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课例《密度》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②组、②①组将自己所做实验的过程、结果相互交流,
教师及时通过各组自评、他评的方式找出各环节成功之
处或不足之处,进行改进修正。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澄清思维上的不清晰认识,明确具体操作中容易出错的
地方等。
课例研究综
学习科学是一种能动的过程,是学生要亲自动手做

而不是别人做给他们看的事情。本节课的教学仍属概念
的体积,用量筒、水及细铁丝测出蜡块的体积,用量筒
测水的体积。把测量数据记录在设计好的表中,用这些
数据分别算出铜、铝、蜡和水的质量与体积之比,填入
表中。
学生还可以把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扼要地记在笔记本上。
教师将记录各组的实验数据。各组得出的结果是否
一样?是否考虑实验的精确性?交流各组结果,引导学
生分析、综合前述研究,然后作出结论。
教学策略选 为核心,以学生的相互讨论与合作为组织形式,以教师
择与设计 的适时引导为保障手段进行。整个教学过程努力实现学
生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
通过情境创设,提出问题 教学过程
(教师)根据特性鉴别物质。水和酒精由气味鉴别;铜
块和铝块——由颜色鉴别;自来水和矿泉水,涂了白漆 的铜块和铝块——怎样鉴别? 借助已有认知,作出假设 (学生)用质量来鉴别——铜块比铝块重。 (教师)铜块一定比铝块重吗?——体积大的铝块和体 积小的铜块的测量,否定了上述说法。 (学生)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应该规定体积。物体 的质量大小不仅和构成它的物质有关,而且还和物体的 体积有关。 (学生)假设:(1)同体积的不同种物质的物体质量一 般不相等。 (2)同种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有关——体积大的质量 大;体积小的质量小。 开展交流讨论,设计实验 (教师)我们分两步来进行研究;①——定体积、②—— 定物质(或②、①)。分别探究①、②假设(或②、① 假设),然后综合得出完整结论。(学生分组,交待各 组具体的探究路线。) 在各组交换意见之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设计一个 标准步骤及记录表格。 依据实验设计,进行实验井纪录数据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用天平测质量,用刻度尺测铜、铝
初中物理教学课例《密度》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初中物理
教学课例名
《密度》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密度概念;提出假设,设计实
教材分析 验方案的能力;获取信息并分析整理的能力;使用天平,
量简的技能。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密度概念;尝试用密
教学目标 度概念解决简单问题,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与密度有关
的物理现象。掌握测量物体质量、体积的初步技能。
密度是初中物理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由于
概念本身较抽象,学生感性认识不足,密度概念也是初
学生学习能 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密度知识及应用常成为初二
力分析 学生学习物理的分化点。关于密度教学的讨论和研究一
直受到重视。但是,在“接受式教学”模式下,却较难
有效地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难。
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课堂教学采用以实验探究
教学,但是教师不再把教学重点放在传授知识上,而是
努力创造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
合作”。学生直接参与了密度概念的提炼过程,有效地
建构知识,体验过程,学习方法,由此,密度教学实践
中遇到的难点便得到了较好的解决。
①线结论:不同物质的物体,体积相同时,质量一般不
相等,质量与体积之比一般不相等。
②线结论:同种物质的物体,体积大的质量大;体积小
的质量小。质量与体积之比是一个不变量。
综合①、②线结论:某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度表示这种特性。
进而得出密度的定义和密度的公式。
进行组间交流,实施评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