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于染色步骤的改进,操作简单,免去了先滴 清水的步骤,染色步骤简单化,使学生能更好的 完成该实验。
滴——将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在载玻片的中央滴
1~2滴碘液。
取——先用小刀在洋葱内表层划一个边长约为0.5cm
的小正方形,再用镊子撕取小正方形中的透
明薄膜—内表皮。
染—— 把撕下其展平,浸染一分钟左右。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
片上的碘滴,然后缓缓放下,盖在要观察的
本的全部。
效 学生操作不规范,材料未能 操作简单,染色效果 果 染上色或仅仅材料边缘着色。好,免去了先滴清水
观察时难以找到细胞核。 的步骤,使整个染色 步骤简单化。
五、材料用具。
洋葱鳞片叶,碘液,刀片,镊子,纱布, 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六、实验步骤
擦 滴 取 染 盖 吸
擦——用洁净的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临时装片实验的创新
一、设计理念
生物实验教学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 氛围中探索和发现知识,在动手和动 脑中发展生物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 实践能力和自主合作的探究能力。
二、实验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是义务 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 章第二节的实验,该实验是在实验《练习使用显 微镜》之后的第一个探究生物体微观世界的实验, 对于激发学生探究生物科学的兴趣和热情起关键 作用。临时装片的制作是学生学习生物学必须掌 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的临 时装片,是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前提, 其制作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洋葱鳞片叶内表皮 细胞的观察效果。
三、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
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中: 对于取材步骤教材介绍为“用镊子从
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 内表皮。”实验时,或因所撕鳞片叶内表 皮卷曲而影响质量,或因所撕表皮薄膜大 小不适、形状不规则,导致不利于染色, 在观察时难以找到观察对象,实验效果差。
对于染色步骤,教材介绍为“把一滴
改进:
改进之前
改进之后
原第2步:即将载玻片放在实验 擦拭完载玻片之后,直接
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 在载玻片上滴碘液,再把
一滴清水。
撕下的内表皮放在碘液中
步 原第5、6步:即把一滴碘液滴在 展平(浸染1分钟左右), 骤 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 最后按要求盖上盖玻片。
片的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标
洋葱内表皮上,避免产生气泡。
吸——用吸水纸吸走盖玻片周围多余的碘液。
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图
七、实验效果和自我评价
通过以上改进后,将制作好的装片放在显微 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染色效果好,整个细胞结构 比较清晰,细胞核明显。
对于取材步骤的改进,洋葱鳞片叶内侧表皮易 与叶肉分离,所撕取的表皮边缘整齐、规则,降 低了实验操作难度,提高了制片质量。
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 片的另一侧吸引,为了使典液浸润标本的 全部,该步骤需重复2~3次。”按此方法进 行染色时,大多数学生遇到的困难是材料 未能染上色或仅仅是材料边缘着色,不易 观察到细胞核。
四、实验创新与改进。
1、关于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撕取方法的改进:
改进之前
改进之后
步 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 骤 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
薄膜——内表皮。
先将洋葱从顶部十字形切开, 再分成一片片,撕取时,先 用小刀在洋葱内表面划 一个 边长约为0.5cm的小正方形, 再用镊子轻轻撕下内表皮。
所撕取的内表皮容易卷
效 果
曲、大小不适、形状不 规则,导致不利于染色, 难以找到观察对象。
内表皮易与叶肉分离,表皮 大小合适、边缘整齐规则。
2、关于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中染色的
滴——将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在载玻片的中央滴
1~2滴碘液。
取——先用小刀在洋葱内表层划一个边长约为0.5cm
的小正方形,再用镊子撕取小正方形中的透
明薄膜—内表皮。
染—— 把撕下其展平,浸染一分钟左右。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
片上的碘滴,然后缓缓放下,盖在要观察的
本的全部。
效 学生操作不规范,材料未能 操作简单,染色效果 果 染上色或仅仅材料边缘着色。好,免去了先滴清水
观察时难以找到细胞核。 的步骤,使整个染色 步骤简单化。
五、材料用具。
洋葱鳞片叶,碘液,刀片,镊子,纱布, 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六、实验步骤
擦 滴 取 染 盖 吸
擦——用洁净的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临时装片实验的创新
一、设计理念
生物实验教学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 氛围中探索和发现知识,在动手和动 脑中发展生物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 实践能力和自主合作的探究能力。
二、实验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是义务 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 章第二节的实验,该实验是在实验《练习使用显 微镜》之后的第一个探究生物体微观世界的实验, 对于激发学生探究生物科学的兴趣和热情起关键 作用。临时装片的制作是学生学习生物学必须掌 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的临 时装片,是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前提, 其制作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洋葱鳞片叶内表皮 细胞的观察效果。
三、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
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中: 对于取材步骤教材介绍为“用镊子从
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 内表皮。”实验时,或因所撕鳞片叶内表 皮卷曲而影响质量,或因所撕表皮薄膜大 小不适、形状不规则,导致不利于染色, 在观察时难以找到观察对象,实验效果差。
对于染色步骤,教材介绍为“把一滴
改进:
改进之前
改进之后
原第2步:即将载玻片放在实验 擦拭完载玻片之后,直接
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 在载玻片上滴碘液,再把
一滴清水。
撕下的内表皮放在碘液中
步 原第5、6步:即把一滴碘液滴在 展平(浸染1分钟左右), 骤 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 最后按要求盖上盖玻片。
片的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标
洋葱内表皮上,避免产生气泡。
吸——用吸水纸吸走盖玻片周围多余的碘液。
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图
七、实验效果和自我评价
通过以上改进后,将制作好的装片放在显微 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染色效果好,整个细胞结构 比较清晰,细胞核明显。
对于取材步骤的改进,洋葱鳞片叶内侧表皮易 与叶肉分离,所撕取的表皮边缘整齐、规则,降 低了实验操作难度,提高了制片质量。
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 片的另一侧吸引,为了使典液浸润标本的 全部,该步骤需重复2~3次。”按此方法进 行染色时,大多数学生遇到的困难是材料 未能染上色或仅仅是材料边缘着色,不易 观察到细胞核。
四、实验创新与改进。
1、关于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撕取方法的改进:
改进之前
改进之后
步 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 骤 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
薄膜——内表皮。
先将洋葱从顶部十字形切开, 再分成一片片,撕取时,先 用小刀在洋葱内表面划 一个 边长约为0.5cm的小正方形, 再用镊子轻轻撕下内表皮。
所撕取的内表皮容易卷
效 果
曲、大小不适、形状不 规则,导致不利于染色, 难以找到观察对象。
内表皮易与叶肉分离,表皮 大小合适、边缘整齐规则。
2、关于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中染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