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国学培训班学习的心得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部国学培训班学习的心得体会
我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处级干部“国学专题自选班”研究,受益匪浅。
___的___教授介绍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___教授则讲授了“克己复礼为仁”,其他教授还介绍了“教化观念与儒学的未来发展”、“国学基本书目略讲”,以及___老师的“从义理到考据:___理学及其在明清之际的转型”等课程。
这些课程生动全面地介绍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国学思想,使我们收获颇丰。
国学”一词起源于清末,与当时引入的西方文化相对应。
中国传统学术一直被称为“中学”,直到___先生撰写《国学发微》之后,“国学”一词才成为国人对中国传统学术的通称。
广义上的国学包括儒、释、道三家学问和文学、艺术、戏剧、音乐、武术、菜肴、民俗、婚丧礼仪等中国传统文化。
狭义的国学则主要指意识形态层面的传统思想文化,是国学的核心内涵和本质属性的集中体现。
在这一周的研究中,我深刻认识到国学对我们的重要性。
国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基。
研究国学可
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同时,国学也是我们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使者,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中华文化,促进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交流。
通过这次研究,我也深刻认识到自己在国学方面的不足之处。
我将继续努力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国学素养,为更好地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人类进入新世纪以来,社会和科技迅速发展,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然而,道德堕落和失去理智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和痛苦也随之而来。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道德危机都是一个令人担忧的共同主题。
因此,世界___奖金获得者们在法国巴黎聚会时发表了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美好地生活下去,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年前去汲取___的智慧,并以此为基础实施人格教育,培养普遍的伦理道德。
在科学高度发达、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最需要的是道德的感召和教化,需要人的心灵得到修复,需要美德得以复苏,需要和谐的世界和社会,而这些都需要通过提升素质、培育文明的实际行动来实现。
因此,开展国学教育非常必要,甚至是非常重要的。
它具有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育传统道德伦理、开启人们的思维智慧、肩负起“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学,于
万世太平”的神圣使命。
国学教育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有很大益处,使他们今后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公民。
受过良好国学教育的孩子在文明礼貌、仁爱孝道、遵纪守法等人格道德方面比一般孩子强。
孩子们在读经典篇章的过程中会领会到语言美和意境美,从而修身养性,对研究也是种激励。
通过研究国学,我们可以将现代生活与传统文化紧密结合,拓宽看问题的视野和知识面,提高对道德修养的认知水平,加深传统文化的熏陶,更有利于明理和睿智,使自己懂得了更多为人处事的道理。
在思想认识领域,国学教育带来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收获和提高:进一步认识到了中华传统文化和国学思想的博大精深;易经、儒家、道家、___思想凝聚了无数前人的
智慧和结晶,虽历经几千年的沧桑变迁和发展演化,在今天仍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因此,研究国学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2、改写后:
近几十年来,中国一直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在这个社会转型期,人们往往为了追逐经济利益而放弃了自己的道德和良知,导致物欲横流、人心浮躁,仇富心态日趋严重,社会矛盾在某些领域日益尖锐。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汲取中华传统文化和国学思想中的营养,用以指导我们的行动与实践。
同时,我们也需要提醒人们,“不要把有限的生命投
入到无穷的欲望中去”,面对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必须有个“度”的把握。
3、改写后:
研究中华传统文化和国学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工作与实践是非常有帮助的。
作为一名从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党员领导干部,我们需要在工作中坚持原则,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同时保持一定的灵活性。
这种灵活性反映了“儒家”与“道家”的统一,是“山”与“水”的融合。
此外,工作的节奏和尺
度也需要把握好,无论是对自己、对别人还是对同事、对下属都是同样的一个道理。
4、改写后:
家庭的幸福对人生来说是最为重要的,这一点给我触动不小。
在我追求个人事业的过程中,我曾经放弃了家庭的团聚,现在感到有些愧疚。
然而,夫妻之间朝夕相处并不是婚姻幸福美满的唯一标志。
在工作与家庭之间求得一个平衡,实现道家所推崇的“鱼与熊掌”兼得,是每个职场人士需要面对的一个课题。
这与___副总裁、首席技术官(___)撰写的一本书《平衡的智慧》的理念不谋而合。
通过参加国学培训班和研究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活动,我渐渐认识到中国古代哲学,也就是国学,本质上是一种辩证的科学发展观。
例如“五行”理论强调事物性质的演变和相生相克,而“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的思想则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民族的
思想中。
这种哲学或许正是中华民族做事低调的原因之一,例如不露富、不嚣张等教子原则。
《老子》和《易经》中的许多表述虽然不一定能背诵,但已经深深地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
中国古话说得好,“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为人还是谦虚一点好。
虽然“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已成为中国人嫉妒成性的证据,但它却是对人性最
真实的剖析,论证了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道理。
因此,“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
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
当然,随着人们觉醒和研究的深入,我们也大胆地喊出了“以人为本”的口号。
但是,“以人为本”必须建立在社会能够持
续发展的基础之上,否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历朝历代更替的原因,除了外族入侵,还有社会财富分配两极化的问题。
同样,在教育的科学发展问题上,《易经》也早已指出:蒙,___,匪我求童蒙,___求我。
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
我的理解是要充分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主动性,让学生向老师研究和求教,而不是老师去求学生研究,否则效果会适得其反。
只有始终保证浓厚的研究兴趣和掌握研究方法的学生,才是具备发展潜力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