上的水分蒸发带走了热量
D.冰箱中取出的冰茶,过一会儿,容器外壁上附着一层水珠,是液化形成的
10.(3分)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

不正确的说法是()
A.汽车在夜间行驶时,应打开驾驶室里的电灯
B.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

波光粼粼,这里蘊含着光的反射现象
C.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

平面镜所成的像会变大
D.在暗室里,为了能从镜子中看清自己的脸部,应把手电筒对镜子照射
二、填空:(本题共11小题,每空1分,共28)
11.(2分)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图测一枚纽扣的直径,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mm,纽扣的直径是cm。

12.(3分)单位换算:12nm=m,1h15min=s,108km/h=m/s。

13.(3分)中国好声音第三季亚军帕尔哈提弹奏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琴声是通过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

14.(2分)“掩耳盗铃”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又没有阻止声音的,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

15.(2分)在历代诗人们赞美山水的诗篇中写有“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的著名诗句,诗中写的“倒影“是由于光的现象形成的,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则是由于的原因形成的。

16.(4分)身高1.7m的人在平面镜前1.5m处,平面镜高1m,则人在平面镜中的像高m.人和像的距离是m.当人逐渐向平面镜靠近时,他的像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他以2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则像以m/s的速度远离他。

17.(2分)如图所示的六架战机以相同的速度列队飞行。

此时,若以战机下面的白云为参照物,战机上的飞行员是的;若以其中任意一架战机为参照物,其他战机是的。

18.(2分)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种,在①冰、②石蜡、③松香、④铁、⑤海波、⑥沥青这些物中,属于晶体的有。

(填序号)它们的根本区别是。

19.(3分)我们在通常情况下,黑板上某一小部分“反光“,是由于光线射到这一小部分时发生了;而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发
生的缘故,漫反射(填“也遵循”或“不遵循“)反射定律。

20.(2分)当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为;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间的夹角为。

21.(3分)噪声已经成为严重污染源,防噪已成为日常课题。

说出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教室外面出现嘈杂的声音,关上门窗:;工人戴防噪声的耳罩:;工厂里的靠近学校的路段禁止鸣喇叭:。

三、作图题:(22题3分,22题4分,共7分)
22.(3分)在图中,根据入射光线,画出相应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23.(4分)如图,AB、CD是发光点S发出经平面镜反射的两条光线,在图中画出发光点S和它的平面镜中的像S′,并画出入射光线。

四、简答题:(4分)
24.(4分)冬天,对着手“吹气”时,会感到手冷;对着手“呵气”时,会感到暖和。

为什么?
五、计算题:(25题6分,26题5分,共11分)
25.(6分)汽车以25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头有紧急情况,经过0.5s(反应时间)后开始制动刹车,又经过4.5s滑行60m车停止。

求:
(1)汽车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2)这段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
26.(5分)在一次爆破中,用一条长96cm的引火线引爆,引火线燃烧的速度为0.8cm/s,点火者点燃引火线后,以5m/s的速度向安全区跑去,问他能否在爆破前跑到离爆炸点500m远的安全区?
六、实验题(每空1分,共计28分)
27.(8分)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
时电子表的显示。

(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速度计算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填“大”或“小”)。

(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S AB=cm,t BC=s,V AB=m/s,V BC=m/s。

(4)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速度越来越。

(5)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 AC偏(填“大”或“小”)。

28.(5分)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探究声现象时所做的实验。

(1)如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

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可以传递,同时还能够说明可以传声。

(3)在这个实验中,泡沫球的作用是。

29.(7分)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某实验小组得到下列的实验数据。

(见表)
时间(min)…6789101112131415…
温度(℃)…95969798989895989898…
(1)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某一次观察记录中明显错误的是第分钟时的错误。

(2)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此时水沸腾的温度为℃,沸点低于100℃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此地人气压强(填“大于”或“小于”)标准大气压。

(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

水在沸腾过程中的特点是:A:;B:;
(4)另一小组冋学发现从幵始加热至水沸腾,所需时间过长,请你写出两点可能的原因。

A:;B:。

30.(8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某同学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A和
B、刻度尺、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2)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

应选择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3)在寻找棋子A的像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的棋子B,使它与祺子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
(4)将棋子逐渐远离玻璃板,棋子像的大小(变大/变小/不变):
(5)移开棋子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

白纸上(填“能”或“不能”)接收到棋子A的像。

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

(6)这个实验最好选择在光线(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实验。

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舞雇:(本II共10小题,1〜8小题为单选,毎题2分;9〜10小题为多选,毎题3分,
漏选得2分,错选、多选得0分,合计22分)
1.B;2.A;3.D;4.C;5.B;6.B;7.C;8.A;9.BCD;10.ACD;
二、填空:(本题共11小题,每空1分,共28)
11.1;1.10;12.1.2×10﹣8;4500;30;13.音调;空气;声源处;14.产生;传播;
15.反射;光的直线传播;16.1.7;3;不变;4;17.运动;静止;18.①④⑤;
有无熔点;19.镜面反射;漫反射;也遵循;20.20°;40°;21.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三、作图题:(22题3分,22题4分,共7分)
22.;23.;
四、简答题:(4分)
24.;
五、计算题:(25题6分,26题5分,共11分)
25.;26.;
六、实验题(每空1分,共计28分)
27.v=;小;40.0;1;0.2;0.5;大;大;28.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能量;空气;将微小的振动放大;29.12;98;小于;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水的质量大;水的初温太低;30.确定像的位置;2;A;不变;不能;虚;较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