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伊利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研究
《伊利乳业公司内部控制现状问题分析7100字(论文)》
![《伊利乳业公司内部控制现状问题分析7100字(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0fe53f2d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43.png)
伊利乳业公司内部控制现状问题及优化途径目录一、前言 (1)二、相关理论及概念 (2)(一)内部控制的定义及特征 (2)(二)内部控制的要素 (2)三、伊利乳业公司概况及内部控制现状 (2)(一)公司概况 (2)(二)财务概况 (3)(三)伊利乳业公司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5)四、伊利乳业内部控制问题分析 (6)(一)内部环境问题 (6)(二)风险评估问题 (7)(三)控制活动问题 (7)(四)信息与沟通问题 (7)(五)内部监督问题 (7)五、内部控制的优化方案 (8)(一)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8)(二)建立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8)(三)提高内部控制组织人员素质 (8)(四)建立信息系统维护机制 (9)(五)创新内部控制监督方式 (9)六、结语 (9)参考文献 (10)一、前言在当今市场经济和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上市公司一旦发生财务舞弊或者不良丑闻,也是同样的效果。
无论国内还是海外,安然、蓝天、北大荒等舞弊案例成为典型负面教材,而且随着经济的腾飞,财务造假的案件越发严重了。
不仅手段层出不穷,而且涉事金额越发惊人。
一方面对资本市场造成了干扰,秩序无法维持;另一方面对个人投资者、企业、机构甚至国家都造成了大额不必要的损失(张家齐,李小倩,2022)。
本文将以伊利乳业公司为例,对伊利集团公司内部制度进行科学剖析,有针对性地研究相应问题,并为以后伊利集团公司长远发展提出建议,也表明建合理合规的内部控制体系是伊利乳业公司目前有待解决的问题。
二、相关理论及概念(一)内部控制的定义及特征1.内部控制的定义内部控制(Internal Control)从根本上而言是一种制度建设,主要建立在经济单位或各相关组织的经济活动中,单位内部采取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措施,来确保实现其经营目标(王子豪,赵天,2021)。
借由相关措施来保证企业战略目标,促进企业经济发展、把握各项风险因素、保障企业持续经营。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研究—以伊利集团为例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研究—以伊利集团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74e9b492a8956bec0975e3e4.png)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研究—以伊利集团为例摘要:由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科学信息技术的日益快速发展与不断进步,很多大型企业在内部经营风险管理方面都无法取得有效的风险控制,不少大型企业在经营治理与内部风险控制关系方面也仍然存在许多重大法律问题,例如:安然金融服务诈骗、新加坡中航油公司巨亏事件、三鹿毒奶粉事件、伊利事件等等,诸如此类。
公司高层治理与内部风险控制这一方面不仅仅是大型公司、大企业集团容易出现的典型问题,一些小中型公司此类典型问题更是屡见不鲜。
基于此,本文以伊利集团为一实例详细剖析我国公司企业治理与内部有效控制之间存在的一些问题及相关治理的解决措施,从而针对公司治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内部控制的不足进行解决和改善,促进公司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持续健康经营。
关键词: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伊利集团1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背景及意义1.1 背景1.1.1 国内背景自2000年以来,针对不断出现的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不健全而引发的社会问题,我国政府和监管部门加大了对公司治理方面和内部控制规范建设与实施的管控力度。
早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内部控制就存在问题,并不是很健全,在此时期,国家以“放权让利”为指导,重点对我国各个行业进行改革,使得各民营企业的自主经营性得到空前提高。
改革开放推动企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使得地方政府和企业将所有注意力都完全集中到如何充分培养企业员工的劳动积极性,促进企业利润的持续增长这两个方面上来,因而这也导致企业管理层没有充分注意公司内部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管理,无暇顾及企业公司高层治理与内部绩效控制的管理制度体系建设。
陈霞(2015)这项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核心价值、企业经济的成长,与上市公司内部治理三者之间的密切关联,直接取决于提升企业内部成本控制力的效果。
早在1985年我国的《会计法》中就间接对内部控制提出了要求。
《会计法》中明确了会计人员的职责和会计制度,包括不相容岗位应当分离等要求,这些法律规定不仅是对公司内部会计人员的职责做出的具体规定,也是目前我国政府首次公开在相关法律法规文件上对内部会计的查核提出明确而又具体的要求。
伊利集团内部控制制度
![伊利集团内部控制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57bc35e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dd.png)
伊利集团内部控制制度
伊利集团是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领军企业,为了保障公司的运作和发展,伊利集团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这一制度涵盖了伊利集团的各个方面,包括财务管理、风险管理、内部审计等。
首先,伊利集团的财务管理是内部控制制度的核心部分。
伊利集团要求各级部门和子公司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进行财务报告,并制定了严格的财务流程和制度,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此外,伊利集团还建立了风险管理体系,定期对公司面临的各类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以降低公司的风险暴露。
其次,伊利集团注重内部审计的作用。
公司内设有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负责对各个业务部门和子公司进行审计,确保业务流程的合规性和效率。
内部审计部门会定期向公司高层提供审计报告和建议,帮助公司改善管理和业务流程。
此外,伊利集团还建立了一系列的制度和流程,以确保公司的运营和决策的透明度和合规性。
例如,公司制定了采购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等,规范了各个业务部门和员工的行为规范和职责分工。
此外,伊利集团还定期进行内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内部控制意识。
总之,伊利集团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公司提供了良好的企业治理环境。
这些制度不仅有助于保护公司利益和股东权益,还能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伊利集团将继续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公司的发展需求,
确保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伊利集团货币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对策
![伊利集团货币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d63ee01f910ef12d2bf9e79b.png)
摘要资金流动是企业的“血液”,它在企业中具有具足轻重的地位,它的流动性比较强,体现在企业的各个层面。
为了保证企业的经济发展,应当建立和健全资金内控体系,提高其资金使用率。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很多,因此人们对食物的需求也在增加,乳制品是获取营养最方便,最便捷的方式。
中国乳制品的生产和销量大幅度增加,人均乳制品消费量逐渐接近国际水平,伊利多年来一直从事乳品行业,一直保持着行业领先地位,推动了全中国奶业的发展。
本文通过对伊利集团的货币资金管理背景与现状的分析,对伊利集团货币资金提出了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进而对存在问题的原因和对策进行分析,并就如何提高货币资金的运营管理,加强风险管理,深入财务意识,完善资金信息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以实现公司的的利益最大化,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
指出公司必须建立健全货币资金管理制度,健全集团资金信息体系,提高集团资金的内部控制体系。
关键词:货币资金,资金管理,控制AbstractMonetary fund is a highly liquid asset, and the liquidity of the enterprise is the "blood" of the enterprise, and its flow and movement are reflected in all aspects of the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of the enterprise. Therefor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of monetary fund management, and to use funds reasonably and effectively.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economy,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is increasing day by day, people also gradually to increase demand for food, dairy products, the most convenient the most friendly way of nutrition, China's dairy production and sales increased dramatically, the per capita dairy consumption has gradually be near to the international level, for many years engaged in the dairy industry, yili shares and maintain industry leading positio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dairy industry in ChinaIn this paper, the yili group of monetary fund management background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the yili group monetary fund puts forwar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management, and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and how to improve the operation management of monetary funds, strengthen risk management, in-depth financial consciousness, perfecting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nd funds to maximize the interests of the company's internal control, 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company must establish a sound monetary fund management system, improve the group fund information system, and improve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of group funds.keywords: monetary funds, fund management, control目录第1章绪论 (5)一研究背景和目的 (5)二研究意义 (6)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7)第2章货币资金管理概述 (8)一货币资金的概念及内容 (8)二货币资金管理的作用 (8)三货币资金管理的必要性 (9)第3章伊利集团货币资金管理现状 (10)一伊利集团简介 (10)二伊利货币资金管理现状 (10)第4章伊利集团货币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11)一资金运营管理效率不高 (11)二资金风险管理制度不规范 (12)三资金信息管理体系不完善 (12)四货币资金管理意识薄弱 (13)五资金内控管理不健全 (13)第5章伊利集团货币资金管理的存在问题的原因 (13)一伊利集团营运资金管理体系不完整 (13)二伊利集团欠缺高效的资金风险制度 (14)三伊利集团资金信息化手段不佳 (15)四伊利集团缺乏财务管理思路 (15)五伊利集团资金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15)第6章完善伊利集团货币资金管理的策略 (16)一提升资金管理运营效率 (16)二改善资金风险管理制度 (17)三完善资金信息管理体系 (17)四加强货币资金管理意识 (18)五健全资金内控管理 (19)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
我国伊利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研究
![我国伊利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aacb828a58da0116d174970.png)
摘要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变得越来越激烈,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拔得头筹,需要高效率的内部控制管理,来保证会计信息的正确性与准确性,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促进企业的有效运营。
企业只有重视内部控制,建立并不断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才能够不断提升经营水平,强化企业竞争力,帮助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本文以伊利集团和三鹿集团为例,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状况具体应用进行分析及研究。
本文分做两部分:第一部门将对内部控制理论进行介绍,侧重点在于内部控制理论的具体内容和具体目标;第二部分结合伊利集团和三鹿集团具体情况,通过将伊利集团和三鹿集团内控制度对比分析,探讨三鹿集团内控失效的具体原因。
运用伊利集团内部控制体系的先进经验对三鹿集团内控体系提出改进意见。
希望提出的建议可以有效优化企业内部控制,促进企业高效经营。
1 绪论1.1 研究背景乳制品行业发展的好坏关系着人民的健康状况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好坏,是农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柱,乳制品行业的产值在食品工业的产值占比更是高达10%以上。
我国乳业发展的特点是起点低、起步晚,但发展势头迅猛。
其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萌芽期处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为高速发展期,九十年代初到本世纪初为结构调整期;2002年至今为行业整合期,进入市场重新分割及品牌的塑造阶段.当前,我国乳品行业发展势头正盛,整个行业共有大大小小企业达到1500多家,其中年销售额达到500万元以上的企业更是多至400多家,年销售额上亿元的有200多家,乳制品企业规模与实力不断扩大与增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企业竞相涌现,不仅国内乳品企业,不少外资乳企和跨行企业看中乳品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纷纷参与到我国乳制品行业的竞争中来。
从市场格局来看,乳品行业可以分为四大类:第一类以伊利、蒙牛为代表的全国性品牌;第二类是区域性品牌,以光明、完达山、新希望为代表;第三类乳企是以各省省会为基地发展起来的本地省会品牌,主要代表有北京三元、济南佳宝、西安银桥和广州华农;最后一类是以瑞士雀巢、新西兰安佳、荷兰乳牛为代表的外资品牌.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乳品行业中的竞争会变得越来越激烈。
从伊利“国债事件”到“MBO丑闻”看中国企业内部控制问题
![从伊利“国债事件”到“MBO丑闻”看中国企业内部控制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61f440523b3567ec102d8ac8.png)
从伊利“国债事件”到“MBO丑闻”看中国企业内部控制问题2004年3月,伊利股份披露,从2002年11月起公司累计汇款3亿元至闽发证券北京营业部购入国债,截至2003年12月31日,所购国债收盘价计算余额市价总值为2.91亿元,截至2004年2月27日已卖出国债收回资金1.87亿元,按收盘价计算余额市价总值为1.07亿元。
俞伯伟等三位独立董事立即对此事提出质疑,称完全不知情,公司在投资决策和信息披露上存在重大违规。
但随后发生的就是伊利股份发布公告,称临时董事会审议同意《监事会关于提请股东大会免去俞伯伟先生独立董事的方案》。
17日,向来稳健的伊利股份意外跌停。
而后,随着伊利股份3月7日披露2004年度报告,金信信托是不是参与伊利部分高管违规管理层收购(MBO)的问题再度引起人们关注。
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介入调查后,将伊利董事长郑俊怀、副董事长杨桂琴等5位高管被公安机关刑拘,20日,伊利开盘不久跌停,投资者纷纷仓皇抛盘,伊利被上交所紧急停牌。
一时间,伊利危机爆发。
伊利“独董风波”的主角俞伯伟此前曾说过,“很多迹象表明,是郑俊怀挪用了上市公司的钱,然后给金信信托用来收购上市公司股权,郑俊怀才是金信信托背后的人。
”业界普遍也认为,伊利股份此前进行的MBO是郑俊怀等高管涉嫌挪用公款的真实原因,该MBO通过金信信托、华世商贸以及启元投资等三家公司进行。
当时,金信信托购买伊利股份5605.75万股,为其第一大股东。
2004年12月23日晚,伊利股份在呼和浩特紧急召集投资者,就当时公司情况与投资者进行了交流,参加此次交流会的大部分都是基金的代表,包括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的9只基金。
而第一大股东金信信托没有参会。
当时,呼市主要领导曾面对众多机构投资者表示,要把已出售的伊利股份争取回来。
以争取投资者们对伊利的信心。
首先,权力制衡机制的缺乏使得公司董事会上出现个人权力高度集中,监督机构形同虚设,股东无法发表话语权等隐患,公司决议无法达到公开透明,公正合理,造成在执行、决策、经营管理和机构设置与人事聘任方面危机重重,漏洞众多。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86364f749649b6649d7470b.png)
2.5.经过上述整改,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公司是否发现未 完成整改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要缺陷
□是 √否 四、其他内部控制相关重大事项说明 1. 上一年度内部控制缺陷整改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 本年度内部控制运行情况及下一年度改进方向 √适用 □不适用 本年度,公司结合实际业务的开展情况,不断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 优化和完善,全年整体运行有效,为经营管理的合法合规、资产安全、 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的真实、准确提供了合理保证。2019 年,公司将按 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要求,结合公司发展战略、经营方针、管理 目标及实际业务的需要,持续地推进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不断 提升公司治理水平,规范制度执行,强化监督管控,促进公司业务健康 有序发展。 3. 其他重大事项说明 □适用 √不适用
额大于最近一个会计 额占最近一个会计年 额小于最近一个会计
年度经审计总资产总 度经审计总资产总额 年度经审计总资产总
额的 1%。
的 0.5%-1%之间。 额的 0.5%。
涉及净资产的错报金 涉及净资产的错报金 涉及净资产的错报金
额大于最近一个会计 额占最近一个会计年 额小于最近一个会计
年度经审计净资产总 度经审计净资产总额 年度经审1.公司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是否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 缺陷 □是 √否 2.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结论 √有效 □无效 根据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认定情况,于内部控制评价 报告基准日,不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董事会认为,公司已 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和相关规定的要求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了有 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3.是否发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是 √否 根据公司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认定情况,于内部控制评价 报告基准日,公司未发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4.自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至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发出日之间影响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结论的因素 □适用 √不适用 自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至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发出日之间未发生 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结论的因素。 5.内部控制审计意见是否与公司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 结论一致 √是 □否
伊利集团内部控制失效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伊利集团内部控制失效的原因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46874a9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bf.png)
伊利集团内部控制失效的原因及对策研究最新会计专业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对我国上市公司实行股权激励的分析与探讨2 我国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研究——以xx 公司为例3 某公司高存货问题的分析与对策研究4 我国企业负债筹资风险及其防范研究——以xx 公司为例5 衍生金融工具审计问题研究6 合并会计报表研究7 电子商务对企业财务会计的影响8 旅游文化产业的资产计量研究9 某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研究10 国外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对我国的启示11 中小企业赊销信用风险控制的策略研究12 企业投资过程中的税收筹划研究13 浅谈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防范和对策14 浅析中小企业项目投资中的问题与对策--投资风险问题探讨15 xx 公司在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16 连锁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17 某公司的内部控制优化研究18 某公司财务风险控制体系有效性研究19 会计信息质量控制问题探讨20 低碳经济下生态管理会计的应用研究21 环境审计风险及其控制研究22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管制探析23 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24 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运营中的问题及对策——以某粮油公司为例25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26 增值型内部审计探讨27 中小型家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改善建议28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问题与对策29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30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及防范31 某汽配商行的存货管理问题研究32 我国开征物业税的思考33 企业负债经营问题研究34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研究——以某公司为例35 农村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某村为例36 浅析xx 公司生产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37 中小企业税务外包问题探究38 某纺织公司绩效评价方法的对比研究39 某科技公司绩效评价现状及对策40 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现状的研究41 我国推行人力资源会计的对策研究42 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会计问题研究43 上市公司财务粉饰的方式及防范措施44 某银行盈利能力研究45 企业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46 固定资产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47 家族企业内部控制的实证研究——以某公司为例48 所得税会计下资产的纳税调整事项研究49 要约收购下的股东权益保护研究50 某实业公司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的研究51 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认识52 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探讨53 现金流量表在四川长虹中的分析与应用54 内部控制对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以某公司为例55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探讨56 制造业存货管理水平提升途径的研究——以某集团为例57 作业成本法在某医药公司的应用设计58 物流企业成本费用内部控制研究——以xx 公司为例59 从“召回门”看丰田的内部控制缺陷60 浅析管理层收购中的若干财务问题61 上市公司报表粉饰问题的原因及对策62 跨国公司资本结构研究63 企业营运资本管理与资金使用效益的关系探讨64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控制65 进出口业务纳税筹划研究66 基于环境会计的企业财务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以海尔为例67 论我国代理记账业务的现状及发展对策68 民营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关系分析69 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70 浅谈我国民营企业会计信息违法性失真71 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采购与付款控制研究72 电子商务下的创新73 某公司筹资风险成因与防范研究74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评价75 某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研究76 资产减值准则在企业运用的研究77 关于某公司作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的研究78 我国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的风险及其对策研究79 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研究——以某电器公司为例80 财务报表舞弊行为研究——动因及预防措施81 论网络经济时代的财务会计管理82 我国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问题研究83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及对策84 杜邦财务体系的扩展模式及其应用——以 A 公司为例85 浙江东方光学有限公司财务分析报告86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舞弊的成因分析87 某服饰公司存货管理研究88 新债务重组准则在上市公司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89 基于自由现金流量的企业价值分析--以某集团为例90 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问题的研究91 房地产上市公司利益分配实证分析92 论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由“法国兴业银行”事件说起93 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核心竞争力提升研究94 我国网络公司盈利模式研究——以淘宝网为例95 我国集团型企业的财务战略分析——以海尔集团为例96 化工企业生产循环内部控制设计——以某公司为例97 苏宁物流采购成本控制的研究98 财务舞弊的防范与治理99 企业创新型人才激励机制研究100 论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问题与对策101 关于新借款费用准则执行的探讨102 会计职业判断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103 基于COSO 框架下的内部控制研究—以中小企业采购与付款业务为例104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融资问题研究105 企业存货管理问题研究——以某自动化公司为例106 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研究——以某公司为例107 基于EVA 的电力企业业绩考核研究108 试论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109 论会计信息失真的产生原因及治理对策110 基于可持续增长战略的企业现金流控制研究111 作业成本管理在流程工业企业的应用研究112 论资产减值准则的盈余管理影响113 电信通信行业ERP 实施的现状、问题及对策114 某公司模式创新研究115 新会计准则体系下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探讨116 “大小非解禁”对股市的影响研究117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及其治理对策118 香港和内地房地产企业的财务战略比较研究119 论强化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120 房地产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中主要问题的理论分析与应用研究121 某制衣公司应收账款创新管理研究122 企业会计舞弊行为及其治理对策的研究123 供应链成本管理的成本控制研究——以某公司为例124 联想集团并购IBM PCD 主要无形资产经营问题研究125 某公司问题研究126 企业存货管理问题研究127 某化工公司融资问题研究128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财务战略探讨129 某啤酒公司生产成本管理的研究130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以某公司为例131 个人所得税现存弊端及税制模式改革建议132 企业现金流风险测度及防范对策--以某医药公司为例133 契约论视角下的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研究134 某纺织公司股权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135 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模式分析与风险研究136 企业流动资金紧缺分析137 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与问题研究138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以xx 服装公司为例139 论建筑企业的成本控制140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分析141 变动成本法的应用案例分析142 本量利分析在企业应用问题的研究—以xx 为例143 某电子公司应收款项的管理研究144 浅谈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和对策145 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对成本管理的影响——战略成本管理的简单运用146 会计政策选择下的税收筹划——以xx 进出口有限公司为例147 上市公司审计合谋及其应对措施148 企业目标的研究149 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及其在我国企业的应用150 中小民营企业环境研究151 食品质量成本与企业经济效益关系的实证分析152 企业“双高”问题与现金池管理模式153 房地产调控下的万科财务分析154 资金预算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研究—以某啤酒公司为例155 某幼儿园会计控制体系研究156 关联方交易审计风险控制对策研究157 某纺织品进出口公司负债经营的财务风险控制研究158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工具的创新159 会计报表操纵及防范措施—以某公司为例160 某建筑安装工程公司会计诚信研究161 研发费用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研究162 作业成本法在物流成本管理中的应用研究163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的会计问题研究164 新企业所得税法下的纳税筹划165 苏宁公司内部控制的问题及对策166 某房地产企业融资现状调查与分析167 上市公司财务会计流程优化研究168 会计环境对会计假设的影响169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构建170 负债经营的有关问题研究——以某饲料公司为例171 基于EVA 的企业价值评估研究——以xx 为例172 我国白酒行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以洋河股份为例173 森林资源社会效益核算174 某科技公司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研究175 经济危机背景下某银行信贷风险管理176 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问题研究177 浅议新会计准则的几点变化及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178 审计项目成本控制问题探讨179 论会计职业道德与经济利益主体的关系180 国有企业信用担保问题研究——以某公司为例181 会计职业判断在企业会计核算中的应用182 基于三鹿企业建立内部控制的必要性探讨183 增值税转型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研究184 xx 公司ISO 质量体系与企业制度相容性研究185 加强恒源国贸的固定资产管理186 某公司在实施存货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187 我国推行人力资源会计的困难与对策188 某公司绩效评价指标评价与构建189 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探讨190 物流企业成本控制问题研究-以中通快递某分公司公司为例191 某公司财务战略的制定与实施研究192 伊利集团内部控制失效的原因及对策研究193 xx 建设公司质量成本控制研究194 关于合并商誉的会计思考195 某电力设备公司内部监督模式研究196 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体系研究197 (高职)浅谈如何加强企业现金的管理--以xx 经济技术合作公司为例198 浅析个人所得税对缩小贫富差距的影响199 某公司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财务集中管理效果研究》范文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财务集中管理效果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c56227c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66.png)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财务集中管理效果研究》篇一一、引言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作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领军企业,其财务管理模式的优化与效率提升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业务范围的拓展,伊利集团实施了财务集中管理策略,旨在通过集中化、标准化的财务管理,提高企业整体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
本文将对伊利集团财务集中管理的效果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二、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财务集中管理的背景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在发展初期,由于地域分散、业务繁杂,各分支机构的财务管理相对独立,存在信息不对称、决策效率低下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伊利集团开始实施财务集中管理策略,通过建立统一的财务管理平台,实现财务数据的集中处理和共享,提高企业整体财务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
三、内蒙古伊利集团财务集中管理实施(一)构建财务管理系统伊利集团建立了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为核心的财务管理系统,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财务数据的集中处理和共享。
该系统涵盖了财务报表编制、成本核算、资金管理、预算管理等各个环节,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二)优化财务管理流程伊利集团通过优化财务管理流程,实现了财务数据的快速传递和高效处理。
同时,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流程,提高了财务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三)强化内部控制伊利集团加强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通过制定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同时,通过内部审计和风险控制等手段,防范企业财务风险。
四、内蒙古伊利集团财务集中管理的效果(一)提高决策效率通过财务集中管理,伊利集团实现了财务数据的集中处理和共享,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了更加准确、及时的数据支持。
同时,简化了决策流程,提高了决策效率。
(二)降低成本财务集中管理使得企业可以更加有效地控制成本。
通过统一采购、统一核算等手段,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同时,通过优化财务管理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进一步降低了人力成本。
(三)提升企业竞争力财务集中管理使得伊利集团在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
伊利股份:2019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伊利股份:2019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12ad6720975f46526d3e15b.png)
1
二、内部控制评价结论 1.公司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是否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 大缺陷 □是 √否 2.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结论 √有效 □无效 根据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认定情况,于内部控制评价 报告基准日,不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董事会认为,公司已 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和相关规定的要求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了有 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3.是否发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是 √否 根据公司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认定情况,于内部控制评价 报告基准日,公司未发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4.自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至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发出日之间影响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结论的因素 □适用√不适用 自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至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发出日之间未发生 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结论的因素。 5.内部控制审计意见是否与公司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 结论一致 √是 □否 6.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对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披露是否与 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披露一致 √是□否
□是√否
公司董事会根据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对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
般缺陷的认定要求,结合公司规模、行业特征、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
等因素,区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研究确定了适
用于本公司的内部控制缺陷具体认定标准,并与以前年度保持一致。
2.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公司确定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定量标准如下:
我国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有用性研究
![我国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有用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70f0e62b84ae45c3b358c23.png)
原则选取 : ( 1 ) 2 0 1 1年 未 执 行 内部 控
制审 计 。( 2 )与 样本公 司属 于同一 行 业 ,行业 规定 标准采 用证 监会 的 分类 标 准 。( 3 ) 相 似规模 , 即资 产 总额 最接 近, 差异 在 [ _ 3 0 %, + 3 0 %] 。( 4 ) 与样 本 公 司 的上市 年龄最 接近 。最 后 ,共有 2 6家 样 本 公 司 未 找 到 符 合 以上 配 对
组各 有 1 3 3家 上市公 司 。本 文所需 内 部 控制 审计 的相关 信 息数据 全部 手工
整理。 由 于 目前 仅 有 2 0 1 1年 一 年 的 内
发 布的 《 企 业 内部 控制 配套 指引 》 标 志
着 我 国 内 部 控 制 规 范 体 系 的基 本 建 立 。 内部 控制 审计 制度 已在我 国部 分 上 市公 司 中实施 了两年 的时 间 , 因此 ,
此 ,加快 内部控 制体 系建 立对 我 国资
本 市 场 的 发 展 意 义 重 大 。2 0 0 8年 6 月, 我 国财 政部 、 证监 会 、 审计 署 、 银 监 会、 保监 会联 合发 布 了《 企业 内部控 制
基本 规 范》 , 要 求大 中型企 业建 立健 全
内部控 制体 系 。2 0 1 0年 4月 , 六 部 委
部 控制 审计 报告 ,故本 文 的样本 仅 限
于2 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 1 年。
有 必要 对我 国 内部 控制 审计制 度 的有
用 性展 开探 讨 。
一
( 二) 研 究模 型 设 计
新疆伊力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存货管理内部控制优化研究
![新疆伊力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存货管理内部控制优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0f65a90b8f67c1cfad6b890.png)
新疆伊力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存货管理内部控制优化研究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酒文化的国家,白酒一直在我国酒饮料中居于主导地位。
目前,我国白酒企业的生产呈现出了工业化、规模化、多元化格局。
大规模的酒企凭借其显著优势垄断国内白酒市场,进而逐渐发展为主导、引领白酒行业的重要驱动力。
对比其他众多行业,白酒行业的存货管理具有其特殊性质。
白酒行业因为特殊的加工技术,要求对加工散酒实施长期储存管理,进而实现改善产品质量的目标,这也是导致当前阶段行业整体存货周转率较低的主要因素。
然而从2012年来,政府逐渐开始在三公消费上加强限制,禁止公务员私用公款进行高档酒消费,同时在军队内部执行禁酒令;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转型,我国的发展模式逐渐摆脱了传统的污染能耗严重的GDP机制,我国经济增速逐渐回落,在这一大环境下,我国的白酒消费市场有所缩小。
若白酒行业依旧维持过去的高存量管理机制,必然会加剧部分酒企的财务风险。
因而,完善的存货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对于酒企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选取新疆伊力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为研究案例,依据发现问题、探究影响因素、解决问题的逻辑进行研究。
笔者在全面阐述存货内部管控相关理论的前提下,依据真实可靠的调研信息,分析白酒行业建立切实有效的存货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结合伊力特的内部控制管理具体情况,重点研究该公司存货管理内部控制,发现其在存货管理中存在诸如预算体系欠严密、存货仓储周转效率低、存货控制评估体系存在的漏洞等问题,并从存货管理意识、内部审计监督、风控机制等领域研究其成因,在系统分析公司内控标准有关政策性规定的前提下,运用COSO模型的相关理论,从原料采购、预算管理及内控机制评估系统等多个层面发表了企业存货管理的完善方案。
对伊利集团的评价3000字公司治理
![对伊利集团的评价3000字公司治理](https://img.taocdn.com/s3/m/2de0fc15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22.png)
对伊利集团的评价3000字公司治理伊利集团是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龙头企业,也是全球知名的乳制品品牌之一。
伊利集团成立于1950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乳制品生产企业之一。
在过去的几年里,伊利集团以其出色的业绩和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以下是对伊利集团的评价。
首先,伊利集团在公司治理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伊利集团坚持依法经营,遵守各项法规和规定,注重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
公司建立了健全的内部监管体系,明确了权责关系和决策程序,实施了高效的信息披露制度。
通过这些措施,伊利集团确保了公司的合规经营,提高了内部运作的透明度。
其次,伊利集团具有优秀的管理团队和员工队伍。
伊利集团注重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的建设,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培训体系,为员工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福利待遇。
伊利集团重视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激励员工持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这些优秀的管理团队和员工队伍的存在,为伊利集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再次,伊利集团在产品研发和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伊利集团在乳制品行业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致力于产品研发和创新。
伊利集团注重市场需求的研究和用户反馈的收集,不断改进产品质量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伊利集团还开展了广泛的科技合作和创新活动,积极推动乳制品行业的发展。
伊利集团的产品不仅以高品质闻名,还多次荣获国内外的奖项,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
最后,在社会责任方面,伊利集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伊利集团积极参与慈善事业,并建立了伊利公益基金会。
伊利集团通过捐赠资金和物资、扶贫助学等方式,为社会做出了贡献。
伊利集团还注重环境保护,推行绿色生产、低碳生活理念,为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伊利集团的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赢得了广泛的赞誉,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总结来说,伊利集团在公司治理、人才管理、产品研发和社会责任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公司坚持依法经营,注重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确保了合规经营和内部运作的透明度。
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研究以伊利集团为例-会计-毕业论文
![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研究以伊利集团为例-会计-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563ba3280eb6294dc886c56.png)
摘要近年来,企业财务舞弊情况较为严重,本文基于内部审计的现状,对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进行阐述,并且以伊利集团为例介绍了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缺失的后果以及提出可靠可行的实施方案。
良好的管理方式带来的绝不仅仅是这个企业的效益,甚至于为社会的风气都带来了转变,对其他的中小企业是一个值得效仿的榜样。
舞弊所给公司带来的风险不仅仅是做决策的失误,从侧面也反映出了企业审计制度的不完善性和员工的素质低下等问题。
久而久之会影响整个集团的经营氛围,带来不可预估的风险。
也正是基于此,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企业的成功与内部审计独立性是不可拆分的。
关键字:企业、独立性、风险、必要性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financial fraud of enterprises is serious.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internal audi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independence of internal audit.Taking Yili Group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sequences of the lack of internal audit independence in Chinese enterprises and puts forward a reliable and feasible implementation plan. Good management brings not only the benefit of this enterprise, but also the change of social atmosphere. It is a good example for other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he risk caused by fraud is not only a mistake in decision-making, but also a reflection of the imperfection of audit system and the low quality of employees. Over time it will affect the operating atmosphere of the whole group and bring unpredictable risks. It is for this reason that we can see that the success of an enterprise and the independence of internal audit are inseparable.Key words:Enterprise, independence, risk, necessity目录一、企业内部独立性的概况 (3)(一)国外对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定义 (3)(二)国内对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定义 (3)(三)内部审计独立性的特点 (4)1.地位的体现 (4)2.报告工作形式 (4)3.独立于其他部门 (4)4.公正的“客观性” (4)二、内部审计的发展及其独立性的必要性 (4)(一)现代内部审计的发展 (4)1.国外发展趋势 (4)2.国内发展趋势 (5)(三)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必要性 (6)1.符合审计行业和法律的相关规定 (6)2.实现最终目标的要求 (6)3.管理体制的要求 (6)4.确保工作质量 (6)三、以伊利集团为例 (7)(一)案例背景 (7)(二)存在的问题 (7)1.需要提高管理效率 (8)2.监督形同虚设 (8)3.预算机制不完善 (8)4.内审人员工作素质急需提高 (9)(三)伊利集团的应对措施 (9)1.财务上提高效率 (9)2.完善监督模式 (9)3.设立合理的预算指标 (9)4.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素质 (10)四、制约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独立性的因素 (10)(一)当今内部审计独立性存在的问题 (10)1.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缺少独立性 (10)2.内部审计人员缺少独立性 (10)3.内部审计工作缺少独立性 (10)4.内部审计执行力不足 (10)(二)制约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独立性的因素 (11)1.法律法规建设不完善 (11)2.机构设置独立性差 (11)3.审计内部工作人员能力低下 (12)4.管理部门干预 (12)五.加强我国公司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对策 (12)(一)健全内部审计法律体系 (12)(二)完善公司内部审计的机构设置 (13)(三)健全公司内部审计管理机制 (13)(四)统一内部审计、外部审计与政府审计 (14)六、总结及展望 (14)参考文献 (15)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鹿与伊利集团内部控制案例比较分析
![三鹿与伊利集团内部控制案例比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e9bdc41e45c3b3567ec8bfa.png)
三鹿与伊利集团内部控制案例比较分析综述:本次展示以COSO 发布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为理论依据,从内部控制的演进及其概念讲起,以三鹿与伊利集团的内部控制为背景,从内部控制的五个要素创新地对比分析两集团的内部控制体系,透视三鹿失败和同行业竞争者伊利成功以发现在不同的内部控制下导致企业的不同命运和社会价值的原因.背景介绍:三聚氰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中间产品,被认为毒性轻微,动物长期摄入会造成生殖、泌尿系统的损害,膀胱、肾部结石,并可进一步诱发膀胱癌.2008 年3 月,我国出现首宗肾结石婴儿病例,6 至9 月病例不断增多,从此“三鹿奶粉污染事件”爆发.近年来,从英国巴林银行到三鹿,暴露出来的内部控制严重失效问题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三鹿事件对中国是一次教训也是一次觉醒,它的失败与同行业伊利集团的成功形成鲜明对比.我们可以通过以小见大来增强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改进,以及帮助政府更好、更有效地监督企业管理,为人民服务.知识引导:内部控制概念及其演进内部控制这个概念最早是由西方学者提出的,到目前为止,它经过了以下五个阶段.萌芽期———内部牵制,以不相容职务分离和授权批准为控制标志.发展期———内部控制制度.1958 年10 月,美国审计程序委员会在内部牵制基础上,对内部控制作了划分:即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成长期———内部控制结构.1988 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指出内部控制观念,由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组成.成熟期———内部控制整体框架.1992 年,美国内部控制专门研究委员会的发起机构委员会(简称COSO 委员会),提出《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报告.最新发展———企业风险管理.2004 年9 月,COSO 委员结合《萨班斯———奥克斯莱法案》,正式颁布《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指出: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员工影响,旨在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果和效率以及现行法规的遵循.其架构由以下五项要素构成: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察.三鹿与伊利集团内部控制比较分析内部环境方面三鹿:公司治理机制不健全石家庄乳业有限公司是三鹿的大股东.第二大股东新西兰恒天然集团,持有43%的股权.三鹿董事长田文华自1987年至2008 年9 月17 日被警方刑拘,同时担任长达21 年的董事长和总经理.三鹿的实际控制人或者说股权分散,更不用说董事长与总经理之间的制衡关系.因而,内部人控制不可避免,治理机构的制衡机制可能会失效.伊利:东山再起2004 年的伊利事件,使伊利带上了“公司治理机制不健全”的帽子,股价也跌入谷底.但是,公司内部整体工作有序,员工思想稳定,生产经营正常,销售业绩良好,现金流丰富.长期与伊利合作的经销商投资者,以及银行信贷机构仍然看好伊利的发展.经过重组领导班与调整内部问题,现在的伊利已东山再起,其股价也涨到封停.风险评估方面三鹿:企业风险被忽略一方面,企业识别内部风险失效,原料奶进门的质量控制放松.对乳品企业来说,最重要的风险点无疑是原料奶的的采购质量.三鹿原奶采购模式是“奶农—奶站—乳企”,它最大的缺点就是乳企无法直接、全面地控制奶农和奶站.河北行唐县一位奶农反映,蒙牛、伊利来收奶,每单位奶价比三鹿贵0.10-0.20 元,其化验程序复杂,相对比较严格.蒙牛、伊利不收的奶,一般就卖给三鹿.采购质控的放松无疑是企业内部管理的松懈,成为此次问题的重要内部原因.另一方面,企业识别外部风险失效,企业管理不善、盲目扩张.宣传资料显示,三鹿一直在快车道上高速行驶.它以产权为纽带,以品牌为旗帜,先后在各大省市的30 多家企业进行控股、合作、合资,快速扩大了企业规模和市场份额.然而,旗下的子公司、联营企业、合营企业大多厂房破旧,设备简陋.企业做出了与发展速度不一致的决策.伊利:严把原料“入口关”为确保奶源的安全,伊利首先在奶牛饲养模式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实行“公司+ 农户”的方法,建立“分散饲养、集中挤奶、优质优价、全面服务”的全新经营模式,大力推进了奶牛饲养的规范化、科学化和集约化,有效保证了优质奶源的充足供应,为自身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其次,伊利始终坚持“原料奶只有在检验合格后才能进入生产程序”的原则,不仅在原奶基地执行“奶站HACCP 标准”,对挤奶、储存、运输的全过程进行监督,而且大量采用世界最先进的微生物快速检测设备,以有效防止各种原因给公司奶源带来的质量问题.控制活动方面三鹿:业务流程不守、质量控制不严按照业务流程进行生产经营管理是确保产品质量的一种最基本控制活动,三鹿却违背业务流程,发生三鹿“早产奶”事件.2005 年7 月5 日,天津市河西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执法人员在一库房内发现,“三鹿原味酸牛奶”生产日期是2005 年7 月6 日.三鹿通过了ISO9001 认证、GMP 审核和HACCP 认证.认证是一回事,有效执行则是另一回事.一个简单的检测工序是,奶粉要经过鲜奶喷雾,如果鲜奶中含三聚氰胺,会堵塞喷头.伊利: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由于有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伊利没有出现过一次重大产品质量事故,没有出现过一次重大产品品质问题. 为了强化生产过程质量跟踪检验,关伊利提出“质量零缺陷”口号,在事业部建立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全面加强生产过程的管理和控制.引进世界一流的从原奶收奶、成品出库到进入市场的MES 产品完善追踪链,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其质检的国际领先水平.此外,为加强售后质量跟踪,伊利还建立了对经销商和销商的产品投诉系统及其运行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以确保产品在售出后如发现任何质量问题都能及时有效的得到消费者的意见回馈.信息与沟通方面三鹿:信息收集传递迟缓、存在侥幸心理新华社报道,2007 年12 月以来,三鹿陆续接到消费者关于婴幼儿食用三鹿牌奶粉出现疾患的投诉. 直到次年8月,三鹿才向石家庄市政府做了报告.在这8 个月中,三鹿未向石家庄市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也未采取积极补救措施,导致事态进一步扩大.三鹿已经明确地知道了自己的产品中含有可能致人伤害的三聚氰胺,但是仍存有侥幸之心,并不是积极主动地收集、处理和传递相关信息,更没有积极主动地向社会披露信息以承担责任、召回问题产品.伊利:新信息技术与产业相结合伊利有近百家分支机构、近30 家生产厂和近60 座仓库;同时,每个分公司面临非常大的客户群,仅北京地区客户就有500 多家.伊利从自身的业务特点出发,选择了分销及库存管理环节入手,开始整合销售业务流程,拟建立一个面向全国的、基于Internet 的集中式管理信息系统,从而将各事业部、分子公司、经销商、各级代理、各个商品仓库、各个生产厂的产成品库存有机地、畅通地衔接起来,以达到与市场的“绝对亲密接触”.突破了传统的模式,使新信息技术与产业相结合.监察方面三鹿:无人重视有效监察三鹿提出了“四统一分一集中”的集约化奶牛饲养发展思路,在养殖区派出驻站员,监督检查饲养环境、挤奶设施卫生、挤奶工艺程序的落实.驻站员监督检查是其内部控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然而,这些发展思路只是纸上谈兵,没有严格实施. 如果三鹿的驻站员监督检查能够落实到位,有内部控制的专门监督机构能够对驻站员的工作进行日常监督,发现并报告这种控制方式存在的缺陷,三鹿的问题绝对不会是现在这样的严重.伊利:科学、到位的监察体系而伊利在这方面就要小心谨慎得多,伊利启用“牛奶卫士”FD 型牛奶监督装置,它是由荷兰Meko 公司研发生产的专门针对乳品加工过程中原奶冷却和储存的监控设备,可应用在牛奶的储存、加工、运输等各个环节,并可以大大提高和改善牛奶质量,该技术目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资料来源:〔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183-214.〔2〕三鹿.三鹿介绍./,2010-4-8.〔3〕伊利集团.伊利集团介绍./,2010-4-8.〔4〕刘华.审计案例研究[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166-183.〔5〕葛沐溪.伊利:奥运营销,赢在管理[J].Marking&Management,2008:77-78.〔6〕王芑.1997-2008 三鹿崛起到失败[J].浙江经济,2008:28.。
伊利行政管理制度
![伊利行政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654118a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f6.png)
伊利行政管理制度一、综述伊利是中国最大的乳制品生产企业之一,也是中国乳业的领导者。
在如此大的规模和复杂的经营环境下,良好的行政管理制度是其能够持续发展的基础。
本文将重点介绍伊利的行政管理制度,包括组织结构、管理流程、规章制度等方面,希望通过对伊利的行政管理制度的研究,为其他企业提供借鉴。
二、组织结构伊利的组织结构分为总部管理部门和各分支机构。
总部设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下设采购、生产、销售、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研发、财务等各个职能部门。
各分支机构包括各个生产基地、销售渠道、研发中心等。
总部和分支机构之间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架构,各部门之间有着清晰的职责划分和协同合作关系。
伊利公司采用裂变式的组织架构,通过不断开设分公司,实现了跨地域、跨行业的扩张。
形成了一个以总部为核心,以分支机构为支撑的组织网络。
这种组织结构使得伊利在管理上更加灵活,更加快速地响应市场的变化。
三、管理流程1.决策流程伊利的决策流程是比较严格和规范的。
所有与公司战略、业务发展相关的重大决策都需要经过总部各职能部门的讨论、评估和批准。
比如,公司的战略目标、产品研发计划、投资项目等都需要经过多个环节的审核和批准。
2.执行流程伊利公司在执行流程上比较注重流程标准化和效率化。
在生产流程、销售流程、采购流程等方面,公司都制定了详细的操作规程和标准作业指导书,以确保员工能够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方法开展工作。
3.监督流程伊利公司建立了相对完备的监督流程,包括内部审计、监察和监督检查等多个环节,确保公司各项活动的合规性和合法性。
公司还定期对各部门和分支机构开展业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四、规章制度伊利公司建立了一整套规章制度,包括公司章程、管理规范、作业流程、员工手册等。
这些规章制度为公司的各项管理活动提供了依据和支撑。
与此同时,伊利公司还注重将规章制度落实到具体操作中。
公司持续进行规章制度的宣传培训,确保员工能够深入理解和贯彻规章制度。
公司还建立了规章制度的执行考核机制,对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进行惩戒。
伊利股权结构模式
![伊利股权结构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f777241b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b4.png)
伊利股权结构模式
伊利股权结构模式指的是伊利集团的股权持有情况和控制结构。
根据伊利集团的公开披露信息,其股权结构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国有股:
伊利集团的国有股主要由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持有,持股比例较大。
这些国有股份是由国家设立的机构或国有企业持有的,代表了国家在伊利集团中的股权份额。
2. 团队股:
伊利集团的团队股主要由创始人和现任高管团队持有,包括伊利集团创始人潘刚和现任董事长潘文京等人。
他们持有的股份代表了公司管理层的股权份额。
3. 社会公众股:
伊利集团的社会公众股主要由散户和境内外机构投资者持有。
这些股东来自于社会公众,通过股票市场购买伊利集团的股票,成为公司的普通股东。
4. 企业股份计划股(ESOP):
伊利集团的企业股份计划股主要是由公司员工持有,通过员工持股计划或股票期权等方式获得股权激励。
总体来说,伊利集团的股权结构较为稳定,国有股占据较大比例,同时创始人和管理层团队持有一定股权份额,并有一定比例的股权开放给社会公众和员工参与。
这样的股权结构模式可
以平衡各方利益、稳定公司管理层,并提供激励机制,促进公司长期稳定发展。
《LY公司存货内部控制研究》
![《LY公司存货内部控制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2ff1800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67.png)
《LY公司存货内部控制研究》一、引言随着企业运营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存货管理成为企业经营管理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有效的内部控制是保证企业存货管理高效、准确和规范的关键。
LY公司作为一家中型制造企业,其存货管理在公司的日常运营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因此,本文将对LY公司的存货内部控制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现状、问题及优化策略。
二、LY公司存货内部控制现状LY公司存货内部控制体系相对完善,包括采购、入库、存储、领用、销售等环节的内部控制。
在采购环节,公司设立了严格的采购审批流程,确保采购的合理性和经济性。
在入库环节,公司对所有存货进行数量和质量的验收,确保存货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存储和领用环节,公司实行了严格的库存管理制度和领用审批制度,以防止存货的浪费和损失。
在销售环节,公司通过建立完善的销售合同管理制度,规范了销售流程,降低了财务风险。
三、存在的问题尽管LY公司存货内部控制体系较为完善,但在实际运行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员工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理解和执行不够到位,导致制度执行不力。
其次,部分环节的内部控制流程存在漏洞,如采购环节的供应商选择和价格谈判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此外,存货盘点制度执行不严格,导致账实不符的情况时有发生。
最后,缺乏对员工的培训和激励机制,影响了员工对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视程度。
四、优化策略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优化策略:1. 加强员工培训: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员工对制度的理解和执行能力。
同时,加强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诚信度。
2. 完善内部控制流程:对现有内部控制流程进行全面审查和优化,确保各个环节的流程合理、规范、高效。
特别是要加强供应商选择和价格谈判的监督机制,降低采购成本。
3. 强化存货盘点制度:严格执行存货盘点制度,确保账实相符。
对于发现的账实不符情况,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4. 建立激励机制:通过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变得越来越激烈,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拔得头筹,需要高效率的内部控制管理,来保证会计信息的正确性与准确性,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促进企业的有效运营。
企业只有重视内部控制,建立并不断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才能够不断提升经营水平,强化企业竞争力,帮助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本文以伊利集团和三鹿集团为例,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状况具体应用进行分析及研究。
本文分做两部分:第一部门将对内部控制理论进行介绍,侧重点在于内部控制理论的具体内容和具体目标;第二部分结合伊利集团和三鹿集团具体情况,通过将伊利集团和三鹿集团内控制度对比分析,探讨三鹿集团内控失效的具体原因。
运用伊利集团内部控制体系的先进经验对三鹿集团内控体系提出改进意见。
希望提出的建议可以有效优化企业内部控制,促进企业高效经营。
1 绪论1.1 研究背景乳制品行业发展的好坏关系着人民的健康状况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好坏,是农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柱,乳制品行业的产值在食品工业的产值占比更是高达10%以上。
我国乳业发展的特点是起点低、起步晚,但发展势头迅猛。
其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萌芽期处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为高速发展期,九十年代初到本世纪初为结构调整期;2002年至今为行业整合期,进入市场重新分割及品牌的塑造阶段。
当前,我国乳品行业发展势头正盛,整个行业共有大大小小企业达到1500多家,其中年销售额达到500万元以上的企业更是多至400多家,年销售额上亿元的有200多家,乳制品企业规模与实力不断扩大与增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企业竞相涌现,不仅国内乳品企业,不少外资乳企和跨行企业看中乳品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纷纷参与到我国乳制品行业的竞争中来。
从市场格局来看,乳品行业可以分为四大类:第一类以伊利、蒙牛为代表的全国性品牌;第二类是区域性品牌,以光明、完达山、新希望为代表;第三类乳企是以各省省会为基地发展起来的本地省会品牌,主要代表有北京三元、济南佳宝、西安银桥和广州华农;最后一类是以瑞士雀巢、新西兰安佳、荷兰乳牛为代表的外资品牌。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乳品行业中的竞争会变得越来越激烈。
1.2 文献综述张颖(2010)在论文中《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表明观点,认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应该从设计以及执行两个角度入手,两者的区别在于一个依据是内部控制结果,而另一个依据是实施过程。
笔者认为企业目标的实现依赖于内部控制高效率的实行,故本文借鉴了《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一文,帮助界定有关于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定义。
刘明辉、张宜霞(2008)在其文章中阐述了契约经济学的原理及其规律,并确立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内部属性。
在内部控制研究领域中引入了与新制度经济学和创新论相关的观点。
朱荣恩、应唯、袁敏(2003)提出了新的观点,认为美国的内部控制的研究理论可以作为我国内部控制评价研究的借鉴,应该要建立科学高效的评价标准体系,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强制规定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明确强调管理层评价和外部审计师评价应该要协调一致。
1979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发布《管理层对内部会计控制的公告》(征求意见稿),建议内部控制评价的主体应是管理层,负责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开展,并将评价结果与年度报表一同披露。
1988年,SEC出台专门规定,针对管理层对内部控制责任问题予以规范,并对管理层展开内部控制评估活动提出要求。
2002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OX法案)发布,该法案详细规定了管理层需要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并出具具体报告。
SEC也出台专门规定,要求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应该是基于COSO框架理论的。
此规定一出,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上市公司和各个事务所纷纷附和响应,对内部控制评价体系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SOX法案颁布后,世界各国学者对此进行广泛关注,不断开展有关于内部控制体系的研究。
1 内部控制理论内容2.1 内部控制的五要素内部控制主要包含五个具体要素,帮助体系的高效率的建立与完善:1、内部环境:在内部环境中,主要包括机构设置、治理结构、权责分配、企业文化、内部审计和人力资源政策等因素,该要素可以视为企业内部控制的根本。
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有助于企业及时有效的识别出、分析出企业在经营活动和实现内部控制目标中所遇到的风险,快速有效的找到应对方法。
3、控制活动:这项要素是为了企业要将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而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来采取一定的应对措施。
4、信息与沟通:该项要素是企业想要确保信息能够在企业的内部和外部之间进行充分的沟通,而进行及时、高效的收集信息、传递有关于内部控制的信息行为。
5、内部监督:内部监督要素是企业为了能够系统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的不足,并采取恰当的方式予以改进而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建立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价、监督和检查。
2.2 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具体目标企业实施内部控制,最基本的就是为了提高企业经营的有效性,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性以及经营信息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1、内部控制内容中有具体政策、制度以及程序,它的存在,就是为了最大程度的实现企业制定的经营目标。
只要企业内存在有关于经营活动和管理的相关环节内容,就必须要有相对应内部控制环节来帮助管理层有效控制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实现经营方针。
2、实施内部控制,可以有效保证企业内各项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具体则是指企业内的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有价证券以及库存商品和固定资产等重要资产。
3、内部控制的实施能够有效保证会计信息和经营信息的有效性和完整性。
管理层需要运用各方面的报告来及时掌握信息,作出科学决策。
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达到经营目标。
2 伊利集团的发展状况以及当前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情况3.1伊利集团基本情况介绍3.1.1 伊利集团发展情况介绍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6月4日。
在最新的全球乳业排名中,伊利的排名跃居第八名,这不仅是中国乳品企业的最高排名,更是亚洲乳企在国际同行中的最高排名,这是中国迈入全球乳业强国之列的重要标志。
伊利,开启中国的“液态奶时代”,攻克了“乳糖不耐”的行业难题,并把握北京奥运会与上海世博会这两个重要契机,推动中国乳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升级,实施“全球织网”国际化策略,推动中国乳业转型升级与全球乳业的深化合作。
如今,伊利正致力于打造中国母乳数据库,打破国外奶粉的婴幼儿奶粉的技术垄断,引导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3.1.2 伊利集团当前的经营情况伊利股份在2017年3月30日发布其2016年财务报告。
根据报告可知,在2016年间,伊利企业的实现营业总收入606.0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41个百分点;实现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6.6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8个百分点;基本每股收益达到0.93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6.58%。
另外,根据尼尔森零研数据表明,在报告期内,伊利的销售份额占整体市场的比例高达20.0%,较上年同期增长1.1个百分点,在全行业中位居第一。
就企业产品销售收入来看,常温液态奶仍是伊利年报业绩最重要的支撑。
另外,“金典”、“安慕希”、“畅轻”、“金领冠、“巧乐滋”、“甄稀”等创新产品的市场渗透率仍持续上升,驱动企业业务持续增长。
3.1.3 伊利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情况介绍在2010年年度财务报告中,伊利集团披露了其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情况。
4 三鹿集团基本情况介绍4.1 三鹿集团发展情况简介三鹿,全称是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该企业集团业务涵盖奶牛饲养、乳品加工、科研开发,是河北省最具代表性的龙头企业。
1956年2月16日,幸福乳业生产合作社成立,是以三鹿集团的前身。
在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几代三鹿人通过奋斗,创造了多项奇迹和“五个率先”,还在2008年获得过国家科学进步一等奖。
自2005年以来,三鹿被先后评为中国500个最具价值品牌,“中国顶尖企业百强”乳品行业第一。
三鹿集团经过评定,品牌价值高达149.07亿元。
同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发。
经此事件影响,三鹿在次年宣布破产,并在同年被三元集团收购。
4.2 三聚氰胺事件介绍三聚氰胺,C3H6N6,又称密胺,常见塑料化工原料,也可作为灭鼠药。
其特点为氮原子很多。
食品工业检测中,采用“凯式定氨法”推算蛋白质的含量,因三聚氰胺的氮原子较多,而被添加进人类食品,宠物食品,家畜饲料中。
三鹿集团在婴幼儿配方奶粉中摻入三聚氰胺,最直接目的就是通过国家蛋白质监测。
自2008年5月以来,甘肃、山西、宁夏相继爆发幼儿结石,三鹿宣布召回问题产品,并诡辩出现三聚氰胺是不法奶农在鲜牛奶中掺入。
后事态扩大,三鹿迫于压力承认三聚氰胺是自身在奶粉生产过程中掺入的,随后,三鹿将多达69个掺入三聚氰胺系列产品进行下架、封存、召回、销毁的处理。
4.3 三鹿内部控制情况介绍4.3.1 内部环境方面三鹿集团的第一和第二大股东分别是三鹿乳业公司和新西兰恒天然集团,三鹿乳业公司占股50%,新西兰恒天然集团占股也达到43%,小股东持有剩余零散股份。
三鹿集团的所有权结构从表面上看起来是科学合理的,但是,三鹿推行员工持股政策,900多名员工拥有其股份的96%,剩下股份由当地国资委持有。
正是因为三鹿集团股权分散,导致以董事长田文华为首的领导层存在,三鹿集团治理被内部人长期控制。
4.3.2 风险评估方面曾有奶农在接受采访时说到:“被伊利与蒙牛拒收的品质不好的鲜奶,都会被三鹿收走。
”这从一个层面上反应了三鹿采购监管不严。
对于乳品企业来说,原料奶的质量好坏是最高的风险点所在。
我国奶牛养殖规模小、分布不集中,使得乳品企业无法直接控制奶农,中间环节增多,质量风险增大。
三鹿在发展中遭遇伊利与蒙牛带来的强劲压力,在采购环节逐步弱化质量风险控制,最终酿成严重后果。
4.3.3控制活动方面三鹿在奶源问题上未直接控制,且设施简陋、管理落后、检测不严谨。
三鹿在宣传是号称自己生产奶粉有1100道检测环节,奶粉若加入三聚氰胺,在生产过程中是极易被检测出来的。
正是因为三鹿内部控制不严,才会导致三聚氰胺事件的发生。
与此同时,也正是预警机制以及重大事件应急处理机制近乎失效,导致了三鹿“毒奶粉”事件的发生。
三鹿在事件发生后,仍推脱是奶农的责任。
后事态扩大才不得不承认是自己内部生产控制出现问题。
4.3.4 信息与沟通方面企业需要有一个健全的企业内部信息网络架构帮助有效的管理企业。
而三鹿集团发展沿袭传统方式,网络信息人才储备少,各个部门的详细信息未能有效存储。
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应当立即予以处理并向事故发生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防止事态扩大。
但三鹿集团一直试图“蒙混过关”,而不是向有关部门和社会大众积极传递信息。