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题《12.4 力》a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内能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13.2 内能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物体内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以及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关于内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因为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分子动能不可能为零B.因为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所以分子势能不可能为零C.等质量的热水的内能比冷水的内能大D.冰熔化为水的过程中,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都变大2.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内能越多,它含有的热量越多B.热量总是由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C.物体的温度相同,其内能也相同D.质量相等的100℃的水比100℃的水蒸气的内能小3.下列四张图中利用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钻木取火B.煤炉烧水C.压缩空气升温D.搓手取暖4.将一瓶未开封的矿泉水放入冰柜中,瓶内的水在结冰的过程中,不变的是()A.分子间隙B.内能C.质量D.体积5.小林早餐喜欢给自己煮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饺子入锅后温度升高,内能增加B.煮饺子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饺子的内能C.煮饺子的过程中能闻到香味,表明扩散只在温度高时发生D.饺子出锅后没有相互粘到一起,表明分子之间有斥力6.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的物体也具有内能B.只要物体放出热量,温度就一定降低C.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7.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含的热量越多B.冰水混合物吸热时,温度不变内能增大C.温度不变,其内能就一定不变D.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8.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冰箱内,饮料的温度降低B.冬天里,两手互搓变温暖C.阳光下,柏油马路被晒热D.发烧时,冷毛巾给头降温9.关于热量、温度、内能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B.物体放出热量,温度可以不变,内能一定减小C.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内能一定增加D.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10.如图所示,这是我省有名的美食——洋芋搅团,端上一碗洋芋搅团,香味扑鼻而来。
人教新课标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12章运动和力单元测试2(推荐).doc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九上第12章运动和力单元测试2一、选择题(每空?分,共?分)1、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如图1所示,加油过程中加油机、受油机沿同一方向以相同的速度水平飞行.这时候以下面的哪一物体为参照物,认为加油机是运动的:A.受油机; B.大地; C.加油机里的飞行员; D.受油机里的飞行员.2、在行驶的车厢的桌面上,放着一小球,若小球突然向列车行驶的正前方滚动,则说明列车正在()3、炮弹被射出后继续运动是由于:A、火药的推动力;B、炮弹所受到的推力大于空气的阻力;C、炮弹具有惯性;D、炮弹受到的惯性大于空气的阻力.4、下列各种情况中,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是:A、物体始终静止;B、锯条变扁;C、汽车从静止起动;D、匀速直线飞行的飞机.5、甲、乙两人进行百米赛跑时,甲到终点时,乙还在离终点10米处,现让甲的起跑线后退10米,各人以原来的速度再进行比赛,则先到达终点的是:A、甲先到达;B、乙先到达;C、同时到达;D、无法比较.6、汽车的速度是10m/s,读作()A、每秒10米B、10米每秒C、10每秒米D、10米秒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地面上静止的物体才能选作参照物;B、任何物体都可以选作参照物,但在具体选择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C、只有地球上的物体才能选作参照物;D、研究物体的运动,选择太阳为参照物最合适,因为太阳是真正不动的物体.8、一列火车在平直的铁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是因为:A. 火车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B. 火车受到的牵引力大于它受到的阻力;C. 火车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D. 火车没有受到阻力.9、在南北方向的平直公路上,有a、b、c三辆汽车。
a车上的人看到b车匀速向南;c车上的人看到a车匀速向北;b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建筑物匀速向南,这三辆车中相对于地面有可能静止的车是( )A.只有a车B.只有b车C.只有c车D.a车和c车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11、以下各图下方关于该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A.鱼线的拉B.瓶对海绵C.球拍对球 D.脚踢球使球飞出力使钓鱼杆的压力使海的作用力改变去,说明力是维发生形变绵发生形变球的运动方向持运动的原因12、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A、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越大,跳远成绩往往越好;B、用力将物体抛出去,物体最终要落到地面上;C、子弹离开枪口后仍能继续高速向前飞行;D、古代打仗时,使用绊马索能将敌方飞奔的马绊倒.二、填空题(每空? 分,共? 分)13、一物体沿直线运动,以平均速度先运动20s 后,又以的速度匀速向前运动50s ,则物体在前400m 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精选试卷测试与练习(word解析版)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精选试卷测试与练习(word解析版)一、初三物理电流和电路易错压轴题(难)1.小敏和小英通过实验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她们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1)当小敏用开关“试触”时,发现电流表A1无示数、电流表A2的指针快速右偏,两灯均不发光.由此可知,她们连接的电路发生了________故障;若闭合开关S,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2)小英只改接了电路中的一根导线,电路便连接正确了,请你在图中画出她的改法.(在错接的导线上画×,然后画出正确的接线)(___________)(3)她们利用改正后的电路进行实验:闭合开关S后,读出两块电流表的示数,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答案】短路电流表A2被烧坏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大于支路电流【解析】【分析】【详解】(1)电流表A1无示数、电流表A2的指针快速右偏,两灯均不发光,由此可知电路发生了短路故障,若闭合开关S,由于电路发生短路,电路中电流过大,可能造成的后果是电流表A2被烧坏.(2)改正电路如图:(3)利用改正后的电路进行实验,闭合开关S后,读出两块电流表的示数,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大于支路电流.【点睛】电路中发生短路的危害,可能烧毁电流表或电源,为避免短路发生,可采用试触法.2.现有两只小灯泡L1、L2,它们的额定电压分别为2.5V和3.8V.(1)如图甲是小明测定灯泡L1额定功率的实物电路图(不完整).①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电路图连接完整_____.②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__端(选填“A”或“B”).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示数为零,而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
经检查,电流表是完好的,仅滑动变阻器或小灯泡存在故障,则电路中的故障是__.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仍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指针偏转很小,要使该小灯泡发光只需__。
九年级物理(上)(人教实验版)第十二章运动和力检测题参考答案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检测题参考答案1. A 解析:从诗句分析可知所选择的参照物是行船。
2. A解析:选项A,超速或超载时,若遇到紧急情况,由于惯性,汽车不容易刹住车,易造成交通事故,符合题意;选项B,车辆超载时,地面所受的压力和压强会随之增加,从而加快路面的损坏,与惯性无关,不合题意;C、D中的现象都和惯性没有联系。
3. D解析: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直接由实验得出结论,它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推理概括出来的。
因为现实生活中的物体总要受到这样或那样的力,不受力的物体不存在。
4. D解析:由于地图上铁路线是一条弯弯曲曲的曲线,不是一条直线,所以我们不能用刻度尺去直接测量铁路线的长度,那么我们就需要用特殊的方法——“化曲为直”法来进行测量。
找一段棉线与地图上的铁路线逐段重合,记下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拉直后用刻度尺测出长度,乘以比例尺就是铁路线的长度。
5. D解析:字典处于静止状态,属于平衡状态,字典此时受到重力和支持力,那么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6. D解析: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探测器在外力消失之前是运动的,那么在外力消失之后,由于它不受任何力的作用,所以它的运动状态不会发生改变,只能沿直线永远匀速运动下去。
7. D解析:选项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苹果和地球相互吸引。
选项B,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降是因为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
有质量的物体都具有惯性,踢出去的足球和短跑运动员都有惯性,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
8. C 解析:设小宇的百米成绩为t,知道小宇每次都比小丽提前15m到达终点,则小宇在时间t内跑100 m、小丽跑85m,可求出二人的速度;若让小宇将起点向后远离原起点15m,小丽仍在原起点处与小宇同时起跑,因速度不变,可分别求出二人所用时间,然后即可得出答案。
9.D解析:施力和受力是相对而言的,一个施力物体同时也是一个受力物体,究竟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还是受力物体,一般来说,由研究对象来决定。
((人教版))[[初三物理试题]]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运动和力》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三物理试题]]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运动和力》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98e8651ed9ad51f01df2b7.png)
第十二、十三章综合练习题九年级班姓名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分子在不停运动B、乌云遮住月亮C、树木在不断生长D、气温上升2、小明和小华坐在同一竹筏上进行顺流漂流,此时小明相对于哪个物体是静止的()A、河岸B、小华C、河岸边的树D、迎面驶来的竹筏3.下列没有受到平衡力的物体是()A.匀速直线行驶的汽车B.用力搬一块大石头,但没有搬动C.静止在教室里的桌子D.从滑梯上下滑的小孩4.天花板上吊一盏灯,吊线的重力忽略不计,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 A.灯受到的重力和吊线对灯的拉力; B.天花板对吊线的拉力和吊线对灯的拉力;C.灯对吊线的拉力和吊线对灯的拉力; D.天花板对吊线的拉力和吊线对天花板的拉力.5.同步卫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好像静止在我们上空,由此推知 ( )A.同步卫星的运动状态不变,它一定不力的作用B.同步卫星的运动状态不变,它一定受平衡力的作用C.同步卫星好像静止在我们上空,所以肯定不受重力作用D.同步卫星环绕地球转动,运动状态不断变化,一定受力的作用6.人站在匀速行驶的船上,竖直向上扔个小球,则小球(不计空气阻力),下落后()A.落回到人手中B.落到人前方C.落到人的后方D.无法确定7.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在静止时不容易被推动,所以物体在静止时比运动时惯性大B.物体高速运动时不容易停下来,所以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当物体没有受到力作用时,物体就不能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D.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紧急刹车时,乘客前倾,是因为人失去了惯性B.跳远前助跑,是因为增加了人的惯性C.紧急刹车时,乘客前倾,是因为受到了惯性作用D.机动车辆不准超载,是为了减小因惯性而造成的伤害9.图(甲)、(乙)是小车载着木块向右运动过程中发生的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图(甲)是小车突然停下时发生的B.图(乙)是小车突然停下时发生的C.都是小车突然停下时发生的D.都是小车突然被拉动时发生的10.如图所示其中四个力中,使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是()11.沿水平方向拉弹簧测力计使木块在水平木板上运动,且速度越来越大,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5N,则木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 )A.大于2.5N B.小于2.5N C.等于2.5N D.无法判断12.教室里悬挂着的日光灯处于静止状态,假如它受到的所有的力突然全部消失,它将()A.加速下落 B.匀速下落C.保持静止D.可以向各个方向运动13.惯性有利也有弊,下列实例中属于惯性对人们有利的是()A.人从行驶的车上跳下来容易摔倒B.大雾天在高速公路上,由于一辆车突然停止造成几十辆车追尾C.汽车上的司机和前排乘客都必须系上安全带后,才能驶上高速公路D.体育课上推铅球时,铅球出手后不再受推力,却仍然可以向前运动14.小刚同学放学回家的路上,脚被石块绊了一下身体向前跌倒(图2甲)。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九上12.4力同步练习(选择提高题)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九上12.4力同步练习(选择提高题)一、选择题(每空? 分,共? 分)1、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同学站在滑板上,在旱冰场上相对而立,如果甲用60N 的力推乙,如图所示。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 .同时,乙对甲的推力小于60N;B .甲静止不动,乙向后退;C .乙后退的过程中,始终受到60N 推力的作用;D .乙由静止变为后退,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坐在船上的人用桨向后划水时,船就会前进.使船前进的力是:A .人手作用在桨上的力;B .水作用于桨上的力;C.水作用于船体上的力 ; D.桨作用于水上的力.3、甲小车上放铁条,乙小车上放条形磁铁,将两车都放在玻璃板上,当条形磁铁与铁条靠近时,发生的现象是:A.甲车向乙车靠近,乙车不动;B.乙车向甲车靠近,甲车不动;C.甲车、乙车相向运动,直到磁铁与铁条吸在一起 ;D.以上说法都有可能.4、人走路时用脚蹬地,脚对地施加一作用力F1,地面同时给脚一个反作用力F2,则这两个力的大小关系是:A、F1>F2;B、F1<F2;C、F1=F2.5、用绳子系住水桶,手握住绳子从井里提水,手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这个拉力的施力物体是:A.地球;B.水桶 ;C.绳子; D.水.6、一辆平板车的一个轮子陷入泥里,小红和小君来帮忙,小君采用帮忙拉车的方法,小红采用扳车轮的上部边缘的方法。
若两人用力相同,方法合理,实际效果:A.小君的好; B.小红的好; C.一样 ; D.无法判断.7、下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是:8、使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a )、(b )、(c )、(d)各图中的形变,如果力的大小 F 1=F 3=F 4>F 2,那么,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的图是:A.图(a)和(b );B.图(a)和(c );C.图(a)和(d );D.图(b)和(d ).9、两只鸡蛋相碰往往只碰破其中一只,有关碰撞时相互间力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A.两只鸡蛋受力一样大;B.破的那只鸡蛋受力大;C.未破的那只鸡蛋受力大;D.两只鸡蛋受力大小无法比较.10、下列现象中,不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是:A 、划船时,船桨对水的力与水对桨的力;B 、汽车行驶时,汽车后轮推地面的力与地面对车轮向前的力;C 、地球对人的吸引力与人对地球的吸引力;D 、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B3、C4、C5、C6、B7、. B8、B9、A10、D。
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同步单元检测(Word版 含答案)

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同步单元检测(Word版含答案)一、初三物理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某实验小组用图所示的装置粗略测量蜡的热值q,图中A桶内装有水,B为下部开了许多通气孔的罩子(1)要完成本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天平、砝码和______;(2)罩子B的主要作用是______;(3)实验收集的数据为:A桶中水的质量为m水,水的初温为t1,末温为t2,蜡烛燃烧前的质量为m1,燃烧后的质量为m2。
则蜡的热值q=______(水的比热容为c水);(4)实验测出的热值会比真实值偏小,造成这一偏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A.蜡烛没有完全燃烧B.桶A中水的质量太多C.桶A吸收了部分热量D.蜡烛燃烧放出的热量一部分散失到空气中【答案】温度计防止热散失2112()c m t tm m--水水 ACD【解析】【分析】【详解】(1)[1]测量蜡的热值时,根据Qqm=放的原理进行实验,而蜡的质量用天平进行测量,燃烧焟放出的热量Q放在忽略热散失的情况下,等于A桶中内水吸收的热量,而Q吸=c水m(t-t0),所以还需要温度计来测量温度。
(2)[2]罩子B的作用是防止蜡燃烧放出的热量散失到空气中。
(3)[3]由题意知,水吸收的热量Q吸=c水m水(t2-t1)而Q吸=Q放,那么蜡的热值211212()c m t tQqm m m m-==--水水放(4)[4]据Qqm=放,实验中造成测量的热值比实际值偏小的原因有:蜡烛没有完全燃烧,造成放出的热量偏少,则热值偏小;桶A中吸收了部分热量造成水吸收的热量比实际放出的热量少,则热值偏小;蜡烛燃烧放出的热量一部分散失到空气中,造成测量的热量偏少,则热值偏小。
故ACD选项都有可能。
2.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1)如图所示,在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中,小雨同学在两只烧杯中装入______相同的食用油和水,用相同的酒精灯给它们加热,目的是使食用油和水在相同时间内______,从而通过______来反映吸收热量的多少;(2)小雨同学进行实验时,每隔一分钟记录食用油和水的温度,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升高的温度∆t/°C510152025食用油的加热时间t/min12345水的加热时间t/min246810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发现______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是______的。
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同步单元检测(Word版 含答案)

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同步单元检测(Word版含答案)一、初三物理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李华同学发现建筑工人在铺设水泥路时,有时要在水泥里面掺入少量纤维材料.他想通过实验来探究在水泥中掺入纤维材料是否会影响水泥路面的牢固程度.关于水泥路面的牢固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和同学们讨论后,他们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1:与是否掺入纤维有关;猜想2:与纤维掺入量有关;猜想3:与纤维材料的种类有关。
经过思考后,他们利用图中装置,将铁锤通过电磁铁从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对水泥样品进行连续撞击,直至水泥样品断裂,收集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1)铁锤撞击水泥样品时的动能是由________转化来的。
实验时通过_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水泥样品的牢固程度。
(2)比较实验序号1、2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水泥路面的牢固程度与是否掺入纤维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3)比较序号2、3、4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在水泥中掺入适量纤维时,掺入纤维材料越多,水泥路面越________(选填“牢固”或“不牢固”)。
(4)比较序号2、5、6的三组数据,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比较得出:在水泥中掺入等量不同纤维材料,掺入C纤维材料水泥路面最牢固,你判断的理由是______(5)为缩短上述样品的实验时间,需减少碰撞次数,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答案】重力势能水泥样品断裂时所承受的撞击次数有关牢固能在水泥中掺入C 纤维材料,水泥样品断裂时所承受的撞击次数最多,说明该水泥路面最牢固增加铁锤下落时的高度或增加铁锤质量【解析】【分析】【详解】(1)[1]铁锤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所以铁锤撞击水泥样品时的动能由重力势能转化而来。
[2]实验通过水泥样品断裂时所承受的撞击次数反映水泥样品的牢固程度。
断裂时承受的撞击次数越多水泥样品越牢固。
(2)[3]比较实验序号1、2的两组数据,水泥样品厚度、水泥样品面积、铁锤高度相同,但第一次实验不参入纤维,第二次实验参入纤维,第二次承受的撞击次数多,可知水泥路面的牢固程度与是否掺入纤维有关。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精选试卷同步检测(Word版 含答案)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精选试卷同步检测(Word版含答案)一、初三物理电流和电路易错压轴题(难)1.如图是一个模拟交通路口红绿灯工作的实验电路,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只添加两根导线,实物电路图补充完整.要求:红灯亮时,黄灯和绿灯都不亮;当红灯灭时,黄灯和绿灯可以分别亮一盏.【答案】【解析】由题意知红灯亮时,黄灯和绿灯都不亮;当红灯灭时,黄灯和绿灯可以分别亮一盏.说明三盏灯互不影响,也就是说三盏灯是并联;结合实物图,S1是控制红灯和黄灯;S2控制绿灯和黄灯,故连接电路图如图.2.小丽做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小灯泡标有“2.5V”字样,电阻约10Ω)。
(1)如图甲所示是小丽连接的部分电路,请将电路连接完整_________。
(2)闭合开关后,发现灯泡不亮,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若电路中仅有一处故障,这个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V时,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___调节(选填“左”或“右”);小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小灯泡的电功率为______W。
(4)做完此实验后,小丽还想测量一只阻值约为数百欧的电阻R x的阻值,与其他同学讨论后,她通过增加一电阻箱R0(0~9999Ω 5A)、定值电阻(200Ω 2A)、单刀双掷开关等器材,设计出了A、B两种方案(如图).在A、B两种方案中,方案__________可以让测量结果更准确,理由是_______。
(电表为理想电表)【答案】略灯短路右1.2B可以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解析】(1)小灯泡与电流表串联,电压表接在小灯泡的两端,如下图:(2)闭合开关后,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为通路,故障为短;电压表无示数,说明电压表被短路,因此电路故障为灯泡短路;(3)电流表量程为0~0.6A,由表知0.4+4×0.02A=0.48A;此时小灯泡电功率:P=UI=2.5V×0.48A=1.2W;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应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为额定电压,由2V增大到2.5V,根据串联分压的特点,应使滑动变阻器阻值减小,故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4)方案A通过R x与R串联,测得Rx两端电压,然后单刀双至开关由a到b再调节电阻箱,电压表示数与在a点相同,则可求得电阻值;方案B先后把电压表分别放在R x和R0两端测出电压值,由串联分压公式可求R x.调节电阻箱阻值,可以多次测量.方案A,只能求一次阻值;方案B可以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同步单元检测(Word版 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同步单元检测(Word版含答案)一、初三物理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小明家买了一台太阳能热水器,他发现真空管是太阳能热水器的核心部件,那热水器内水吸收热量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他把问题告诉物理小组的成员,大家一起做出了如下猜想:猜想一:热水器内水吸收的热量多少与环境温度有关;猜想二:热水器内水吸收的热量多少与光照强度有关;猜想三:热水器内水吸收的热量多少与真空管的材料有关。
(1)经查阅资料发现,真空管在内玻璃管的表面上涂有吸收涂层,用来吸收太阳辐射,其中太阳能属于__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经阳光照射,太阳能转化成内能,水从涂层吸收热量,水温升高,质量________,密度________(后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热水向上运动。
(2)实验小组在两根完全相同的真空管内装入初温、质量________的水,分别面对太阳光放入光照强度相同但温度不同的环境中,经过相同时间后测量水温,发现水温几乎相等。
由此得出猜想一是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3)小组成员联系实际,想到夏天如果没有阳光,热水器的水温就较低,而冬天如果有太阳,热水器内水温就很热,于是他们得出结论:热水器内水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光照强度________(选填“无关”或“有关”)。
(4)在探究猜想三的实验中,该小组找到了三根外形相同但材料不同的真空管,给管内灌满水,面对阳光,每隔相同的时间检测罐内水的温度,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你建议他家应选择________制成的热水器。
【答案】可再生不变变小相同错误有关紫金管【解析】【分析】【详解】(1)[1]再生能源是不需人为参与,可以循环再生的能源,如太阳能、水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等。
[2][3]水从涂层吸收热量,水温升高,水的多少没有变化,所以睡得质量不变,但由于水吸收热量,水的体积会增大,所以水的密度会变小。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单元测试-第12章含答案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的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题2分,共26分)1,小文同学坐在航行的游艇内,如果说他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游艇B,湖岸C,湖水D,岸边的树2,下列选项是对质量和长度的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B,一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mC,一块橡皮的质量约为10kgD,一支未用过的2B铅笔的长度约为15mm3,一个物体在一对平衡力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当这对平衡力突然消失时,物体将()A,立即停止运动;B,运动速度越来越快;C,速度减慢,最后停止;D,仍做匀速直线运动;4,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车的速度为10m/s,乙车的速度为2m/s;C,经过6s,甲、乙两车相距2m;D,经过5s,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m;5,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6,以下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容易停下来,所以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B,用相同的水平力,分别推放在地面上的两个材料不同的物体,则难以推动的物体惯性大;C,匀速行驶中的客车突然刹车,乘客向前倾,这是由于惯性引起的;D,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7,如图所示,M是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两边用细线通过滑轮与吊盘相连。
若在左盘中放重为G的砝码、右盘中放重为2G的砝码时,物体M恰好以速度υ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右盘中砝码不变,物体M在水平桌面上以速度2υ向左匀速直线运动,则左盘中砝码重应为(吊盘重不计,绳子与滑轮摩擦不计)()A,3G;B,2G;C,G;D,4G8,载重气球在空中匀速上升时受到1000N的浮力。
若在载物篮中再加100N的物体,这个气球就能匀速下降。
设气球上升或下降时所受浮力和阻力的大小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球在上升的过程中受到的重力是950N;B,气球在下降的过程中运动状态一直在改变;C,气球上升和下降时受到阻力的大小均为100N;D,气球上升时受到的合力比下降时所受合力大9,放在水平桌面的木块重30N。
九年级物理导学案 12.4 力

12.4、力课时:1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的概念和单位;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2.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3.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重点难点】1.重点是认识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三要素。
2.难点是理解力的作用效果是相互的。
【导学指导】1.力的作用效果和单位(1) 看课本图12.4-1所示的实验和课本图12.4-2甲、乙、丙交流所观察到的现象。
(2) 阅读课本42页1—3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概括为两个:一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二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简称,符号是,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为。
2.力的三要素阅读课本42页第4—5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力所产生的效果跟力的、、和有关。
它们叫力的三要素。
3.力的图示画力的示意图的要领: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有时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旁边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
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请同学们看课本第43页图12.4-4,坐在小船上的人用力推另一只船,把另一只船推开时自己坐的船也被推开了。
(坐在小船上的人用力推另一只小船,把另一只船推开时自己所坐的船也被推开了。
说明推船的人同时受到另一只船的推力,推船的人被推开时连同他坐的船也被推开。
)概括以上分析,得到结论: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作用力。
这说明。
【课堂练习】完成课本43页“动手动脑学物理”1、2、3、4、5题【要点归纳】1.力有两种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3.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拓展训练】1.人推车时,是和之间发生了力的作用,对于人推车的力,施力物体是,这时,人也受到推力,施力物体是。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2.4力》新课标示范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2.4力》新课标示范教案教学过程设计教 学 过 程 设 计使物体运状态发生改变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表示法:力的示意图 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单位:牛(N )力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物体速度大小、方向改变物体由运动到静止 物体由静止到运动课堂练习1、动手动脑学物理2、补充作业(1)、下列有关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说法中,正确的是()A、零刻线磨损的刻度尺不能用来测量B、被测物体的长度不能超过刻度尺的量程C、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相平D、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选用恰当的单位分别填入横线上:(1)某人身高18.2 (2)物理课本宽18.23 (3)写字台高63.6 (4)玻璃的厚度约为5×10-3(5)某原子的直径约为3×10-10(3)、关于测量误差和测量中出现的错误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B、错误和误差都是不可避免的C、误差是不可以避免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D、误差就是测量中的错误(4)、体育课上测量学生跳远成绩时,体育王老师选择下列哪种尺子比较合适()A、分度值为1mm的米尺B、分度值为1cm,量程为1.5m的软尺C、分度值为1cm,量程为10m的卷尺D、分度值为1dm,量程为20m的卷尺(5)、四位同学分别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先后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中,记录正确的是()A、25.82cm B、25.82 dm C、25.81m D、25.816cm(6)、单位换算:(1)0.28km=m=cm (2)83μm= nm= m(3)720s= min= h (4)36min= h= s (7)、下列物品的长度,最接近15cm的是()A、橡皮的宽度B、课桌的高度C、文具盒的厚度D、圆珠笔的长度(8)、现在通用的鞋的号码是对鞋长的另一种记法,王强穿42号的鞋恰好合适,则王强的脚长可能是()A、26cm B、42cm C、22cm D、21cm课后作业另附板书设计教学反单位误差产生原因定义与错误的区别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工具单位:1h=60min=3600s 时间时间和长度的测量长度。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物理:力同步练习题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物理:力同步练习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2016年的巴西奥运会即将来临,小吴同学对伦敦“奥运会”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分析,其中不正确的是()A.皮划艇运动员用力向后划水,使艇前进的力是桨划水的力B.短跑选手百米冲刺至终点时,运动员难以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的原因C.射箭运动员用力拉弓,是力使弓的形状发生改变D.足球运动员头球攻门,是力使足球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2 . 如图所示,用绳子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较小的力拉木块,木块没动,是因为拉力小于木块所受的摩擦力B.拉着木块匀速运动,木块受到的重力与木块对木板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C.拉着木块加速运动,木块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无论木块如何运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绳子对木块的拉力总是一对相互作用力3 .一个弹簧测力计在钩上挂了几个钩码,弹簧测力计示数为G,若将弹簧测力计倒过来,将钩码挂在吊环上,手提测力计钩,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A.大于G;B.等于G C.小于G D.无法确定二、填空题4 . 某同学按压气球,气球变瘪,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用手轻轻一托,气球就向上飞走,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___。
5 . 有一架直升飞机重1.5×105N,停在空中时,螺旋桨产生向上的举力,这个力是______N,施力物体是______。
6 .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_____N,鱼对弹簧测力计秤钩的拉力是_____N。
7 . 每个弹簧秤都有一定的测量范围,加在弹簧秤上的力不能超过这范围。
超过这范围,弹簧的_____就不再与___成正比,弹簧不再恢复到原来的________三、实验题8 . 如图所示,使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现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a)、(b)、(c)、(d)所示的形变,如果F1=F3=F4>F2,那么(1)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的是图________和图________;(2)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的是图________和图________;(3)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的是图________和图________ .四、作图题9 . 下图为某同学自制的弹簧测力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2章《运动和力》复习训练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运动和力》专题训练题及答案1.如下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若将A、B两端各加相同质量的物体,则()A.杠杆继续平衡B.杠杆不再平衡,A端下降。
C.杠杆不再平衡,B端下降。
D.无法确定2..物理知识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晾衣服时要放在通风处是为了加快水分的蒸发B.用高压锅煮食物更容易熟是因为锅内液面上方气压大,液体沸点低的缘故C.睡席梦思床垫较舒服是由于人受到的压强较小D.骑自行车下坡时不用力蹬也越来越快,是由于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3.一装有水的杯中飘浮有一塑料块,如图所示。
沿杯壁缓慢加入酒精并进行搅拌,使塑料块下沉。
在此过程中塑料块受到的浮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可能是图中的(已知它们的密度关系是ρ水>ρ塑料>ρ酒精)( )4.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A和B 中分别装有等质量的水和酒精(ρ水>ρ酒精),现将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木块甲和乙分别放到两种液体中,如图2所示,则此时甲和乙长方体木块下表面所受的压强P甲、P乙,以及A和B 两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力F A、F B的关系是()A P甲< P乙F A < F B。
B P甲= P乙F A >F B。
C P甲= P乙F A < F B。
D P甲= P乙F A = F B。
5.如图2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ρ水>ρ酒精),若将实心金属球甲浸没在水中、实心金属球乙浸没在酒精中,且均无液体溢出,这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小于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则可以确定( )A 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的质量。
B 甲球的质量小于乙球的质量。
C 甲球的体积大于乙球的体积。
D 甲球的体积小于乙球的体积。
6.如图4所示,甲、乙两个正方体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
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 1,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 2。
正确的推理是( )A .如甲、乙密度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 1。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同步练习:12.4+力(含答案)-推荐

第四节 力
1.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力的作用使物体发生明显形变的是( ) 2.如图所指出的四个力中,使受力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
3.如图所示,妈妈用100N 的力竖直向上提水桶,请你试着画出拉力的示意图。
4.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 、 、 。
溜旱冰时,用力推墙,人反而被墙推开,这说明人也受到了______的作用力。
此时若以人为研究对象,人是_____物体,墙是_____物体,此现象说明______。
A 撑杆被身体压弯
B 同名磁极 相互排斥
C 带电棒吸引小纸
D 运动员头球射门
参考答案:
1.A
2. D
3. 提示:大小为100N,方向竖直向上,作用点在手与桶接触处。
4.大小、方向、作用点、墙、受力、施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九上12.4力同步练习2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九上12.4力同步练习2一、选择题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间相互接触的作用 B.力是物体间相互挤压的作用C.力是物体间相互吸引力的作用 D.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受力物体可以找到多个施力物体B.两物体相互作用不一定直接接触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后,形状及运动状态都一定发生变化D.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后,形状及运动状态可能都不发生变化3.关于力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力必定与两个物体相联系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运动物体在运动方向上必受力的作用 D.力的大小相同,作用效果不一定相同4.下列有关力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用力把乙推倒而自己不倒,说明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B.只有存在生命或动力的物体才可能施力,无生命或动力的物体只能受力不能施力C.只有运动的物体才会受到力的作用D.找不到施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球对空中的物体有作用力,说明物体间作用不一定要相互接触B.武术运动员在个人训练时用力冲拳和踢脚,并没有受力物体,说明力可以没有受力物体C.“风吹草动”,草受到了力,但没有施力物体,说明没有施力物体的力也是存在的D.磁铁吸引铁钉时,磁针不需要与铁钉接触,说明力可以脱离物体而存在6.关于力的分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根据效果命名的同一名称的力,性质一定相同B.根据效果命名的不同名称的力,性质可能相同C.性质不同的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一定不同D.性质相同的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一定相同二、填空题7.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简称,符号是。
8.一辆飞驰的汽车突然碰到水泥墩上,汽车车头被撞瘪,汽车也停下了,车头被撞瘪的现象说明力可以;汽车被撞停下来的现象还说明力还可以。
挪开汽车后还可以发现水泥墩上也有被撞的痕迹,这说明。
9.用手提水桶时,会感到水桶向下拉手,这说明,水桶向下拉手的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4 力》2011年同步练习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共9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45分)
1.(5分)当我们观察到物体发生了形变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就知道物体受到了力.
2.(5分)蜜蜂在空中飞行时要不断扇动翅膀才不会落下.从力的角度分析,不断扇动翅膀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5分)如图所示,开门时.用手推在A处(填A或B)更容易打开.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作用点有关.
4.(5分)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一个巴掌拍不响”,这句话所含的物理道理是力的作用一定有两个物体,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5.(5分)用脚踢足球,球飞走了是由于脚对足球施力的结果;脚感到疼是足球对脚施力的结果.这一现象说明物体间的力是相互的.
6.(5分)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9分50秒,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5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飞船在太空中成功地完成了数百个运行动作,是通过喷射燃气来实现变轨、姿态确定的(即改变运行高度、运行方向).这是应用了物理学中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原理.
7.(5分)下列一些例子都是力作用所产生的效果,请你将产生相同效果的例子的序号归纳在一起,并说出共同点.(1)运动员锻炼臂力时将弹簧拉力器拉长;
(2)不断用力抽打陀螺,陀螺就会越转越快;
(3)用脚挡住滚动的铅球;
(4)杂技演员从高处落在蹦床上,蹦床凹陷.
效果①:相同的是
1、4,效果是
力使物体发生形变;
效果②:相同的是
2、3,效果是
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8.(5分)如图所示,你的认识是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9.(5分)如图所示,某人用大小相同的力作用于弹簧,观察比较(a)(b)两图,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二、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36分)
10.(4分)在图中,正确表示压力的是()
13.(4分)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17.(4分)一辆平板车的一个轮子陷入泥里,小红和小君来帮忙,小君采用帮忙拉车的方法,小红采用扳车轮的上
18.(4分)(2009•百色)足球前锋队员面对已封住角度的守门员,轻轻地将球一挑,足球在空中划过一条弧线进入
三、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0分)
19.小花把一个长方形小纸箱放在南海广场的手扶电梯上,如图所示,小纸箱随着手扶电梯匀速上升,请你画出小纸箱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
20.(2004•广州)如图所示,工人用200N的沿斜面向上的推力,将一个物重为300N的木箱推上斜面,请作出木箱受到的重力和推力的图示.
21.你留意过以下事实吗?如:划船时,桨向后划水,船才会向前行驶;溜旱冰时,相对静止的两个人,只要一个人用力去推对方,两人就会向相反方向运动;将吹足了气的气球嘴松开并放手,气球会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请归纳出上述现象共同遵循的物理概念或规律;
(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2.从船头向岸上跨一步,可能会掉入水中,这与在陆地上跨一步相比较,有什么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