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第1章第一节第2课时知能优化训练练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促敦市安顿阳光实验学校[学生用书P14] 1.下列微粒中,还原性最强的是( )
A.F-B.Cl-
C.Br-D.I-
解析:选D。
同一主族,自上而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即氧化性逐渐减弱,对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所以还原性最强的是I-。
2.F、Cl和Br都是ⅦA族元素,关于这三种元素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F>Cl>Br
B.最外层电子数都相同
C.核外电子层数都相同
D.最外层电子数都不相同
解析:选B。
A项原子序数F<Cl<Br,A错;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B对;同主族,自上而下,核外电子层数逐渐增多,C错。
3.(高一检测)砹是原子序数最大的卤族元素,根据卤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对砹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H2的化合能力:At2>I2
B.砹在常温下为白色固体
C.砹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有7个电子
D.砹易溶于水,难溶于四氯化碳
解析:选C。
从F到At,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与H2的化合能力逐渐减弱,A项不正确;由F2到At2,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状态由气态到液态再到固态,I2是紫黑色固体,则砹为黑色固体,B项不正确;卤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上都有7个电子,C项正确;由I2微溶于水,易溶于四氯化碳,可推知,At2微溶于水,易溶于四氯化碳,D不正确。
4.(高一检测)235 92U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在自然界的丰度很低。
235 92U的浓缩一直为社会所关注。
下列关于235 92U的说法正确的是(双选)( )
A.235 92U原子核中含有92个中子
B.235 92U原子核外有143个电子
C.235 92U与238 92U互为同位素
D.235 92U的质量数为235
解析:选CD。
解答本题明确符号A Z X表示的含义及同位素的概念。
235 92U是铀元素的一种核素,质量数为235,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都是92,核内中子数为235-92=143;由同位素的概念知,235 92U与238 92U互为同位素。
5.今有A、B、C、D四种元素。
已知A元素是1826年一位法国青年家发现的,他在研究海水制盐时,向剩余的副产物——“苦卤”中通入氯气后发现溶液颜色变深,进一步提取,得一种红棕色液体。
B、C、D的原子核外电子层均不超过3个。
D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正好于C原子核内质子数的2倍,而它们最
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恰好相。
D原子的最内电子层上的电子数则是B原子核外电子总数的2倍。
(1)写出元素的符号:
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
(2)写出通入Cl2制得红棕色液体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3)C、D两元素的氢化物较稳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
解析:由题意不难推出A元素为溴,由D原子的最内电子层上的电子数(2个)是B原子核外电子总数的2倍知,B元素为氢,设C的原子序数为x,则D 的原子序数为x+8,有x+8=2x,x=8,则C、D元素分别为氧、硫。
答案:(1)Br H
(2)Cl2+2Br-===Br2+2Cl-
(3)H2O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A.酸性强弱:HI>HBr>HCl
B.非金属性:O>S>Se
C.还原性强弱:F->Cl->I-
D.碱性强弱:KOH>NaOH>LiOH
解析:选C。
根据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可知,还原性强弱为:F-<Cl-<I-。
2.32S与33S互为同位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2S与33S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2
B.32S与33S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C.32S与33S具有不同的电子数
D.32S与33S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解析:选D。
同位素是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不同的中子数的同种元素的原子,当然其质量数也不同,质子数于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硫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6。
3.(高一检测)已知R2+离子核外有a个电子,b个中子。
表示R原子符号
正确的是( )
A.b a R
B.a+b-2
a-2
R
C.a+b+2
a+2
R D.a+b
a-2
R
解析:选C。
由题意得:R的核外电子数为a+2,质量数为:a+b+2,所
以原子符号为:a+b+2
a+2
R。
4.若用X代表F、Cl、Br、I四种卤族元素,下列属于它们共性反的是( ) A.X2+H2===2HX
B.X2+H2O===HX+HXO
C.2Fe+3X2===2FeX3
D.X2+2NaOH===NaX+NaXO+H2O
解析:选A。
卤素单质都和氢气化合生成卤化氢(HX),A项正确;由于氟气和水反放出氧气,所以B、D两项不能代表卤素单质的性质;碘单质和铁反生成的是碘化亚铁,C项不能代表卤素单质的性质。
5.向下列物质的水溶液里加入用硝酸酸化了的硝酸银溶液,不.能生成沉淀的是( )
A.CaCl2B.KClO3
C.KI D.NaBr
解析:选B。
Ag+与Cl-、I-、Br-均能产生沉淀,故选B。
6.(高一检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是同一元素
②质子数相同且电子数也相同的两种粒子不可能一种是分子,另一种是离子
③电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是同种元素
④一种元素不可以形成不同单质
⑤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取整数值就是质量数
A.②④⑤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解析:选B。
粒子包括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类原子是同一元素。
但质子数相同,若一种是分子而另一种是原子时,则不是同一元素,如H2O、Ne,所以①不正确、③正确。
离子形成的原因是质子总数与电子总数不同,当为分子时,电子数和质子数相,整个分子不显电性;当为离子时,阳离子:质子总数>电子总数,阴离子:质子总数<电子总数。
若分子是由同种元素的原子形成则为单质,在各单质中虽组成元素相同,但每个分子含有的原子数不一相同,如O2、O3;石、石墨;红磷、白磷,所以②正确、④不正确。
由于元素的原子还存在同位素,所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不于某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取整数值也不一是质量数,所以⑤错。
7.甲、乙两种非金属:①甲比乙容易与氢气化合;②甲能与乙的阴离子发生置换反;③甲的最高价氧化物对的水化物酸性比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的水化物酸性强;④与某金属反时,甲原子得电子数目比乙的多;⑤甲的单质熔、沸点比乙的低。
能说明甲比乙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
A.只有④ B.只有⑤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⑤
解析:选C。
④得电子数目的多少不能判断非金属性强弱,得电子的难易则可以;⑤熔、沸点不能作为判断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二、双项选择题
8.(高一检测)鉴别NaCl、NaBr、NaI可以选用的试剂是( )
A.碘水、淀粉溶液
B.氯水、四氯化碳
C.溴水、汽油
D.硝酸银溶液、稀硝酸
解析:选BD。
可溶性卤化物的检验通常有以下两种方法,根据现象不同作出判断。
方法1:在试样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根据沉淀的颜色:白色——AgCl,淡黄色——AgBr,黄色——AgI,即可作出判断。
方法2:在试样中分别加入氯水,再加CCl4(或其他有机溶剂)。
振荡后静置片刻,下层CCl4层呈紫色的原试样为NaI溶液,因为Cl2+
2NaI===2NaCl+I2,生成的I2被CCl4萃取;下层CCl4中呈橙色的原试样为NaBr 溶液,由于Cl2+2NaBr===2NaCl+Br2,生成的溴也被CCl4萃取;下层呈黄绿色的为NaCl,是由于Cl2被CCl4萃取的缘故。
选项A中,碘水与三种试样都不反,再分别加淀粉溶液都变蓝色。
选项C中,溴水与NaCl、NaBr两种试样都不反,加汽油振荡后,汽油层都呈橙色。
9.下列对卤素的说法不.符合递变规律的是( )
A.F2、Cl2、Br2、I2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B.HF、HCl、HBr、HI的热稳性逐渐减弱
C.F-、Cl-、Br-、I-的还原性逐渐减弱
D.卤素单质按F2、Cl2、Br2、I2的顺序颜色变浅,密度增大
解析:选CD。
F-、Cl-、Br-、I-的还原性依次增强;F2、Cl2、Br2、I2颜色逐渐变深,密度逐渐增大。
10.(高一检测)金属钛对人体体液无毒且惰性,能与肌肉和骨骼生长在一起,有“生物金属”之称,下列有关4822Ti和5022Ti的说法正确的是( )
A.4822Ti和5022Ti原子中均含有22个质子
B.4822Ti和5022Ti在周期表中位置相同,都在第四周期
C.Ti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9
D.4822Ti和5022Ti为同一核素
解析:选AB。
Ti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在自然界中的含量有关,C错;D项,4822Ti和5022Ti中中子数不同,所以不是同一核素。
三、非选择题
11.现有下列基本粒子:1H、2H、3H、1H+、234U、235U、238U、48K、48Ca、Cl2、14N、14C。
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其中,它们分属________种元素,属于氢元素的核素有________种,属于铀元素的核素有________种。
互为同位素的原子分别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2)质量数相的粒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不填满,也可补充)
(3)氢的同位素1H、2H、3H与氧的同位素16O、17O、18O相互结合为水,可得水分子的种数为________;可得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水分子有________种。
解析:(1)题列12种粒子分属H、U、K、Ca、Cl、N、C 7种元素。
1H和1H +是同一种核素的不同粒子,1H、2H、3H属于氢元素的3种不同核素,且互为同位素。
234U、235U、238U属于铀元素的3种不同核素,也互为同位素。
(2)48K和48Ca质量数相,都为48;14N和14C质量数相,都为14;1H和1H+质量数相,都为1。
题设为“质量数相的粒子”,而非“质量数相的原子”,否则,“1H和1H+”不为答案。
(3)氢的同位素1H、2H、3H与氧的同位素16O形成的H2O有以下6种:
答案:(1)7 3 3 1H、2H、3H,234U、235U、238U
(2)48K、48Ca 14N、14C 1H、1H+
(3)18 7
12.用A Z X表示原子:
(1)中性原子的中子数:N=________。
(2)阳离子的中子数:A X n+共有x个电子,则N=________。
(3)阴离子的中子数:A X n-共有x个电子,则N=________。
(4)中性分子或原子团的中子数:12C16O2分子中,N=________。
(5)A2-原子核内有x个中子,其质量数为m,则n g A2-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解析:根据“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的关系求解。
(1)N=A-Z。
(2)A X n+共有x个电子,中性原子X的电子数为x+n,则N=A-x-n。
(3)A X n-共有x个电子,中性原子X电子数为x-n,则N=A-x+n。
(4)12C16O2分子中的N为6+8+8=22。
(5)A2-所含电子数为m-x+2,则n g A2-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n(m-x +2)/m。
答案:(1)A-Z(2)A-x-n(3)A-x+n(4)22 (5)n(m-x+2)/m
13.某同学做同主族元素性质相似性、递变性时,自己设计了一套方案,并记录了有关现象(见下表,表中的“方案”与“现象”前后不一是对关系)。
(1)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2)用品:
①试剂:金属钠、金属钾、制氯水、溴水、0.1 mol·L-1NaBr溶液、0.1 mol·L
-1 NaI溶液、CCl
4。
②仪器:________、________、镊子、小刀、玻璃片。
(3)内容(填写与方案对的现象的标号和化学方程式):
(4)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5)请用原子结构的知识简单解释上述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解析:该目的是探究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由于主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性质相似;而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减弱,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减弱,失电子能力增强。
答案:(1)探究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2)试管头滴管
(3)
(4)得电子能力
减弱
(5)由于同主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同主族元素性质相似。
又由于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减弱,所以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减弱,失电子能力增强
14.(区高一检测)多原子分子氰(CN)2、硫氰(SCN)2和(OCN)2的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故称它们为拟卤素。
它们可以生成酸和盐(见下表,表中X代表F、Cl、Br或I)。
(1)。
(2)完成下列反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①H++SCN-+MnO2――→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②(CN)2和KOH溶液反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③已知阴离子的还原性强弱为:Cl-<Br-<CN-<SCN-<I-。
试写出在NaBr 和KSCN的混合溶液中加入(CN)2反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运用已学知识进行类推的能力。
要解好本题,首先必须明确HSCN类似于HCl,(CN)2类似于Cl2,然后找出相的信息使其顺利迁移,具体信息为下列反:4H++2Cl-+MnO2=====
△Mn2++Cl
2↑+2H2O,Cl2+2KOH===KCl +KClO+H2O。
这样就不难写出题目要求的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了。
由还原能力的大小信息可知:(CN)2只能氧化SCN-而不能氧化Br-。
答案:(1)氧氰HSCN KOCN
(2)①4H++2SCN-+MnO2=====
△Mn2++(SCN)
2↑+2H2O
②(CN)2+2KOH===KCN+KCNO+H2O
③(CN)2+2SCN-===2CN-+(S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