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麻竹引种区酸性紫色土区域麻竹配方施肥研究_闵安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ORLD BAMBOO AND RATTAN
竹林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竹子又是一个特殊群体。

它有别于一般林木的经营。

竹林的丰产经营,无论从竹子本身的特性或养分平衡角度,都比一般丰产林更迫切要求施肥,补充竹林的养分,以达到持续丰产经营。

科学施肥的概念就是以投入最小量的肥料获得最大化得效果[1],施肥是竹林高产高效培育的重要栽培措施。

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 )经济价值高、用途广泛、易栽培、周期短、且适应范围
四川麻竹引种区酸性紫色土区域麻竹配方施肥研究
闵安民1 张小平1 王 宇1 熊 壮1 万 刚2 林大又3
(1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四川 成都
2 富顺县林业局 四川 富顺
3 隆昌县林业局 四川 隆昌)
摘 要:以四川麻竹引种区已造林4年的麻竹为研究对象,对麻竹进行配方施肥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地开展配方施肥试验对麻竹笋增产效果显著,不同施肥配方处理比对照的麻竹笋产量提高45.95%~87.8%,产量平均高达78.2 kg/丛;在酸性紫色土区域内麻竹适宜的施肥配方为N :P 2O 5:K 2O :SiO 2=1.7:1:2.1:1.3。

关键词:麻竹;酸性紫色土;配方施肥;四川省
Study on Formula Fertilization for Dendrocalamus lati fl orus on Acid Purple Soil of
Introduction Region in Sichuan
Min Anmin 1 Zhang Xiaoping 1 Wang Yu 1 Xiong Zhuang 1* Wan Gang 2 Lin Dayou 3
(1 Sichuan Academy of Forestry, Chengdu 610066, China 2 Fushun Forestry Bureau, Fushun 643200, China 3 Longchang Forestry Bureau, Longchang 642150, China)
Abstract: The research on formula fertilization was conducted with 4-year-old Dendrocalamus lati fl orus in the introduction region of Sichua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applying formula fertilization had an obvious increasing effect on bamboo shoot yield, and the yield of shoots from the D. lati fl orus forest applied with formula fertilization increased by 45.95%-87.8% over the control forest, up to 78.2 kg/clump. (2) the proper fertilization formula for D. lati fl orus on acid purple soil was N:P 2O 5:K 2O:SiO 2=1.7:1:2.1:1.3.Key Words: Sichuan, Dendrocalamus Lati fl orus , acid purple soi, formula fertilization
基金项目:四川省"十二五"农作物育种攻关项目;四川省林科院纸浆竹林基地建设关键技术研究项目。

第一作者:闵安民(1963-),男,四川资中人,研究员,主要从事土壤研究。

通讯作者:熊壮(1979-),男,四川泸州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竹林培育方面的研究。

广,是南亚热带、热带及部分中亚热带的重要经济竹种。

自20世纪90年代初,四川宜宾、新津、彭山、内江、自贡等地逐步开始规模化引种麻竹,到2006年,全省麻竹种植总面积达4.7 万hm 2左右[2]。

四川麻竹引种区土壤、气候条件与麻竹原产地差异较大,麻竹发笋规律、产量等特性与原产地也发生了一定变化。

为促进四川麻竹的科学经营、合理利用,有针对性地实施麻竹林经营管理技术,开展了四川麻竹引种区麻竹配方施肥的研究。

1 试验地概况与研究材料
试验地设在内江市隆昌县界市镇槽房村,位于四川盆地东南边缘。

试验地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春末夏初或盛
夏常出现干旱,偶有大风和冰雹。

土壤为紫色砂岩、砂泥岩发育的酸性紫色土,海拔介于382~476 m 。

试验林均于2003年造林,株行距为6 m ×6 m 。

开展配方施肥应在施用有机肥基础上进行,以达到培肥土壤、维持土地持续的生产力。

试验使用的单一养分元素肥料及有机肥、农家肥应满足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中肥料使用准则要求的肥料种类及质量。

试验研究使用以下肥料:尿素, N 含量46%;过磷酸钙,P 2O 5含量12%;硫酸钾,K 2SO 4含量50%;硅钾肥,SiO 2含量20%,K 2O 含量10%;腐熟有机肥作基肥(养竹肥)施用,施
用量25 000~35 000 g/丛。

2 研究方法
2.1 施肥配方设计
据有关研究证实,竹类植物对Si 元素的需求量较大,结合有关麻竹施肥试验结果及生产实际经验,并依据麻竹对N 、P 、K 、Si 养分需求和土壤养分含量水平,本试验研究设计N 、P 、K 、Si 4 个因素、3 个水平,见表1,采用L 9 (34
)正交表设计试验,处理9 个加对照(CK )共10个处理,试验处理分别为:1- A1B1C1D1、2-A1B2C2D2、3-A1B3C3D3、4-A2B1C2D3、5-A2B2C3D1、6-A2B3C1D2、7-A3B1C3D2、8-A3B2C1D3、9-A3B3C2D1、10-A0B0C0(CK ),见表2。

2.3 施肥方案
根据麻竹的发笋特性[2-4],合理安排施肥时间和施肥量。

施肥次数:4 次/年。

施肥时间:3上、中旬月份施孕笋肥,5月上、中旬施笋前肥,7月上、中旬施促笋肥,11月产笋末期或12月施养竹肥。

施肥量:第1次施用全年配方施肥量的25%,第2次施用全年配方施肥量的30%,第3次施用全年配方施肥量的45%,第4次应施用腐熟有机肥25 000~35 000 g/丛。

3 结果分析
3.1 试验地施肥试验
隆昌县槽房村酸性紫色土配方施肥试验地麻竹笋产量观测统计结果及方差分析见表4、表5。

通过双方向方差分析结果(表5)看,F 测定结果表明试验处理间差异显著,为进一步分析各处理间与对照的差异,采用L.S.D 进行多重比较,见表6。

从表6比较中看,所有9个施肥试验处理与对照比较,麻竹笋产量差异极显著,竹笋产量提
2.2 试验田间排列
试验田间排列采用随机区组法(见表3),每处理5 株,5 次重复。

表1 麻竹配方施肥试验因素水平表
水平因素酸性紫色土
123A-尿素90012001500B-硅钾肥120016002000C- 硫酸钾510680850D-过磷酸钙
1500
2000
2500
表 2 正交表 L 9 (34 )设计麻竹施肥试验处理
试验因素
试验处理A—尿素B—硅钾肥
C—硫酸钾
D-过磷酸钙
11111212223133342123522316231273132832139332110(CK)00
00
表 3 试验田间排列表
重复处理排列(坡地沿等高线排列)
I 29674183105II 43110259867III 35814106729Ⅳ10246951378Ⅴ
5
8
10
2
6
9
3
7
1
4
WORLD BAMBOO AND RATTAN
表4 试验地麻竹施肥试验竹笋产量统计
(kg/丛)
重复12345678910Ⅰ78.4479.7374.2270.15103.3680.7967.8072.0879.1138.28Ⅱ61.9383.2554.3855.3962.6159.1955.2062.6768.7836.46Ⅲ62.6181.1767.3055.9954.2473.2660.2162.6168.7247.57Ⅳ57.6752.7763.3451.5855.1968.9451.9753.0558.2349.25Ⅴ79.1594.1085.7470.7982.2693.3388.3486.7495.2036.65处理平均
67.96
78.20
69.00
60.78
71.53
75.10
64.70
67.43
74.01
41.64
表5 试验地麻竹施肥试验方差分析
变异来源平方和自由度均 方 F 值显著水平
区组间4362.36541090.59114.4500处理间4764.4459529.3837.014
误 差2717.0093675.473
总变异
11843.820
49
表6 试验地麻竹施肥试验竹笋产量比较
(kg/丛)
处理编号
均值26953187410278.20 0.580.450.230.100.070.060.020.000.00675.10 3.10 0.840.520.270.200.170.070.010.00974.01 4.20 1.09 0.660.370.280.240.100.020.00571.53 6.67 3.57 2.48 0.650.520.460.220.060.00369.009.21 6.11 5.01 2.54 0.850.780.440.140.00167.9610.247.14 6.05 3.57 1.04 0.9230.560.200.00867.4310.777.67 6.58 4.10 1.570.53 0.620.230.00764.7013.5010.409.30 6.83 4.30 3.26 2.73 0.480.00460.7817.4214.3213.2310.758.227.18 6.65 3.92 0.00
10
41.64
36.56
33.46
32.37
29.89
27.35
26.32
25.79
23.06
19.14
表7 试验地配方施肥麻竹笋产品质量检测结果
(mg/kg)
污染物地方标准要求限值
酸性紫色土竹笋产品实测值砷(以As计)≤0.50.21铅(以Pb计)≤0.20.13镉(以Cd计)≤0.050.02汞(以Hg计)≤0.010.006铬(以Cr计)≤0.50.20氟(以F计)≤1.00.74亚硝酸盐(以NaNO 2计)≤4.0 3.14硝酸盐
(以NaNO 3计)
≤800
217.8
高45.96%~87.8%,其中试验处理6、2、9的竹笋增产效果较好,比对照的麻竹笋产量分别提高87.8%、80.36%、77.74%,3个试验处理施用肥料成本比较,施肥处理2较低,产投比最高,是该土壤的适宜施肥配方,其施用肥料为尿素900 g/丛+过磷酸钙2000 g/丛+硫酸钾680 g/丛+硅钾肥1 600 g/丛,施肥配方养分比例是1.7:1:2.1:1.3。

3.2 麻竹笋产品质量分析
试验示范区在增施腐熟施用有机肥基础上,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中肥料使用准则要求的肥料种类及质量要求,施用配制的配方肥料,在竹笋采收期抽取样品,进行质量检测,结果见表7。

检测结果表明,试验地配方施肥麻竹笋产品重金属及有害物质限量达到四川省地方标准《无公害林产品鲜竹笋》(DB51/T 501-2005)规定要求,其中产品中氟化物、亚硝酸盐含量比较接近标准限值,这可能是由于土壤中氟化物背景值较高和土壤硝化作用原因所致。

4 结论与讨论
(1)试验地开展配方施肥试验对麻竹笋增产效果显著,不同施肥配方处理比对照的麻竹笋产量提高45.95%~87.8%,产量高达78.2 kg/丛。

(2)在酸性紫色土区域内麻竹适宜的施肥配方为N:P2O5:K2O:SiO2=1.7:1:2.1:1.3。

(3)配方施肥在增施腐熟施用有机肥基础上,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中肥料使用准则要求的肥料种类及质量要求,试验示范区配方施肥麻竹笋产品经检测质量达到四川省地方标准《无公害林产品鲜竹笋》(DB51/T 501-2005)规定要求。

参考文献
[1] 顾小平.竹林肥培理论与技术研究[D].北京:中国
林科院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2000.
[2]张小平,唐国银,闵安民,等.四川麻竹引
种区麻竹发笋特性研究[J].世界竹藤通 讯, 2012, 10(1): 9-11.
[3] 邓玉林,陈其兵,江心.引栽麻竹生长特性及优
化培肥方案初探[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0, 18(1):43-45.
[4] 陈茂瑜,李流恩,陈其兵.雅安地区麻竹引种试验研
究[J].四川林业科技,2000,21(1):4-36.
首个竹子造林碳汇方法学“熊猫标准”即将出台。

据了解,“熊猫标准”碳汇方法学由2010年11月启动的“中法农村清洁发展机制开发试点与能力建设项目”所开发。

这是记者从近日在重庆举行的中法农村清洁发展机制开发试点与能力建设项目年会暨2011年度清洁发展机制与碳交易经验交流会上获悉的。

据了解,“中法农村清洁发展机制开发试点与能力建设项目”自2011年11月启动以来,通过利用清洁发展机制和自愿减排机制,在户用沼气黄金标准项目开发、竹林造林碳汇方法学及项目开发、户用沼气项目开发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首个竹子造林碳汇方法学“熊猫标准”出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